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飞艇的发明

飞艇的发明

发布时间:2021-07-29 20:41:22

⑴ 飞艇的发展历史

在生产生产上明了气球之后,人们马上就想方设法推进和驾驶气球。
1784年,法国罗伯特兄弟制造了一艘人力飞艇,长15.6米,最大直径9. 6米,充氢气后可产生1000多公斤的升力。罗伯特兄弟认为,飞艇在空中飞行和鱼在水中游动差不多,因此,把它制成鱼形,艇上装上了桨,这桨是用绸子绷在直径2米的框子上制成的。
7月6日进行试飞,当气囊充满氢气后,飞艇冉冉上升,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逐渐降低,囊内氢气膨胀,气囊越胀越大,眼看就要胀破,这可把罗伯特兄弟吓坏了,他们赶紧用小刀把气囊刺了一个小孔,才使飞艇安全降到了地面。
这次试验启示人们,应当在气囊上留一个放气阀门。2个月后,兄弟俩又对飞艇进行了改装,做了第二次飞行。这次飞行由7个人划桨作动力,飞行了7个小时,但只飞了几公里。虽然飞行速度很慢,但它毕竟是人类第一艘有动力的飞艇。
1872年,法国人特·罗姆制成了一艘用螺旋桨代替划桨的人力飞艇。飞艇长36米,最大直径15米。加上吊舱,高达29米,可载8人。螺旋桨直径9米,几个人轮流转动螺旋桨,使其产生拉力,牵引飞艇前进,速度达每小时10公里,比划桨的飞艇好多了。
不久之后,另一个法国人卡奴·米亚从自行车受到启发,设计了一种脚踏式螺旋桨飞艇。这种单人飞艇在无风时可以短时间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6公里,比起手转螺旋桨飞艇又快了许多。
但这时飞艇飞行中有一个难题还没解决,就是飞艇一升高,就要通过阀门放气,以防止气囊膨胀爆裂。但气放掉之后,就再也无法升高了。
为解决这一问题,法国的查理教授和罗伯特兄弟于1874年制成了一种装有空气房的气球。它的形状像纺锤,与现代飞艇很相似。这种气球,外面是一个大的丝质胶囊,里面有一个小气囊,小气囊上面有一个气体阀门。外囊充氢气,使气球产生浮力升到空中,内囊用来充空气。这个小气囊就叫“空气房” 美国hha高空飞艇。
气球在升空之前,先将“空气房”充进空气。当气球升到一定高度后,就将“空气房”打开,放出一部分空气。这样,外囊膨胀后,“空气房”就因受挤压而缩小,使外囊膨胀的压力有所减小,以保证气囊不致胀破。这一发明,解决了气球升空的一大难题,是飞艇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此后,“空气房”很快便在所有飞艇上使用了,并一直使用至今。
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相继发明,为飞艇动力的改进创造了条件。1851年,一台重160公斤,功率为2.2千瓦的蒸汽机制造成功,并很快被应用于飞艇上。1852年,法国的齐菲尔德创造了一艘椭圆形的飞艇,长44米,最大直径13米,总升力2吨多。飞艇上安装了螺旋桨,并用这台蒸汽机作动力。
9月24日,这艘以蒸汽机作动力的飞艇在巴黎郊区试飞。那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飞艇升空后,蒸汽机以每分钟110转的速度,带动直径3米多的三叶螺旋桨放置前进速度达到每小时9.4公里。但由于没有考虑操纵问题。因此飞艇起飞后不能返回起飞地点着陆。
1884年,法国的军官路纳德和克里布又制造了一艘“法兰西”号飞艇,长51米,前部最大直径8.4米,用蓄电池供电的电动机作动力。8月9日凌晨4点,在法国科学院观察员的陪同下解缆试航。飞艇先向南飞行,然后向凡尔赛宫飞去在离开出发点4公里处返航。在高度300米处打开放气阀门排氢降落,在降落中多次前后转动,以对准着陆点。飞艇到达80米高度时,丢下缆绳由地面拉降固定。试飞历时25分钟,飞行速度最高达每小时24公里。这是人类第一艘能操纵的飞艇。
在飞艇发展史上,德国的退役将军菲迪南德·格拉夫·齐柏林是一个重要人物,他是硬式飞艇的发明者,被后人称为“飞艇之父”。
1900年,齐柏林制造了第一架硬式飞艇。它的最大特点是有一个硬的骨架,骨架是由一根腹部纵向大梁和24根长杵及16个框架构成,并使用了大量纵向和横向拉线,以增强结构强度。艇体构架外面蒙上防水布制成的蒙皮。艇体内有17个气囊,总容积达到1.2万立方米,总浮力达13吨。比当时软式飞艇大5至6倍。由于多气囊还能起到类似船上隔水舱的作用,所以大大提高了飞行的安全度。
1908年,齐柏林又用自己的全部财产设计制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艘飞艇——“Lz-4”号。齐柏林对这艘飞艇的性能非常满意,他曾亲自驾驶这艘飞艇作了一次远航试验。飞艇从德国起飞,飞过阿尔卑斯山,到达瑞士后返航。这一成就引起了德国政府的重视,他们宣布,如果飞艇续航时间能超过24小时,政府就购买它,并愿意支付发展硬式飞艇所用的全部研制费用。
这年8月4日,是“Lz-4”号飞艇正式接受检验的日子。政府官员和许多观众都来到了现场。齐柏林亲自驾驶飞艇升空。开始一切都很顺利,可是几小时后,发动机就出了毛病,飞艇只好迫降地面,进行维修,准备再次升空。谁知祸不单行,偏偏在这个时候又起了一阵狂风,将飞艇的锚绳吹断。飞艇朝一片树丛撞击,当场毁坏了。
