1. 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什么
问题太笼统,只能试着回答,可能答非所问:
一、教师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小学教师等等。你想问的是那一类?
二、各类教师都有各自的发展轨迹和发展方向。同类教师的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比如,在专教学领域发展、在行政领域发展、在学术领域发展等等。
三、各类教师发展的共性,大概可用“职称”来描述。都是从低级发展到高级。类似于教员、助讲、讲师、副教授、教授等。
你想问的是这些吗?
2. 国家教师专业发展公共服务网
国家教师专业发展公共服务网是由国家开放大学主办,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办学版体系的权国家级教师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秉承“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国际化”的办学理念,面向全国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全面支持服务,构建教师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3. 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1、基本功阶段
这个阶段我想每位老师都会经历,新教师入职,开始上课,毫无经验可谈,此时上课凭的就是老师的基本功,教学设计基本靠参考,教学方法基本靠询问,教学常规靠慢慢理解。
这一阶段的老师,激情飞扬,青春,兴致勃勃。几年之后,有些老师激情消退,止步不前(甚至有部分老师就是停留在此,周而复始直至退休),有些老师通过自身努力反思或是师傅引领,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开始精进,尝试向教学设计阶段挺进。
支招:夯实基本功的同时,坚持反思自己的教学,坚持看一些有关教育类的书籍,补充理论知识,用自己的反思和理论向教学设计挺进。
2、教学设计阶段
到了这一阶段的老师会重新进入到非常迷茫的感觉,想要自己设计教学设计,但又不知道怎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教学设计,也就是想法很多,但是受到的打击也很大,总感觉怎么设计都是有问题的,而且每个给你指导的“专家”,他们的观点也往往不一样,甚至出现“冲突”的情况。于是除了沮丧就是迷茫,总感觉自己不适合干这个事情,若是放弃了,就回到第一阶段了,若是能够自己冲出牢笼,就会破茧成蝶,也是你想高一层次行进的关键。
这一阶段老师迷茫于到底什么叫做好课,好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但是往往好课的标准千变万化,让人捉摸不透。这一点确实是困扰大众的一个难点,因为课的好坏是一种主观性的判断,与每个人的自我认知有关,这个专家说好,那个专家不一定就认可。
支招:用王阳明的办法就是致良知,在没有特定标准的前提下,你的唯一标准就是“良知”,在理论武装自身的前提下,你跟着良知走,只要是能帮助孩子们更好掌握知识的方式方法都是值得肯定的,只要是能让孩子们开心放松又能喜欢上课的方式都是优秀的,只要能为学生长远发展着想的设计理念都是正确的。持之以恒,一定有所的,并且能让那个自己往高的层级挺进,初步拥有自己教育思想。
3、互动交流阶段
进入到整个阶段的老师,我想已经非常地了得了,已经能够做到教学设计自由,也有了自己的初步教育思想和理念,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慢慢地脱离教学设计的桎梏,可以把更多地经历放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开始有更多地时间关注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表现。
4、师德浸润阶段
这一阶段我想都是一代教育家了,我原本一直无法理解俞老师在书中所说的这个阶段,他说有些老师一步一步走到这个阶段,有些老师甚至可以从第一阶段或者第二阶段直接跨越到这个阶段,对此我百思不得其解。
4.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什么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
3.专业能力的提高
4.自我的形成
5. 论述教师专业发展的4种模式
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的改革都对教师职业专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结合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趋势,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学习,勇于创新,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因为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专门培养人的职业,它不仅要求其从业者具备丰富和厚实的多方面的知识,而且更需要从业者掌握系统的教育教学知识、技能和一定的规律。通过终身专业训练,掌握教育专业知识技能,要抓住机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加强学习,在教学中坚持理论探索,与时俱进,打破学科界限,增强教育智慧,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
二是要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作为课程建设共同体中的一员,有责任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有责任对自己的行动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积极地应对教育新思想、课程新理念、新方法。要对自身教育行为及其效果进行分析与思考,尤其要将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深入研究,寻求答案,认真观察、总结自己的教育行为与过程。要牢固树立起信心,保持一颗善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奇心,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以进步和发展。
三是要成为教育研究的主体。教师的研究意识、主体意识是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教师的教育实践内在地包含着研究的意义。决不能仅仅从知识的传递出发去理解教育,那样,教师只能是一个教书匠的角色。要以教育的科学推动科学的教育,充分认识到教育科学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意义。要确立教育科研就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的观念,要确立教育科研的激励机制,倡导教师教育科研意识,实现由经验管理型想科研管理型转变,由教书匠向专家型转变。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育人环境。要把教育科研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
四是要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在教育工作实践中,校本培训是教师全员培训的一种重要方式。校本培训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在专家的指导下,教师全员参与;是以教师所在学校为主阵地,立足本校教育教学活动,结合教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再学习、再提高,旨在提升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建立教师岗位成长机制;是以体现终身教育思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为目的的一项重要措施。校本培训符合学校实际,能够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有利于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学习需求,便于实施全员培训,缓解工学矛盾,形成教师教育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加强教师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增进团结与友谊,能够形成良好的校内人文环境。
6. 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有哪些
