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王家岭救援创造了中国事故救援史上的奇迹

王家岭救援创造了中国事故救援史上的奇迹

发布时间:2020-12-19 13:45:45

❶ 王家岭矿难的细节

、奇迹的价值与意义
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5日15时召开第十次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刘德政表示,截至目前,事故井下153名被困人员中已有115人获救。山西省省长王君同日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透露,预计矿井下还有38人有生还可能。 有细心的记者发现,就在所有人挂心被困井下的工人无心他顾之际,王家岭煤矿周边远远近近的桃花忽然开放了。我们宁愿相信,这恰如其分的灿烂乃是对生命的礼赞。如果说奇迹已经降临,它首先是生命的奇迹。9个日夜对于常态的生活而言,只能算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但对于隔绝于井下的150多名同胞而言,没有食物,没有音讯,只有无边的黑暗和随时可能没顶而来的大水,在那里,每一分钟都是人世间最漫长的煎熬。

但他们挺过来了,这些在尘世间摸爬滚打久经历练的兄弟,吃树皮,喝脏水,把矿灯收集起来,以保证救援到来的那一刻它们还能准确指示自己的方位。生的信念,生的毅力,让这些平日里默默无闻的兄弟成为光彩照人的群体。4月2日,那几声敲击钻杆的声音,单调而微弱,却又是这世界上最扣人心弦的声音。那一刻,多少人顿时泪雨滂沱。4月5日,一名被救的工人在担架上听到掌声也鼓起掌来,这是9昼夜被困后虚弱的手,也是人世间最有力的手。

奇迹,首先是生命的奇迹,同时也是救援的奇迹。不抛弃,不放弃,这句大地震时曾经激荡人心的誓言,再一次被承诺,并且再一次见证奇迹。那些9个日日夜夜不眠不休的救援者,你们应当获得敬意。那些给予获救工人以细致治疗的医生和护士,你们应当获得敬意。尤其是那些泪水流尽的亲人,那些望眼欲穿的家属,你们应当获得敬意。坚信奇迹,本质是敬畏生命。不敢、不能、不准怠慢生命,才终于迎来了绝处逢生的奇迹。

我们为已经发生的奇迹喜泪纵横,我们祈祷奇迹能够延续,祝愿矿井下所有的同胞都能得以生还。但同时我也深知奇迹的真正含义,奇迹之奇在于它的非比寻常、难以复制。就在此刻,河南伊川正发生针对另一场矿难的救援。没有谁不愿意诚心祈祷奇迹的发生,但伊川矿难已经造成28人死亡,仍有多人下落不明。任何关于灾难的奇迹,都只能出现在灾难之上。与其期盼灾难之后的奇迹,不如远离灾难本身。

一次又一次的血泪教训再三证明,天灾虽难防,人祸却可免。绝大多数的矿难,都是本可避免的人祸。3月30日,在王家岭矿难发生后的第三天,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联合发出的事故通报称,王家岭煤矿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违章行为,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后,没有按照规定及时撤人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施工方为了经济利益赶工期,更被认为是导致矿难的首要原因。山西省副省长陈川平说,“王家岭矿难就坏在‘勇争第一’上。”

若无争进度第一争来的矿难,又何需百余名同胞平安被救的奇迹?在奇迹发生之后,奇迹很容易成为最耀人眼目的事件。总结救援的经验,以便在今后的救援工作中发生更多的奇迹,这样的出发点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我们不要忘掉矿难本身,奇迹的应当归于奇迹,责任的同样应当归于责任。不能以奇迹来混淆和中和责任,与奇迹和救援成果需要肯定一样,事故的责任也必须有人来承担。救援的成果将减轻事故的严重程度,这一点没有疑问,但这显然并不意味着事故可以因此一笔勾销。

只有责任的归于责任,人祸所导致的矿难才能有所遏制,生命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保障。在这个基础上,奇迹才有价值和意义。
2、奇迹源自坚韧不拔和争分夺秒
[9]5日,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5日凌晨0点至1时15分之间,首批9名生还者顺利升井,截至15时40分左右共有115人被救升井。

看着一名名被救工人鱼贯而出,接受诊治,恐怕没有人不激动和感慨。这是生与死的搏斗,这是曙光与黑暗的博弈,这是欣喜与悲伤的交织,这是梦魇与现实的交错。所幸的是,已经有115名工人被营救出来,115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复原,这些焦灼而揪心等待的被困工人家属终于可以有所释然了。

报道中有一个令人感到温情的细节――一名获救工人躺在病床上,向医生借手机,他要给家人打一个电话,报一声平安。当医生把手机交给他时,他激动地拨通了熟悉的电话号码,对自己的妻子说:“我很好,你和孩子还好吗?”一句报好,一句问好,寥寥数字,让人热泪盈眶,只要工人好就好,工人好了,这个家庭就好了。

