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就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语缩写,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在1946年创立的,因而专阿奇舒勒被尊称属为TRIZ理论之父。TRIZ理论被公认为是使人聪明的理论。
TRIZ有9大组成部分,核心是技术进化原理。按这一原理,技术系统一直处于进化之中,解决矛盾是其进化的推动力。TRIZ理论也可大致分为3个组成部分:TRIZ的理论基础、分析工具和知识数据库。其中,TRIZ的理论基础对于产品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分析工具是TRIZ用来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或模式,它们使TRIZ理论能够得以在实际中应用,其中包括矛盾矩阵、物-场分析、ARIZ发明问题解决算法等;而知识数据库则是TRIZ理论解决矛盾的精髓,其中包括矛盾矩阵(39个工程参数和40条发明原理)、76个标准解决方法等等。
学习、研究、应用、推广TRIZ理论可以大大缩短发明创造的进程,提升产品的创新水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TRIZ理论已经成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TRIZ理论在我国推广只有4/5年时间,还没有真正让技术从业人员掌握和在工作中应用,大力推广的路子还比较遥远。
㈡ 大佬们,有谁知道阿奇舒勒矛盾矩阵表中方框内数字的含义吗或者有谁查到了给个链接可好感谢
阿奇舒勒通过对大量专利的研究、分析、比较、统计,归纳出了当39个工程参数中的任意2个参数产生矛盾时,化解该矛盾所使用的发明原理,这就是著名的40个发明原理。阿奇舒勒还将工程参数的矛盾与发明原理建立了对应关系,整理成一个39×39的矩阵,以便使用者查找。这个矩阵称为阿奇舒勒矛盾矩阵。阿奇舒勒矛盾矩阵是浓缩了对大量专利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矩阵的构成非常紧密而且自成体系。
阿奇舒勒矛盾矩阵使问题解决者可以根据系统中产生矛盾的2个工程参数,从矩阵表中直接查找化解该矛盾的发明原理,并使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该矩阵将工程参数的矛盾和40条发明原理有机地联系起来。 矛盾矩阵的第1,2列和第2,1行分别为39个通用工程参数的序号和名称。第2列是欲改善的参数,第1行是恶化的参数。39×39的工程参数从行、列2个维度构成矩阵的方格共1521个,其中1263个方格中,每个方格中有几个数字,这几个数字就是TRIZ所推荐的解决对应工程矛盾的发明原理的号码。
45度对角线的方格,是同一名称工程参数所对应的方格(黑色带“+”的方格),表示产生的矛盾是物理矛盾,不在技术矛盾应用范围之内。“-”方格表示没有找到合适的发明原理来解决问题,当然只是表示研究的局限,并不代表不能够应用发明原理。
㈢ 阿奇舒勒将矛盾分为什么矛盾
TRIZ理论 概述: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G. S. 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在他的领导下,前苏联的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组成了TRIZ的研究团体,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份高水平的发明专利,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一个由解决技术,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建立起TRIZ理论体系。TRIZ具有系统的创新方法和工具,其理论体系包括九个部分:八大进化法则;最终理想解;40个发明原理;39个工程参数和矛盾矩阵;物理矛盾的分离原理;物场模型分析;发明问题的标准解法;发明问题标准算法(ARIZ);物理效应和现象知识库等。利用TRIZ实现创新的过程为:首先分析待解决的问题,使用39个通用工程参数中和该问题相适应的参数来表达待解决的问题,将一个具体的问题转化为TRIZ问题;其次确定该TRIZ问题是技术矛盾还是物理矛盾,如果是技术矛盾,就利用矛盾矩阵从40个发明原理当中找到相适应的原理,如果是物理矛盾,就利用分离原理来确定相适应的发明原理;最后,通过发明原理来找到具体问题的解决发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估,如果方案满意可行,就执行该方案,如果方案不可行,就重复所有步骤,直到找到满意可行的方案为止。
㈣ 创新的方法又哪些
主创新,方法先行 创新方法的突破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这已为世界科技史所证明。据统计,从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大约有60%~70%的奖项是因科学观念和思路、方法与手段的创新而取得的。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对创新方法的研究和掌握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科学性和先导性的意义。