教师专业发展基本途径的探索易森林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有必要对教师素质提高的各种途径进行研究探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反思性教学 (一)反思性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反思性教学即“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①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下降,人们将教育视为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提高师资水平就成为美国当时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但到底如何对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呢? 《国家为2l世纪的教师作准备》提出,设置教师硕士学校课程的目的,是使师范生充分利用教学的研究成果和优秀教师积累的知识,发展其教学和管理技能,培养他们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的习惯,为专业上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通过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提升自己教学专业化水平的方法在美国教师教育实践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很快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兴起,进而波及全球。 (二)反思性教学的意义 反思性教学的意义从总体上讲,就是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l、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教师掌握实践性知识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教师的知识构成大体可分为一般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及实践性知识,前三部分知识分别与其他文化人、学科专家、教育理论工作者类似,而实践性知识则是其他人所没有的。因此,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肯定,就是对教师职业独特性的肯定,而这种肯定无疑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自尊和自信。 其次,实践性知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建设性工具。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开发有利于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更好地对教师实践予以指导;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个体性、创造性和发散性特点有利于教师工作特点的充分发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从新手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2 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的提高 反思性教学能使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活动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认真的观察与分析,并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观摩讲座使教师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潜意识中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与所接受的新信息之间的差异,从而使新信息不断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使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得到发展和改变。 3、反思性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 经验型教师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教师的教育观、教学方法、策略、学生观等不依时间、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经验型教师之所以产生并得到延续,是因为其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但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经验型教师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了,社会呼唤反思型教师。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能够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并使之成为其习惯,这样才能促进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 (三)反思性教学的策略 在教学实践当中,根据反思的源起,我们可以将反思策略分为两大类:内省反思法和交流反思法。 l、内省反思法 内省反思法是指反思主体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根据反思对象及反思载体的不同,内省反思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具体的方法。 (1)反思总结法 反思总结法主要是指通过自己记忆,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予以总结、反思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教学实践中的“灵感”内化,也使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得到考虑。 (2)录像反思法 录象反思法是通过录象再现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主体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客观地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这样能更好强化自己已有的经验,改正和弥补自己的不足。. (3)档案袋反思法 档案袋反思法则是以专题的形式为反思线索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包括课堂提高的形式是否多样,课堂提问的内容是否课堂的重点、难点,对某学生的提问的形式、难度是否符合该学生的实际能力等等。 2、交流反思法 交流反思法可以就某一问题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也可以是在听完某教师的一堂课以后,针对这堂课而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反观自己的意识与行为,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并了解其他与自己不同的观念,进而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7. 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有
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
1、专业知识总的来说,就是与任教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就其核心而言,自然是任教学科的系统知识,是任教学科的教学理论;
2、专业能力教师不光要发展教学专业知识,更要发展教学专业能力;
3、专业理想就是当教师的追求,就是做教师的理想;
4、专业思想概括起来说,就是要通过各种教育体验,产生先进的教育理念;要通过多样的教育总结,形成科学的教育思想;
5、培养智慧教育,教育是需要智慧的。要通过专业的教育理论,源于坚实的教育实践,源自先进的教育理论与坚实的教育实践的融合。
8. 如何登陆陕西省高中教师专业发展自主选学全员远程培训网
(一)培训对象: 全省普通高中在职教师。
(二)培训内容:针对高中在职教师不同阶段自身专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设置“高中新任教师”、“高中中青年教师”和“高中骨干教师”三个层次的培训计划,在学科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性课程比例,将教师专业标准、师德教育和信息技术作为通识必修课程。
(三)培训方式:远程网络培训。根据高中教师自身发展需求,选择培训平台预设的选修模块和课程,采取“自主选学”的方式进行学习。
(四)培训期限:每期1年,在线学习时间6个月。2013年(第1批次)实施时间为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
(五)培训学时及学分:120学时(其中必修课80学时,自主选修课40学时),共计40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