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洛阳铲发明

洛阳铲发明

发布时间:2020-12-19 04:15:44

❶ 洛阳铲是谁发明

洛阳铲据传为中国河南洛阳附近农村的盗墓者 李鸭子 于20世纪初发明。
据考证,打造出第一把洛阳铲的铁匠叫做陈印娃

❷ 洛阳铲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洛阳铲据传为中国河南洛阳附近农村的盗墓者李鸭子于20世纪初发明。1923年前后,专马坡村村民李鸭子来到属他家附近一个叫孟津的地方赶集,转了一会儿,他便蹲在路边休息。李鸭子平日里以盗墓为生,所以他经常想的也是有关盗墓的问题。这时,他看到离他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包子铺,卖包子的人正准备在地上打一个小洞,他在地上打洞的工具引起了李鸭子的兴趣。因为他看到,这个东西每往地下戳一下,就能带起很多土。盗墓经验丰富的李鸭子马上意识到,这东西要比平时使用的铁锨更容易探到古墓,于是他受到启发,比照着那个工具做了个纸样,找到一个铁匠照纸样做了实物,第一把洛阳铲就这样诞生了。据考证,打造出第一把洛阳铲的铁匠叫做陈印娃,现已故去。 洛阳铲

❸ 为什么洛阳人发明了洛阳铲,主要是干什么用的

洛阳铲,是中国河南洛阳附近村民李鸭子于20世纪初发明,并为后人逐渐改进。内洛阳容铲是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最早广泛用于盗墓,后成为考古学工具。

著名的考古学家卫聚贤在1928年目睹盗墓者使用洛阳铲的情景后,便运用于考古钻探,在中国著名的安阳殷墟、洛阳偃师商城遗址等古城址的发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学会使用洛阳铲来辨别土质,是每一个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

洛阳铲因为是要作为挖掘探洞、采集探土之用,故而铲身不是扁形而是半圆筒形,类似于瓦筒状,很像七八十年代常见的一种凶器——管儿插。

常见的洛阳铲铲夹宽仅2寸,宽成U字半圆形,铲上部装长柄洛阳铲虽然看似半圆,其实形状是不圆也不扁,最关键的是成型时弧度的打造。长20至40厘米,直径5至20厘米,装上富有韧性的木杆后,可打入地下十几米,通过对铲头带出的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的辨别,可以判断出土质以及地下有无古墓等情况。洛阳铲的制作工序有20多道,最关键的是成型时打造弧度,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就带不上土。不仅如此,洛阳铲在制作工艺上更为复杂,通常制造一把小铲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故而只能手工打制。

❹ 洛阳探铲是谁发明的

一把洛阳铲,刺破阴阳界,它在文物考古和基本建设众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古都百姓津津乐道.进来,有关探讨洛阳铲发明人的文章时常见诸报端,引起不少人的兴趣.究竟是谁发明了洛阳铲呢?近日,文物专家经过研究认为,洛阳铲作为一种生产工具,由来已久,它步应是具体哪个人发明的,而应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写了一部《天工开物》,其中有一副凿井图,画一人双手执刺锥,在地上凿孔.那刺锥上为竹竿,下边很像现在的探铲.画的虽是开凿四川的盐井,但这幅图上画的刺锥和如今洛阳铲的造作方法却是一摸一样. 明代浙江人王士性曾在河南等地做官.他游遍全国,写了本《广志绎》,记录各省地理风俗.书中说道:"洛阳水土深厚,葬者致四五丈而不及泉,辘轳汲绠有十丈者.然葬虽如许,盗者尚能以铁锥入而嗅之,有金、银、铜、铁之气则发."王氏所记"铁锥",应该就是几百年前人们使用的一种专门用于探寻地下古墓的铁铲. 由于历史上邙山一带村民盗掘古墓猖獗,民国十七年(1928年),我国考古学家卫聚贤亲赴洛阳考察.他在《中国考古学史》中写道:盗墓者"用铁铲曲为多半圆洞形,置长木柄,在地上隔五尺凿一洞……遇见活土,凿能容身的大洞而下,十九必得古物." 分析了历史记载和传说,我市考古学家蔡运章认为,从明代开凿盐井的铁刺锥,到洛阳邙山盗发古墓冢的铁锥,到民国邙山盗墓的铁铲,可谓一脉相传,从未间断.这说明,最迟从明代开始,洛阳邙山村民便借用打井用的生产工具铁锥能够深刺入土的特性,寻找古墓一直沿用到清代、民国,经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决非哪一个人的发明. 这种说法得到我市文物工作二队队长、考古专家朱亮的认可/他说,根据田野考古发现看,解放前的探铲直径在10厘米至12厘米,而现在的探铲口径只有5厘米,说明那时的探铲口径比较大.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第一拖拉机厂、轴承厂、矿山机器厂的建设中,上千人同时参加大规模钻探,为洛阳铲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了契机.那时,钻探工地垒火炉现场打造修理探铲.钻探过程中,探工为了快打孔、多打孔,从实践出发,经常提出改进探铲的建议,使铲子的口径缩小、铲壁减薄等.铁匠依照探工要求,不断改进打造技术,方便使用.这种经验页告诉我们,洛阳铲是使用者和铁匠结合共同创造的产物,不应是具体某个人的发明,应是古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朱亮认为,探铲原本是一种生产工具,可能是洛阳人最早用它来盗墓,引起官方与专家注意.新中国成立后,探铲又在洛阳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面向全国推广,所以才有了"洛阳铲"的叫法.

