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要倒数计时呢
这是有来历来的。自从飞机源发明以后,人们想方设法创造更高速度的飞机,同时加快了火箭的研制。1926年,世界第一枚液体火箭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奥本市郊试飞成功。不久,德国出版了一本《宇宙飞船航行》杂志,第一期封面上面有一艘绕地球运行的飞船,并题名“一个半小时就绕地球一周!”德国的乌发电影公司拍摄了第一部太空科幻故事片——《月宫少女》,聘请火箭专家奥伯特担任技术顾问,制造火箭提供拍摄电影,导演弗里兹·朗格为加强影片的戏剧效果,在火箭发射镜头中设计了倒数计时发射程序即10、9……3、2、1,发射!
这种发射程序引起了火箭专家们的兴趣,经研究它倒是很适合火箭发射程序的,而且很科学。它简单、清楚、准确、使人思想集中,产生紧迫感。因此,倒数计时程序就被广泛采用了。
② 倒计时的发明者
们在迎接诸如“世博会”、“奥运会”等时,往往采用倒计时的方式告诉人们距会期还有多长时间,人们只要看到倒计时的数字,心里就非常明确。那么,“倒计时”是怎样来的呢?原来,“倒计时”来源于火箭倒数发射程序。
1926年3月16日,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发射成功,由此激起人们对航天技术的研究兴趣。第二年,航天科技爱好者们相约到德国聚会,成立了“太空航行协会”,并出版了《宇宙飞船》杂志,其创刊号上,画有一环绕地球运行的宇宙飞船,题名“一小时半绕地球一周”。34年后,当时的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宇宙飞船“东方一号”。不久,航天技术研究也引起了电影界的兴趣,德国的乌发电影公司拍摄了描写太空旅行的科技幻想片——《月球少女》。该片导演弗里兹·朗格在火箭发射的镜头中设计了“……3、2、1、发射!”的倒数发射程序。该科幻片放映后,在世界上引起轰动,更加激起人们对航天技术的兴趣。而导演弗里兹·朗格设计的倒数发射程序,更引起了火箭专家们的极大兴趣,专家们认为,该程序设计十分科学,它简单明了,清楚准确,突出地表现了火箭发射的准备时间逐渐减少,使人们思想集中,产生准备时间即将完毕、发射就要开始的紧迫感。
从此,倒数计时发射程序就在火箭发射中被普遍采用了,并广泛引用到其他领域的计数和计时中去。
③ 倒计时是怎么由来的
1969年7月16日上午9时30分(美国东部时间),美国在肯尼迪宇宙飞行中心发射了“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准备工作在紧张地进行,离发射的时间越来越近,时钟嘀嗒嘀嗒地走着,人们的心情也跟着越来越紧迫,突然从扩音器里传出总指挥下达最后10秒钟的准备发射的口令,同时在控制中心的巨大荧光屏上显示出10、9、8、7、6、5、4、3、2、1,发射!
顿时,发射架下,火光熊熊,浓烟滚滚,随着震天动地的巨响,火箭吐着长长的黄色的火舌徐徐上升……“阿波罗”11号飞船乘坐了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3名宇航员,7月20日,登月舱“鹰”安全降落于月球的静海区域。6小时后,阿姆斯特朗穿着宇宙服跨出了登月舱门,打开了电视摄像机,踉踉跄跄地走下扶梯,人类终于踏上了月球表面!他风趣地说:“这对一个人来说是一小步,而对人类来说却是一大步。”接着,奥尔德林也踏上了月面,他们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第一个足迹。他们在月球上做了不少有意义的科学实验,采集了许多月岩样品,还在月面上漫步了两个半小时,于7月22日开始返回地球。
上面说到的这种倒顺序数数和倒顺序显示时间数值的方法,叫做倒数计时,现代火箭、导弹的发射、核装置的起爆等,都是采用这种倒数计时发射程序的。
为什么要倒数计时呢?这是有来历的。自从飞机发明以后,人们想方设法创造更高速度的飞机,同时加快了火箭的研制。1926年,世界第一枚液体火箭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奥本市郊试飞成功。不久,德国出版了一本《宇宙飞船航行》杂志,第一期封面上面有一艘绕地球运行的飞船,并题名“一个半小时就绕地球一周!”德国的乌发电影公司拍摄了第一部太空科幻故事片——《月宫少女》,聘请火箭专家奥伯特担任技术顾问,制造火箭提供拍摄电影,导演弗里兹·朗格为加强影片的戏剧效果,在火箭发射镜头中设计了倒数计时发射程序即10、9……3、2、1,发射!
