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万户发明火箭

万户发明火箭

发布时间:2021-07-30 00:04:37

A. 万户是怎么得到启发创造火箭的呢

就是把活泼的金属溶液蒸馏水剩余的粉末用十几层糖纸包裹放入可乐里面制作可乐火箭。

B. 万户造箭

万户

万户,明朝士大夫,是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飞天的人,结果虽然失败,但勇气可嘉。
如果是问现代中国第一个自己动手研究火箭并亲自乘坐的人是谁,恐怕还没有,因为迄今中国只有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 ,景海鹏 ,还有美国的华裔宇航员焦立中坐过火箭并去过太空,他们都没有研制火箭的实力和智慧。

万户资料:
火箭是现代发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运载工具,是我们祖先首先发明的。起始,只是用于过年过节放烟火时使用,到13世纪,人们把火箭用作战争武器,以后传入欧洲。

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聪明的中国人——明朝的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的载人航天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万户的想法现在看来很可笑,然而在那个时代却是富有创造性的,他的基本方法和勇敢精神受到人们的肯定和敬仰。他既考虑到上升的工具也考虑到安全下落的降落伞——风筝,这都是前所未有的。为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有人说,中国人的“载人飞船研究”,其实从600多年前便开始了。而在人类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上天41年之后,这一伟大的进程,终于回到了人类登天的“祖国”——中国。“神舟”号,是为了完成万户没有实现的古老梦想。

据《文明》杂志介绍,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提到,“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基姆在书中并没有提到“万户飞天”一事的来源。国内清华大学教授刘仙洲首先将其翻译为中文,后来“万户飞天”的故事以各种形式被广泛引用。在前苏联、德国、英国等国的火箭专家的一些著作中,也提到了这件事。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万户飞天垂青史

南方网讯 火箭是现代发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运载工具,是我们祖先首先发明的。起始,只是用于过年过节放烟火时使用,到13世纪,人们把火箭用作战争武器,以后传入欧洲。

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聪明的中国人——明朝的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的载人航天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万户的想法现在看来很可笑,然而在那个时代却是富有创造性的,他的基本方法和勇敢精神受到人们的肯定和敬仰。他既考虑到上升的工具也考虑到安全下落的降落伞——风筝,这都是前所未有的。为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有人说,中国人的“载人飞船研究”,其实从600多年前便开始了。而在人类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上天41年之后,这一伟大的进程,终于回到了人类登天的“祖国”——中国。“神舟”号,是为了完成万户没有实现的古老梦想。

据《文明》杂志介绍,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提到,“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基姆在书中并没有提到“万户飞天”一事的来源。国内清华大学教授刘仙洲首先将其翻译为中文,后来“万户飞天”的故事以各种形式被广泛引用。在前苏联、德国、英国等国的火箭专家的一些著作中,也提到了这件事。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关于万户飞天,其中还有一些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故事。

据说万户原是木匠,喜好钻研技巧,从军之后,改进过不少刀枪车船,在同瓦剌的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班背大将的青睐,要他在兵器局供职,两人相交甚厚。班背性情耿直,从不趋炎附势,因而得罪右中郎李广太等一班*臣,被革去一切职务,并幽禁在拒马河上游的深山鬼谷中。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想继位当皇帝。他一方面网罗党羽,扩充兵力;另一方面搜罗各种技艺,献给朱元璋,讨其喜欢。李广太投燕王所好,知道万户是与班背共同造飞鸟的,对其软硬兼施,想利用他来为皇上造飞龙。万户表面上同意造飞龙,想趁机营救班背,同时完成造飞鸟的宿愿。

万户去鬼谷与班背会合,但是晚了一步,原来班背已被瓦剌军所害,是李广太暗中给瓦剌军报的信。好在班背见势不好,令随从带着他的《火箭书》冲了出去。万户决心造出飞鸟,以实现班背的遗愿。他仔细阅读了班背的《火箭书》,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然后画出飞鸟的图型,众匠人按图制造飞鸟。试飞时,飞鸟放在山头上,万户拿起风筝坐在鸟背上。先点燃鸟尾引线,火箭喷火,飞鸟离开山头向前飞去。接着两脚喷火,飞鸟冲向半空。不久,火光消失,飞鸟翻滚着摔在山脚之下……(编辑 阮志峰)

以下转自动驾驶仪收获的秋天 之14

钱学森给年轻人讲了他的导师王士倬曾经给他讲过的“万虎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公元十五世纪的中国。

那是明朝宪宗皇帝成化十九年。有一位富有人家的子弟叫万虎。他熟读诗书,但不去投考。因为他不爱官位,爱科学。他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人发明的火药和火箭。想利用这两种具有巨大推力的东西,将人送上蓝天,去亲眼观察高空的景象。为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这一天,他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捆绑着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然后,他命令他的仆人点燃第一排火箭。

只见一位仆人手举火把,来到万户的面前,心情非常沉痛地说道:“主人,我心里好怕。”

万户问道:“怕什么?”

