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21届全国发明武钢

21届全国发明武钢

发布时间:2020-12-18 17:22:24

㈠ 武汉人请进一下 关于武汉钢铁学校

搬到青山武钢之前老校址在洪山。我母亲钢校55年毕业的。

㈡ 我的武钢股票怎么没有了

因为股票武钢股份已退市。

A股:武钢股份 600005

关联企业: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武钢股份拥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炼铁、炼钢、轧钢等完整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钢材产品共计7大类、500多个品种。主要产品有冷轧薄板、冷轧硅钢、热轧板卷、中厚板、大型材、高速线材、棒材等,商品材总生产能力1000万吨,其中80%为市场俏销的各类板材。

公司先后有100多项产品获全国、省、部优质产品证书,硅钢产品获中国名牌、中国钢铁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称号,重轨、板材获湖北省名牌称号,39项钢材产品获冶金行业“金杯奖”,产品实物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产量比为64.07%。

随着我国钢铁行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张,国内冶炼精煤的供应日趋紧张,公司通过对平煤集团的投资,将加强对上游煤炭资源的影响力,制约钢铁生产的紧俏资源煤炭今后有望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对保障钢铁主业生产具有积极作用。

上市以来,公司主营业务突出,利润稳步增长,连续保持了中国上市公司50强和综合经济效益前20名的地位,成为沪深十大上市公司之一。

武钢股份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化管理创新,先后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中央企业工委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公司正高起点地规划未来发展。随着三硅钢、三热轧等在建项目的即将投产,武钢股份将继续巩固国内硅钢品种最齐全、规模最大的首席供应商地位,同时将结束我国轿车用板及家电用板,特别是高档轿车面板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大大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2)21届全国发明武钢扩展阅读:

武钢上市18年今退市,武钢股份成为A股“亏损王”。宝武重组已经走到最后一步。根据安排,原武钢集团方面的整体上市平台武钢股份今天(2月14日)终止上市,结束了其在资本市场18年的历史。

武钢股份为昔日央企武钢集团旗下上市主体,1999年上市,为钢铁板块知名蓝筹股。在央企改革和去产能的背景之下,两大钢铁巨头宝钢与武钢2016年实施战略重组。而双方在资本市场的主要上市平台——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也展开换股。

武钢股份称,本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武钢股份股东持有的本公司股票将按照1:0.56的比例转换为宝钢股份股票,即每1股本公司股票可换取0.56股宝钢股份股票。

本公司股东换得的宝钢股份股票将于本次合并换股完成后在上交所上市,宝钢股份将办理相关变更登记手续,并于完成手续后复牌。

合并后的宝钢股份总股数将增至221亿股:宝武钢铁集团持股比例为52.14%,宝武集团旗下子公司武钢集团持股13.49%,另有34.37%的股份为其他外部股东所拥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武钢股份

㈢ 宝钢 武钢 鞍钢 分别在哪几个省

宝钢是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的简称,它的总部位于上海。武钢是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的简称,本部厂区在湖北省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鞍钢是鞍钢集团公司的简称,位于辽宁省鞍山市。
拓展资料:
宝钢是中国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齐全、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份额比重最大的钢铁企业。其主要生产基地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海第一钢铁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海浦东钢铁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等。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武钢拥有矿山采掘、炼焦、炼铁、炼钢、轧钢及物流、配套公辅设施等一整套先进的钢铁生产工艺设备,并联合重组鄂钢、柳钢、昆钢后,成为生产规模近40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简称鞍钢集团或鞍钢,成立于2010年5月,由原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简称鞍山钢铁)和攀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攀钢)联合重组而成。鞍山钢铁始建于1916年,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鞍钢是世界最大的产钒企业,是我国最大的钛原料和重要的钛白粉生产基地以及重要的铁路用钢、无缝钢管、特殊钢生产基地。