这种发射程序引起了火箭专家们的兴趣,经研究它倒是很适合火箭发射程序的,而且很科学。它简单、清楚、准确、使人思想集中,产生紧迫感。因此,倒数计时程序就被广泛采用了。
④ 请问“顺时针”“逆时针”以及“倒计时”的由来
“顺时针”“逆时针”估计是由于钟表而出世的。虽然说中国古代也有日晷,也有指针,回但毕竟那时没人答说顺时针,逆时针。
“倒计时”这一短语来源于1927年德国的幻想故事片《月球少女》,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弗里兹为了增加艺术效果,扣人心弦,在火箭发射的镜头里设计了“9、8、7、……3、2、1”点火的发射程序。这个程序得到火箭专家们的一致赞许,认为它十分准确清楚科学地突出火箭发射的时间越来越少,使人们产生火箭发射前的紧迫感。此后“倒计时”被普遍采用,而且超越了使用范围,成为一个适用性极强,适用范围极广的词语。
⑤ 倒计时和正计时有什么区别,那个比较好倒计时谁发明的啊
倒计时数起来较快,123后面是无穷的数字,让人不耐烦!当然是倒计时比较好了,倒计时是人发明的
⑥ 倒计时的发明者
“倒计时”来源于1927年德国的科幻电影《月球少女》,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弗里兹为内了增加艺术效果,扣人心容弦,在火箭发射的镜头里设计了“9、8、7、……3、2、1”点火的发射程序。这个程序得到火箭专家们的一致赞许,认为它十分准确清楚科学地突出火箭发射的时间越来越少,使人们产生火箭发射前的紧迫感。此后“倒计时”被普遍采用,而且超越了使用范围,成为一个适用性极强,适用范围极广的词语。
⑦ 倒数法是谁发明的
1926年3 月抄16日,世界上第一袭枚液体火箭在美国的马萨诸塞州试制成功。这时,德国的乌发电影公司决定拍摄一部描写太空旅行的科幻故事片—《月球少女》。该片导演弗里兹•朗格为了加强影片的戏剧效果,他别出心裁地在有关火箭发射的镜头中设计了倒数计时发射程序,即“……5、4、3、2、1、发射”。没想到的是,这一来自电影画面的火箭发射程序竟引起了火箭专家们的极大兴趣。经过研究表明,这种倒数计时发射程序是十分科学的。它即简单明了,又表述清楚准确,而且还突出地表示了火箭发射准备时间的逐渐减少,使人思想集中,产生准备时间即将完毕,发射就要开始的紧迫感。此后,科学的倒数计时发射程序被普遍采用至今。
⑧ 马路上红绿灯安装倒计时表是谁发明的很有创意有专利号吗
国内交通信号倒计时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从澳大利亚引进回并启用倒计时显示器。答早期的倒计时是采用发光的光带表示时间,随着光带长度递减,模拟信号相位时间变化。随着技术的发展,现阶段倒计时普遍都采用标准7段码显示时间。
“倒计时”这一短语来源于1927年德国的幻想故事片《月球少女》,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弗里兹为了增加艺术效果,扣人心弦,在火箭发射的镜头里设计了“9、8、7、……3、2、1”点火的发射程序。这个程序得到火箭专家们的一致赞许,认为它十分准确清楚科学地突出火箭发射的时间越来越少,使人们产生火箭发射前的紧迫感。此后“倒计时”被普遍采用,而且超越了使用范围,成为一个适用性极强,适用范围极广的词语。 “倒计时”的意义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 倒计时: 动 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往现在计算时间,用来表示距离某一期限还有多少时间(多含剩余时间越来越少,越来越紧迫的意思):~显示牌 工程已进入~阶段。 由此,我们看到“倒计时“是动词性短语,它的意义有二,一是距离某一时刻越来越近,二是时间越来越少,有紧迫感。
⑨ 中国花了几年时间发明了原子弹
中国没有“发明”过原子弹,是苏联援助的。具体用了几年不好说,我把关键的年份列出来:
1954年10月赫鲁晓夫访华时毛泽东提出希望苏联援助中国搞原子弹,赫鲁晓夫建议先从培训干部、建设小型反应堆做起。
1955年1月20日中苏签署《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放射性元素的寻找、鉴定和地质勘查工作的协定书》,大批苏联地质专家来华协助寻找铀矿。
1955年4月27日中苏签署《关于为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利用原子能的协定》,确定苏联派遣专家来华设计建造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并无偿提供相关科学技术资料,提供充足的核燃料和放射性同位素,培训中国技术人员。
1957年5月沃尔比约夫率领十几位专家来华,到1959年11月离开时培养了4000余名中国核技术人员。
1957年10月15日中苏正式签署了《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原子能工业的协定》(简称《国防新技术协定》)。规定苏联将援助中国的原子弹研究和生产,并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核图纸资料。
1957年底至整个1958年,苏联在原子弹研制方面向中国提供了成套设备、图纸核技术资料,派遣大批专家来华,进行工厂选址、设计、设备安装、调试、培训中方人员掌握操作技能。具体有:铀矿场、粉碎矿石的水冶厂、提取二氧化铀制作核燃料棒的核燃料厂、制造浓缩铀的核扩散厂、制造原子弹的核武器研制基地(20基地)、核实验场(21基地)。1958年5月后陆续开工。
1958年9月,苏联援建的7000千瓦重水反应堆建成。
但此时峰回路转,中苏关系出现裂痕,苏联将提供给中国的原子弹样品扣下了。
可是要知道,到此时为止,苏联专家已经将原子弹的原理及制造原子弹的六个步骤教给中国技术人员,各种配套设施与工厂也都为中国设计完成并开始建造。苏联扣下的原子弹样品只是合同规定的最后一步:教会中国人员如何在实验场安装调试原子弹。
因此,我国制造出原子弹只是时间问题。只需等待配套工厂建设完成开始运转,生产出所需的核燃料,即可制造原子弹。
几年后,1964年,我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
若从中国有意制造原子弹时算起,即1954至1964,用了10年。
苏联在民用原子能方面援助中国是1955年签订的条约。
苏联在军用原子能方面援助中国是1957年签订的条约(《国防新技术协定》)。具体的援助也是1957年开始。这样算是用了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