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甲骨文的创造

甲骨文的创造

发布时间:2021-07-29 21:16:49

① 甲骨文的创造者是谁

应该是巫师,在商朝,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也是文化传承者。

② 谁发明了甲骨文

发明甲骨文的现来在应该没自有靠枕出来,但是第一个发现的人我知道。
清朝末年,确切地说是1899年,北京有个叫王懿荣的官员患病,遂清太医诊治。太医给他开了一张处方,其中一味药是“龙骨”。王懿荣马上打发家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达仁堂购药。药拿回家后,王懿荣逐一审视,当他无意间发现“龙骨”上刻有一种和篆文相似的文字时,禁不住大吃一惊。因为,王懿荣是一个造诣颇深的金石学家,他意识到这种文字肯定有价值。于是,寻根剖底,查明来历,又专门派人到那家药铺中将带有文字的“龙骨”以每字2两银子的高价全数买下来。至此,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就在这一纯属偶然的机会中重见天日了

③ 甲骨文是谁发明的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
应当是有人发明的。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甲骨上的文字是有谁创造的,而是文字所承载的物质——甲骨是有谁率先使用的。
然而,毕竟是上古的东西,”甲骨文是谁发明的”不好回答,文献没有相关的记载,学术界也没有相关的考证。关于中国最初的文字——甲骨文是怎样形成的,目前都只是各家的临时说法,有待将来相关文献出土来证实。

④ 甲骨文是谁创造的

劳动人民长期智慧的结晶。

没有哪个人能创造甲骨文,它是漫长发展的产物,从最初的简单刻画,到后来的逐渐充实,漫长的年代才成形的。

⑤ 是谁发明的甲骨文呢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前,当地的农民在采收花生时,偶然捡到一些龟甲和兽骨,被当成中药卖给药铺,清末金石学家王懿荣和学生赵军偶然在中药材的“龙骨”片上发现有古文字,于是开始了对此的搜集和研究,其他尚有王襄、孟定生、刘鹗、端方、胡石查等人,都是最早的购藏研究者。最初,在古物中获利的人为垄断甲骨文,故意把出土地点说成是汤阴或卫辉,学者多受其误导。1903年,刘鹗《铁云藏龟》出版,是为第一部甲骨文著录。
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决定发掘殷墟,第一次由董作宾领导,至1937年,前后共进行十五次;发掘地点,除了洹水南岸的小屯村以外,更扩大到后冈、和洹水北岸的侯家庄西北冈、高井台子、大司空村等地。一共出土龟甲、兽骨有二万四千九百多片。抗战期间,工作被迫停止,有大量的甲骨随同众多文物等被运往日本,达一万二千多片。
1973年小屯南地出土4805片甲骨文。
1991年殷墟花园庄东地H3坑中出土甲骨文689片。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发现中药店中所售龙骨上刻有一些很古老的文字(即甲骨文),意识到这是很珍贵的文物,于是开始重金收购。1900年,王懿荣的甲骨转归了刘鹗所有,他的亲家罗振玉得知这些甲骨来自于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于是多次派人去那里收购甲骨,并对其上文字作了一些考释,认为小屯就是文献上所说的殷墟。其后,王国维对这些甲骨文上的资料进行了考据,进一步证实这里就是盘庚迁都的都城。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甲骨文首次被金石学家王懿荣认识并高价购藏。此后十年间先后搜购甲骨的有王襄、孟定生、刘鹗、罗振玉及美国人方法敛,英国人库寿龄、金璋,日本人林泰辅,加拿大人明义士等,共得甲骨数万片。1928~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有计划地进行殷墟发掘,先后发掘十五次,共得甲骨约二万五千片。以后殷墟仍不断有甲骨出土,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安阳小屯南地发掘甲骨四千余片。除殷墟外,1953、1954年在郑州商代中期遗址中还检到有字甲骨两片;自1954年始,又先后在山西洪洞,北京昌平,陕西丰镐、周原遗址、岐山凤雏出土西周时期有字甲骨约三百片。