正当齐柏林走投无路时,一位法兰克福时代报的记者富果·艾肯纳博士帮助了他,艾肯纳将飞艇的现场客观地作了报导,又把齐柏林为发展飞艇而奋斗的事迹作了一番宣扬。全德国的报纸都转载了艾肯纳的文章。齐柏林的事迹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德国人民发动了一场捐款活动,在很短时间内就筹集了600万马克,足够齐柏林再造一艘新飞艇。
齐柏林总结了过去失败的教训,重新设计制造了“Lz--5”号、“Lz--6”号飞艇,经过试飞都获得了成功,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都超过了24小时。后来他又制造了三架飞艇,性能都不错,完全可以进行运输。这样,齐柏林与艾肯纳决定成立航空公司,起名叫德拉格公司。这是世界上第一家航空公司。
1910年6月22日,第一艘飞艇正式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杜赛尔多夫,建立了第一条定期空中航线,担任首航运输任务的就是“Lz--7”号飞艇,它一次可载24名旅客,有12名乘务员,飞行速度为每小时69--77公里。
齐柏林逝世后,他的继承人艾肯纳博士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建造一艘环球飞艇,开辟洲际长途客运。艾肯纳设计的环球飞艇确实很大,这艘飞艇和茂密237米,最大直径30.5米,可充10.47万立方米的氢气,本身重量为118吨,载重53吨,用5台柴油发动机作动力,最大速度每小时193公里,于1927年7月建成。为纪念齐柏林,特地将这艘飞艇命名为“格拉夫·齐柏林”号,由他的女儿主持了建成典礼。
1929年8月8日,“格拉夫·齐柏林”号飞艇开始了一次伟大的环球飞行,从美国的新泽西州出发,经过德国、苏联、中国、日本,于8月26日回到洛杉矶市。整个航程历时21天7小时34分。
齐柏林号飞艇环球飞行的成功大大促进了飞艇的发展。据统计,在20世纪20至30年代,美国建造了86艘,英国建造了72艘,德国建造了188艘,法国建造了100艘,意大利建造了38艘,苏联建造了24艘,日本也建造了12艘。这是飞艇的鼎盛时期,所以人们把这期间称作飞艇的“黄金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是飞艇发展较快的时期,英国和法国使用小型软式飞艇执行反潜巡逻任务。德国则建立了齐析林飞艇队,用于海上巡逻、远程轰炸和空运等军事活动。飞艇体积大、速度低、不灵活、易受攻击,同时由于飞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因而军用飞艇逐渐被飞机所取代。但飞艇的商业飞行仍有发展。1929年德国制成的大型飞艇 兴登堡号,长245米,直径超过41米,总重206吨,曾10次往返飞行于美国和德国之间,运送旅客1000多人。英国和法国也先后参照齐伯林式飞艇制造了本国的大型飞艇R─100号和阿克隆号。这时的飞艇大都使用氢气作为浮升气体,易燃易爆,很不安全。1937年, “兴登堡”号在着陆时因静电火花引起氢气爆炸,35人遇难。英、美也有多艘大型飞艇大都相继失事,此后飞艇的发展陷于停滞状态。
7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飞艇改用安全的氦气,其发展又呈活跃。采用多种新技术的新型飞艇被 用于空中摄影摄像、巡逻等方面,洛杉矶、汉城和巴塞罗那奥运会和北京亚运会都可在会场上空看见它的身影。
在战争时期,作为新技术之一的飞艇不可避免地被应用于军事用途,它主要用于军事侦察,炮火定位,海岸巡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战后,相对于飞机性能的飞速发展,飞艇却进步不大,缺点也越来越突出,逐渐被挤出了空中舞台。
然而近些年,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飞艇又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同飞机相比,飞艇显得大而笨,操纵不便,速度也较慢,易受风力影响;但飞艇也有其突出的优点,如垂直起降,留空时间长,可长时间悬停或缓慢行进,且不因此消耗燃料,噪音小,污染小,经济性好,而且随着飞艇广泛使用了氦气填充,安全性也大大改善。根据计算,用飞艇运送一吨货物的费用,要比飞机少68%,比直升机少94%,比火车少一半。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又重新开始研制飞艇,集中了90年代先进技术的现代飞艇新型号不断涌现,如英国的“哨兵”系列,德国的LZ-07,俄罗斯的“科学静力”系列以及中国的“中华号”,“上海达天CA-80型系列软式载人飞艇”等等。现代飞艇在现代空中勘测、摄影、广告、救生以及航空运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12年8月8日星期二,美国陆军新一代长航时多情报载具(LEMV)成功完成 了首飞,美国陆军空间与导弹防御司令部/陆军战略司令部在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的红石兵工厂表示,有一个足球场大的飞艇在新泽西州进行的首次飞行测试中实现 了所有预定目标,本次飞行时间超过一个半小时。

