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镜子谁发明的
今天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的镀银玻璃镜子最早开始于近200年前的德国。1835年,德国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研发出一种把一层很薄的金属银涂到一块透明玻璃的其中一面的方法。这项技术不久就被改进,为批量生产镜子提供了条件。
现代镜子可能起源于19世纪,但镜子的起源事实上还要久远。视觉科学家加伊-伊诺克博士2006年发表在《视光学与视觉学》杂志上的一篇评论指出,大约8000年前,安纳托利亚——现在的土耳其的人用磨光的黑曜石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镜子。
公元前4000到公元前3000年间,用抛光铜制造的镜子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今天的伊拉克)和埃及。约1000年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人开始用抛光石材制造镜子。与此同时,中国和印度人用青铜制造镜子。在公元一世纪,罗马作家老普林尼在他的网络全书《自然历史》中提到使用玻璃镜子的最早记录,但当时这些镜子显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纵观历史,不同文明在各个时期出现各类反光镜,但自然或许应被冠以镜子真正的发明家。伊诺克写道:“平静的水池和盛水的岩石或泥土容器或许才是最早的镜子。”当然,这些天然镜子和今天手工制造的镜子相比效果相差甚远。
但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镜子。20世纪70年代,一位人类学家把镜子带到巴布亚新几内亚与世隔绝的比亚米部落时,这里的人对怪异的反光充满恐惧,而不是着迷。
2. 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镜子的是谁
世界上第一面玻复璃镜,是在“玻制璃王国”---威尼斯诞生的.它的做法是在玻璃上面镀上一层水银.
威尼斯的镜子轰动了欧洲,成为一种非常时髦的东西.欧洲的王公贵族、阔佬显要们都争先恐后地去抢购镜子.当法国王后玛丽·德·美第西斯结婚的时候,威尼斯国王送了一面小小的玻璃镜作为贺礼.这在当时要算是非常珍贵的礼物,它的价值高达15万法郎!
制造镜子的方法,在威尼斯是保密的.他们制定了这样的法律:谁要是把制造玻璃镜的秘密泄露给外国人,立即就要处以死刑.后来驻威尼斯的法国大使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巴黎的密信,叫他想尽一切办法,从速收买几个威尼斯镜子技师,偷运到法国去.法国大使费尽心机,总算完成了使命.1666年,在法国的诺曼底出现了法国的第一个镜子工厂.
然而,制造水银镜子太费事了,要整整花一个月的功夫才能做出来.况且,水银有毒,镜面也不算太亮.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利比喜发明了镀银的玻璃镜---这就是你现在用的镜子.
3. 镜子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1600年,法国国王亨利四世要结婚了。欧洲各国特使云集巴黎,向国王献上奇珍异宝,代表各国对国王婚礼大典致贺。
使王后德美第西斯最为中意的礼物来自一个小国——威尼斯公国,这个小小的城市国家献给王后的礼物价格高达15万金法郎!婚礼后,王后常常将这件礼物给王公大臣们观赏,炫耀自己的富有和至贵。这是什么礼物,这么奇贵,竟令王后如此得意?
说出口你可能要笑出声来,原来是一面镜子,一面仅书本大小的玻璃镜!