我们不得不说,115名被困工人安全被救出,的确是奇迹,正如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所称:王家岭煤矿抢险救援在中国事故抢险救援史上创造了两个奇迹,一个是被困工人的生命奇迹,一个是事故救援的奇迹。这感天动地的生命奇迹是如何创造的?一方面是被困工人信念坚定,乐观向上,不等不靠,顽强自救。他们被困在暗无天日的井下,从不放弃求生的希望,从不绝望地束手待毙,相反,在那种命悬一线的困境中,他们互相鼓励,积极求生。比如,几个工人集中在一起,轮流用矿灯晃动,以让救援人员看到;他们在井下靠吃施工用的木头柱子上的松树等树皮,喝凉水,捱过了艰难的8昼夜。天救自助之人,正是在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支配下,矿工们一次次超越生命极限,终于等到了曙光。

另一方面与救援大军日夜兼程的施救有关。事故发生后,震惊世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救援队员,始终秉承一个理念,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决不轻言放弃!犹记得张德江副总理在视频通话中说,抱着一个153名被困人员都有生还可能的信念,在有效的时间内,尽最大努力,不抛弃、不放弃,“我真心希望看到被困矿工救出来”,“最低要做7天以上救援的准备,甚至10天的准备。”在施救过程中,情况不可谓不复杂,险象不可谓不环生,难题不可谓不频发,但是救援队员始终千方百计、争分夺秒,为早日救出被困工人兄弟不辞辛苦。

可以说,115名工人被救出,是当之无愧的生命奇迹,我们有理由欣慰甚至欣喜,因为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被困工人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看到了救援大军尊重生命的可贵品质。但是,同样不容回避的是,还有38名被困工人没有救出,如何尽快救出他们,是所有人的期盼。而这38名工人背后就是38个家庭,希望这些家庭一样能完好无缺。

还不容回避的是,尽管115名被困工人被救出,但是救人是救人,事故是事故。从此前媒体报道可以看出,此次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是一个问题重重的事故标本,可资吸取的教训很多,暴露出来的积弊很多,惟有好好总结才能对得起那些顽强自救的工人和昼夜施救的救援大军。因此,就必须启动问责机制。据报道,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救援进入最后关头,事故调查工作也即将展开。抢险救援指挥部新闻发言人刘德政证实,指挥部已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按照事故调查的要求,做好有关准备,特别是一些基础资料、基本情况要实事求是。这是官方首次表示将启动问责程序。诚然,只有问责责任人,才能更好得使其他人汲取教训,告慰被困工人。
3、不抛弃不放弃见证生命奇迹
从9名到115名,平安生还者的名单不断拉长。从料峭凌晨到正午暖阳,迎接被困工友升井的风门一次次打开。华晋焦煤王家岭煤矿“3·28”透水事故发生8天8夜后,153人中已有115条顽强生命平安获救。

在王家岭煤场通风巷广场群众的含泪欢呼中,这个传统的清明节变成了百余名工人兄弟的“重生日”。

正如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所言,王家岭煤矿抢险救援在中国事故抢险救援史上创造了两个奇迹,一个是被困工人的生命奇迹,一个是事故救援的奇迹。

这是一组令人感动的数据:被困人员在井下190多个小时,坚守生存希望,突破生理极限;3000多名抢险救援人员,日以继夜,抽水17万方;低洼积水巷道长达500多米,运送排水设施巷道长达600多米,倾角25度斜坡作业,工作最大断面只有30平方米……救援难度之大,丝毫没有阻碍全力救人的决心。

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挽救生命的铮铮誓言和如铁信念:“要人给人,要物给物,一切为此让路”“一切为了排水,一切为了救人”“不惜一切代价,调动一切力量”……排水遇阻、地形复杂、生命信号时隐时现,不管出现任何困难,抢险指挥部都没有一丝一毫动摇,始终抱着要让受困兄弟全体生还的信念。正是把最可宝贵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被困人员的伤亡才能降到最低。

奇迹的发生,更离不开科学施救和有力组织。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科学部署,有关领导坐镇指挥、直接指导,制定了排水救人、通风救人、科学救人的原则;国家安监总局和山西省领导靠前指挥,使抢险救援工作始终在科学的轨道上推进。

190多个小时里,3000多人直接参加抢险,数万人外围提供支持,十几个国有大企业、十几个山西厅局有序参与。当第一批被救工人升上井口,现场数千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彰显了全社会的关爱,更表达了对生命的礼赞和对这场大救援的致敬。

抢险还在进行,希望仍在延续。我们期盼着,让吕梁山深处的春日继续见证生命的奇迹

❷ 急 求一片七年级思想品德的论文,要体现 珍爱生命 的观点,字数1000字左右,背景材料是 智力矿难救援 快!