那仆人说:“倘若飞天不成,主人的性命怕是难保。”

万户仰天大笑,说道:“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你等不必害怕,快来点火!”

仆人们只好服从万虎的命令,举起了熊熊燃烧的火把。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飞车周围浓烟滚滚,烈焰翻腾。顷刻间,飞车已经离开地面,徐徐升向半空。

正当地面的人群发出欢呼的时候,第二排火箭自行点燃了。突然,横空一声爆响。只见蓝天上万虎乘坐的飞车变成了一团火,万虎从燃烧着的飞车上跌落下来,手中还紧紧握着两支着了火的巨大风筝,摔在万家山上。

钱学森讲到这里停了一下。有一个青年人问道:“后来呢?”

“后来?”钱学森神情惋惜地说道,“万虎长眠在鲜花盛开的万家山。当然,他进行的飞天事业停止了。明朝以后,特别是到了近代,我国的科技事业日趋落后,以至倍受列强的欺凌。但是,万虎开创的飞天事业,得到了世界的公认。美国一位叫詹姆斯·麦克唐纳的火箭专家,称中国的万虎为青年火箭专家,是人类第一位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的先驱。他研制的蛇形飞车,也是人类有史以来了不起的发明。”

“实际上,早在明代我国便发明了二级火箭。多级火箭为我国首创,是人类火箭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是现代多级火箭的先河。”

C. 中国火箭第一人——万户是如何造火箭的

据说万户原是木匠,喜好钻研技巧,从军之后,改进过不少刀枪车船,在同瓦剌的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班背大将的青睐,要他在兵器局供职,两人相交甚厚。班背性情耿直,从不趋炎附势,因而得罪右中郎李广太等一班*臣,被革去一切职务,并幽禁在拒马河上游的深山鬼谷中。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想继位当皇帝。他一方面网罗党羽,扩充兵力;另一方面搜罗各种技艺,献给朱元璋,讨其喜欢。李广太投燕王所好,知道万户是与班背共同造飞鸟的,对其软硬兼施,想利用他来为皇上造飞龙。万户表面上同意造飞龙,想趁机营救班背,同时完成造飞鸟的宿愿。
万户去鬼谷与班背会合,但是晚了一步,原来班背已被瓦剌军所害,是李广太暗中给瓦剌军报的信。好在班背见势不好,令随从带着他的《火箭书》冲了出去。万户决心造出飞鸟,以实现班背的遗愿。他仔细阅读了班背的《火箭书》,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然后画出飞鸟的图型,众匠人按图制造飞鸟。试飞时,飞鸟放在山头上,万户拿起风筝坐在鸟背上。先点燃鸟尾引线,火箭喷火,飞鸟离开山头向前飞去。接着两脚喷火,飞鸟冲向半空。不久,火光消失,飞鸟翻滚着摔在山脚之下……(

D. 我国第一位发明火箭的人是谁

我国明朝抄人:万户

火箭的发明最袭早出现在中国,在中国古代的记载中,火箭的含义比较广泛,
公元1128年南宋政权建立后,南宋、金和蒙古频繁交战,各方都使用了火器。 1161年11月,金国侵略中原时,南宋军队第一次使用了火箭武器“霹雳炮”重挫金军,这是人类历史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火箭武器。

明代中国火箭发展进入了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出现了很多种类的火箭,除了单级火箭,还发展了各种集束火箭、火箭弹和原始的多级火箭,并且对各种火箭的制造、应用、配备和发射剂原料配比及加工制造等都作了详尽的叙述。在当时的水、步、骑兵中火箭武器已作为必备的武器,甚至还有专门的火箭部队,有关火箭武器的使用、布阵、作战技术和管理也都有条例规定。明代的《武备志》中曾有过这些火箭的记载

E. 万户对后来火箭的研究产生怎样的影响

那么谁是第一个驾驶火箭飞向空中的呢?是我们中国人。而且早在14 世纪时的明代就试验飞行了。而尝试用这一技术飞上天空的人,是我国明朝的一个官员,名叫万户(其实万户是当时的官职名,并不是他本人的名字)。

