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是谁
截止2019年1月是雒树刚。
雒树刚,男,汉族,1955年5月生,河北南宫人,198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2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理论部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编审。
曾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兼中央文明委办公室主任,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任命雒树刚为文化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是国务院组成部委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长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参与管理全国文化、艺术事业,主持文化部全面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拟订文化艺术方针政策,起草文化艺术法律法规草案。
(二)拟订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文化艺术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
(三)指导、管理文学艺术事业,指导艺术创作与生产,推动各门类艺术的发展,管理全国性重大文化活动。
(四)推进文化艺术领域的公共文化服务,规划、引导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指导国家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五)拟订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协调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推进对外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
(六)拟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起草有关法规草案,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普及工作。
(七)指导、管理社会文化事业,指导图书馆、文化馆(站)事业和基层文化建设。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哪些强国
十九大报告解读丨从十九大报告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来源:新华社作者:黄小希、姜潇责任编辑:朱红
2017-10-23 15:230
凝聚心力量 铸就新辉煌
——从十九大报告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新华社记者黄小希、姜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内容占了较大篇幅。
代表们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需求发展到美好生活需要,随着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文化建设也要提升至更高层面,肩负更多的使命。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阐释,彰显了一个伟大民族在苦难与奋斗的历程中积淀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十九大代表、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认为,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背后,是我们坚定的文化自信。“我们在国际上讲中国故事,往往都从讲中国文化开始。我们的制度与我们的文化密切相关,我们实施这样的制度、走这样的道路,有我们充分的道理,包括文化的道理。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自信。”
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代表说,文化自信的应有之意,是要对民族自身文化有更准确的理解、更高度的认同。“作为出版工作者,要做好更精准的阐释工作,倡导经典阅读和有价值的阅读。”
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文化工作者杨娜代表和她的伙伴一起,这些年几乎走遍了全县偏远山寨,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佤族歌舞讲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十九大报告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结合时代主旋律,创新编排,让传统佤族歌舞更加精彩。”她说。
激发文化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文化创造美好,美好需要文化。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丰富的精神食粮不可或缺。
过去五年,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统计显示,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8071亿元增加到30254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3.48%提高到4.07%。
“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文化发展实力。一方面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到‘十三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代表在十九大中央国家机关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说。
河南开封在几年前正式提出“文化+”战略,文化元素与城建、旅游、工业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不仅促进了文化繁荣,还为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代表说,我们要在丰厚的文化积淀中凝聚起更加强大的创新创造活力,努力打造文化发展新高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在湖南省祁剧保护传承中心演员肖笑波代表眼中,过去五年来,党和政府对文化建设、对群众的文化生活高度重视。“这几年,我们团队每年送戏下乡200多场,受到群众欢迎。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对戏曲的未来、对我们更加美好的文化生活、对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充满了信心和憧憬。”
凝聚奋进力量:以文化繁荣兴盛助力民族伟大复兴
十九大代表、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说,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文化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十九大报告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代表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物质的复兴,更是精神的复兴。如果把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比作一个人,那么强起来必然包括身体与精神两个方面,要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与价值观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引来八方喝彩,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艺术家获得国际大奖,中华文化正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灿烂名片,也正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正能量。”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说,这些辉煌成就表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3. 如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互联网
设施建设仍有空白点。设施方面,虽然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了按行政层级“全设置”,但农村基层特别是城乡结合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还有空白点。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仍有619个县级公共图书馆和791个县级文化馆建筑面积小于800平方米,分别占县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的22.8%和27%。全国有487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小于300平方米,占文化站总数的14.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只有1.46平方米。
投入不足,全国人均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06元。投入方面,虽然各级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长期以来文化建设经费基数低,财政投入的增长与文化发展的需求之间仍有不小差距。近年来,全国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保持在1.8%左右,比重偏低。2014年,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为2683亿元,占全国财政总支出(15.17万亿元)的1.77%。全国人均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为206元。