智利矿工
我相信,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都应该明白,人是最宝贵的,比金钱,资源,政治等更重要,人和人的生命是每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必须改善矿工们的安全状况,不允许他们在危险的情况下工作,我们不能等到有人失去生命了才去改善安全系统,我们不能等到有人受到伤害了才为他们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中国,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矿难大国,矿难经验不可不谓不丰富,而人的性命,是堆起这些经验的唯一原材料!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礼义道德廉耻不可不谓不深远,但在熏心的利益面前,这些东西就成了初生的婴儿!央视在报道王家岭矿难时嘴里曾大呼小叫的高喊什么“奇迹”“奇迹”时,我们就很清楚地知道他们说的奇迹和以上智利救援人员所说的奇迹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奇迹!虽然同样的以人为本,镜头对准的却是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焦点!在中国,一个小小的卑微矿工竟然要这么多领导到现场做这么多的重要批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国务院强烈要求矿领导必须带队下矿的的规定或许还墨迹未干,就有许多的中国矿工被临阵提拔成了矿领导,这在中国的提拔史上也算是个奇迹!而居然还有人会对中国习以为常的矿难惊呼奇迹,那就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了!
生命如果真的会被重视,就不会有人能在这么多的惨剧发生以后还能够不知廉耻的说出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这样的话,生命如果是最宝贵的,就不会有民工为了讨回他们那一点微薄的辛劳血汗钱而被打死,生命如果真的比金钱,资源,政治更重要,毒食品,毒奶粉的阴影就不会一次又一次的在我们的身边徘徊!生命如果真的是一个国家的财富,我们的GDP就不会是一片血染的颜色!不能把凌驾于生命上的利益搬开,我们的生命就如同被埋在坍塌的矿井下一般,黑暗,无助,恐慌甚至绝望。人性因生命而延续,生命又因人性而尊严!在那一片被贪婪,欲望和利益遮挡而失去人性的天空下,生命不过是一具具卑微的没有尊严的行尸走肉而已,或者只能是一个印记,仅此而已。 8月5日,圣何塞铜矿塌方,33位矿工被困700米深处的矿井。一天天过去,救援人员还是无法下井营救。这些矿工还活着吗?
8月22日,矿难后第17天,救援人员靠凿通的一条直径10厘米巷道,发现了矿工。矿工向地面传回字条:“我们33人都在避难所内,全部安好。”……
井下矿工说,他们在最初17天里,“每人每48小时吃两汤勺的罐头鱼、半片饼干和半杯牛奶”。如果这座铜矿当初未按照智利矿井应急制度设立井下避难所,没有避难所中储备的氧气、食物和水,33个矿工几乎无法重见天日。
现在,人们对一个个矿工接连获救欢欣鼓舞,但不该忘记曾立头功的避难所。事实上,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内的很多国家,都立法要求煤矿必须在井下设置紧急避难所。比如美国,要求煤矿避难所配有食物、饮用水、通信设备和厕所等,每个避难所最多可为15人提供4天生存所需。

