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货币供给的创造

货币供给的创造

发布时间:2020-12-18 14:25:31

A. 货币供给过程的三位参与者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货币供给

现代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是 Ms =B m 式中,Ms为货币供应量,B为基础货币,m为货币乘数。
货币供给回过程主答要有三个特点:
(1)形成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存款货币银行(包括接受活期存款的存款类金融),即二级银行系统。
(2)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中央银行策源并创造基础货币,商业银行扩张并创造存款货币,由此形成了“源于流”的双层货币供给机制。
(3)银行系统供给货币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实行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即流通中不存在金属货币和国家纸币(由直接发行的货币);二是实行比例存款准备金制度;三是广泛采用非现金结算方式。

B. 货币供给机制是由哪两个层次构成的货币创造系统

市场经济的货币供给机制,是由两个层次构成的货币创造系统。
一是存款货币的创 造层次,由存款货币银行的分散决策和它们的自我约束机制来实现;
二是基础货币的创造层 次,由中央银行的集中决策与宏观调控来实现。

C. 如何理解现代货币供给与创造机制

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即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回政策目标所答采用的政策手段。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有时也称为“三大法宝”。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可以迅速改变商业银行的存款扩张倍数和货币乘数,以调控货币供给量。但该工具的效果过于猛烈,不宜经常使用。
◆调整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商业银行对社会提供的信用量→ 货币供给总量;改变再贴现资格的条件→改变资金流向→抑制或扶持部门经济。
◇但该工具的主动性差、调节作用有限
◆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卖有价证券:→直接增减基础货币→调控货币供应量 影响有价证券价格→调节社会信用量。
◇公开市场业务具有主动性强、灵活性高、调控效果和缓、告示效应好、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公开市场业务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有条件的 。

D. 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是什么

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货币供给形成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专银行(包属括接受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即存款货币银行系统。
(2)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中央银行创造现金,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说的派生存款。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
在这两个环节中,银行存款是货币供给量中最大的组成部分,但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并且在创造过程中始终受制于中央银行,因此,中央银行在整个货币供给过程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

E. 试论述在货币供给中,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在其中的作用 (要写卷子上的)

1、作为银行的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这相当增加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可以专扩大其派生存属款能力。

2、中央银行可以调低存款准备率,这也等于扩大了商业银行的实际可用存款额,可以增加派生存款数。

3、中央银行增加现金发行,相当于商业银行增加原始存款,可以扩大派生存款。

(5)货币供给的创造扩展阅读:

中央银行以维持健康的经济环境,平衡进出口,防止通货膨胀并刺激其经济增长。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有直接影响。中央银行负责保持其国内经济事务的秩序,同时在全球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中央银行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促进其州或地区内的贷款。因此,中央银行向各种商业银行提供必要的资本。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这种借贷安排允许个人和企业有效地获得资本。这种类型的贷款安排的发生率通常称为折现率。贴现率是中央银行设定的基础利率,从中可以计算其他类型的贷款利率。这直接影响了最终借款人的资金成本。

F. 商业银行创造货币供应量的能力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制约

基础货币发行得越多,银行创造的的货币就越多。结合B项理解。 B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创造的倍率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例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那么,1块钱纸币实际上发挥了50块钱的用途。 原因: 当你存100块钱到银行,银行将其中2块钱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存在央行,另外的98块钱贷款贷出去,贷出去的98元可能被贷款者支付给其他人,而“其他人”仍然把钱存在银行, 总之,假定贷出去的钱还留在银行体系内,只不过从一个银行转到了另一个银行。那么另一个银行收到98块钱的存款,又可以将其中的1.96(98*2%)作为存款准备金存进央行,将剩下的96.04元贷出去,这样循环下去,原来的100块钱被一遍一遍地扣除存款准备金后又一遍一遍地贷出去了。实际贷出去的金额刚好是100*1/ 2%(也就是100乘以存款准备金的倒数) C备付金率,是银行库存现金,主要是用来应付客户体现,比率越大,库存的钱越多,可以贷出去的钱越少,实际上跟法定存款准备金造成了相似的影响,两者的差别是,存款准备金是法律强制规定存在央行的,备用金是银行自主留在库内的。都不能贷出去。 D前面已经说过,创造货币的倍数是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前提是钱一直在银行体系内流转,如果客户体现,那么钱就不在银行内,银行对于提出去的现金也就不能再一遍一遍地贷款了。 E资本充足率:银行资本占银行总资产的比率。简单地说,银行资本主要来自股本,银行的负债主要是客户的存款。银行的资产主要是银行对贷款人的债权。资本加负债等于总资产。假如法律规定的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那么,意味着,银行想要把100元贷出去(增加100元资产),有92元可以来自客户存款,有8元必须是自己的资本(可以简单看成股本)。法律规定的资本充足率越高,银行贷款出去就需要更多资本支持,没有相应多的资本,就不能贷相应比率的款。因此,贷款规模受银行资本的限制。 以上各项的解释都是相互独立的,在举例的时候,假设各因素之间是没有相互作用的。实际上,货币创造受以上各因素综合影响。

