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最早的3D电影
我知道,是属于3D的,当然和现在的技术有一定的差距。当时是属于科教片,一般只有几十分钟,算是电影吧,都是为了宣传3D技术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新体验为目的的,一般在当地的科技馆、展览会上都会有。一些大型高级的游乐场里也有。
⑵ 立体电影的发展历史
1839年,英国科学家查理·惠斯顿爵士根据“人类两只眼睛成像不同”的现象发明了一种立体眼镜,让人们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样图像时产生不同效果,这就是今天3D眼镜的原理。
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是《爱情的力量》,遗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经遗失了。早期的3D电影都是以展示立体效果为主,片中常以指向观众的枪、扔向观众的物体为噱头。
1936年利用双镜头摄影机和偏振片可以造出具有立体效果的影片,但此技术具有不少限制。之后从RealD三维等技术发展、阿凡达等电影流行之后,立体影片才进一步被广泛推广。
有一名澳大利亚导演宣称,1936年纳粹德国时期已经成功拍摄两部三维电影。
1952年,讲述非洲探险的《非洲历险记》被认定为是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长片。该片的口号是“狮子在你腿上,爱人在你怀里”。尽管《生活》杂志在当时称该片“廉价、荒谬”,但观众们仍然热情地挤进电影院去体验片中的“自然视角”。
3D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进入了黄金时期。
1954年,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导演们,绝大多数都对3D电影低眼相看,认为那只不过是在玩魔术而已,根本不是艺术。然而,希区柯克不这么想,他在1954年拍摄了3D版的《电话谋杀案》,成为了当时3D片中为数不多的精品。
1954年03月05日 ,环球公司推出最有名的3D恐怖片《黑湖妖谭》,该片也是至今为止惟一一部有续集的3D电影。新版《黑湖妖谭》计划在2011年上映。
1962年,我国的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国内第一部3D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桑弧导演,陈强主演。后来又陆续出现了《欢欢笑笑》《快乐的动物园》《靓女阿萍》《侠女十三妹》等。
1982年,迪士尼拍摄了短片《魔法之旅》,虽然这部短片只有16分钟,但通过CGI与真人表演的混合,打造出了在当时令人惊讶的3D效果。
1982年,《13号星期五》第三部上映,本片令80年代的3D电影慢慢复苏。
1983年,3D版的《大白鲨第三集》轰动一时,放映首周就赚得1300万美元的票房。但因为电影本身水准低下,3D效果也无过人之处,很快就让观众失去了兴趣。
1985年,《魔晶战士》成为世界首部3D动画长片。
2004年,第一部IMAX 3D长片《极地特快》诞生。该片在2000块普通2D银幕上放映,3D IMAX银幕只有75块。然而就是这75块3D IMAX银幕,获得的票房占全片总票房的百分之三十。3D+IMAX的“超强组合”,让发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业潜力。
2005年,迪士尼的动画片《鸡仔总动员》采用了新型投影技术放映,消除了以往看3D电影时容易产生的眼睛疲劳。
2008年,《U2 3D演唱会》是第一部完全用3D摄影机拍摄的真人影片,这个音乐纪录片堪称先锋。
2009年,环球的动画片《鬼妈妈》是第一部采用停格动画形式的3D电影。2009年,《阿凡达》成为有史以来制作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3D电影。阿凡达(Avatar)是一部科幻电影,由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二十世纪福克斯出品。该影片预算超过5亿美元,成为电影史上预算最高的电影。