智利圣何塞铜矿被困700米深井下的33名矿工陆续重见天日,创造了矿工被困地底时间最长、且成功生还的世界纪录。
我们在屏幕上看到,北京时间11点15分,首名获救矿工点燃了现场气氛,智利总统与其热烈拥抱;第二名获救矿工带头喊“智利万岁”,还将自己包里的一块矿石送给救援人员和总统留作纪念。接下来,第三名、第四名……陆续被救了上来。其中一位外籍矿工还和妻子当场拥吻。
看着屏幕上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不禁热泪涌流,思绪万千……我们不会忘记,8月5号,圣何塞铜矿突发矿难,33名矿工被困在700米深井下,牵动着无数人的心。8月22号,得知被困矿工全都幸存后,救援人员就通过细管向井下输送饮用水、药品和多种食物。8月24号救援人员接通了井下的电话线,实现了与被困矿工直接通话,并向井下输送高科技摄录机,随时了解被困矿工的生活动态。矿工时在井下还能与家人互通书信,视频通话,及时阅读当天的报纸,了解国际国内重要事件,最新动态。同时,救援工作也在抓紧进行。为了挖掘逃生通道,设计了三套计划。9月25号,特制的营救舱被运到矿场。
矿工们长期不见天日,难免焦虑,心理学家告诉救援人员不要给矿工们“你们马上会获救”的心理暗示,告诉矿工的亲人不要说“我们希望你早日出来。”而是说,“我们会一直等你到出来的那一天。”在整整68天里,人文关怀处处体现,直至人员升井,奇迹出现。难怪被困矿工会激动地说,“我要向智利总统皮涅拉致敬,谢谢你在这样的困难时刻,帮助在矿井里的我们。
看到智利在“地狱”里待了2个月之后的33名矿工终于回到了亲人身边,实在为他们高兴,也不禁更羡慕他们的安全设施,以人为本。正如中国被困25天获救的矿工赵卫星所说,他一直知道庇护所,但“只是听过,从来没有见过”。他所在的“晴隆的那个矿井里面没有庇护所,它是个小矿井,智利的是大矿井,条件不一样。”赵卫星回忆说,透水事故发生后,他们三个人就躲在平常工作的巷道里面,虽然手里有矿灯,但一般不轻易打开,只有听到响动后,才会打开一下
金枪鱼、牛奶、饼干、牛肉、米饭、水果……这是智利矿工被困井下两个月中的食物,同时他们还要做做运动防止长胖。而树皮、渗透水,这是赵卫星他们被困井下25天中唯一能吃的东西,等被救出来时,他们的皮下脂肪消耗殆尽。“没有吃的,没有喝的,那时候我们只有一点点渗透水能喝。”被困第5天后,他们把井下架棚子木头上的皮剥下来吃,却发现根本消化不了,胃疼得厉害。经过长达69天漫长而痛苦的等待之后,命运终于向他们打开了生命之门。我们要赞叹生命的顽强,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穿越那无尽的孤独和茫然的未知
北京时间13日上午11点10分左右,智利圣何塞铜矿矿难的首名升井矿工阿瓦洛斯搭乘特制救生舱回到地面,成功获救。据电视画面显示,阿瓦洛斯出井后与家人拥抱,现场一片掌声和欢呼声。随后,第二名,第三名……被困矿工正在陆续升井中。此时,智利33名矿工“重见天日”的过程,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新华网10月13日)
经过长达69天漫长而痛苦的等待之后,命运终于向他们打开了生命之门。我们要赞叹生命的顽强,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穿越那无尽的孤独和茫然的未知;我们要感慨生命的高贵,升井矿工从容的表情与自信的笑容,向人们传递出即便面对死神也不曾畏惧的信念。我们同样要讴歌生命的美好,29 岁的艾端-泰特纳在井下迎来了自己女儿的诞生。
置于矿难频发的现实语境,圣何塞铜矿矿难的救援工作显然更能激起国人的感触和共鸣。按照习惯思维和通常的话语模式,此次矿难井下矿工被困了69 天,比历史上最长的被困时间还长了19天,最终33名矿工等来升井的时刻,足以称得上是救援史上令人惊叹的一大“奇迹”,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媒体频频用上了这样的字眼。可是,此次矿难救援真的仅仅是一个奇迹吗?
矿难发生之后,矿场当局把希望寄托在受困矿工可能已抵达避难处,那里备有氧气、水与食物。17天之后,矿工们向地面传送了一张字条:“我们全部 33人都在避难所里,我们状况良好。”这引发了普遍的庆祝活动。人们的自信是有理由的。正是这小小的避难所,以及不多的食物和水,为被困矿工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生存条件,使他们度过了最初的恐惧和惊慌。
在遭遇矿难之后和被救援人员发现之前,智利被困矿工迅速组织起来,首先成立了临时的领导小组,对给养进行了配给,并很快建立了生活区和日常生活秩序,甚至想到了用矿灯来分出白天和黑夜。这一切富有成效而具科学性的自救行动,显然是矿工在漫长的时间里能够保持精神状态的至关重要的原因。很难想象,如果他们平时不是有尊严地活着,维护着最起码的劳动体面,如果他们永远只是一群麻木而毫无权利可言的劳动“机器”,他们能够如此理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吗?
当我们形容一次成功的救援为“奇迹”的时候,不免带有侥幸的意味。但智利矿难的救援过程虽然也充满了种种不测和未知,但并不侥幸,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纵然,智利的矿企和管理部门也和我们一样,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弊端,但这次智利矿难中,有一些事实和经验还是很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体会的
能看电视直播,能录音、录像,还能唱歌、玩牌、玩电子游戏……在地下700米深处,智利33名被困矿工的生活并不单调。但对于被困25天的赵卫星来说,那些天中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黑暗中等待。真是“国情不同,国家不一样”啊。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❸ 王家岭矿难中共有几人成功获救,创造了中国矿难救援史上的奇迹

2010年3月28日14时30分左右,中煤集团一建公司63处碟子沟项目部施工的华晋公司王家岭矿内(在山西容省临汾市乡宁县境内,为中煤集团与山西焦煤集团合作组建的华晋煤业公司所属)北翼盘区101回风顺槽发生透水事故,初步判断为小窑老空水。事故造成153人被困。经全力抢险,115人获救,另有38名矿工遇难。

❹ 王家岭矿难奇迹的真相_手腕暴露的骗局

王家岭矿难奇迹的真相_手腕暴露的骗局
王家岭矿难,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政府告诉我们:矿难不要紧,奇迹才是真,只要有党在,一切皆可能!

但是,真相就是真相,不是任谁都可以掩饰的,也许是天意,也许是百密一疏,但恰恰就是政府允许我等屁民百姓看的视频画面,彻底暴露了所谓救援"奇迹"的真相.

请看这位"被救"矿工的手和手腕.

这是在官方视频中截取的几个图片,虽然不是很清晰,但仍然可以看到,黑黑的手和洁白的手腕.

先不说在那不是人呆的井下巷道里饿.冷.泡了8天8夜,刚一出来就会这么有劲的鼓掌,就算在井下进行了输液或简单救治....能恢复这么快?咱们工人有力量嘛!

让我们看他的黑黑的手和洁白的手腕!

