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国家综合公共服务试点试验区

国家综合公共服务试点试验区

发布时间:2021-05-11 16:27:18

1.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定义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内在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国家所建立的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动力,以全方位改革试点为主要特征,对全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的实验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除了具有 “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内涵,还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改革,是一项以全面制度体制建设的方式推进改革的系统过程。

2. 9大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长株潭城市群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沈阳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3. 国家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

区域不同要求各异 长株潭要重点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问题。 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会长张萍分析,东部是我国的优势地带,优先发展地区,已经到了工业化后期阶段,接近完成阶段,需要向更高层次的信息化阶段转型,要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产业、高端先进制造业,譬如服务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等。浦东新区、滨海新区是适应这一转型需要而设立的。 在东部向更高层次转型的背景下,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贸易型产业将向中西部转移。这使中部在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治理的矛盾关系上面临选择。 在西部,重庆、成都两大试验区的主题是城乡统筹,内涵又不一样。 可以说,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主要是解决狭小城市空间的产业聚集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如何破题的问题,成都、重庆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问题。而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则重点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问题。 长株潭的三点不同 长株潭综改试验区与其他“试验区”有三大不同点。 背景和目的不同。老特区是在当年计划经济背景下设立的、有着为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探索道路的目的;长株潭综改区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确立的背景下设立的,其目的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任务和手段不同。浦东、滨海等新区的任务主要是解决对外的改革开放问题,引进外资是发展的重要手段;长株潭综改区的任务是综合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中的体制矛盾,制度创新是其发展的重要手段。 地域和模式不同。浦东、滨海等新区主要着眼沿海地区的优先发展,形成可资借鉴的地区发展模式;长株潭综改区着眼点在于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出发,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上海浦东新区 批准时间:2005年 功能定位:“一个作用、三个区”。改变政策职能。“三个区”即建设上海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区、自主创新示范引领区、现代服务业核心集聚区。 改革目标:大力发展高层次现代服务业,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建设成果:至2006年,浦东新区总体经济实力相当于二十年前的整个上海市。从1990年启动开发至今,浦东用17年时间走完了早期工业化地区上百年的发展历程,被国际经济学界誉为“浦东奇迹”。 滨海新区 批准时间:2006年4月 功能定位: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的生态型新城区。 改革目标:深化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建设成果:从获批至今仅一年半来,天津港25万吨级深水港航道、滨海国际机场等众多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速;推进金融创新,建立了渤海银行;启动用地改革试点。 成渝新区 批准时间:2007年6月 功能定位:“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城乡统筹,解决二元经济结构矛盾。 改革目标:兼顾公平,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共同富裕,遏制中国正在日益扩大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在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机制、统筹城乡建设及产业发展等方面,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西部发展的路”。 长株潭、武汉新区 批准时间:2007年12月 功能定位:“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 改革目标:对现有的体制、政策进行改革、试验,优先探索。城市圈的产业结构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必须逐步淘汰,转而发展高科技产业、环保产业,从而带来产业结构的大转变。

4.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主要任务

2007年4月在成都召开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就明确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仍是改革之首。改革“深水区”的中心环节是政府自身改革,但从目前进展情况来看,这方面没有得到全面的实质性突破,因此,围绕消除不利于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改革,研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推进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的建设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
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尤其是对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这样处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试点而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然任重道远,特别是围绕消除不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国企改革和战略性调整,改革金融和财税制度,尤其是预算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政府非税收入体系,消除不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障碍。
社会领域内的改革围绕消除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障碍展开,重点包括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教育、卫生和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对于地处中西部的重庆和成都来说,改革的重心还必须涉及农村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资源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世界范围内的焦点问题,国际社会更是日益关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压力。地方省市如果在这两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将可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窗口和里程碑。因此,对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而言,其改革的成效对于我国树立新的发展标尺,回应国际社会的要求将有深远意义。
以上所说的重点改革领域,是全国各地均需要摸索和创新的领域,更是综合配套改革的重大任务,国家期望这些试点能够先行先试,在这些重点领域内取得卓有成效的经验,从而推动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改革。值得指出的是,改革既具有一定的单项性、层次性和顺序性,又必须注意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着眼于整体的制度创新,形成强大的改革合力。同样,东部和中西部综合配套改革项目既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又有不同的优先性次序。对于经济领域改革实现深层次突破的地区,可以把改革更多地转向社会事业领域。对于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仍是这些地方的重大任务。其中,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一个完备的市场体系,还是这些地区的主要改革任务。

5. 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几个按设立先后依次为

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七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6. 37个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都是哪些地方网上我搜索不到,哭!!!