❺ 谁知道洛阳铲是谁发明的啊

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古来有之,司空见惯,评价一把小小铲子的历史功过,世界上还不多见,而"洛阳铲"就是这样毁誉参半、功过分明的幸运者。 洛阳铲在中国田野考古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考古钻探技术,而究其来由,它的发明者竟是盗墓者,百年来,无数古墓被盗掘在洛阳铲下。 作为十三朝古都,洛阳长期是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讲究厚葬的达官贵人们,非常重视墓穴的修建,以致于洛阳古墓多如牛毛。唐代诗人王建曾这样形容洛阳墓葬的稠密"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一些洛阳人愤怒地说"盗墓者正是借用洛阳铲的威力,才使洛阳的古墓今天'十墓九空',甚至'九九空'。大量的珍贵文物被盗流失,洛阳铲难辞其咎。" 洛阳铲与其它铲子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半圆筒形的而不是扁的,而且至今只能手工制造,唯一能制造洛阳铲的地方在洛阳市东郊,这里有四五家手工作坊,生产的洛阳铲销往全国各地。走进一家老字号,记者看到这里摆放着四十多种型号的半圆筒形铲头,较常见的铲头长三十厘米,直径六厘米。装上富有韧性的腊木杆或接上绳子后,洛阳铲甚至可以打入地下十几米,提起后,铲头的内面会带出一筒土壤。通过对土壤的结构、颜色、密度和包含物的辨别,可以判断出土质以及地下有无古墓葬等情况。 映着火红的炉火,五十多岁的范俊青正忙着煅制毛坯,铁锤溅起的火花甚至飞到了他的脸上。他说他的手艺是祖传的,通常,制造一把小铲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范说,洛阳铲是个怪物,看似个半圆筒,其实它不圆也不扁,只能用手工打制,最关键的是成型时弧度的打造,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带不上土。过去有几家机械厂试图生产,但都没有成功。 洛阳古代艺术馆馆长赵振华曾用三年的时间对洛阳铲及洛阳的盗墓史进行过调查。他说,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开始了对中国文化的侵略,近代洛阳大规模盗掘古墓之风也随即兴起,盗墓的重要工具-洛阳铲便应运而生了。 据他调查,洛阳铲的发明者是以盗古墓为生的洛阳马坡村村民李鸭子。如果活到今天,李鸭子该有一百二十岁了。七十多年前,李鸭子偶然发现一个搭棚子的人挖坑插棚杆时,用的是一把筒瓦状的短柄铁铲子,铲子往地下用力一戳,提起就带出不少土来。 李鸭子灵机一动,这样的铲子探墓肯定比钢锨容易多了。于是他用纸贴着铲子撕了一张图样,回家后找铁匠琢磨打造了一把,果然好用,洛阳铲就在盗墓者手中传开了。 洛阳铲的功用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著名的考古学家卫聚贤在一九二八年目睹盗墓者使用洛阳铲的情景后,便运用于考古钻探,在中国著名的殷墟、偃师商城等一座座古城址的发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学会使用洛阳铲来辩别土质,是每一个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 洛阳铲几乎成了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国考古代表团访问阿尔巴尼亚时,赠送的礼物就是一把打造精致的洛阳铲。"即使物探、航拍等现代科学技术已被运用于考古工作中,但洛阳铲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它反映的地下情况最直接",考古学家叶劲松说。 神奇的洛阳铲还是建筑业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使工人轻松而准确地打出各种尺寸的深洞,再灌注水泥和钢筋,形成坚固的灌注桩,支撑着各种各样的建筑以及公路、铁路的路基。洛阳的一个著名的记录是,洛阳的探工曾用洛阳铲为宜洛煤矿成功地打过百米深孔。
求采纳