难道是在井下被救的时候清洗了身体而忘记了清洗手掌?亦或是故意留着这黑黑的手掌让人知道:这是个井下被救的矿工?

联想到事故现场戒严,联想到井下人数的颠三倒四,联想到不肯公布的被困矿工名单......

不能再联想了.

就用这个矿难救援史上的"奇迹"结束这次矿难吧,否则实在找不出还能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等屁民百姓宣传弘扬的了.

但那些永远深埋地下的冤魂会答应吗?

天朝盛世,万古莫及.
这个是我看到的原文,不过很多事情空口无凭,不能凭文章武断,不过我想说,我国或许有一些事情民众看到的和真相有一点距离,但我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点没有改变,绝大多数人过着安稳的生活。唉 说多了..
还是那句老话:莫谈国事.....

❺ 在牵动亿万中国人心的山西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人员的营救中,顽强的中国人创造了一个奇迹,从死神手


①∵ρ=
m
V


∴每小时抽水的质量是m=ρV=1.0×10 3 kg/m 3 ×2585m 3 =2.585×10 6 kg;
②水对矿井底部压强减少了△版p=ρgh=1.0×10 3 kg/m 3 ×9.8N/kg×2m=1.96×10 4 Pa.
故答案为:权2.585×10 6 ;1.96×10 4

❻ 王家岭的生命奇迹凭什么可以期待

经过紧张而揪心的八天八夜,王家岭逢凶化吉,已有115名工人成功获救。
这当是一个令人喜极而泣的结果。2007年河南陕县煤矿透水事故,69名工人在被困三天后全部获救,主管安全生产的副县长当众痛哭。的确,太不容易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矿工生之多艰!
苍天保佑,此次王家岭创造了存活8天的更大奇迹,同时又刷新了一项纪录,“矿难发生190小时后救出了大部分矿工,创造了中国矿难救援史上的一个奇迹。”如此之幸,怎么长歌当哭都不为过。
应该说,各个环节紧密相扣,各方力量团结合作,不抛弃不放弃的以人为本,让我们在无私奉献与顽强拼搏中赢得了与死神的赛跑,让世界再次见证了国人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的感动力量。
奇迹让人感动,也让人反躬自省。
因为坏事或能变为好事,幸运却不能随便复制。在河南陕县为遇险工人大团圆而弹冠相庆的两周后,山东就重复了同样的“事件”,又一次因罕见暴雨造成洪水入井。这次很不幸,积水达千万方,怎么抽都抽不完,172人全部遇难。
王家岭矿难虽然最终取得了一个比较理想的救援结果,可喜可贺,庆幸之余,仍让人心有余悸——
如果井下条件只能让生命坚持3到5天,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如果排水量能早点达到2000方每小时,救援时间是不是可以往前赶?如果积水不是13万方而是更多,153条人命又将如何安放?
虽然往坏处想有点残忍,但并非不会发生。115条人命的存活,其实经不起简单的追问。
诚然,种种情况增加了抢险难度,但大谈成功的同时,也不必讳言,王家岭煤矿只有两台水泵,有工人反映救援工作缺乏协调性,排水速度难以预期,说明应急工作尚有不足。
这并不是一叶障目的吹毛求疵,就像这起“事件”本来可以避免,如果一切还可做得更好,当以完美为快。
奇迹让人高兴,亦需戒慎恐惧的反思。王家岭救援的成功,不是矿难的结束,只是吸取教训、洗心革面的开始。如何让警钟真正长鸣,如何避免对生命的漠视,避免对隐患的麻木不仁,让王家岭成为安全生产的新起点,而不是一个“事故——整顿——事故”轮回的节点,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待各方的真抓实干。
我们希望,“王家岭”这三个字今后能被铭记,不仅仅因为它曾经让全中国见证过一次感人的奇迹,还因为它从此成为一条安全生产的分水岭。

❼ 山西王家岭矿难救援工作创造了奇迹,然而一些记者还了解到王家岭煤矿曾诞生一个病态的“奇迹”:在“勇争

(1)矿工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了侵害。
(2)生命健康权是内不容侵犯的。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容享受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因此在珍爱、享有自己生命健康权的同时,也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义务,这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定义务。