请你不要感到好笑,镜子刚发明的时候,确实是非常珍贵的。
我们不妨简略回顾一下镜子发明以前的情况。古代没有镜子,远古的人是在平静如镜的湖水中观看自己容貌的。原始社会中期,人们用各种形式的石器或陶器来盛水照脸蛋,叫做“监”。到了商周时代,“监”开始用铜制造,于是改叫“鉴”。战国时,人们掌握了制造青铜器的成熟工艺,开始用雕好的陶模浇青铜液铸成镜子。青铜镜很受人们欢迎,被人们用了好几千年。不过铜镜用久了,镜面容易氧化,变得灰蒙蒙的,那就什么也看不出来了。
第一面玻璃镜子是在400多年前威尼斯的穆拉诺岛上出现的。这个小岛是威尼斯玻璃制造业的中心,有着一大批熟练工匠,能制造出各种美妙的玻璃艺术品来,也能制出当时欧洲质量最好的平面玻璃来,玻璃镜子就是岛上最优秀的两位工匠——达尔卡罗兄弟的发明。
当时,岛上常会发生这样的笑话,街上的行人在走过住家时,会见到里面的姑娘笑吟吟地隔着窗户对他注视,而行人对姑娘报以微笑却得不到回应。原来,一些聪明的姑娘发现窗户上的小片平面玻璃在光线、背景合适的时候,能反射人影,所以就拿它当镜子用了。当然,这样的“镜子”效果并不理想。
能不能为我们的姑娘发明理想的镜子呢?达尔卡罗兄弟反复琢磨。他俩想到了一个熟悉的生活现象:清澈见底的清水池塘不能映出人影,而深色的水或有深色底面的浅水却可映出人影。一个发明设想逐渐在他们脑中形成了:如果在平面玻璃的背面加上一层衬垫,也许会有更强的映照能力。
达尔卡罗兄弟决定选择一种能够涂在玻璃上的物质作为镜子的衬垫。没想到,为找到这种衬垫物质,兄弟俩竟付出了十几年的辛劳。他们试用过石粉、泥土、炭末、面粉、木屑等,但都失败了。后来,他们想到了用金属,先用铜试验。兄弟俩将熔化的铜液浇在预热过的平面玻璃上,“啪、啪”,玻璃碎了。待玻璃冷却后,拿起来一看,碎片的映照能力倒是大为提高了,但用手指轻轻一掸,玻璃后的铜片竟掉了下来。
得解决玻璃碎裂的问题!看来,是铜液的温度太高,铜的熔点为1083.5℃,玻璃经受不起这样的高温。他们又试用了一些低熔点的金属,那天,他俩试着采用锡,锡的熔点只有231.9℃。弟弟将坩埚里的锡液倒在玻璃上,哥哥细心地用一只小滚筒将锡液推成薄薄的锡箔。果然,玻璃经受住了考验,没再碎裂。
还未等玻璃全部冷却下来,兄弟俩就迫不及待地将它翻过来看效果。啊,一对紧张的面孔正对着他们呢!一看,那对面孔迅即换成了两张笑脸——兄弟俩大声叫喊起来:“成功了!”
这仅是初步的成功,锡箔镜的映照能力虽然大大提高,但使用期限却不长,要么就是镜背的锡箔部分裂纹,空气侵入氧化锡箔,使镜子出现大片灰暗;要么锡箔干脆剥落下来。
怎么办呢?又经过一番思索、研究、试验后,他们决定用另一种金属水银来帮忙。水银是一种很奇特的金属,这不仅仅因为它是惟一的一种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还在于它有非凡的溶合其他金属成为液态合金的能力,就连金这样的金属也会被溶在水银中,像锡这样的金属就更不在话下了。
最后成功的一天终于来了。在试验作坊里,兄弟俩先把平面玻璃制成锡箔镜,再把水银倒在锡箔上,水银慢慢地溶解锡,形成一薄层锡和水银的合金“锡汞齐”。锡汞齐比锡箔更为致密,有很好的映照能力,而且干后能很牢固地附着在玻璃上。在历经十余年艰辛后,世界上第一面“水银镜”终于在达尔卡罗兄弟手中诞生了!
由于当时还不能制造大片的平板玻璃,所以制作出来的镜子都很小,一般只有火柴盒大小,巴掌大的都很难得。而且,为了垄断挣大钱,威尼斯严密封锁了穆拉诺岛,不让外人上岛,也不准岛上的人离去,以确保水银镜制作技术不泄露。因此,法国王后德美第西斯得到的书本大小的镜子确实是异常珍贵的。
不过,因为法国人,镜子很快就变得不那么值钱了。由于王后特别钟爱水银镜子,促使法国人出大钱买通了穆拉诺岛上的守卫,让三位制作镜子的优秀工匠外逃到法国,从而使水银镜的生产技术大白于天下。后来法国人还设法制出了大玻璃,使镜子有可能做得比书本还大。
镜子以后在技术上的发展并不很大,在19世纪中叶,人们开始换用硝酸银来制“银镜”;20世纪70年代起,英国的一家公司又换用铝来代替银镀在玻璃上制镜。现在我们使用最多的就是“铝镜”。
4. 镜子是谁发明的。
在漫长的远古时代,人类没有镜子,但人类还是用“土”办法看到了自己的身形,那就是在平静而清澈的水面上观看自己的倒影。后来,原始人类在打制石器工具时,发现有一种叫“黑曜岩”的石头可以磨平照人,这就是所谓的“石镜”。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掌握了青铜(铜锡合金)的生产技术,同时,他们发现把青铜板打磨光滑后,可以照出人形来,这样,就发明了“青铜镜”。