队伍方面,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机构专职人员数量严重不足、队伍不稳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比较突出,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提升。
服务效能不高,不少地方“重设施建设,轻管理使用”。报告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但是当前公共文化产品种类数量少、质量不高的问题比较普遍,部分互联网站内容还存在过分娱乐化和庸俗化的问题。一些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不足、效率不高。不少地方存在“重设施建设,轻管理使用”的问题,一些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闲置,公共资源没有实现最大社会效益。
均等化水平有待提高,两成县级公共图书馆无购书经费支出。从城乡看,县级以下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资源仍然比较匮乏。2013年在我国2712个县级公共图书馆中,无购书经费支出的有580个,占到县级公共图书馆的21.4%。从区域看,中西部地区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2013年,东部地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约占全国总量的44.15%,中部约占22.57%,西部约占33.25%。从群体看,当前针对老人、少年儿童、残疾人、农民工和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的公共文化体育资源普遍偏少,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要求在不少地方尚未落实。
“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还存在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倾向,导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实际工作中不受重视。”雒树刚说,同时,政府在公共文化领域还存在“越位”“缺位”现象。一是公共文化服务行政管理职能条块分割、项目设置交叉重复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二是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尚待完善,特别是对党政领导履行责任情况的评估评价还有待加强;三是社会力量参与的动力不足,渠道不畅,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
雒树刚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落实政府责任、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促进效益发挥作为主要任务,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是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为中心环节,把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落实到创作、表演、研究、传播等各个环节。继续组织“中国梦”主题创作展示活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改进文艺评奖,解决文艺评奖过多过滥问题。加强对网络文学、网络视听节目的引导扶持和审核把关,做到正导向、提品质。
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加强城市公园、广场等设施的管理和使用,鼓励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学校文体设施向社会开放。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向互联网延伸,大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三是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指导各地尽快制定实施标准,以县为单位推进实施。把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与集中连片扶贫开发、与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编制专项规划,谋划实施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四是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增加产品和服务总量,使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的重要推手。推动互联网与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
五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运行机制。推动基层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式管理,健全民意表达和监督机制。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对群众自发开展的文体活动给予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工作机制,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创新绩效考核方式。
六是加强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机构人员编制标准。设立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岗位,配置由公共财政补贴的工作人员。将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文化志愿服务队伍。
4. 如何解决互联网内容体系化建设的问题
设施建设仍有空白点。设施方面,虽然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了按行政层级“全设置”,但农村基层特别是城乡结合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还有空白点。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仍有619个县级公共图书馆和791个县级文化馆建筑面积小于800平方米,分别占县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的22.8%和27%。全国有487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小于300平方米,占文化站总数的14.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只有1.46平方米。投入不足,全国人均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06元。投入方面,虽然各级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长期以来文化建设经费基数低,财政投入的增长与文化发展的需求之间仍有不小差距。近年来,全国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保持在1.8%左右,比重偏低。2014年,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为2683亿元,占全国财政总支出(15.17万亿元)的1.77%。全国人均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为206元。队伍方面,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机构专职人员数量严重不足、队伍不稳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比较突出,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提升。服务效能不高,不少地方“重设施建设,轻管理使用”。报告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但是当前公共文化产品种类数量少、质量不高的问题比较普遍,部分互联网站内容还存在过分娱乐化和庸俗化的问题。一些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不足、效率不高。不少地方存在“重设施建设,轻管理使用”的问题,一些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闲置,公共资源没有实现最大社会效益。均等化水平有待提高,两成县级公共图书馆无购书经费支出。从城乡看,县级以下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资源仍然比较匮乏。2013年在我国2712个县级公共图书馆中,无购书经费支出的有580个,占到县级公共图书馆的21.4%。从区域看,中西部地区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2013年,东部地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约占全国总量的44.15%,中部约占22.57%,西部约占33.25%。从群体看,当前针对老人、少年儿童、残疾人、农民工和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的公共文化体育资源普遍偏少,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要求在不少地方尚未落实。