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观察蚕能发明什么

观察蚕能发明什么

发布时间:2021-07-30 08:39:09

⑴ 从蚕身上发明了什么

用蚕丝做成丝绸,再做成衣服。
这比西方早了特别长的时间,也就是说,中国人比西方人早了成百上千年的穿衣服史。
比如,中国在夏朝就已经确立了裸露非礼的观念,夏桀曾经让宫女脱光衣服在他面前跳舞,这成为他被认为是典型的暴君的罪状之一。而反观西方,至少在张骞通西域之前,西方人很多人都是光着身子的,顶多披着一条麻布。在当时的陶瓷古董上,有不少反映中国丝绸被西方人所青睐的图画就显示,西方人披着整块的丝绸,在向同伴炫耀。而他一掀开那块布,下体就露出来了。
著名几座石雕,比如《思想者》也反映了这个事实。

⑵ 观察动物受到什么启示,发明了什么

你好,看了你的问题,我希望你会喜欢以下几项:
大乌龟背小乌龟:转动炮塔的坦克。
鸟在天空飞翔:制造了各种飞行器。
蜜蜂造巢窝:各种正六边形的蜂巢结构板材。
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飞机设计师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方法,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鲸: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模仿(fǎng)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舴的速度。
蛋壳: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yún)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袋鼠:会跳跃的越野汽车,
贝壳:外壳坚固的坦克……
鱼儿在水中游荡:学会了游泳,发明潜艇。
连体鲨鱼装:第一代鲨鱼装模仿了鲨鱼的皮肤,在泳衣上设计了一些粗糙的齿状突起,以有效地引导水流,并收紧身体,避免皮肤和肌肉的颤动。第二代鲨鱼装又增加了一些新的亮点,加入了一种叫做“弹性皮肤”的材料,可使人在水中受到的阻力减少4%。此外,还增加了两个附件,附在前臂上由钛硅树脂做成的缓冲器能使运动员游起来更加轻松;附在胸前和肩后的振动控制系统能帮助引导水流。
让盲者见到光明:在植入了微小的仿生视网膜之后,3位失明患者不仅看到了明灭或者移动的光点,甚至还成功地用眼睛区别出杯子和盘子。

人工合成蛛丝:蛛丝含有一种纤维蛋白,这种蛋白质和存在于毛发和羊角中的角质蛋白相似。这种蛋白分泌出来后开始变得坚韧。通过精细的平衡水的含量,蜘蛛和蚕可以防止纤维蛋白过快固化。
运动方向识别的神经元功能模拟装置
自动报靶机
平板型复眼透镜
侧抑制微光电视
蜻蜓-飞机;
顺风耳-电话;
青蛙—快速扫描系统
苍蝇-气味探测器
螳螂—镰刀
苍蝇与宇宙飞船
苍蝇嗅觉器:小型气体分析仪。
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由于这种光没有电源,不会产生磁场,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电鱼与伏特电池。经过对电鱼的解剖研究,发现在电鱼体内有一种奇特的发电器官。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以电鱼发电器官为模型,设计出世界上最早的伏打电池。
水母耳朵: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相当精确地模拟了水母感受次声波的器官

⑶ 我们可以用什么工具观察蚕宝宝,在观查时,要做好什么

蚕的生长过程

1、蚕宝宝孵化了

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蚂蚁,宝黑黑的像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毛即不明显了。

2、蚕宝宝长大了

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变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她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3、蚕宝宝吐丝了

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她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

4、蚕宝宝节茧了

五岁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并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

5、蚕宝宝破茧而出

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来交尾,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

(3)观察蚕能发明什么扩展阅读:

在第一次蜕皮前,蚕是黑色的,只有蚂蚁那么大,称作蚁蚕第一次蜕皮后,小蚕比原来长大了20倍!身体呈乳白色。

称一龄蚕,第二次蜕皮后,小蚕的皮比原来厚了,呈纯白色,体积比原来增大了5000倍。

称二龄蚕,第三次蜕皮后,小蚕颜色与原来一样,不过体积增大了8000倍。

称三龄蚕。第四次蜕皮后,小蚕不再是小蚕,已经是熟蚕了,体积比原来增大了10000倍,身体成半透明,准备好等它吐司结茧。

⑷ 为什么说养蚕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绢丝织物的国家。养蚕是中国人民伟大发明,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近代考古发掘有关文献报道指明,在我国的原始社会,蚕丝利用秘密已经被人们发现,随着原始纺织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养蚕织丝一系列的蚕事活动确实已经存在。证据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出土的原始纺织工具;二是出土的有关蚕桑丝织品的实物。在纺织工具方面: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各期遗存中,曾不止一次地出现了纺轮(缚)和骨针等原始纺织工具,其中以半坡遗址为最早,距今已有6000多年之久。在这个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陶制、石制纺轮。缚盘的直径在26-70毫米,孔径在3.5-12毫米,厚度在4-20毫米,重量12-66克之间,表明6000年前半坡人已能大致掌握不同粗细的纱线纺织技术。河姆渡文化早于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在这个文化层中不仅出土的纺织工具已经有了原始织机,且蚕茧纤维利用的秘密已被河姆渡人所掌握。这是我国养蚕起源最早的信息。能明确说明蚕已进入家养时代的另一个原始社会遗址,那就是1958年发掘的浙江吴兴县钱山漾遗址。遗址第二次发掘中,出土了一批丝织品,有绢片、丝带和丝线。遗物大部分保存在下层(第四层)的一个竹筐里,与这些丝织品同一层位同一深坑还出土了大批稻谷。考古工作者将稻谷标本用碳-14测定的结果,绝对年代距今4715+-100年。据鉴定,这些绢片为平纹组织,密度为120根/吋,丝带为带子组合,观察为10股,每股单丝3根,共计单绡30根编织而成。此外,出土的细丝带,编织方法与现代草帽一样,有着两排平行的人字形织纹,体扁。但靠近尾端一节呈圆形。总之,从丝线绞捻组合、单丝纤维平整光洁以及条纹等方面考察,绢织物是先缫后织的。从而我们可以断定早在5000年前,钱山漾下层居民在茧丝利用上很可能已进入了家养时代。

⑸ 观察蚕发明了什么东西的作文400字

4月12日气温25度星期日
今天,我把蚕卵拿出来,铺在白纸上,放在一个纸盒里,盖上扎好孔的盖子,放在桌上。注意不能让太阳晒到。蚕卵逐渐变大、变白、透明。

4月20日气温27度星期一
蚁蚕孵出来了,我把准备好的新鲜桑叶切成条状喂给蚁蚕吃。
注意:一定要让蚁蚕吃饱吃好,喂养的桑叶一定要保持新鲜干燥,并要经常清理粪便和残叶。

4月28日气温27度星期二
又过了一个星期,蚕宝宝有一些反常,不吃桑叶,有时一动也不动。这就是蚕宝宝要蜕皮的现象。蚕宝宝一般每隔一周蜕皮一次。经过4次蜕皮之后,蚕宝宝比以前更白、更胖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就不再吃桑叶了,身体也发亮了,这时的蚕宝宝就要开始结茧了。

5月21日气温29度星期四
一早,为了方便蚕宝宝结茧,我用木棍给蚕宝宝搭了一个架。放学回家,我发现小木棍上有一些凌乱的茧丝,可能是蚕给自己结茧制造的支架吧。没有两天,蚕越来越小,被它吐出的大量的丝包围住,就这样,蚕茧做好了。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就是我所观察到的蚕的生长过程。

⑹ 蚕是谁发明的

有一个叫黄帝族的部落把另外一个部落九黎族打败了。为了庆祝胜利,黄帝族的首领黄帝就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庆功会。当人们正在兴高采烈、庆祝胜利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位美丽的姑娘,身上粘着一张马皮飘飘然自天而降。她手里捧着两束丝,一束颜色黄得象金子,一束颜色白得似银子,前来献给黄帝。这位献丝的姑娘,就是传说中的“蚕神”。黄帝见了这样稀罕的东西,大为称赏,就叫人把它织成绢子。织成的绢子又轻又软,好象天上的行云,溪中的流水,原有的麻布简直没法同它相比。黄帝的元妃嫘祖,就亲自养蚕,并把养蚕的方法教给人民。这个神话只是古代人们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主观上的幻想。其实从发现野蚕到把它驯化饲养,是我国古代广大劳动群众长期实践的结果,自然不是“蚕神”赋与的,也不能算作某一个人的功劳。