⑵ 飞艇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气球的发明促使了人类飞翔愿望的实现。古代的中国人最早利用热空气较轻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1766年,英国人卡文迪许发现了氢,并了解到氢气比普通空气轻,这是后来用氢气球飞行的技术基础。1783年,法国孟特格菲尔兄弟成功地把热气球上升到1830米的高空,而且飘飞了1.6公里,成为热气球升空的创始人。这次气球升空激发了飞行爱好者的热情,使气球飞行活动在18世纪末掀起高潮。但是热气球在高空中如果不继续加热,就会冷却下来,最终自动降落到地面。因而,氢气球和氮气球相继出现,并且成为科学考察、军事侦察等方面的重要工具。1911~1912年间,奥地利物理学家赫斯使气球上升到5000米的高空,由于他的工作证实了宇宙射线的存在,因为宇宙射线穿越大气层被吸收,在1000米以上的高空,宇宙射线的强度才明显增强,在5000米的高空,它的强度为地面强度的2倍。为此,赫斯获得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一个载人的热空气气球

后来,有人提出装上帆和桨来操纵气球的想法,这就是飞艇的原型。19世纪末小型汽油机的出现,使操纵飞艇的制造获得成功。1900年,德国齐柏林设计的第一艘飞艇进行试飞,以后又成立了德国飞艇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商业运营。接着法国也试制了飞艇。

⑶ 飞艇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

1784年7月6日,法国巴黎的近郊,人们三三两两神情紧张地聚在一起,时而仰望天上,时而又蒙起眼睛。忽然,有人大声叫了起来:“那飞鱼掉下来了!”于是,便有好些胆大的人向一片旷地奔去……

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在看天上出现的一个奇异景象:一条约有16米长、10米直径的大“飞鱼”,正在空中浮沉。原来,这是法国的罗伯特兄弟正在做世界上的第一次飞艇试验。

在此之前,他们的同胞兄弟蒙哥费尔已成功地进行过载人的气球飞行。可气球并不能控制飞行方向,作为一种游戏或表演是挺精彩的,要想利用它来进行空中的交通运输就不行了。罗伯特兄弟萌生了这样的念头:在气球上配备推进器材,使它定向飞行。