❽ 世界十大救援奇迹是哪些

No.1王家岭矿难 被救人数:至少115名矿工 3月28日,王家岭200余名矿工下到矿井中进行挖掘作业。没过多久,巨大的水流奔涌而出,将部分矿井工作面全部淹没。虽然有108人及时安全地上到地面,但仍有153人被困井下。 当天17点开始,中国政府即组织救援,这场中国矿难史上最大的救援行动就此展开。截至4月15日,王家岭矿难共救出115名被困人员。《时代》周刊称,此次成功救出上百名矿工的喜讯令全国上下都颇感欣慰。 No.2哈德逊河奇迹 被救人数:115人 2009年1月15日,在全美最繁忙的商业区曼哈顿中城第48街附近的哈德逊河水域上,一架飞机跌跌撞撞地试图要迫降在河面上。原来,这架空客A320飞机因在起飞不久遭遇鸟群而导致双侧引擎受损,不得不将哈德逊河面当作临时跑道。最终,机长萨伦伯格凭借多年的经验和出色的驾驶技巧带着机上全部115人迫降在哈德逊河上,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最成功的迫降奇迹。 No.3营救杰西卡 被救人数:1人 1987年10月14日,美国得克萨斯州米德兰市的一场营救行动使这个小城闻名世界。 当时,18个月大的女童杰西卡·麦克卢尔一不小心掉到一口废弃的井中。这口井宽20厘米,深7米,胖乎乎的杰西卡被牢牢地卡在了井底。最终,救援队用一种类似于“水射流”的技术(从井底用高压水柱将人“喷射”而出)把杰西卡成功救了上来。她头缠绷带被抱出井的照片赢得了1988年的普利策奖。杰西卡被困井下时并没有又哭又闹,而是一遍遍唱着自己最喜欢的儿歌,这一场面感动了无数美国人。 No.4抢修哈勃 被救机器:1个 1990年4月,哈勃望远镜升空作业。然而进入2000年后,这台在太空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望远镜却状况频出,故障不断。2009年,美国航空航天局痛下决心,对哈勃彻底大修。随后,宇航员们乘坐“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用机械臂将望远镜从轨道上“钳”下来,放在航天飞机的货舱上。经历5次太空行走后,终于将哈勃望远镜整修一新。 No.5 2002年宾州矿难 被救人数:9人 2002年7月24日,美国宾州的9名矿工在一份错误图纸的指引下不小心挖开了一座废弃的矿井。矿井中淤积几十年的泥水瞬间喷涌而出,9名矿工被困。地面人员确定矿工位置后,先打了小洞,注入大量空气,以气压来防止水面继续上涨。随后,又打出一个稍大些的洞,放下仅能容一人的铁笼,依次将矿工拉出,9名矿工全部被安全救出。 No.6乌拉圭空军航班 被救人数:16人 1972年10月13日,乌拉圭空军571号航班撞上了安第斯山脉。8天以后搜索任务宣告取消。但当时有人幸存下来,日子一天天过去,幸存者们在仅存的一些巧克力棒和几瓶酒被消耗完毕后,他们最终做出了一个集体决定:吃死去的朋友和队友的肉来维持生命。最后,幸存者中的两位艰难跋涉了12天后翻山越岭搬来了救兵,其他14名乘客于1972年12月23日终于获救。坠机后,这些人在白雪皑皑的山顶度过了不可思议的72天, 1993年的电影《天劫余生》正是根据他们的真实经历改编。 No.7 1891年宾州矿难 被救人数:5人 1891年,在美国宾州黑泽尔顿市发生的一起矿难中,18名工人被埋在一片汪洋之中。最终,5名工人靠躲在高处的一个狭小空间而侥幸逃脱,就在那里他们挨过了令人难以置信的19天,最终全部成功获救。 No.8卡巴那图营救 被救人数:516人 1942年,数万名美国和菲律宾战俘在日本人的驱赶之下,从菲律宾巴丹半岛穿越近百公里的浓密丛林来到卡巴那图地区,分住在这里的集中营。 1945年1月,美国轻骑兵特种部队和菲律宾游击队开始营救关押在“卡巴那图”集中营的战俘。经过30分钟的激战后,营救人员以很小的代价救出了其中的516名战俘,电影《大偷袭》正是根据他们的事迹改编而成。 No.9 潜艇大营救 被救人数:33人 1939年5月23日清晨,美国海军“角鲨”号潜艇沉没,26名海员顷刻溺毙。当时,沉没船体中还有一艘“角鲨”号的姊妹潜艇,该艇中的33人侥幸存活了下来,他们通过摩尔斯电码与外界保持联系。随后,曾发明逃生呼吸设备“莫姆森肺”的查尔斯·莫姆森带领着一队海军潜水员潜入海底进行营救,最后,33名海员全部获救。 No.10 海地地震幸存者 被救人数:1人 在海地毁灭性的7.0级地震发生15天以后,17岁的达琳·埃蒂安被救了出来,这只能用“奇迹”来形容她那种不屈不挠的求生意志
满意请采纳

❾ 有关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题材的作文

、奇迹的价值与意义
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5日15时召开第十次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刘德政表示,截至目前,事故井下153名被困人员中已有115人获救。山西省省长王君同日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透露,预计矿井下还有38人有生还可能。 有细心的记者发现,就在所有人挂心被困井下的工人无心他顾之际,王家岭煤矿周边远远近近的桃花忽然开放了。我们宁愿相信,这恰如其分的灿烂乃是对生命的礼赞。如果说奇迹已经降临,它首先是生命的奇迹。9个日夜对于常态的生活而言,只能算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但对于隔绝于井下的150多名同胞而言,没有食物,没有音讯,只有无边的黑暗和随时可能没顶而来的大水,在那里,每一分钟都是人世间最漫长的煎熬。