传说二

在远古时期,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出生在西陵(今四川省盐亭县境内)嫘村山一户人家。姑娘长大后每天都要外出采集野果来奉养体弱多病的二老。她不怕苦和累,近处的野果采集完了,便跋山涉水到远处去采集,每天很晚才回家。不久,远处的野果也采完了,拿啥来奉养二老呢?生活的艰难使姑娘靠在一棵桑树下伤心地哭起来,哭声是那样哀婉、凄凉,使远近的飞禽走兽都感动地流下了泪水。这哭声震动了天廷。玉皇大帝拨开云雾向下一看,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孝女哭得死去活来,便发了善心,把罪仙"马头娘"打下凡间,变成吃桑叶吐丝的天虫。马头娘看见姑娘悲伤的样子,便将桑果落在她的嘴边,姑娘舔舔嘴边又酸又甜。便吃了一点,觉得没什么异样,就采了许多带回家给二老吃,老人吃后精神一天比一天好。
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姑娘发现树上的天虫不断地吐着丝,做茧子,在阳光下产生的七彩反射非常美丽,出于好奇,姑娘采一粒放在嘴里,用手把丝拉出来,这丝又有韧性。她索性像天虫那样,编成一块块小绸子,连成一大块给父母披在身上,热天凉爽、冬天温暖,于是为天虫取名为蚕,捉回家喂养。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姑娘完全掌握了蚕的生产规律和缫丝织绸技艺,并将这些毫无保留地教给当地的人们。从此人们结束了"茹毛饮血,衣其羽毛"原始衣着,进入了锦衣绣服的文明社会。
据史书记载,嫘祖为黄帝正妃,她首先驯养家蚕、创造蚕丝业而被人们奉为“先蚕娘娘”。在嫘祖任西陵部落酋长和西蜀聪明首领时,发展农桑、经贸,安邦治国有方而深受人民爱戴,嫁黄帝为正妃后,“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联合炎帝,战胜蚩尤,统一华夏,从此被人们尊为“万邦之母”、“民族之母”、“人文女祖”。
嫘祖随黄帝南巡死于衡山,遵其遗嘱葬于故乡盐亭县青龙山上。
嫘祖被后人推崇为我国养蚕取丝的创始人。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周时尊她为先蚕。北宋的《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路史》将嫘祖发明的养蚕取丝系统化,说西陵氏劝养蚕、育蚕种、亲自采桑制丝,开创了丝织事业,从此,嫘祖被当作是上古时劳动妇女养蚕取丝的始祖,被古代黄帝供奉为蚕神。以后,每到植桑养蚕时间,人们纷纭设祭坛祭祀先蚕,以求风调雨顺,桑壮蚕肥。同时也用来祭奠嫘祖这一伟大的发明创造。
陕西省黄陵县境内的桥山,在祭奠黄帝陵的盛大典礼中,有祭祀嫘祖的纪念活动。
四川省盐亭县有嫘祖陵,当地人每年正月初八过蚕年,以二月初十为嫘祖生日。

⑺ 观察蚕时所用到的各种研究方法

A、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因此,如果要了解蚕的发育过程,主要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观察法,A正确;
B、实验法: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B错误;
C、调查法: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是调查.人口普查也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C错误;
D、资料分析法: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D错误.
故选:A.

⑻ 蔡伦观察妇女漂洗蚕虫和麻皮,发明了什么

蔡伦纸。。。。。

⑼ 人类发明了养蚕后蚕对人类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因为才蚕丝可以制成衣服,对经济的发展还是有利的,所以的话,起到重要的作用。

⑽ 人类通过蚕发明了什么

当然主要是发明丝绸啊。中国是丝绸大国。所以历史上就出现了丝绸之路要说法。甚至还有海上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所以这个蚕对这个中国文明的影响是很大的。丝绸这种现象,当时主要就是中国有。其他国家难以出现。

阅读全文

与观察蚕能发明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