罗伯特兄弟认为,气球在大气中沉浮和鱼儿在水中游弋的原理是一样的。他们便把自己的气球做成水滴形的,长有16米,直径10米,气囊容积940立方米,充满氢气后可以带着数百千克的重物升上天去。

7月6日,第一次试飞开始了。气囊里充进氢气之后,这鱼形气球便顺利上升了。吊篮里的7个人用力划着木框上蒙着绸布做成的大桨,控制着气球的航行,这条巨型“飞鱼”居然能笨拙地在空中转向。然而,还未等他们发出欢呼,罗伯特兄弟发现事情有点不太妙了——气球一直在缓缓上升,那气囊逐渐胀大起来,马上就要爆炸了!

原来,气球越向上升,大气压强越低,外边大气压变小,氢气球体积就要膨胀。一旦气球胀破,这些试飞者的命运是可想而知的。情急之下,大罗伯特抓起一把匕首,冒着极大的危险,攀上吊绳,用力刺破气囊。随着长长的“刺——”声,氢气泄了出来,气球终于安全地降落下来。

两个月后,罗伯特兄弟驾着装有放气阀门的气球升上了天空。这次,他们连续飞行了7小时,按照原计划着陆。罗伯特兄弟的这种可以操纵方向的气球便是飞艇。他们设计的飞艇外形很合理,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原则,以后人们制造的飞艇,基本上都取这种外形。

19世纪时,由于新的动力机械的发明,飞艇的发明掀开了新的一页。

1852年9月24日,在巴黎郊区的竞技场上,法国发明家吉法尔驾着他制作的飞艇起飞了。它有44米长,上面安装了一台蒸汽机,能以每分钟110转的速度带动一个直径3米多的三叶螺旋桨,推动飞艇以每小时9.4千米的速度航行。只是这艘飞艇的导向装置不大理想,所以在结束飞行时,居然不听人的指挥了,不肯回到起飞地点去,落到了一个牧场里,压死了8头奶牛。

1884年8月9日,在巴黎的查莱斯默登,由勒纳尔和克雷布斯这两个军队里的工程师设计制造的“法兰西号”飞艇上天了。它长51米,装有一台6.25千瓦的电动机,带动直径5米的大螺旋桨,最大航速可达每小时24千米。它顺利地在巴黎上空进行了25分钟的飞行,并且准确地飞回了起飞地点。

在飞机问世以后,飞艇由于具有结构简单、操纵方便、载重量大的优点,因此继续得到发展。1917年,德国曾用飞艇向非洲运送药品,往返13000多千米。它的这种运航和载重本领真是令人啧啧称奇。

⑷ 飞艇有哪些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

在1783年发明了气球之后,人们马上就想方设法推进和驾驶气球。

1784年,法国罗伯特兄弟制造了一艘人力飞艇,长15.6米,最大直径9.6米,充氢气后可产生1000多公斤的升力。罗伯特兄弟认为,飞艇在空中飞行和鱼在水中游动差不多,因此,把它制成鱼形,艇上装上了桨,这桨是用绸子绷在直径2米的框子上制成的。

7月6日进行试飞,当气囊充满氢气后,飞艇冉冉上升,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逐渐降低,囊内氢气膨胀,气囊越胀越大,眼看就要胀破,这可把罗伯特兄弟吓坏了,他们赶紧用小刀把气囊刺了一个小孔,才使飞艇安全降到了地面。

这次试验启示人们,应当在气囊上留一个放气阀门。2个月后,兄弟俩又对飞艇进行了改装,做了第二次飞行。这次飞行由7个人划桨作动力,飞行了7个小时,但只飞了几公里。虽然飞行速度很慢,但它毕竟是人类第一艘有动力的飞艇。

1872年,法国人特·罗姆制成了一艘用螺旋桨代替划桨的人力飞艇。飞艇长36米,最大直径15米。加上吊舱,高达29米,可载8人。螺旋桨直径9米,几个人轮流转动螺旋桨,使其产生拉力,牵引飞艇前进,速度达每小时10公里,比划桨的飞艇好多了。

不久之后,另一个法国人卡奴·米亚从自行车受到启发,设计了一种脚踏式螺旋桨飞艇。这种单人飞艇在无风时可以短时间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6公里,比起手转螺旋桨飞艇又快了许多。