但他们挺过来了,这些在尘世间摸爬滚打久经历练的兄弟,吃树皮,喝脏水,把矿灯收集起来,以保证救援到来的那一刻它们还能准确指示自己的方位。生的信念,生的毅力,让这些平日里默默无闻的兄弟成为光彩照人的群体。4月2日,那几声敲击钻杆的声音,单调而微弱,却又是这世界上最扣人心弦的声音。那一刻,多少人顿时泪雨滂沱。4月5日,一名被救的工人在担架上听到掌声也鼓起掌来,这是9昼夜被困后虚弱的手,也是人世间最有力的手。

奇迹,首先是生命的奇迹,同时也是救援的奇迹。不抛弃,不放弃,这句大地震时曾经激荡人心的誓言,再一次被承诺,并且再一次见证奇迹。那些9个日日夜夜不眠不休的救援者,你们应当获得敬意。那些给予获救工人以细致治疗的医生和护士,你们应当获得敬意。尤其是那些泪水流尽的亲人,那些望眼欲穿的家属,你们应当获得敬意。坚信奇迹,本质是敬畏生命。不敢、不能、不准怠慢生命,才终于迎来了绝处逢生的奇迹。

我们为已经发生的奇迹喜泪纵横,我们祈祷奇迹能够延续,祝愿矿井下所有的同胞都能得以生还。但同时我也深知奇迹的真正含义,奇迹之奇在于它的非比寻常、难以复制。就在此刻,河南伊川正发生针对另一场矿难的救援。没有谁不愿意诚心祈祷奇迹的发生,但伊川矿难已经造成28人死亡,仍有多人下落不明。任何关于灾难的奇迹,都只能出现在灾难之上。与其期盼灾难之后的奇迹,不如远离灾难本身。

一次又一次的血泪教训再三证明,天灾虽难防,人祸却可免。绝大多数的矿难,都是本可避免的人祸。3月30日,在王家岭矿难发生后的第三天,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联合发出的事故通报称,王家岭煤矿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违章行为,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后,没有按照规定及时撤人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施工方为了经济利益赶工期,更被认为是导致矿难的首要原因。山西省副省长陈川平说,“王家岭矿难就坏在‘勇争第一’上。”

若无争进度第一争来的矿难,又何需百余名同胞平安被救的奇迹?在奇迹发生之后,奇迹很容易成为最耀人眼目的事件。总结救援的经验,以便在今后的救援工作中发生更多的奇迹,这样的出发点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我们不要忘掉矿难本身,奇迹的应当归于奇迹,责任的同样应当归于责任。不能以奇迹来混淆和中和责任,与奇迹和救援成果需要肯定一样,事故的责任也必须有人来承担。救援的成果将减轻事故的严重程度,这一点没有疑问,但这显然并不意味着事故可以因此一笔勾销。

只有责任的归于责任,人祸所导致的矿难才能有所遏制,生命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保障。在这个基础上,奇迹才有价值和意义。
2、奇迹源自坚韧不拔和争分夺秒
[9]5日,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5日凌晨0点至1时15分之间,首批9名生还者顺利升井,截至15时40分左右共有115人被救升井。

看着一名名被救工人鱼贯而出,接受诊治,恐怕没有人不激动和感慨。这是生与死的搏斗,这是曙光与黑暗的博弈,这是欣喜与悲伤的交织,这是梦魇与现实的交错。所幸的是,已经有115名工人被营救出来,115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复原,这些焦灼而揪心等待的被困工人家属终于可以有所释然了。

报道中有一个令人感到温情的细节――一名获救工人躺在病床上,向医生借手机,他要给家人打一个电话,报一声平安。当医生把手机交给他时,他激动地拨通了熟悉的电话号码,对自己的妻子说:“我很好,你和孩子还好吗?”一句报好,一句问好,寥寥数字,让人热泪盈眶,只要工人好就好,工人好了,这个家庭就好了。

我们不得不说,115名被困工人安全被救出,的确是奇迹,正如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所称:王家岭煤矿抢险救援在中国事故抢险救援史上创造了两个奇迹,一个是被困工人的生命奇迹,一个是事故救援的奇迹。这感天动地的生命奇迹是如何创造的?一方面是被困工人信念坚定,乐观向上,不等不靠,顽强自救。他们被困在暗无天日的井下,从不放弃求生的希望,从不绝望地束手待毙,相反,在那种命悬一线的困境中,他们互相鼓励,积极求生。比如,几个工人集中在一起,轮流用矿灯晃动,以让救援人员看到;他们在井下靠吃施工用的木头柱子上的松树等树皮,喝凉水,捱过了艰难的8昼夜。天救自助之人,正是在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支配下,矿工们一次次超越生命极限,终于等到了曙光。