13世纪初,意大利的玻璃工业格外发达,特别是威尼斯城生产的玻璃驰名世界。1317年,他们在试制彩色玻璃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加入二氧化锰以后,会使混浊的玻璃液变得清澈,从而发明了透明玻璃。
有了透明玻璃,玻璃工匠们便开始摸索用玻璃制造镜子的方法。他们先将金属板磨得既平整又光滑,然后将它和玻璃合在一起,试图制成玻璃镜子。刚做好的时候确实不错,光洁照人。可是没过多久,镜子里面的人像就变得模糊不清了。原来这是由于水分和空气从金属与玻璃之间极细的缝隙中钻了进去,金属板被氧化了。后来,他们又开始将各种金属熔化后倒在玻璃上,以期与玻璃结合而制成镜子,结果都失败了。
1508年,意大利的玻璃工匠达尔卡罗兄弟终于研制成功了实用的玻璃镜子。他们先把锡箔贴在玻璃面上,然后倒上水银,水银是液态金属,能够很好地溶解锡,随后,玻璃上形成了一层薄薄的锡与水银的合金(称为“锡汞齐”),这种锡汞齐的本领高强,能够紧紧地粘附在玻璃上而成为真正的镜子。
然而,制造水银玻璃镜子需要花上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这太费事了。况且,水银有毒,镜面也不太光亮,于是,人们又设法对它进行改进。1843年,德国科学家发明了镀银的玻璃镜子。这种银玻镜子背面发亮的东西,是一层薄薄的银层,这层银不是涂上去的,也不是靠电镀上去的,而是利用一种特殊而有趣的化学反应———“银镜反应”镀上去的,它是在硝酸银溶液里,加上一些氢氧化铵和氢氧化钠,再加上一点葡萄糖溶液。由于葡萄糖具有“还原”的本领,能够把硝酸银中的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微粒,这些银微粒沉积在玻璃上就制成了银镜。为了增强镜子的耐用性,通常还在镀银以后,再在银层上面涂刷上一层红色的保护漆,这样,银层便不容易脱落和损坏。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又发明了铝镜,其制造方法是:在真空中使铝蒸发,让铝蒸汽凝结在玻璃面上而成为一层薄薄的铝膜。这种镀铝的玻璃镜,比镀银的玻璃镜便宜、耐用,也更为光彩照人,在镜子的历史上写下了崭新的一页
5. 镜子最早在哪个国家的发明的
距今已知最早的镜子源于公元前6500~5700年土耳其人的黑曜岩石片。 埃及人回在第一王朝时(公元答前2920~2770年)首先使用金属铜制作镜子,而居住在今墨西哥东南部的奥尔梅克人(Olmecs)则使用磁铁、赤铁和黄酮。 玻璃镜子首先由罗马人发明,其背面是铅制成的,照出来灰蒙蒙的,因此中世纪时的骑士所使用的镜子都还是青铜的。 现代镜子的发明者是威尼斯人,时间大约在1460年左右。 1507年,安德里亚和盖罗首次将锡和水银的合金用于镜子背面,从而制造出了第一面精致复杂的镜子。此后镜子制造工艺成为威尼斯最重要的机密,直到1664年法国财政大臣柯尔贝尔(Colbert)设法将这一工艺秘密引入法国,威尼斯对镜子工业维持了150多年之久的垄断局面才告结束。
记得采纳啊
6. 玻璃镜子是谁发明的
13世纪初,意大利的玻璃工业格外发达,特别是威尼斯城生产的玻璃驰名世界。版1317年,他们在试制彩色玻璃的过程中,偶权然发现加入二氧化锰以后,会使混浊的玻璃液变得清澈,从而发明了透明玻璃。
有了透明玻璃,玻璃工匠们便开始摸索用玻璃制造镜子的方法。他们先将金属板磨得既平整又光滑,然后将它和玻璃合在一起,试图制成玻璃镜子。刚做好的时候确实不错,光洁照人。可是没过多久,镜子里面的人像就变得模糊不清了。原来这是由于水分和空气从金属与玻璃之间极细的缝隙中钻了进去,金属板被氧化了。后来,他们又开始将各种金属熔化后倒在玻璃上,以期与玻璃结合而制成镜子,结果都失败了。
1508年,意大利的玻璃工匠达尔卡罗兄弟终于研制成功了实用的玻璃镜子。他们先把锡箔贴在玻璃面上,然后倒上水银,水银是液态金属,能够很好地溶解锡,随后,玻璃上形成了一层薄薄的锡与水银的合金(称为“锡汞齐”),这种锡汞齐的本领高强,能够紧紧地粘附在玻璃上而成为真正的镜子。