但这时飞艇飞行中有一个难题还没解决,就是飞艇一升高,就要通过阀门放气,以防止气囊膨胀爆裂。但气放掉之后,就再也无法升高了。

为解决这一问题,法国的查理教授和罗伯特兄弟于1874年制成了一种装有空气房的气球。它的形状像纺锤,与现代飞艇很相似。这种气球,外面是一个大的丝质胶囊,里面有一个小气囊,小气囊上面有一个气体阀门。外囊充氢气,使气球产生浮力升到空中,内囊用来充空气。这个小气囊就叫“空气房”。

气球在升空之前,先将“空气房”充进空气。当气球升到一定高度后,就将“空气房”打开,放出一部分空气。这样,外囊膨胀后,“空气房”就因受挤压而缩小,使外囊膨胀的压力有所减小,以保证气囊不致胀破。这一发明,解决了气球升空的一大难题,是飞艇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此后,“空气房”很快便在所有飞艇上使用了,并一直使用至今。

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相继发明,为飞艇动力的改进创造了条件。1851年,一台重160公斤,功率为2.2千瓦的蒸汽机制造成功,并很快被应用于飞艇上。1852年,法国的齐菲尔德创造了一艘椭圆形的飞艇,长44米,最大直径13米,总升力2吨多。飞艇上安装了螺旋桨,并用这台蒸汽机作动力。

9月24日,这艘以蒸汽机作动力的飞艇在巴黎郊区试飞。那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飞艇升空后,蒸汽机以每分钟110转的速度,带动直径3米多的三叶螺旋桨放置前进速度达到每小时9.4公里。但由于没有考虑操纵问题。因此飞艇起飞后不能返回起飞地点着陆。

1884年,法国的军官路纳德和克里布又制造了一艘“法兰西”号飞艇,长51米,前部最大直径8.4米,用蓄电池供电的电动机作动力。

8月9日凌晨4点,在法国科学院观察员的陪同下解缆试航。飞艇先向南飞行,然后向凡尔赛宫飞去在离开出发点4公里处返航。在高度300米处打开放气阀门排氢降落,在降落中多次前后转动,以对准着陆点。

飞艇到达80米高度时,丢下缆绳由地面拉降固定。试飞历时25分钟,飞行速度最高达每小时24公里。这是人类第一艘能操纵的飞艇。

驾驶气球

⑸ 第一个飞艇是谁发明的

1784年7月6日中午,在法国巴黎的近郊,人们三三两两神情紧张地聚在一起,时而仰望天上,时而又蒙起眼睛。他们在干什么呢?原来,他们正在观看天上出现的一个奇异景象:一条大“飞鱼”正在空中浮沉。

这是法国的罗伯特兄弟正在进行飞行试验,那条“飞鱼”就是一个大气球。在此之前,蒙哥费尔兄弟已经成功地完成了载人气球飞行,但是他们的气球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不能控制飞行方向,作为游戏或表演还是挺精彩的。要想利用它进行空中的交通运输就不行了。于是,罗伯特兄弟就萌生了这样一个念头:在气球上配备推进器材,使它能够定向飞行。他们认为,气球在大气中沉浮和鱼儿在水中游弋的原理是一样的,便把自己的气球做成水滴形的,长有16米,直径10米,气囊容积940立方米,充满氢气后可以带着数百千克的重物升上天去。

第一次试飞开始了,气囊里充进氢气后,鱼形的大气球便顺利上升了。吊篮里的七个人用力划着木框上蒙着绸布做成的大桨,控制着气球的航行,这条巨型“飞鱼”居然能够笨拙地在空中转向。然而,还未等他们发出欢呼,罗伯特兄弟就发现事情有点不太妙了——气球一直在缓缓上升,气囊逐渐胀大起来,马上就要爆炸了!原来,气球越向上升,大气压强越低,外边大气压变小,氢气球体积不断膨胀。一旦气球胀破了,这些试飞者的命运不堪设想。情急之下。大罗伯特抓起一把匕首,冒着极大的危险,攀上吊绳、用力刺破气囊。随着长长的“刺刺”声,氢气泄了出来,气球终于安全地降落了下来。