另一方面与救援大军日夜兼程的施救有关。事故发生后,震惊世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救援队员,始终秉承一个理念,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决不轻言放弃!犹记得张德江副总理在视频通话中说,抱着一个153名被困人员都有生还可能的信念,在有效的时间内,尽最大努力,不抛弃、不放弃,“我真心希望看到被困矿工救出来”,“最低要做7天以上救援的准备,甚至10天的准备。”在施救过程中,情况不可谓不复杂,险象不可谓不环生,难题不可谓不频发,但是救援队员始终千方百计、争分夺秒,为早日救出被困工人兄弟不辞辛苦。

可以说,115名工人被救出,是当之无愧的生命奇迹,我们有理由欣慰甚至欣喜,因为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被困工人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看到了救援大军尊重生命的可贵品质。但是,同样不容回避的是,还有38名被困工人没有救出,如何尽快救出他们,是所有人的期盼。而这38名工人背后就是38个家庭,希望这些家庭一样能完好无缺。

还不容回避的是,尽管115名被困工人被救出,但是救人是救人,事故是事故。从此前媒体报道可以看出,此次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是一个问题重重的事故标本,可资吸取的教训很多,暴露出来的积弊很多,惟有好好总结才能对得起那些顽强自救的工人和昼夜施救的救援大军。因此,就必须启动问责机制。据报道,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救援进入最后关头,事故调查工作也即将展开。抢险救援指挥部新闻发言人刘德政证实,指挥部已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按照事故调查的要求,做好有关准备,特别是一些基础资料、基本情况要实事求是。这是官方首次表示将启动问责程序。诚然,只有问责责任人,才能更好得使其他人汲取教训,告慰被困工人。
3、不抛弃不放弃见证生命奇迹
从9名到115名,平安生还者的名单不断拉长。从料峭凌晨到正午暖阳,迎接被困工友升井的风门一次次打开。华晋焦煤王家岭煤矿“3·28”透水事故发生8天8夜后,153人中已有115条顽强生命平安获救。

在王家岭煤场通风巷广场群众的含泪欢呼中,这个传统的清明节变成了百余名工人兄弟的“重生日”。

正如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所言,王家岭煤矿抢险救援在中国事故抢险救援史上创造了两个奇迹,一个是被困工人的生命奇迹,一个是事故救援的奇迹。

这是一组令人感动的数据:被困人员在井下190多个小时,坚守生存希望,突破生理极限;3000多名抢险救援人员,日以继夜,抽水17万方;低洼积水巷道长达500多米,运送排水设施巷道长达600多米,倾角25度斜坡作业,工作最大断面只有30平方米……救援难度之大,丝毫没有阻碍全力救人的决心。

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挽救生命的铮铮誓言和如铁信念:“要人给人,要物给物,一切为此让路”“一切为了排水,一切为了救人”“不惜一切代价,调动一切力量”……排水遇阻、地形复杂、生命信号时隐时现,不管出现任何困难,抢险指挥部都没有一丝一毫动摇,始终抱着要让受困兄弟全体生还的信念。正是把最可宝贵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被困人员的伤亡才能降到最低。

奇迹的发生,更离不开科学施救和有力组织。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科学部署,有关领导坐镇指挥、直接指导,制定了排水救人、通风救人、科学救人的原则;国家安监总局和山西省领导靠前指挥,使抢险救援工作始终在科学的轨道上推进。

190多个小时里,3000多人直接参加抢险,数万人外围提供支持,十几个国有大企业、十几个山西厅局有序参与。当第一批被救工人升上井口,现场数千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彰显了全社会的关爱,更表达了对生命的礼赞和对这场大救援的致敬。

抢险还在进行,希望仍在延续。我们期盼着,让吕梁山深处的春日继续见证生命的奇迹

❿ 排序题:那些九个日日夜夜不眠不休的救援者,你们应当获得敬意。不抛弃,不放弃,这句大地震时曾经激荡人

( )那些9个日日夜夜不眠不休的救援者,你们应当获得敬意。

( )不抛弃,内不放弃,这句大地震时曾经激荡人心容的誓言,再一次被承诺,并且再一次见证奇迹。

( )奇迹,首先是生命的奇迹,同时也是救援的奇迹。

( )坚信奇迹,本质是敬畏生命。

( )尤其是那些泪水流尽的亲人,那些望眼欲穿的家属,你们应当获得敬意。

( )不敢、不能、不准怠慢生命,才终于迎来了绝处逢生的奇迹。

( )那些给予获救工人以细致治疗的医生和护士,你们应当获得敬意。

思路点拨:

这段话是对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中创造奇迹卫士的赞扬,排句序是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要通读全段,理解这段话的结构,然后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进行排序。

参考答案:3 2 1 6 5 7 4

阅读全文

与王家岭救援创造了中国事故救援史上的奇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商局胡小勇 浏览:996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著作权 浏览:829
马鞍山李群 浏览:440
创造101之无敌导师 浏览:170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
法国发明家巴耶尔首创 浏览:561
油条机我爱发明 浏览:648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
著作权共同所有 浏览:778
二手途达转让 浏览:518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
观通杭州知识产权 浏览:10
认缴资本期限 浏览: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