㈣ 武汉钢铁集团(是集团哦),在全国有多少个分公司啊在什么地区啊

成员企业
控股子公司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炼铁总厂、炼钢总厂、条材总厂、热轧总厂、冷轧硅钢总厂、冷轧总厂、质量检验中心、销售中心)、武汉钢铁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电股份有限公司、武钢集团海南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鄂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太仓武钢配送有限公司、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太仓武钢配送中心、福州开发区武闽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武汉天外天美食娱乐有限公司、武汉武钢企发四海旅行社有限公司、武汉武钢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武汉武钢安居公用设施公司、武汉武钢天宝工贸有限公司、武汉武钢企发绿达工贸有限公司、北京钢企联矿产资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芜湖威仁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属鄂州球团厂、大冶铁矿、程潮铁矿、金山店铁矿、灵乡铁矿、乌龙泉矿、焦作矿、鄂州食品厂、恩施铁矿开发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轧辊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交通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襄樊长材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江北钢材加工配送有限责任公司(下属武钢集团汉口轧钢厂、武钢集团汉口冷轧有限责任公司、武钢集团汉阳钢管厂、 武钢集团钢丝绳厂、 武钢集团汉阳钢厂)、武汉钢铁集团汉阳精密带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工程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计控公司、自动化公司、通信公司、设计研究院)、武汉钢铁集团经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检修保产分公司、建设分公司、电气修造分公司、钢结构工程分公司)、武汉钢铁集团金属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氧气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武钢集团武汉冶金重工有限公司。 委托二级单位代管全资子公司:武钢辉宝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中兴冶金高科技应用研究所、武汉钢铁集团上海销售有限公司、武汉钢铁公司驻广州接待站、武钢(欧洲)贸易有限公司、武钢(美国)贸易有限公司、武钢(香港)航运有限公司、武钢(澳洲)有限公司、武钢(香港)贸易有限公司、武和株式会社。
直属分公司
武钢企业发展公司、武钢能源动力公司、武钢物流管理公司、武钢冶金渣公司、武钢港务公司。
直属工厂
武钢设备维修中心、武钢运输部。
直属事业单位
武钢党校(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武钢职工总医院、武钢战略研究室、武钢退居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武钢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钢技术中心(武钢研究院、硅钢管理部)、武钢保卫部(人防武装部、武钢综合治安管理办公室)、武钢老干部管理服务中心。
集体企业
武钢实业公司、武钢北湖经济开发公司。
希望能帮助楼主。

㈤ 武钢创始人是谁

基本介绍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简称:武钢)[1]。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本部厂区座落在湖北省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占地面积21.17平方公里。武钢拥有从矿山采掘、炼焦、炼铁、炼钢、轧钢及物流、配套公辅设施等一整套先进的钢铁生产工艺设备[2],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武钢联合重组鄂钢、柳钢、昆钢后,已成为生产规模近40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居世界钢铁行业第四位,2009年,武钢跻身世界500强行列。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武钢现有三大主业,即钢铁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际贸易。钢铁产品主要有热轧卷板、热轧型钢、热轧重轨、中厚板、冷轧卷板、镀锌板、镀锡板、冷轧取向和无取向硅钢片、彩涂钢板、高速线材等几百个品种。其中,冷轧硅钢片和船板钢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汽车板、桥梁用钢、管线钢、压力容器钢、集装箱用钢、帘线钢、耐火耐候钢、电工系列用钢等优质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广泛的声誉,“武钢牌”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近年来,武钢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创新奖、全国质量管理奖、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先进单位、全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全国文明单位以及中央企业十大典型之一等荣誉称号。 50多年来,武钢历经了三次创业。1955年10月武钢青山厂区正式破土动工,武钢人开始了第一次创业,迎来了新中国兴建的第一个钢都的诞生。1974年武钢从原联邦德国、日本引进一米七轧机系统,开创了我国系统引进国外钢铁技术的先河,武钢人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走出了一条“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2005年以来,武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进第三次创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中西南战略扎实推进,本部产能成倍增长,三大品种基地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走出去”战略取得突破,内部改革持续深化,相关产业健康发展,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企业文化形成特色,职工生活持续改善。
管理团队
邓崎琳,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王振有,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胡望明,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马启龙,集团公司工会主席 张铁勋,集团公司纪委书记 黄德林,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彭 辰,股份公司总经理 张 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㈥ 关于武钢的所有能找到的详细信息武钢的由来武钢的全称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简介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55年10月破土动工,1958年9月13 日正式投产。武钢地处“九省通衢”的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主体厂区坐落在武汉市青山区,占地面积21.17平方公里,现有在岗职工近9万人。所辖的4座铁矿、2座辅助原料矿分布在鄂东、鄂南及河南焦作市,还有海南钢铁有限公司、襄樊钢铁长材公司。2005年,武钢和鄂钢、柳钢实现了联合重组。在武钢长期的建设发展历程中,倾注着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关怀和期望。四十多年的奋斗磨砺,铸就了今天的武钢。

