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南通广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注册号:****所在地:江苏省注册资本:50万元法定代表:黄杰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登记状态:在业登记机关:南通市如皋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地址:如皋市石庄镇工业园区(黄杰所属房屋内)
法定代表人:黄杰
成立时间:2013-03-11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20682000347644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如皋市石庄镇工业园区(黄杰所属房屋内)
㈡ 中国置地联合集团公司黄杰
国民党军第一猛将——薛岳
纵观国军战史,国民党军的第一大战将是薛岳。薛岳年幼崇拜岳飞,取名薛岳,年轻时曾和叶挺分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的护卫营长;红军长征时期,薛岳指挥湘江战役,至使红军从8万人减少到3万人,后任追击军总司令;抗日战争期间薛岳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万家岭战役,消灭一万多名日军,几乎全歼日军一个整师团;后指挥四次长沙会战,消灭日军20多万人,取得抗日战争期间消灭日军的最大战果,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表彰。
国民党军第二猛将——胡琏
胡琏谐称“狐狸”,是蒋介石五大主力之首十八军的骨干:整编第十一师师长。胡琏作风泼辣,性格骄悍,伟大领袖毛泽东评价胡琏“狡如狐,猛如虎”。
抗日战争初期淞沪会战中,整编第十一师在罗店与日军展开拉锯战,战死几千日军,整个罗店血流成河,被日军称为“血肉磨坊”。
一九四三年,整编第十一师镇守鄂西石牌,成为了决定中国命运的要塞,石牌保卫战日军付出七千多人的重大伤亡之后撤退,保住当时国民党陪都重庆。
1944年,作为嫡系主力,在不久之后的湘西雪峰山会战中,和74军联手作战,整个战役历时55天,击毙日军12400多人,击伤23300人。
鉴于整11师(18军)胡琏在46年解放战争开始后中原战场(近百战斗,战果自明),引起了我军极大重视,毛泽东特发通告给华野,中野。中野不但对整编十一师高度警惕,几乎是轻易不与之交战。能避则避。
1949年10月,第三野战军对金门发起进攻。苦战三天后,我英勇人民解放军九千健儿,血洒海疆。壮志未酬,魂魄不灭。重建的敌18军随胡琏12兵团参加了金门之战。金门战役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存在。 国民党第三猛将——陈明仁
陈明仁黄埔军校一期毕业,作风勇猛,性格倔强。黄埔学生军血战惠州,他第一个奋勇登城。战后,蒋介石亲令陈明仁立于城墙之上,接受全军的敬礼。
后陈明仁在军阀混战中屡立战功,1930年27岁任二十八旅少将旅长。抗日战争时期,陈明仁率部抗日。在九江会战中,参战的其它八个师均溃不成军,独陈部预二师完成了预定任务。次年春,开赴广西参加桂南会战,与日军奋战七天七夜,歼敌2000余,完成任务,1944年,陈明仁率七十一军进入滇西,滕冲一仗,歼敌4000余人,随后,他又指挥了围攻松山,出击龙陵,攻克回龙山等战役,每战皆捷,最后攻克日军的重要据点遮放,协助友军攻克了中缅边界重镇畹町。完成中印两军胜利会师任务。由此,陈明仁被誉为“能战之将”。”
解放战争期间在东北枢纽四平,陈明仁大战林彪。他以2万守军对抗第四野战军10余万人围攻,孤军坚守四平四十多天,巷战十九个昼夜,后林彪放弃进攻,陈被蒋介石擢升为第七兵团司令官。
淮海战役前夕,刘恃、杜聿明三次面邀陈明仁到徐州担任兵团司令,胡宗南电请蒋介石派陈明仁去西北任职,白崇禧亦推荐陈明仁担任武汉警备司令。但是陈性格执拗,所以在国民党军界屡受排挤,和上司妒嫉。后陈明仁在湖南起义,55年获解放军上将军衔。 国民党军第四猛将——孙立人
孙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后赴美留学于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后又考入弗吉尼亚军校,毕业,考察英、德、法、日等国军事后回国,任职于税警总团,。
1937年,孙立人率部参加凇沪抗战。在蕴藻浜一线的阻击战中身先士卒,负伤十三处。次年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从此便在军界崭露头角。
1941年底,蒋介石将税警总团改编为新三十八师,由孙立人为首任师长,立即奉派赶抵缅甸八莫,解救被日军包围的英军,经过苦战,孙部以不满1000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已的敌军,救出近10倍于己的友军,曾轰动全球,使孙立人举世闻名。英皇特授予他帝国英雄勋章,美国政府也为他颁授了丰功勋章。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向缅北大举反攻,孙立人的新三十八师攻势厉。历时两年的第二次缅战中,共击毙日军3个联队长以下3万3千余人,伤日军7万5千余人,孙立人命令参谋一律就地枪毙凡是到过中国的日军俘虏,因迭克强敌屡建战功,当时的国际舆论际赞誉孙立人为“东方的隆美尔”。
1950年蒋介石在台北任命孙立人为“陆军总司令”。孙立人在陆军总司令任内,得罪了蒋经国这位“当朝太子”。之后,台湾当局调查“孙立人案件”。事件后,孙立人开始了长达33年的幽禁生活,成为国民党高级将领中被软禁时间仅次于张学良的人。 国民党军第五猛将——王耀武
王耀武,蒋介石王牌部队第74军主将。黄埔三期毕业,在第四次“围剿”战中率部孤军死守宜黄24天,受到蒋介石的接见,升任旅长。