❻ 为什么洛阳人发明了洛阳铲,主要是干什么用

洛阳铲,又名探铲,一种考古学工具,为一半圆柱形的铁铲。一段有柄,可以接长的白蜡杆。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墓葬。

❼ 盗墓贼所用的洛阳铲,真的是古代洛阳人发明的吗

根据流传的说法,洛阳铲是古代洛阳一位叫李鸭子的盗墓贼所发明。这个人本身就是一名常年盗墓的贼,那天他偶然看到有人用一个圆柄的小铲子铲入土中之后,能把地下的土带出来,就因此得到灵感发明了盗墓专用的洛阳铲,由于洛阳铲对找墓地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就很快成为了诸多盗墓者的必用工具,到了现在连考古专家也经常会用到它。

洛阳铲的构造

洛阳铲的构造比较简单,但是很实用。它是一个长约30公分左右的半筒状铁铲,头部十分锋利,能够很轻易地插入土中,提出来的时候就能够把地下深处的泥土带出来,从而可以观察泥土构成和颜色判定地下的地质情况。洛阳铲的另一头是个空心管,可以接上去不同长短的木杆,根据不同的需要,洛阳铲可以自行制作出多种规格,有大有小,有长也有短,对于能够辨别土色、判定墓葬的老盗墓贼来说,洛阳铲对他们能够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

❽ 古代洛阳人是怎样发明洛阳铲的,它可以用来做什么

据说洛阳铲是古代洛阳人李鸭子发明的,他赶集时看到有人用一种类似铲子的的取土工具从地下取土,经常盗墓的他就因此获得灵感发明了洛阳铲,能够取出地下几米深的泥土。洛阳铲一般是在确定墓地范围的时候用到,有经验的老手能够通过使用洛阳铲观察其带出来的泥土颜色、结构、密度,下铲回传的震动和声音,判定地下的古墓构造和方位。

众多古墓遭殃

由于洛阳铲的发明和许多梦想发财的盗墓贼出现,使中原地区的大多数古墓都被盗掘,沉睡在地下千年百年的人们也被打搅了,此时考古界才对洛阳铲逐渐重视起来,并且将其应用于各地的考古作业中。

❾ 洛阳铲是不是洛阳人发明的

第一种说法:最复早是不是洛阳人制发明的很难考证,因为据说在明朝中期就已经在使用。 第二种说法:传说是洛阳郊区马坡村的盗墓者李鸭子在20世纪初发明的。个人感觉不可信 不过洛阳城周边很多古墓,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很多村民为了快速致富,玩起盗墓这个行当,那时候大造了一批洛阳铲,几乎沿街都可以看到打造洛阳铲的铺面

❿ 洛阳铲是洛阳人发明的吗

洛阳铲因为是要做为挖掘探洞、采集探土之用,其工作原理大约和现在的石油勘探、地质取样相似,故而铲身不是扁形而是半圆筒形,类似于瓦筒状,很像七八十年代常见的一种凶器——管儿插。
常见的洛阳铲铲夹宽仅2寸,宽成U字半圆形,铲上部装长柄洛阳铲虽然看似半圆,其实形状是不圆也不扁,最关键的是成型时弧度的打造。长20至40厘米,直径5至20厘米,装上富有韧性的木杆后,可打入地下十几米,通过对铲头带出的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的辨别,可以判断出土质以及地下有无古墓等情况。洛阳铲的制作工序有20多 道,最关键的是成型时打造弧度,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就带不上土。不仅如此,洛阳铲在制作工艺上更为复杂,通常制造一把小铲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故而只能手工打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般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新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的,分重铲和提铲(也叫泥铲)。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所以弃置不用,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看地形的时候,就拆开,背在双肩挎包里。而今,洛阳铲的家族已经十分庞大,比如电动洛阳铲,俨然一个小型的钻探机。

阅读全文

与洛阳铲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著作权 浏览:829
马鞍山李群 浏览:440
创造101之无敌导师 浏览:170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
法国发明家巴耶尔首创 浏览:561
油条机我爱发明 浏览:648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
著作权共同所有 浏览:778
二手途达转让 浏览:518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
观通杭州知识产权 浏览:10
认缴资本期限 浏览:855
黑龙江企业培训师证书查询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