今日武钢,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板材生产基地,拥有从矿山采掘、炼焦、烧结、冶炼、轧钢等一整套工艺设备。改革开放以来,武钢始终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循序渐进地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始终坚持“依靠”方针不动摇,在“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中铸成了“争先、争优、争一流”的武钢人精神;始终坚持用“市场的需求就是武钢的追求”为价值导向,高起点地推进技术进步和扩建改造,加快工艺产品升级;始终坚持不断地创新企业管理,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以科技为先导,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上,武钢又迈上了向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道路,使老企业焕发出蓬勃生机,企业发展跃上了新台阶。投产46年来,武钢累计实现利税631亿元,其中上缴国家455.18亿元,是国家对武钢投资64.2亿元的7.1倍,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名符其实的钢铁“国家队”,并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创新奖、全国质量管理奖、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先进单位、全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和全国先进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武钢现已形成年产钢铁各10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主要生产热轧卷板、冷轧卷板、镀锌板、镀锡板、冷轧硅钢片、彩色涂层板以及大型型材、线材、中厚板等几百个品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武钢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对质量、品种的要求,按照“应用一代,试制一代,探索研究一代,思考规划一代”的新产品开发方针,研制开发新产品85个系列301个新品种,形成了“桥、管、箱、容、军、电、车、线”等一大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品名牌,大多数填补了国内空白。此外,武钢还生产焦炭、耐火材料、化工产品、粉末冶金制品、铜硫钴精矿、水渣、氧气、稀有气体等副产品,并对外承担工程建设、机械加工和自动化技术开发。近年来,武钢进一步加大辅业改制力度,近30家辅助产业已经或即将从主营业务中分离出来,至此,现已初步成为以钢铁、工程技术、国际贸易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展望未来,武钢人满怀豪情,将始终不渝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企业,坚持 “品种、质量、环境、效益”并举的方针,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和人才开发力度,力争在本世纪前十年,进入世界500强,建成我国汽车板主要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冷轧硅钢片生产基地、绿色环保型工厂,使武钢成为国际一流有竞争力的现代化钢铁企业集团。

㈦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武钢股份是由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是武钢集团四大钢铁主业之一。公司拥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炼铁、炼钢、轧钢等完整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形成了以冷轧硅钢片、汽车板、高性能结构用钢、精品长材四大战略产品为重点的一批名牌产品。武钢牌冷轧硅钢片和船体用结构钢板分别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重轨、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等11个产品获得“湖北名牌”产品;40个产品获得冶金行业“金杯奖”;热轧出口产品获得国家“出口免检”称号;棒材带肋钢筋获得“国家免检”称号;建筑结构用钢材获得欧洲CE认证以及日本JIS认证;无取向硅钢产品通过了SGS无公害检测认证,完全满足欧盟ROHS环保指令要求;船用钢材通过了8国船级社认可;高速重轨填补了我国高速用轨资源在中南地区的空白;钢帘线获得法国米其林集团的全球最佳供应商称号。
武汉钢铁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武汉市青山区沿港路3号,是1993年10月27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设立并经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行政上隶属于武钢集团,业务上接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指导、监督和稽核。公司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公司现有股东四家: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钢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其中武钢集团持股比例为65%。
武汉钢电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钢电股份有限公司是武钢集团公司控股的火力发电企业,创立于1993年6月18日,总装机容量为两台20万千瓦燃煤机组,原主机设备全部采用美国西屋公司的WDPF集散控制系统,2005年将2号机组改进为上海新华公司的XDPS-400+一体化控制系统。实际已经接近或达到国内同类机组控制的先进水平,具有可靠的安全稳定性能,为武钢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提供了有力的电力保障。
武钢巴西冶金投资有限公司
武钢集团海南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25日,前身是原海南鹏达钢板联合有限公司,现是武汉钢铁(集团)控股子公司。注册资金7.2亿元,年产冷轧薄板10万吨。工艺装备起点高,电气控制及自动化水平符合现代化要求,技术先进,具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武钢鄂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鄂钢于1957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投资筹建,1958年3月正式破土兴建。2005年1月19日,鄂钢与武钢实现了联合重组,成为武钢集团的一部分。鄂钢现有管理部门20个,生产厂(中心)14个,经营单位9个,事业单位4个;职工14000多人。经过40多年的建设,现已实现生产过程连续化、自动化,形成“高炉——转炉——精炼——连铸——连轧”和“电炉——精炼炉——连铸——连轧”两个生产系统,基本具有年产钢300万吨能力。至2005年9月底,企业总资产52.26亿元,净资产23.75亿元,资产负债率54.22%;在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中,综合排名第362位,在中国制造企业中排名第192位。鄂钢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称号,多次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是湖北省“AAA级信用企业”。
武钢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与广西国资委2008年09月03日在此间签订了《武钢与柳钢重组合同》,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钢铁企业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瞄准中国与东盟加快合作的有利时机,与柳州钢铁集团联合成立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这家北部湾经济区的企业航母当天揭牌成立。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的业主。该公司出资人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广西国资委,武钢以现金出资占百分之八十股比;广西国资委以柳钢集团全部净资产出资,占百分之二十股比。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为四百四十亿元人民币。
武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特大型工业企业和中国企业500强之一、云南省最大的钢铁联合生产基地。昆钢曾获全国“五一” 劳动奖状和全国先进集体、全国保持一级计量合格单位、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全国执行法定计量单位先进集体、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至2010年底,昆钢拥有资产总额455亿元,在岗职工28000余人,具备年产70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集钢铁冶金、煤焦化工、矿业开发、重型装备制造、钢制品、水泥建材、房地产开发、现代物流运输、工程设计、海外业务等为一体。昆钢钢铁主业拥有高速线材、连轧棒材生产线、2000立方米高炉和双机架紧凑式炉卷轧机、镀锌彩涂生产线等先进装备,主要产品有高速线材、抗震钢、耐酸钢、螺纹钢、热轧板、冷轧板和镀锌彩涂板、钛材等,1997年通过ISO9002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产品畅销省内外,并出口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印尼、泰国、缅甸等国家。