G. 货币创造的定义

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过程。

2.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过程一般涉及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借款者四个行为主体。其中在货币供给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银行体系。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银行供给的,货币供给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活动密切相关。

3.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金融体制下,货币供应量是通过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而注入流通的。这一供应过程具有三个特点:①货币供给形成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②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即中央银行创造现金通货,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③非银行金融机构对货币供给有重要影响。

4.银行系统供给货币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①实行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②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③广泛采用非现金结算方式。

5.货币供给的过程可分为两个环节:①由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供给;②商业银行进行的存款货币创造。

6.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是通过其资产业务出去的,一般通过三条渠道:①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黄金,变动储备资产;②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变动对政府债权;③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发放再贷款,变动对金融机构债权。

7.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领域由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银行体系准备金的总和。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基础货币=现金+银行体系存款准备金。

8.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债权的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的增加,说明通过商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并将导致货币供给量多倍扩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减少,意味着中央银行减少了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货币供应量必将大幅收缩。

9.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客观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这即所谓的乘数效应。

10.货币乘数主要由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存款比率决定。通货—存款比率是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它的变化反向作用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通货—存款比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通货—存款比率越低,货币乘数越大。准备—存款比率是商业银行持有的总准备金与存款之比,准备—存款比率也与货币乘数有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11.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而是由经济体系内部各经济主体共同决定。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可以由经济体系以外的中央银行直接控制。

12.我国目前的货币供给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转型经济的特点,使货币供给 在外生性与内生性并存。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仍然有着很强的控制力,但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也在不断增强。

………………

H. 商业银行如何创造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过程;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流通的范围和形式不断扩大,现金和活期存款普遍认为是货币,定期存款和某些可以随时转化为现金的信用工具(如公债、人寿保险单、信用卡)也被广泛认为具有货币性质。
一般认为,货币层次可以划分如下:
M1=现金+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
M3=M2+其他金融资产。
货币创造(供给)过程是指银行主体通过其货币经营活动而创造出货币的过程,它包括商业银行通过派生存款机制向流通供给货币的过程和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量而影响货币供给的过程。
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包括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中央银行调节商业银行的可运用资金量、商业银行派生资金能力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企业和居民的货币需求状况等因素。货币供给还可划分为以货币单位来表示的名义货币供给和以流通中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表示的实际货币供给等两种形式。
货币供给的环节
中央银行供给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记账货币
中央银行供给基础货币有三种途径:
变动其储备资产,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或贵金属;
变动对政府的债权,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买卖政府债券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业务或发放再贷款

I. 货币创造乘数

指货币供给量(M:通货与活期存款总额)对基础货币(H: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加非内银行部门持有容的通货)变动的比率。

一笔存款通过银行系统而对货币供给量所产生的倍数作用。根据银行体系的制度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以法定准备率提取一定比例留作准备金,而另一部分可以由银行向客户放款,从而进一步增加货币量。如此继续下去,整个银行系统中最多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量为ΔM=ΔD/rd。式中ΔD为银行系统中最初增加的存款;rd为法定准备率。

公式:B表示基础货币,k表示货币乘数,则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为:M=B×k

阅读全文

与货币供给的创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著作权 浏览:829
马鞍山李群 浏览:440
创造101之无敌导师 浏览:170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
法国发明家巴耶尔首创 浏览:561
油条机我爱发明 浏览:648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
著作权共同所有 浏览:778
二手途达转让 浏览:518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
观通杭州知识产权 浏览:10
认缴资本期限 浏览:855
黑龙江企业培训师证书查询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