大卫·斯莱德(David Slade)执导的《暮光之城3:月食》已于2010年6月30日上映。影片采用3D IMAX技术 。
《暮光之城3:月食》的故事继续围绕女主角与吸血鬼爱人以及狼人之间展开,在狼人角色淡出之后,她还将面临新的吸血鬼军团的挑衅。据悉,随着《暮光之城》的人气爆炸,系列电影的投资规模亦越来越大,特效水准也将大幅度提高。
3D电影在国内大范围上映实际始于2008年的《地心历险记》。近在咫尺的细微生物、呼啸而过的珍奇异兽、过山车般身临其境的美妙感觉……100元的高昂票价和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让该片在有限的80块3D银幕放映27周,票房达6700万元,平均每块银幕票房80万元。以票房3.2亿元的《赤壁》(上)为例,它在3600块银幕放映合每块银幕票房8万多元。比较两部影片,3D电影平均银幕票房数是普通影片的10倍!“卖一部电影的票房就收回了放映设备的投入”,堪称奇迹。
国内3D热潮
一系列引进的3D大片掀起了3D热潮,国内众多院线纷纷扩建、更新放映设备,力推3D电影。08年中国的3D银幕数量还只有86块,一部《地心历险记》6700万的票房极大的刺激了各院线老板的胃口,纷纷上马升级3D银幕和设备,到暑期《冰河世纪3》上映之时,中国的3D银幕数量已经迅速发展到350块。《阿凡达》上映之时,中国的3D银幕数量已突破600块,成为紧随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3D电影市场。中国3D银幕数量2010年的目标是1300,这个目标已经实现。
短短一年半时间,3D银幕数翻了近五番,而且这一增速还在持续。一种是放映机成本较低,投入几十万,但科技含量在眼镜上,因此一副立体眼镜的成本就达到了700元(如今更新换代,不少影城已经不需押金了);另一种方式,则是眼镜只有20到30元,但设备成本高达几百万。只要有数字银幕,在此基础上花20多万元添加设备就能放映3D电影,成本不算高,复制起来非常容易。因此绝大部分影城都采用前者设备放映DDD电影。
中国3D电影市场一不留神成为全球第二,成长速度可谓一日千里。同时,一批优秀的影视、动画工作者也投入到了3D电影的制作。开创了国产3D电影的先河。随后。只可惜国产3D电影还不成熟,一方面技术上不能真正与好莱坞3D效果抗衡,另一方面急功近利的创作不伦不类,这三部电影进入市场也是几乎石牛入海。
业内传言“未来两年,市场上国产3D电影会出现“扎堆”之势。2010年2月初上映的3D动画《超蛙战士之初露锋芒》,正在制作中的3D真人版《惊魂平安夜》、《唐吉诃德》、《胡桃夹子》和3D动画《摇滚藏獒》、《天书奇谭》、《古蜀传奇》、《齐天大圣闹天宫》、《猪八戒招亲》等将与势头更加凶猛的进口3D大片形成直接竞争。 但状态来看,和《齐天大圣前传》、《麋鹿王》、《乐火男孩》相似,这些影片都貌似为了抢3D热潮,分食3D技术带来的巨额效益,诚意难说。
2010年4D影院是在3D立体电影的基础上加环境特效模拟仿真而组成的新型影视产品。所谓4D电影,也叫四维电影;即三维的立体电影和周围环境模拟组成四维空间。将震动、吹风、喷水、烟雾、气泡、气味、布景,人物表演等特技效果引入3D电影(即立体电影)中。形成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这是当今流行的4D电影。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7月17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3D立体银幕数量已经超过1000块,数量约占全球的1/7,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康健民表示,随着电影《阿凡达》风靡全球,3D影视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影院建设。国内3D银幕数量仅用了2年时间就从80余块猛增到1000多块。
⑶ 3D立体电影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 具体时间
应该是很多年以前了,我记得小时候我还去看过呢!
那个时候不叫3D电影,我记得当时叫立体电影,电影院也是发一个眼镜,放的多是些外国片子!