㈧ 21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是不是中国降压表获得

金奖不是一个,最少几十个。
而且那些博览会,参加就有奖,一半是金奖。

(当然可能不是每个都那样,但是这些奖真的含金量可疑得很)

㈨ 武钢在全国排第几

进入股票分析界面按F10然后查找就有了

㈩ 新中国成立以后钢铁工业发展情况

总体上,中国钢铁工业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为“以钢为纲”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1978~2000年)为稳步快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为加速发展阶段。

1、“以钢为纲”的发展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钢铁工业的基础十分薄弱,全国几乎没有一家完整的钢铁联合企业。新中国成立后,钢铁工业开始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在苏联援助下建设了鞍钢、武钢、包钢等钢铁厂,钢铁工业逐步建设发展形成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格局。

随着“三线建设”的铺开,在西南、西北建设了攀钢、酒钢、成都无缝管厂等一批新的钢铁企业,初步形成了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布局。

考虑到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家确立了“以钢为纲”的工业发展指导方针,提出了“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超英赶美”等口号。因此,在这一阶段中国钢铁工业就走上了一条以追求产值、产量增长速度为目标的粗放型的发展道路。

经过全国上下的努力,在这一阶段中国钢铁工业的产量和产值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78年,钢铁产量为3178万吨,占世界钢产量的4.5%,居世界第4位。据统计,1952~1978年期间,钢铁工业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2.9%,产值每年递增11.8%,实现利税每年递增9.67%。

需要指出的是,在“以钢为纲”的发展指导方针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钢铁工业部门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协调发展的问题。由于对于钢铁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过大,就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过分的投入会制约其他工业部门的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钢铁工业部门的利税贡献,同其他产业部门相比而言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所以较高比例的投入就会影响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积累。由于钢铁工业是一个资源消耗量大、能耗高的行业,这一阶段钢铁工业的发展也占用了大量的能源。

据统计,1978年,钢铁工业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7.36%,能源消耗占整个国民经济消耗能源总量的12.97%。另外,企业管理水平低、职工积极性不高也是当时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在1970~1975年期间,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形成了3000万吨的生产能力,但是生产能力并不能够得到充分实现。1974~1976年,曾经连续三年计划生产2600万吨钢的目标都没有实现,人们称之为“三打二千六打不上”。

2、稳步快速发展的中国钢铁工业

在这一阶段,中国钢铁工业发展遇到了两次重要机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资源创造了条件。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中国钢铁工业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快了钢铁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在这一阶段,除了建设上海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厂等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外,又对一些老的大型钢铁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和升级,例如鞍钢、武钢、首钢、包钢等企业。1981年,我国与澳大利亚科伯斯公司通过签订补偿贸易合同的方式,首次实现了改革开放以后利用外方资金和技术对鞍钢焦化总厂沥青焦车间进行改造。