1934年率部与红军北上先遣队激战,将其主力击散,红19师师长寻淮洲阵亡,红2师师长胡天陶被俘,后我军先驱方志敏被叛徒出卖被捕。
1937年由王耀武第51师合编而成第74军,74军不久参加淞沪会战,51师浴血奋战,表现出色。
经过补充74军先后参加徐州、兰封会战,在兰封会战中74军重创日军第2师团。
38年万家岭战役,74军作为核心主力,攻克张古山高地,给日军重大杀伤,次役首创歼灭日军几乎一个完整师团的佳绩, 74军攻得上守得住,居功至伟。
1939年王耀武升任军长,参加南昌会战,所部攻克祥符关,重创日军。
41年参加上高会战,王耀武指挥预备队先后发起7次冲锋,与敌人进行7次肉搏,毙敌2000余人,为实施友军对敌人的包围,争取了时间。此役歼敌16000,缴获骏马2800匹,击毙日军中将、少将各一名,被誉为抗日铁军。何应钦称之为“开战以来最精彩之作战”,
随后王耀武率七十四军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激战于赣北重镇高安,拦截了向长沙进犯的两个师团的日军,有力地配合了长沙会战的主战场。
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1942年王耀武率部参加浙赣会战中,在衢州、江山一带与日军展开激战,延缓了日军西犯的企图。
1943年参加鄂西战役中,七十四军经石门对湘北松滋县敌人侧背攻击,并截断敌人之交通,此次会战结束后,王耀武升任第二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仍兼七十四军军长。
同年11月,日军纠集7个师团约10万人进攻常德,王耀武率七十四军参加会战。他率主力在常德东北地区与敌激战,常德被日军陆、空军及坦克优势火力猛攻16天,全城夷为平地。坚守常德城的部队是七十四军五十七师,57师固守常德18天,全师仅余数百人。王耀武率五十一师反击,在友军的配合下,经过6天激战,终于收复了常德城,常德血战一时被广为传颂。
1944年2月,蒋介石提升王耀武为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九、一OO军。45年王耀武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几乎全歼日军116师团,消灭日军3万左右,荣获两面“飞虎旗”。
王耀武为主将的74军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几乎是无役不予,日军对这支国军中的王牌部队深为畏敬,美军顾问团曾有过“中国国军只有74军能打”的赞誉。 白崇禧
(1893.3.18--1966.12.1)
回族,字健生,广西临桂县人;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有“小诸葛”之称。属国民党“桂系”.
白崇禧加入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阵营,驱赶广西的旧军阀。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他地方势力多次开战;八年抗战爆发后,动员广西的军队抗击日军,指挥多场大战,并屡有胜果。
战后白崇禧担任国防部长,并前往台湾,却未能担任要职,1966年12月1日于台北逝世。 程潜
(1882---1968)
字颂云,湖南醴陵人,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1939.5.13),军事家。老同盟会员。1882年3月31日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北乡长连冲。早年,他曾跟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率领部队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
1949年8月建国前夕,他同陈明仁一道在长沙率部起义,弃暗投明。
新中国建立后,程潜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十八年来,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参加国家重大政治事务的协商,努力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关心湖南家乡的建设,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努力。
1968年4月9日,程潜同志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 杜聿明
(1904.11.28~1981.5.7)
字光亭。陕西省米脂县人,中国抗日名将, 曾任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24年6月,杜聿明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成为第一期第三队学员。
1927年,四一二政变,被武汉国民政府囚禁,后来他越狱逃到南京,被任命为总司令部训练处的校阅委员会中校委员。
1928年夏,任南京陆军军官学校杭州预科大队第二中队中校队长。同年冬,任新编第1师第2旅参谋主任。
1932年冬,在长城古北口抗敌,任第17军25任师73旅旅长,后第25师师长关麟征负伤,杜聿明提为第25师副师长。
1933年秋,进入南京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一期进修。
1936年,高教班毕业,协助徐庭瑶创办南京陆军交辎学校, 培训指挥机械化部队作战的军官。
1937年,任国军第一支装甲兵团少将团长。
1938年,装甲兵团扩编为第200师,任师长,12月任新编第11军副军长。
1939年,第200师扩编为第5军,任军长.