⑷ 3d电影的起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外的3D大片辈出,可以说真的是更上了N层楼,这也说明国际的3D技术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那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我国立体电影的发展。
一系列引进的3D大片掀起了3D热潮,国内众多院线纷纷扩建、更新放映设备,力推3D电影。08年中国的3D银幕数量还只有86块,一部《地心历险记》6700万的票房极大的刺激了各院线老板的胃口,纷纷上马升级3D银幕和设备,到暑期《冰河世纪3》上映之时,中国的3D银幕数量已经迅速发展到350块。《阿凡达》上映之时,中国的3D银幕数量将突破600块,成为紧随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3D电影市场。中国3D银幕数量2010年的目标甚至是1300块,直追美国目前的2000多块。
短短一年半时间,3D银幕数翻了近五番,而且这一增速还在持续。目前影院对于3D设备有两种选择方式,一种是放映机成本较低,投入几十万,但科技含量在眼镜上,因此一副立体眼镜的成本就达到了700元(如今更新换代,不少影城已经不需押金了);另一种方式,则是眼镜只有20到30元,但设备成本高达几百万。只要有数字银幕,在此基础上花20多万元添加设备就能放映3D电影,成本不算高,复制起来非常容易。因此绝大部分影城都采用前者设备放映DDD电影。
中国3D电影市场一不留神成为全球第二,成长速度可谓一日千里。同时,一批优秀的影视、动画工作者也投入到了3D电影的影视制作当中。中国第一部真人实景拍摄的3D电影《乐火男孩》已于今年8月上映,开创了国产3D电影的先河。随后,两部国产DDD动画电影《齐天大圣前传》和《麋鹿王》都打出“首部国产3D动画片”的旗号于9月29日同时上映。只可惜国产3D电影还不成熟,一方面技术上不能真正与好莱坞3D效果抗衡,另一方面急功近利的创作不伦不类,这三部电影进入市场也是几乎石牛入海。
业内传言“未来两年,市场上国产3D电影会出现“扎堆”之势。3D真人版《惊魂平安夜》、《唐吉诃德》、《胡桃夹子》和3D动画《摇滚藏獒》、《天书奇谭》、《古蜀传奇》、《齐天大圣闹天宫》、《猪八戒招亲》等将与势头更加凶猛的进口3D大片形成直接竞争。 但目前状态来看,和《齐天大圣前传》、《麋鹿王》、《乐火男孩》相似,这些影片都貌似为了抢3D热潮,分食3D技术带来的巨额效益,诚意难说。
3D电影即使目前不是电影市场的主流,但肯定是消费热点,但凡有好莱坞3D大片上映,观众必然趋之若鹜,就算是票房远不及《阿凡达》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但也能算是同期市场中的佼佼者。未来几年的好莱坞,影视制作3D大片层出不穷,《纳尼亚传奇3》、《玩具总动员3》、《丁丁历险记》等耗资巨大的商业电影,都将以3D形式呈献给观众,进入影院欣赏是看到3D电影真貌的首要选择,这也使很多地区原本门可罗雀的电影院变得门庭若市,这是3D电影对市场做出的巨大贡献。
⑸ 3D电影的由来
最早的立体电影:19 世纪末,英国威廉姆·弗莱斯·格林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套放映和观看3D
的装置,他在银幕上同时放映两个画面,观众通过佩戴眼镜获得立体感。
最早正式的立体电影:1936 年米高梅公司根据红绿滤色透镜原理拍摄的《Audioscopiks》系列,给
观众派发了红绿眼镜,效果在当时机器震撼,该片还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
短片奖的提名。
后来:1962 年天马电影厂投资拍摄,著名喜剧演员陈强主演的《魔术师的奇遇》是
国内第一部3D 电影。只是3D 电影虽然有着多年历史,却一直未成成为受关
注的主流。
结果:直至2009 年一部全球狂卷26 亿票房的美国3D 大片《阿凡达》的出现,震撼
世人的同时也在全球掀起了一股3D 狂潮。
⑹ 中国最早的3D电影是那一年
1962年,《魔术师的奇遇》。是新中国第一部立体电影。
主要故事情节为:被反动派逼出国外的魔术师陆幻奇回到上海,寻找失散二十多年的儿子阿毛和老友王小六。他不知道阿毛已改名为张志诚,在公共汽车上做了售票员,王小六也早已不耍猴现已当上了动物园的主任。
在寻找过程中祖国的种种新气象给了他深刻的感受。老魔术师万万没有想到他不仅找到了儿子而且找到孙子,陆幻奇决定不再离开祖国了;本片是第一部彩色立体宽银幕影片。
(6)3d电影什么时候发明扩展阅读
主要创作人员:
1、桑弧
四十年代初,在老一辈电影导演朱石麟帮助和指点下,开始电影编导和创作。五十多年来,编剧、导演了三十多部影片: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在1957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金奖、1954年第八届卡罗维伐利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和1955年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映主奖。
《祝福》获1957年第十届卡罗维发利电影节特别奖和1958年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担任编剧的水墨动画片《鹿铃》获1983年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和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终动画片奖;《她俩和他俩》、《邮缘》获文化部1979年和1984年优秀影片奖。