登陆国家发改委网站和商务部网站查询。

7.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主要内容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是所有关心这项改革试验的人都关注的问题。由于我国改革战略选择的历史原因,不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空间区域位置均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各方改革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是,根据我国改革的基本走向以及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可以从经济增长、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区域发展等五个维度来勾画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内容。
以上五个维度的内容层次划分并非截然断裂、各自推进,而是相辅相成。其中的重点就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它的改革尺度决定了经济体制、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改革所可能具有的高度与深度,如果行政改革无法突破,我们就不可能期望其配套改革能获得广泛而深入的成就。

8. 什么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说白了,就是一场新改革的试验田

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天津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并从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出发,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这一方面赋予了天津滨海新区很大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也对天津滨海新区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更是对天津滨海新区提出的更高要求。加快天津滨海新区整体上的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对于贯彻中央加快天津滨海新区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带动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的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需要从实际出发,认真调查研究,周密设计方案,不仅要有利于解决其自身面临的问题,而且要为全国改革提供示范。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要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是进一步提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层次,形成自主创新的微观体制基础。通过积极推行股份制,将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引进外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形成自主创新的微观体制基础;通过不断完善引导外资的政策体系,将引进外资与促进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结合起来,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通过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将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与增强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二是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保障,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眼于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着眼于建立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的长效机制,促进城区、功能区与周边农村地区一体化发展;着眼于打破城乡分治的管理体系,统一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和医疗卫生制度。

三是加快培育要素市场,全面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以金融、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制度创新为重点,全面提升要素市场能级。进一步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对环渤海和北方地区的服务和辐射能力;进行土地管理体制创新,推进土地市场建设,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体系。发展石油和石化产品交易市场、煤炭交易市场、优质钢材交易市场、航运市场,完善商品(服务)市场体系。

四是推进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公共服务事业。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为重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为重点,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以重组改造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探索建立新型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为重点,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完善医疗卫生的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为重点,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五是推进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一、协调、精简、高效、廉洁的管理体制。要科学界定职能,理清政府与企业、市场和社会的关系,要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理顺政府机构和层级,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除上述重点改革任务外,为更好地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还应着力研究和推进以下相关改革:

加快建立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和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制度环境。深化外贸、外汇体制和口岸体制改革,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完善利用外资的政策,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外向型经济层次。

加快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管理体系改革。着眼于完善各类要素按照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逐步探索建立公平保障和有效减少收入差距的机制;着眼于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层次和水平;着眼于建立起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健全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机制。通过实施有利于资源节约的财税金融政策、健全资源节约监管制度,建设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区,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经济调节机制、环境监管体制、公众参与机制,健全有利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机制。

9. 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有多少个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教育部2010年10月批准的全国唯一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位于四川省德阳市。该项目按照“政府牵头、省市共建、企业参与、学校承办”的原则,从深化省市共建、探索管理机制、完善投入机制、深化校企合作、扩大自主办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学校社会责任八个方面进行改革试验。
试验区由包括两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两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一所省属高职院校: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在内的德阳市辖区内共计6所高职高专与各级政府共同参与建设,主要项目体现在四川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和四川工程产学研园建设工程等建设项目。

阅读全文

与国家综合公共服务试点试验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想发明的200字 浏览:989
动漫角色版权保护 浏览:72
密蜜直播投诉 浏览:701
马鞍山博望天气 浏览:352
成都唐邦知识产权 浏览:7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测算 浏览:898
暴走漫画有版权么 浏览:512
农业信用卡积分有效期 浏览:172
马鞍山上门服务 浏览: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浏览:332
谁发明了明天 浏览:864
购买版权开发票一般开票内容写什么 浏览:817
九台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429
网培研修成果 浏览:127
股东认缴出资额期限 浏览:236
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范本 浏览:877
银川工商局上班时间 浏览:666
西瓜谁发明的 浏览: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490
职工安全生产保证书 浏览: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