两个月后,罗伯特兄弟驾驶着装有放气阀门的气球升上天空。这次,他们连续飞行了7个小时,按照原计划着陆。罗伯特兄弟制造的这种可以操纵方向的气球,便是飞艇。他们设计的飞艇外形很合理,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原则,以后人们制造的飞艇基本上都采用了这种外形。

⑹ 飞艇是怎么发明的

热气球发明后,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惊喜,但它的飞行要依靠风力,并且难以按照人们的意志去控制飞行。到了19世纪,人们开始尝试在气球上安装“舵”和“帆”,并在下面系上雪茄形小船,进行飞行试验。人们将这种航空器称为飞艇。驾驶飞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方向,但是由于飞艇没有动力,速度问题还得不到解决。

随着蒸汽机、电动机的出现,尤其是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发明了实用的汽油发动机以后,一种新式的飞行器应运而生了,它就是飞艇。飞艇靠充气产生升力,由发动机推进,靠操纵系统控制,可以向任意方向飞行。

世界第一艘接近实用可操纵的飞艇,是法国的发明家亨利?吉法尔于1851年制造成功的。这艘飞艇长44米,直径12米,体积为2499立方米。它由50马力的蒸汽机缓慢地带动一个直径3米多的三叶螺旋桨驱动,飞艇艇囊的外形好似一支“雪茄烟”。

1852年9月24日,在巴黎郊区的竞技场上,吉法尔把氢气充入艇囊,驾驶着这艘飞艇,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在空中连续飞行了两个多小时,由巴黎飞到了特拉普。可惜的是,这艘飞艇的导向装置不大理想,所以在结束飞行时,居然不听人的指挥,落到了一个牧场里,压死了八头奶牛。

吉法尔的这次飞行虽然未能返回原地点,却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次飞艇飞行的纪录。在这以后,人们不断对飞艇进行改进,使它成为一种空中交通工具。

⑺ 潜水艇是谁发明的,在多少年发明的,航空母舰是谁发明的在多少年发明的飞艇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发明

1894年,莱克把他设计的第一艘潜水艇的图纸提供给美国海军,但遭到拒绝。于是他带着发明去了国外。他在苏联工作几年以后又回到布里奇港,建立了莱克鱼雷艇公司。
大战中,公司建造100多艘潜水艇,其中有55艘是为美国造的。在大战中炸毁盟军船只的德国U型舰艇是根据莱克的发明制造的。
第一艘为飞机同时进行起降作业提供跑道的船只是英国“暴怒”号巡洋舰,它的改造1918年4月完成。在舰体中部上层建筑前半部铺设70米长的飞行甲板用于飞机起飞。后部加装了87米长的飞行甲板,安装简单的降落拦阻装置用于飞机降落。第一艘安装全通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是由一艘客轮改建的英国的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它的改造1918年9月完成。 1918年7月19日七架飞机从暴怒号航空母舰上起飞,攻击德国停泊在同德恩的飞艇基地,这是第一次从母舰上起飞进行的攻击。
1917年,英国按照航空母舰标准全新设计建造了竞技神号航空母舰,第一次使用了在飞行甲板右舷的岛状上层建筑。第一艘服役的从一开始就作为航空母舰设计的船只是日本的凤翔号航空母舰,它1922年12月开始服役。从此,全通式飞行甲板、上层建筑岛式结构的航空母舰,成为各国航空母舰的样版。

1784年,法国罗伯特兄弟 1784年,法国罗伯特兄弟制造了一艘人力飞艇,长15.6米,最大直径9. 6米,充氢气后可产生1000多公斤的升力。罗伯特兄弟认为,飞艇在空中飞行和鱼在水中游动差不多,因此,把它制成鱼形,艇上装上了桨,这桨是用绸子绷在直径2米的框子上制成的。 7月6日进行试飞,当气囊充满氢气后,飞艇冉冉上升,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逐渐降低,囊内氢气膨胀,气囊越胀越大,眼看就要胀破,这可把罗伯特兄弟吓坏了,他们赶紧用小刀把气囊刺了一个小孔,才使飞艇安全降到了地面。 这次试验启示人们,应当在气囊上留一个放气阀门。2个月后,兄弟俩又对飞艇进行了改装,做了第二次飞行。这次飞行由7个人划桨作动力,飞行了7个小时,但只飞了几公里。虽然飞行速度很慢,但它毕竟是人类第一艘有动力的飞艇。