1942年 升兼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副司令长官,率部入缅作战。
1945年 2月20日晋升为陆军中将, 秋季率部围攻五华山,10月迫使龙云辞去云南省军事行政职务。
1947年 8月东北九省保安司令部并入国民政府主席任东北行辕, 任东北行辕副主任。
1948年6月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官, 9月,转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司令官, 11月指挥东北国军从葫芦岛撤退,
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转回任徐州剿匪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
1948年12月17日,毛泽东为中原、华东两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写一个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广播稿。12月25日,新华社发布43名国民党战犯名单,杜聿明为第三十六号战犯。
1949年1月10日,在淮海战役中,他在河南永城县陈官庄被俘,并送至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1959年12月4日第一批特赦,在北京中朝友好公社劳动。
1964年10月,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1978年,任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1980年 发表"纪念 二·二八 寄语台友"一文,呼吁在台湾的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们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1981年5月7日,因患肾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顾祝同
(1893—1987.1.17)
字墨三,江苏涟水人。中国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陆军一级上将,曾任江苏省主席、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国防部长。
1912年加入国民党,后毕业于武昌预备军官学校,再升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毕业。1922年赴粤,加入粤军二军任参谋。黄埔军校成立后,调任军校战术教官,管理部主任。1925年东征陈炯明时任教导团营长。北伐时升任师长、军长。之后参加中原大战,任十六路军总指挥。1931年,任国民政府南京警卫军军长、江苏省主席。1933年指挥第四、第五次围剿红军。1935年晋升上将、主管川、康、黔军政。抗战时期任第三战区司令。皖南事变时,顾祝同是主要参与者,负责包围新四军及扣押叶挺。
1946年,顾任陆军总司令,郑州绥靖主任,负责指挥进攻山东解放区,遭遇大败,精锐之国军七十四军被歼。1948年改任参谋总长。1950年3月赴台,兼任代国防部长,1954年晋任陆军一级上将。1956年任国防会议秘书长。1967年,调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72年,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1987年病逝台北,享年94岁。 汤恩伯
(1898--1959)
原名汤克勤,浙江武义人。中国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
1930年任军校教导师旅长、副师长。1932年调任国军中的嫡系,中央军第八十九师长,多次参予围剿红军,取得击溃萧克部,全歼红16师的战果,亦参加了平定闽变。1935年升至中将,任第十三军军长。第十三军为国民党中央军的嫡系主力之一。国民党中央军当时有“陈、胡、汤”之称,汤即汤恩伯,陈、胡分别为陈诚和胡宗南。
抗战初期,汤为第二十军团军团长,参加战役包括南口血战、鲁南会战,与及台儿庄会战。1937年汤恩伯率第13军在怀来、南口、居庸关一线与日军血战10日,直到张垣失陷;台儿庄会战中汤有不可没的功劳,但亦种下他与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之间的不和。之后汤兼任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总指挥,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至1940年之间初转战华北,多次重击日军。是日军在华北少数有所畏惧之坚强部队,第三十一集团亦被日军称为“汤恩伯部”。1940年后汤恩伯兼任鲁、苏、豫、皖四省战区的行政长官。
1942年汤兼任第一战区副司令,至1944年第一战区全面崩溃,汤部主力撤出,汤本人调任黔湘桂边区总司令,12月独山陷落,陪都震动,急调汤部孙元良29军由四川入贵州解围。至1945年7月在广西发动华南大反攻。1945年日本投降后,奉命抢占沪宁地区,任南京卫戍总司令、徐州绥靖公署第一兵团司令。
1947年国共内战爆发,汤指挥进攻山东解放区未能克敌,手下之国军主力,张灵甫的整编74师在孟良崮高地被共军歼灭,汤因而被撤职,后转任南京卫戍司令。不过随后因黄泛区大会战,有其战功,因而又于1947年兼任陆军副司令,并曾代理总司令,此为汤恩伯军旅生涯最高职位。
1949年蒋介石下野后,任京沪杭警备司令,负责隔江保护南京、上海。共军渡过长江后,他将所部撤往福建、台湾。期间与汤恩伯亦师亦友的陈仪试图向汤策反,为汤恩伯所拒,并呈报上级,于是蒋介石逮补陈仪。同年8月,汤任福建省主席兼厦门警备司令,在厦门沦陷后,前往台湾的他被免去所有职务,只任战略顾问。1953年汤任驻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但数月后被免职,1959年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病院治疗胃疾时并发症逝世。 张灵甫(1903年8月20日-1947年5月16日),汉族,陕西长安人。中国国民党陆军中将、抗日名将、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原名张钟麟,字灵甫,后来为了表示开始新的生活,改名张灵甫,字钟麟。1903年8月20日生于陕西省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东大乡东大西村。曾任中国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号称“王牌”、“模范师”、“抗日铁军”)师长。国共内战时期1947年5月16日阵亡于孟良崮战役,终年45岁,蒋介石称其为“国民党第一烈士”。
㈢ 公安部消防局黄杰少将现任何职
查了一下,不是消防局的,是审计局的。任副军职调研员,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