⑥ 甲骨文是谁创造的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 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整整100年了,目前出土数量在15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以出至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千余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 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⑦ 甲骨文的创造者

我认为是仓颉,是他创造了文字,作为最早文字的甲骨文也应该是他

⑧ 甲骨文的创始人

殷墟出的带有卜辞的甲骨有十万多片。所使用的单字有四千五百多个。这种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已是一种比较完备,比较成熟的文字,它同后来的汉字在基本结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即传统的所谓“六书”,有着直接渊源关系。甲骨文已发现的长文,最长的达到一百五十字以上,字是由上而下,由左而右地书刻上去的。语法和修辞也有比较严密和完整的规律。甲骨文的发现,为研究商朝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甲骨文是怎样刻上去的呢?这与商人的占卜有关。商人占卜用龟甲或牛、羊等的肩胛骨。甲骨在供占卜前要经过加工修治。第一步把血肉除净。第二步是锯削磨平。最后是在甲的内面或骨的反面先用刃具钻凿凹缺,叫作“凿”。“凿”的排列是整齐有序的。在少数例子中,也有在甲骨下端宽薄部分(骨扇)的正面作 “凿”的。

占卜时,卜者用火柱烧灼甲骨上凿的穴,于是甲骨的正面就呈现“卜”字形的裂痕,称为“兆”。卜问一个问题,一定要先从正面问,再从反面问,例如先问下雨,再问不下雨,每一问要灼若干个兆。占卜的日期和卜者的名字、卜问的问题都要记录在甲骨上,兆的次序和性质也要记在兆的旁边。

每次卜问所作的判断和关于所卜事项的实际结果,即占卜的事是否应验都得刻记下来。经过占卜证验之后,刻有卜辞的甲骨便成为一种档案。

清末,河南彰德府(今河南安阳市)西北五里小屯村民们在种地时挖到一些“龙骨”。他们将“龙骨”当作中药材卖给城里的药铺。“龙骨”上的刻画引起人们的注意。光绪二十四、五年间,古董商人到小屯去收购“龙骨”并到北京出售。官僚王懿荣收购古董,对古文字颇有研究,认为“龙骨”上的刻划是已经失传的中国古代文字,用24两银子买下了12片甲骨,从此,甲骨的搜求和甲骨文的研究引起了一些人的重视。王懿荣死后,《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字铁云)搜集 5000余片甲骨,选出其中的1000余片,在1903年拓印成《铁云藏龟》一书,首次公开著录甲骨文。不久,学者孙诒让据以写成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专著《契文举例》。1908年,罗振玉首先访知甲骨的出土地点,三次派人前往安阳搜求甲骨,并从他的一、二万片甲骨中精选出2000多片印成《殷墟书契前编》等书。罗振玉的亲戚王国维首先把甲骨文研究用于研究商朝历史,用甲骨文证实了司马迁著的《史记》“殷本纪”中所列的商王世系的可靠性,并纠正了其中的某些错误。因此,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郭沫若第一个利用甲骨卜辞,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对商朝历史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甲骨文的发现到现在,出土的甲骨大部分藏在国内,其余散在欧美日本等国,甲骨学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甲骨文是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器刻划符号的基础上,经过二、三千年的孕育、萌生和发展,到商代形成为一种相当进步、相当成熟的文字。

⑨ 甲骨文是谁创造的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商朝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后把占卜时间、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不过具体的情形因甲骨分期而有详略的差异,大致上以武丁期的刻辞最为完整,同时也是现存数量最多的时期。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这种文字为甲骨文。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 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 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 (以牛肩胛骨为常见)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兆结果、验证情况等) 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 (见甲骨档案)。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 农业、 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⑩ 甲骨文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甲骨来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源-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 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 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 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整整100年了,目前出土数量在15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 以出至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千余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 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阅读全文

与甲骨文的创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