“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还存在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倾向,导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实际工作中不受重视。”雒树刚说,同时,政府在公共文化领域还存在“越位”“缺位”现象。一是公共文化服务行政管理职能条块分割、项目设置交叉重复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二是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尚待完善,特别是对党政领导履行责任情况的评估评价还有待加强;三是社会力量参与的动力不足,渠道不畅,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雒树刚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落实政府责任、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促进效益发挥作为主要任务,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为中心环节,把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落实到创作、表演、研究、传播等各个环节。继续组织“中国梦”主题创作展示活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改进文艺评奖,解决文艺评奖过多过滥问题。加强对网络文学、网络视听节目的引导扶持和审核把关,做到正导向、提品质。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加强城市公园、广场等设施的管理和使用,鼓励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学校文体设施向社会开放。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向互联网延伸,大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三是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指导各地尽快制定实施标准,以县为单位推进实施。把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与集中连片扶贫开发、与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编制专项规划,谋划实施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四是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增加产品和服务总量,使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的重要推手。推动互联网与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五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运行机制。推动基层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式管理,健全民意表达和监督机制。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对群众自发开展的文体活动给予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工作机制,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创新绩效考核方式。六是加强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机构人员编制标准。设立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岗位,配置由公共财政补贴的工作人员。将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文化志愿服务队伍。
5. 文化部部长蔡武犯了什么事被免职
你好,您的问题我帮您解答。如有帮助到请鼓励支持。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免职”?不是所有的免职都是因政绩出问题,所以可能是某种升降职关系。
免职,指依法享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法律或制度规定免去公职人员所担任的职务。
需要注意的是:免职只是意味被免职人不再担任原职务,一般不具有惩罚性,所以公职人员正常的职务调动会用到此词;触犯法规的公职人员往往也用到此词,他们因为当时不适任原职所以或是职务调动或是事后再担任原职,故“免职”并非一般人所认为的“撤职”。
免职新闻: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228/c1024-26289158.html
我的帮助如果您理解了,请多多鼓励支持,谢谢。
6. 文化和旅游部的通讯地址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地址: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0号
邮编:100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是国务院26个组成部门之一。
2018年3月13日,根据国务院总理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拟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3月1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经过表决,决定雒树刚为文化和旅游部部长。
主要职责
贯彻落实党的宣传文化工作方针政策,研究拟订文化和旅游工作政策措施,统筹规划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实施文化资源普查、挖掘和保护工作,维护各类文化市场包括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
7. 哪些国务院部门要人大表决
国务院组成部门的一把手需要人大表决通过后任命。
包括国务院秘书长,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
下面是十三届全国人大表决任免的国务院各部门主要负责人:
肖捷(兼)为国务院秘书长,
王毅(兼)为外交部部长,
魏凤和(兼)为国防部部长,
何立峰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陈宝生为教育部部长,
王志刚为科学技术部部长,
苗圩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巴特尔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赵克志(兼)为公安部部长,
陈文清为国家安全部部长,
黄树贤为民政部部长,
傅政华为司法部部长,
刘昆为财政部部长,
张纪南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陆昊为自然资源部部长,
李干杰为生态环境部部长,
王蒙徽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
李小鹏为交通运输部部长,
鄂竟平为水利部部长,
韩长赋为农业农村部部长,
钟山为商务部部长,
雒树刚为文化和旅游部部长,
马晓伟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
孙绍骋为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
王玉普为应急管理部部长,
易纲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胡泽君为审计署审计长。
8. 工信部原部长赴全国政协任职
工信部原部长苗圩、审计署原审计长胡泽君、文旅部原部长雒树刚的新职务公布。
据央视网报道,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8月27日上午在京闭幕。
会议经过表决,增补毕井泉、苗圩、胡泽君、梁晔、雒树刚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8)雒树刚公共文化服务扩展阅读:
增补毕井泉、苗圩为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效廉为经济委员会驻会副主任,不再担任农业和农村委员会驻会副主任;梁晔为农业和农村委员会驻会副主任;胡泽君为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雒树刚为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通过关于免去李金早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职务、撤销其委员资格的决定。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早前发布消息称,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9. 文化和旅游部长姓什么
文化和旅游部长名为雒树刚,其姓氏为雒,读作luò。
雒树刚,男,汉族,1955年5月生,河北南宫人,198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2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理论部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编审。2020年07月至2020年08月,任文化和旅游部部长。
(9)雒树刚公共文化服务扩展阅读:
2020年8月27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在京闭幕,会议经过表决,增补雒树刚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雒树刚为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说,去年一共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约3万个,未来准备再用两年时间基本解决旅游厕所少和旅游厕所脏的问题。相信这个好消息对于广大爱好旅游的朋友来说是戳到了“心窝”里。
2019年6月26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作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