⑻ 飞艇有怎样的发展历史

在飞艇的发展历史上,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是它的黄金年代。那时,飞艇作为交通工具来往于欧洲、美洲和亚洲之间,迅速舒适地运送着旅客,创造了许多纪录。就是在飞机问世以后,飞艇由于具有结构简单、操纵方便、载重量大等优点,仍然在空中交通中占有一席之地。

19世纪末,内燃机和电动机的研究进展很快,德国、法国和奥地利都开始研究在气球上安装发动机和电动机,作为飞艇的动力。法国人主要研制使用布袋的软式飞艇。一位叫圣西门的法国人从1899年到1907年不断地制造出软式飞艇,而鲁保迪兄弟则是制造飞艇的“大户”,他们俩在1900年制造出的飞艇,安装了40马力的发动机,最高时速达40千米。后来,他们俩还制造出了装有100马力发动机的飞艇。

德国人和奥地利人则热心研制硬式飞艇。一位叫施瓦茨的奥地利人在1879年用铝薄板制造出了一艘硬式飞艇,使用的是戴姆勒发明的内燃机,以每小时25千米的速度飞行。但是,因为机身漏气,这艘飞艇没飞出多远就坠毁了。

1917年,德国人曾经使用飞艇向非洲运送药品,往返13000多千米。它的这种远航能力和载重本领,令当时的人啧啧称奇。

1919年,英国人制造的“R-4”飞艇首次飞越航程5800千米的大西洋获得成功。1929年,德国人造出了一艘超大型飞艇“齐伯林伯爵”号,艇身长达235米,装有五台550马力的发动机。它载着65名乘客从美国东海岸的赫斯特湖机场出发,用21天7.5个小时绕世界一周,实际飞行时间为286小时,平均时速110千米。值得称道的是,这架飞艇连续运行了7年,从未发生过事故。1933年,美国人制造出了长度近240米的充氢气飞艇“马可”号,它的直径为40米,装有八台发动机,腹部舱内可藏五架飞机,被称为“空中航空母舰”。

⑼ 飞艇是谁发明的

1784年,法国罗伯特兄弟 1784年,法国罗伯特兄弟制造了一艘人力飞艇,长15.6米,最大直径9. 6米,充氢气后可产生1000多公斤的升力。罗伯特兄弟认为,飞艇在空中飞行和鱼在水中游动差不多,因此,把它制成鱼形,艇上装上了桨,这桨是用绸子绷在直径2米的框子上制成的。 7月6日进行试飞,当气囊充满氢气后,飞艇冉冉上升,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逐渐降低,囊内氢气膨胀,气囊越胀越大,眼看就要胀破,这可把罗伯特兄弟吓坏了,他们赶紧用小刀把气囊刺了一个小孔,才使飞艇安全降到了地面。 这次试验启示人们,应当在气囊上留一个放气阀门。2个月后,兄弟俩又对飞艇进行了改装,做了第二次飞行。这次飞行由7个人划桨作动力,飞行了7个小时,但只飞了几公里。虽然飞行速度很慢,但它毕竟是人类第一艘有动力的飞艇。
麻烦采纳,谢谢!

⑽ 世界上第一艘飞艇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世界上第一艘飞艇是法国工程师H·吉法尔于1852年发明的。橄榄型的飞艇长44米,直径12米,在软式气囊下有一三角型风帆用来操纵飞行方向,在吊篮内装有一台仅3马力的蒸汽发动机驱动一副三叶螺旋桨。

1852年9月24日,吉法尔从巴黎马戏场起飞,以大约8公里的时速飞行到28公里外的德拉普。此后内燃机的问世,使飞艇有了重量更轻、效率更高、也更安全的动力装置。

早期软式飞艇的气囊要靠充气的压力才能保持外形。它飞得又慢又低。1890年,德国陆军中将F·齐伯林伯爵一退役就研制新型飞艇的工作。他使用铝材作飞艇的骨架使气囊始终保持一定的形状,气囊内还有许多个分隔的小气囊,这使飞艇的安全性有了提高。

阅读全文

与飞艇的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