前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通过长期研究分析全球范围内的大量发明专利,发现了人类发明创新的原理和其所遵循的客观规律,提出了解决发明创新问题的基本方法学——萃智(TRIZ)理论,这是全人类科学与智慧的结晶。在实践创新方法上,中国人是领先的有充分证据表明,数千年前萃智的萌芽已经产生,我们的祖先早已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应用创新思维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做出了无数在世界领先的发明创造,“无意中”实践了阿奇舒勒在数千年后才提出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在总结创新方法上,中国人是落后的尽管我们的祖先无数次地实践了创新的方法,但遗憾的是,一直没有中国人把创新的方法明确而系统地总结出来。直到20世纪40年代,这个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前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的肩上。在推广创新方法上,中国人是有优势的萃智源于前苏联,兴于美欧。但是考察萃智的传播与发展,无论在美欧还是前苏联,都缺乏政府力量的介入,只限于部分领先企业和高校的自发应用。目前中国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已开始联手进行创新方法的研究与推广工作。政府的重视有助于我们把握历史机遇,让中国人再次引领世界创新的潮流。
㈤ 雷达的发明对应阿奇舒勒的哪一发现
超声波的原理。
㈥ 阿奇舒勒矩阵表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阿奇舒勒通过对大量专利的研究、分析、比较、统计,归纳出了当39个工程参数中的任意2个参数产生矛盾时,化解该矛盾所使用的发明原理,这就是著名的40个发明原理。阿奇舒勒还将工程参数的矛盾与发明原理建立了对应关系,整理成一个39×39的矩阵,以便使用者查找。这个矩阵称为阿奇舒勒矛盾矩阵。阿奇舒勒矛盾矩阵是浓缩了对大量专利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矩阵的构成非常紧密而且自成体系。
阿奇舒勒矛盾矩阵使问题解决者可以根据系统中产生矛盾的2个工程参数,从矩阵表中直接查找化解该矛盾的发明原理,并使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该矩阵将工程参数的矛盾和40条发明原理有机地联系起来。 矛盾矩阵的第1,2列和第2,1行分别为39个通用工程参数的序号和名称。第2列是欲改善的参数,第1行是恶化的参数。39×39的工程参数从行、列2个维度构成矩阵的方格共1521个,其中1263个方格中,每个方格中有几个数字,这几个数字就是TRIZ所推荐的解决对应工程矛盾的发明原理的号码。
45度对角线的方格,是同一名称工程参数所对应的方格(黑色带“+”的方格),表示产生的矛盾是物理矛盾,不在技术矛盾应用范围之内。“-”方格表示没有找到合适的发明原理来解决问题,当然只是表示研究的局限,并不代表不能够应用发明原理。
㈦ 试分析你怎么理解创造发明是无限的,而创造发明所基于的基本原理是有限的
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G.S.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在他的领导下,前苏联的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组成了TRIZ的研究团体,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份高水平的发明专利,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一个由解决技术,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建立起TRIZ理论体系。
TRIZ具有系统的创新方法和工具,其理论体系包括九个部分:八大进化法则;
最终理想解;
40个发明原理;
39个工程参数和矛盾矩阵;
物理矛盾的分离原理;
物场模型分析;
发明问题的标准解法;
发明问题标准算法(ARIZ);
物理效应和现象知识库等。
利用TRIZ实现创新的过程为:首先分析待解决的问题,使用39个通用工程参数中和该问题相适应的参数来表达待解决的问题,将一个具体的问题转化为TRIZ问题;
其次确定该TRIZ问题是技术矛盾还是物理矛盾,如果是技术矛盾,就利用矛盾矩阵从40个发明原理当中找到相适应的原理,如果是物理矛盾,就利用分离原理来确定相适应的发明原理;
最后,通过发明原理来找到具体问题的解决发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估,如果方案满意可行,就执行该方案,如果方案不可行,就重复所有步骤,直到找到满意可行的方案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