1987年,国家计委批准了鞍钢、武钢、梅山(1998年后被并入宝钢集团)、本钢、莱钢5个企业利用外资的项目建议书。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中国钢铁企业工艺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另外,一些非国有企业也进入到钢铁行业,例如,沙钢、海鑫等,并且发展迅速。同时,1992年之前,中国钢铁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从放权让利到承包经营责任制,希望通过企业改革释放强大的内在发展动力,实现了钢产量5000万吨和亿吨两次突破。1986年,中国钢产量(粗钢)超过了5000万吨,达到5221万吨。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更是为钢铁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在动力。1994年以来,钢铁行业的舞钢、本钢、太钢、重钢、天津钢管厂、“大冶”、“八一”等12家企业,列入国家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邯钢、抚顺钢铁公司、天津钢铁、酒泉钢铁等57家企业,列入地方改革试点。

到1998年,试点工作基本完成,试点钢铁企业均按照《公司法》实施了改组,初步明确了国家资产投资主体,理顺了出资关系,建立了企业法人财产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1996年中国钢产量(粗钢)首次超过1亿吨,达到10124万吨,占世界钢产量的13.5%,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2000年,中国钢产量为12850万吨。

3、加速发展时期

“十五”期间,中国钢铁工业更是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粗钢产量从2000年的1.3亿吨,到2003年中国粗钢产量超过2亿吨,到2005年,粗钢产量达到3.6亿吨,成为全球第一个粗钢产量突破3亿吨的国家,再到2006年粗钢产量达到4.2亿吨,连续实现了钢产量2亿吨、3亿吨和4亿吨的三次跨越。

2001~2007年期间,钢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1.04%,其中,2001、2003、2004和2005年这四年年增长率都是保持在20%以上,2005年钢产量同上年相比增长率更是创纪录的高达30.42%,同时,中国钢铁工业在整个工业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006年,中国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735亿元,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2位,仅低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367亿元,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3位,仅低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0)21届全国发明武钢扩展阅读:

“十二五”钢铁工业主要成就:

1、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国粗钢产量由3.5亿吨增加到6.3亿吨,年均增长12.2%。钢材国内市场占有率由92%提高到97%。2010年,钢铁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资产总计6.2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值的10.4%,为建筑、机械、汽车、家电、造船等行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2. 品种质量明显改善

“十二五”时期,我国钢铁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钢材品种齐全,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大部分品种自给率达到100%。

关键钢材品种开发取得长足进步,高强建筑用钢板、抗震建筑用高强螺纹钢筋、航天器用合金材料、高性能管线钢、大型水电站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速铁路用钢轨等高性能钢铁材料有力支撑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保障了北京奥运会场馆、 上海世博会场馆、 灾后重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以及西气东输、三峡工程、京沪高铁等国家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3、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

“十二五”时期,重点统计钢铁企业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生产能力所占比例由48.3%提高到60.9%,100吨及以上炼钢转炉生产能力所占比例由44.9%提高到56.7%,大部分企业已配备铁水预处理、钢水二次精炼设施,精炼比达到70%。

轧钢系统基本实现全连轧,长期短缺的热连轧、冷连轧宽带钢轧机分别由26套和16套增加到72套和50套。宝钢、鞍钢、武钢、首钢京唐、马钢、太钢、沙钢、兴澄特钢、东特大连基地等大型钢铁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共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2272万吨、炼钢产能7224万吨,高炉炉顶压差发电、煤气回收利用及蓄热式燃烧等节能减排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部分大型企业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促进了钢铁工业节能减排。

2010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各项节能减排指标全面改善,吨钢综合能耗降至605千克标准煤、耗新水量4.1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63千克,与2005年相比分别下降12.8%、52.3%和42.4%。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由90%提高到94%。

阅读全文

与21届全国发明武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101之无敌导师 浏览:170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
法国发明家巴耶尔首创 浏览:561
油条机我爱发明 浏览:648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
著作权共同所有 浏览:778
二手途达转让 浏览:518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
观通杭州知识产权 浏览:10
认缴资本期限 浏览:855
黑龙江企业培训师证书查询 浏览:16
投资被骗报案有期限吗 浏览:199
江苏哲力知识产权招聘 浏览: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