现代宇宙飞船,实际上是从中国古代起火火箭的原理发展而来的。它们都是靠者喷出的“火”,产生的反作用力,飞上天空的。中国是最早发明火箭的国家,早在2000年前,中国人就发明了“起火”,那就是今天火箭的雏形。这是人人皆知的事,但是对于中国人乘火箭飞行的事确极少有人知道,万户可是火箭事业的鼻祖哦,哈哈,谢谢

F. 我国明代的万户是因为什么原因想出造火箭的

这个没有具体记载,据钱学森说的,推测他是科研爱好者,喜欢做实验,看自己做的很多东西都能飞,就想让人也飞起来吧,他做这个事的时候年纪也不小了,牵挂少了,胆子就大了。他在年轻的时候在火器研究上取得一定成就,得到朝廷器重,这很大程度上给了他物质和精神支持。

G. 万户自制火箭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万户归来:悲悲喜喜中国千年太空梦

北京1月6日电(记者 李京华 韩松)《大众软件》的年轻女编辑凌晨最大的业余爱好是写作有关太空的科幻小说。凌晨仅仅是千百万热烈期盼着中国宇航员早日登天的人们中的普通一员。中国人的太空计划,看上去有着最为广大的群众基础。

千年太空梦

凌晨的《月球背面》是一部反映中国人征服月球,在静海之滨和哥白尼环形山下建立基地的长篇新作。在凌晨的叙述中,月球,不再为美国人所独步。她的另一个短篇叫做《火舞》。凌晨写到,中国的孩子登临火星,乘着滑翔伞,飞翔在那颗红色星球美丽的大气层中。

凌晨说:“科幻写作没有男性和女性之分,它表达的是中国人共同的理想。”

在绝大多数反映航天的外国科幻中,登天者都是西方人。然而,中国人的登天梦却已做了几千年。嫦娥奔月神话始见于《淮南子·览冥训》。而与西方人把月球上的阴影幻想成为火星人的运河不同,中国人觉得,那是奇妙的桂花树。

让中国人伤心的是,仅仅立国两百多年的美国率先把人发射到了月球。但如今,中国人正把文学想象转化为科技进步。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王希季说:“中国对发展载人航天的需求,既有现实考虑,也看重精神方面。绝大部分中国人都希望看到中国航天员能遨游太空。作为一个在世界航天领域中处于前列的国家,如果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上天,很多中国人的心理感觉会难以接受。”

万户归来

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不幸火箭爆炸,他也被炸死了。

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为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有人说,中国人的“载人飞船研究”,其实从600多年前便开始了。而在人类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上天41年之后,这一伟大的进程,终于回到了人类登天的“祖国”——中国。

如今,万户的灵魂正游移在凌晨等人的身上。胡俊华是一位青年大学生。他创作了奇异的幻想小说《飞呀飞》,其中提到了万户,称万户实际上已发明了很完备的运载捆绑式火箭,有着六个巨大的助推器。只是,万户在起飞中,由于失控,而未能飞上太空。

他说,“神舟”号,是为了完成万户没有实现的古老梦想。

作家笔下的中国登天英雄

中国人有着极深的登天情结。新中国的第一篇科幻小说,便是反映太空旅行。那是天文学家郑文光在1954年创作的《从地球到火星》,描写了中国飞船光顾火星的情形。

1956年,郑文光又创作了短篇科幻小说《火星建设者》。小说以一个人类大同的共产主义未来为背景,将世界各国青年团结一致开发火星的壮举写得恢宏壮阔。然而,在那个时代,这是不现实的。科幻小说《登月自行车》对此进行了讽刺。小说写道,在大跃进的年代,中国人费尽力气,把一辆自行车改造成为可以登月的“航天工具”,最终归于失败。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中国的登天梦有了现实基础。作家刘慈欣写出了浪漫的《中国太阳》。作家描写一位农村孩子,从进城当“蜘蛛人”擦玻璃,后来被选拔到太空反射镜上去打扫宇宙尘埃,最后乘飞船飞向千万光年外的星系。

评论说,小康社会的美好梦想,脚踏实地的艰辛开拓,融成了中国新时期的登天英雄。

登天是一场社会变革

直到1997年,中国平民才有机会第一次面对面接触到活生生的太空人。是年,5名美国和俄罗斯的宇航员被邀请到中国访问。

孩子们问曾在太空中累计飞行223天的美国女宇航员香侬·露西德:“在太空中能不能用肉眼看见长城?”露西德诚实地说:“看不见。”这引起了一片惋惜声。长期以来,中国媒体一直自豪地宣称,长城是从太空中惟一看得见的人工建筑。显然,太空时代的到来,对中国人的视野和自信心形成了新的挑战。