7. 镜子是谁发明的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中国收藏家协抄会会员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远古时期,人们以水照面,铜器发明以后,以铜盆盛水鉴形照影。《尚书》《国语》《庄子》等先秦著作中,提到过古人“鉴于水”。《说文·金部》释“鉴”为“盆”,因此可以说盛水的盆(鉴),就是最早的镜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铜镜的国家之一。中国铜镜的出现可以上溯至公元前二十世纪前,在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铜镜。
(7)镜子的新发明扩展阅读
中国铜镜在唐代以前,以圆形为主,极少有方形的。到宋代后除继承过去的圆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外,葵花形、菱花形镜以六葵花为最普遍。它们的棱边与唐代有所不同,有的较直,形成六边形镜。此外还有带柄镜、长方形、鸡心形、盾形、钟形鼎形等多种样式。
之后出现了很多花草、鸟兽、山水、小桥、楼台和人物故事装饰题材的铜镜,还有素面镜,窄边小钮无纹饰镜,这些题材都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此外,还有一些神仙、人物故事镜和八卦镜等。
8. 镜子是怎样发明的
在远古时代,人类习惯在平静清澈的水面上观看自己的倒影。后来,人类在打制石回器工具时,发现有答一种叫“黑曜岩”的石头可以磨平照人,这就是所谓的“石镜”。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掌握了青铜(铜锡合金)的生产技术,发明了“青铜镜”。
1508年,意大利的玻璃工匠达尔卡罗兄弟研制成功了实用的玻璃镜子。他们把锡箔贴在玻璃面上,倒上水银,水银溶解锡,随后,玻璃上形成了一层薄薄的锡与水银的合金,紧紧地黏附在玻璃上而成为真正的镜子。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又发明了铝镜。在真空中使铝蒸发,让铝蒸汽凝结在玻璃面上而成为一层薄薄的铝膜。这种镀铝的玻璃镜在镜子的历史上写下了崭新的一页。
9. 镜子是谁发明的
达尔卡罗兄弟发明玻璃镜子
很早的时候,水就是人们的镜子,光滑的石头也曾被人用作镜子。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把青铜磨平,就做成了青铜镜,在没有玻璃镜以前,人们一直用青铜镜。16世纪时,威尼斯人最先造出了玻璃镜。将锡箔贴在玻璃面上,倒上水银,锡被水银溶解就能紧紧地粘在玻璃上了,有了这涂层,镜子就能反射光线了,这便是玻璃镜。
(9)镜子的新发明扩展阅读:
历史信息
古代用黑曜石、金、银、水晶、铜、青铜,经过研磨抛光来制成镜子;公元前3000年,埃及已有用于化妆的古铜镜;公元 1世纪,开始有能照出人全身的大型镜;中世纪盛行与梳子同放在象牙或贵金属小盒中的便携小镜;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出现以银片或铁片为背面的玻璃镜;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为制镜中心,所产镜子因质量高而负有盛名。
16世纪发明了圆筒法制造板玻璃,同时发明了用汞在玻璃上贴附锡箔的锡汞齐法,金属镜逐渐减少。17世纪下半叶,法国发明用浇注法制平板玻璃,制出了高质量的大玻璃镜。镜子及其边框日益成为室内装饰。18世纪末制出大穿衣镜并且用于家具上。锡汞齐法虽然对人体有害,但一直延续应用到19世纪。1835年,德国化学家J.von莱比格发明化学镀银法,使玻璃镜的应用更加普及。
中国在公元前2000年已有铜镜。但古代多以水照影,称盛水的铜器为鉴。汉代始改称鉴为镜。汉魏时期铜镜逐渐流行,并有全身镜。最初铜镜较薄,圆形带凸缘,背面有饰纹或铭文,背中央有半圆形钮,用以安放镜子,无柄,形成中国镜独特的风格。明代传入玻璃镜。清代乾隆(1736~1795)以后玻璃镜逐渐普及。日本及朝鲜最初由中国传入铜镜。日本在明治维新时玻璃镜开始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