2、陈强
1936年在太原并州中学读书时参加业余剧团。1937年随战地总动员会宣传团在晋西北演出。1938年至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1939年毕业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演员。1942年主演喜剧《二大伯》受到欢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工团演员,1945年因在歌剧《白毛女》中饰演恶霸地主黄世仁而知名。1947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后在《留下他打老蒋》、《桥》等影片中饰演角色。1953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55年入北京电影学校表演专修班学习。
1961年在影片《红色娘子军》中饰演地主南霸天,于1962年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1964年获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非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不仅擅演反派角色,还参加拍摄多部喜剧片。如《三年早知道》、《父与子》、《瞧这一家子》等。
⑺ 最早的3D电影是什么时候出的
1953年5月24日立体电影首次出现
眼睛肯定是同时产生
中国可能只有部分性的3d电影,非常少
⑻ 最早的3D电影是在哪里播放的,哪家电影制片公司发明的
1839年,英国科学家查理·惠斯顿爵士根据“人类两只眼睛的成像是不同的”发明回了一种立体眼镜,让人答们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样图像时产生不同效果,这就是今天3D眼镜的原理。
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是《爱情的力量》,遗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经遗失了。早期的3D电影都是以展示立体效果为主,片中常以指向观众的枪、扔向观众的物体为噱头。
⑼ 中国的3D电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010年,阿甘导演“大作”《魔侠传之唐吉可德》
《魔侠传之唐吉可德》是2010年8月上映的国语电影,导演阿甘。是中国也是亚洲的首部全片3D立体电影,由阿甘执导,郭涛主演,
于英国完成后期制作工作。脱胎于西班牙作家作家米盖尔·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唐吉可德》
票房约3000万,制作成本7000万。评价基本上是负面,剧情烂到极点,从头到尾不知所云,看不出导演想说点什么,如果你只是想看热闹、看场面,对不起,你也会失望,技术成不成熟倒在其次,感觉摄制人员根本还没搞懂3D的概念,压根不会表现画面,只能说是一个3D电影的尝试吧。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演员表演黑卖力,只是从全局来看,卖力也成了吃力。
《龙门飞甲》
徐克导演2010年作品
《龙门飞甲》是中国第一部用3d技术拍摄的imax3d电影,徐克导演2010年拍摄的作品,是《新龙门客栈》的续集,是中国大陆继香港后大中华区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3D武侠电影。影片投资3500万美金,是导演徐克与动作巨星李连杰继《黄飞鸿》系列之后再度合作的电影作品,并汇聚周迅、陈坤、李宇春、桂纶镁及范晓萱等实力影星倾情加盟。出品方博纳影业集团已与IMAX公司正式签约,《龙门飞甲》也成为了继粤语后华语电影史上第一部获得官方认证的IMAX 3D电影。该片于2011年12月15日上映。徐克坦言,其实3D的计划原本应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实现的,但当时的技术并没有完全成熟。《龙门飞甲》如果只是作为普通效果来看没什么出彩的,要到影院里去体验imax3d的震撼效果
附注:
IMAX-3D的立体效果确实强于数字3D,
现在世界上3D技术有很多种,而IMAX-3D采用的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3D立体技术,这种3D技术,可以呈现更为立体的效果,但代价就是用来播放的3D设备价格非常昂贵,不是所有电影院都能拥有的,因此导致IMAX-3D的票价居高不下。如果看普通电影,IMAX巨幕可能不划算,但看3D立体电影,虽然票价仍然很高,但更为逼真的3D立体影像,倒也物有所值
⑽ 3d电影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3d电影眼镜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1953年5月24日立体电影首次出现
眼睛肯定是同时产生
中国可能只有部分性的3D电影,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