今年,美国宇航局专家、“火星叔叔”兰迪斯来到中国,掀起了又一股以火星为主题的太空热。与长城的尴尬相似,这回,人们发现中国孩子普遍缺乏对外层空间的想象力。

太空,在关闭已久后,终于向13亿中国人打开了大门,但是,对于一个深受几千年儒家文化薰染的民族,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将带来什么样的心灵和观念上的变化?这比起火箭技术上的成功,更加令人遐思无穷。(完)

H. 万户关于火箭飞行的实验有什么意义

我国古代人民没有忘记将火箭用于飞行方面。其中万户最为有名。

传说万户(也有写“万虎”的)是明代的一个官吏。他生活在14世纪末,那个时期火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万户做过一次大胆的飞行尝试。他先是制作了两个大风筝,并排安放,将一把椅子固定在风筝之间的构架上。在坐椅的背后,他安装了47支当时所能买到的最大的火药箭。

当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万户坐在椅子上,让仆人把自己捆绑牢靠。他两手抓住风筝支架,然后命令仆人手持火把,按口令点燃47支火箭。随即发出阵阵轰鸣声,并喷出一股强烈的火焰,还夹杂着扑鼻的火药味,可是万户却在这阵火焰和烟雾中消失了。

万户的目的是想借助47支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具有的升力浮力,拔地而起并在空中滑翔。

虽然万户的实验失败了,但是他的勇敢受到人们的赞扬。他的这种大胆而天才的技术构思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的力量升空飞行的人。

苏联火箭学家费奥多西耶夫及西亚列夫在《火箭技术导论》中说:“中国人不仅是火箭的发明者,而且也是首先企图利用固体燃料火箭将人载到空中去的幻想者。”这里所说的“幻想者”就是明代的万户。

1945年,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基姆在其名著《火箭与喷气》一书中记载了万户的实验,“大约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名叫Wanhoo……”,书中称万户为“试图利用火箭作为交通工具的第一人”,而把他的壮举称为“首次进行火箭飞行的尝试”。

德国火箭学家威利•李在其《火箭、导弹和宇宙航行》一书中,叙述了万户的业绩,并写道,这位博学而勇敢的中国官员,“在14世纪末,通过发明并试验一种火箭飞行器,颇有些壮观地自我牺牲了。”

为了表彰和纪念这位传奇式的人物,美国科学家还用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这座环形山在月球表面东方海附近。

I. 世界上第一个坐火箭上天的万户叫什么名字

万户是我国明朝人,大约生活在14世纪末期。他出身于木匠,曾在大将军班背手下效力,供职于兵器制造局。他做事勤勉,爱动脑筋,对各种兵器制造技术进行过深入的钻研,深得班背的喜爱。后来,班背因得罪朝廷权贵而被害,临死前,将一本关于火箭制造技术的书籍留给了万户。根据这本书,万户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在制造火箭的过程中,万户萌发了试图利用火箭进行一次飞天探险试验的念头。他设想,火箭可以产生推力,风筝可以飘在空中,如果人坐在椅子上,手持风筝,椅子下面绑上火箭,点燃火箭后,人就可以借助于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飞上天空。

万户为了将自己的设想变成现实,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后,他就开始了飞天试验。试飞的地点选择在一座山顶上。那天来了不少人。万户坐在一张椅子上,让人把自己捆牢。他双手各持一个大风筝,准备妥当后,叫人点燃了座椅下捆绑着的当时推力最大的47支火箭。随着火箭的烈焰喷射,万户连人带椅离开山顶向前冲去……正当人们惊愕之时,47支火箭硝烟未尽,推力已失,万户连同椅子一起,翻滚着摔到了山下。

万户的试验最终以失败告终,他为此也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航天的伟大实践者,他所创造的采用捆绑式来解决大推力的设计思想无疑给后人留下了有益的启示。

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基姆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曾详细地描述了万户飞天的探险活动。此外,在苏联、德国、英国等有关火箭专家的著作中都曾提到此事。

如今,万户已被世界公认为用火箭作动力飞行的先驱。为了纪念这位传奇式人物,国际天文联合会于1959年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山

J. 发明火箭的万户多会出生的

大约是明朝吧,具体时间不知道。
万户,或万虎(Wan Hoo,约公元1500年),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飞行的人。古时的火箭是将火药装在纸筒里,然后点燃发射出去,起初只是用于过年过节放烟火时使用。14世纪末期,明朝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2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为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阅读全文

与万户发明火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