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造力机器

创造力机器

发布时间:2021-07-29 16:52:07

A. 机器人能拥有人类的创造力吗

理论上有一天是可以实现的,但复杂的人类脑部结构,思维创造力又是一个很复杂的化学作用,所以短时间内是很难复制到机器人上的。

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或许有一天真的能实现人造大脑,那时如果没有好的办法去控制机器人,也许就是人类的灾难

B. 需要一张极富创意的机器人图片(可以在网上找)

我来简要推荐几张: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C. 创造力水平分哪几个层次

实例说明无论是美国加州雇员、中国女大学生,还是英国机场的搬运工,他们都是在解决问题中将其创意付诸于实践,使得创意成真,表现出他们实实在在的创造力。历史上诸多的发明家、艺术家,这样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被喻为超级天才的爱迪生,纵横于发明界,他的成功其实就来自源源不断的创造力。雕塑泰斗罗丹,他的作品件件洋滋着人性的活力,充满创惫,令人叹为观止,成为世界艺术文明的瑰宝。与其说他们是成功者,不如说是圆梦的人!圆的是他们自身那永远不可遏制的创造力之梦。
创造力的分类
1.创造力分类
我国学者罗玲玲将创造力按层次递进分为三种
潜在创造力→前创造力→现实创造力
(1)现实创造力。在有结果的创造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所有积极心理特征的总和。该结果必须是新颖的、有建设性的和有用的,它可以是一种艺术、文学或科学的形式。也可以是能够实施的技术方案、方式方法,还可以是产品、模型等具体实物。
(2)前创造力。大胆但不成熟的创造,是现实创造力的雏形和预演。经过进一步努力,具有转化成现实创造力的可能。
(3)潜在创造力。根据一个人所具有的能力倾向和人格特质,如动机、认知风格所具有的创造性倾向以及他的技能水平,而预侧出来的创造力。
潜在的创造力,即一种更内在的、由人格决定的创造力。具有潜在创造力的人,容易产生前创造力,也可以说前创造力是他们自然的流祥,只要掌握了一定的专门技能和知识,潜在创造力高的人最有希望创造。一个人的潜在创造力除了依赖于先天索质,还跟后天的创造训练及实践相关。某种愈义上.对多数人而言,后天的训练是潜在创造力增强的重要途径。
三种创造力的层次递进,表现了“潜在的创造力”(对问题的敬感)向“前创造力”(提出猜想和假想)再向“现实的创造力”(脸证设想)的一个创造演化的全过程。
潜在的创造过程中不得是多少人的潜在依赖,也依赖于先天素质,所谓后天的锻炼是以层次上的递进并非是变现创造力的全部过程,创造力较强的人表现出的是出手拿高薪是不断的源源不断的成功,是充满人性力的活力,当然不断的充满激情者
美国心理学家泰勒(K.Taylor)根据产品的新颖独特性和价值大小的不同,将创造力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①表达式创造力。这种能力以自由和兴致为基础,因情境而产生,随兴致而感发。表达式创造力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儿童的涂鸦画就是这种层次的创造活动。②生产式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以模仿和应用技术原理为基础,解决特殊与实际的问题,生产完善的产品,具有技术性、实用性、精致性、效率性、完善性等特点。③发明式创造力。这种创造力表现为用新眼光看待旧问题,以取长补短的方法创造出更简便、经济、有效、实用的新产品。小说的创作、卡通片的制作以及一般酌技术更新和发明都是发明式创造力的产物。④革新式创造力。这种创造力表现为对已有理论、产品的创新和添加新内容、新意义。⑤高深的创造力。这是最高境界的创造力,只有少数专家才具有这种创造力。依靠高深的创造力,可以处理复杂的资料,可以形成崭新的原理原则或有系统的新学说。

D. 人类有什么是机器人不可替代的 创造力 判断力

代替人类做很多事情。比如代替人类做体力工作,做危险工作,做不休息不间断的工作等等。机器人应用已经很多了,很多工厂的自动化流水线就是机器人作业。

E. 机器学习能否学到人类的创造力成为有创造力的机器

目前对于人工智能,我们通常分为两类:

  1. 弱人工智能。 通过模仿人内类行为达到容仿人的地步

  2. 强人工智能。 通过大量的机器运算达到拥有一些复杂行为的能力

事实上第一种假设机器无法做的比人类更“好”。因为人作为“人类”本身,拥有着判断人类行为的绝对正确性。所以人工智能如果仿人超越了人,被称为“超级人”,并不属于人类行为。

第二种假设为机器能够通过人类大脑认知方法获得更复杂的能力,这是可能的。但是学习到的,是否和人类的创造力、想象力一样,这就不得而知了。只能说机器可能学到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F. 人工智能有创造力吗

人工智能有创造力抄。
人工袭智能的本意就是类人智能,通过已有的先验经验,来解决未遇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就需要有一定的创造力。目前人工智能可以做到有规律的创造,基于人设定好的。但是还没有到人类的意识创造阶段,这个还需要在发展,甚至是对脑科学的进一步研究。

人工智能现在可以根据任何信息,从中抽取出来规律,并将规律应用到实际中。这方面就类似人,通过大量工作,学习,抽取自己的方法,思维方式,在用这种思维方式,自己的方法,来提高做事效率。从这方面讲,它可以有规律的创造,比如它知道三角形和方形可以组成类房子形状,那么他就会将所有这样的形状的物体组合到一起,如果合理有可能就创造出新的东西。当然我就是举一个例子,实际比这个要复杂,包括验证合理性等。

G. 有哪些非常有创意的机器人

第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是姣姣,coco,试衣机器人,做饭机器人,这都很有创意。

H. 未来的人工智能会有创造力吗

没有创造力 凭什么叫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愿景就是要让机器具备思考能力,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加上机器的强大的运算能力,创造力就不难实现了

I. 介绍日本创造力

首先,由于日本技术创新以民间企业为主体,而这些民间企业对消费者和市场需求有着极其敏感的捕捉能力,因此,日本的科技创造永远紧密围绕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日本人创造出随身听,使人们随时随地享受音乐的快乐;日本人发明了卡拉OK,让普通人也能像明星艺人一样,站在舞台上尽情欢歌。
其次,受利润动机和市场信息的支配,日本的科技创造重点以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讲求经济实效为主,往往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力,产生出丰厚的商业价值。从上世纪年轻人几乎人手一个的随声听,到与我们现在生活依然紧密相关的方便面,无不具有划时代的市场意义。在为人们带来方便和享受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出丰厚的利润。
最后,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即便日本面临长期的经济低迷,即便日本遭遇百年一遇的复合型大灾难,日本仍然具有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能力。英国权威经济杂志《经济学家》旗下调查机构“经济学家信息部”公布的以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为对象、题为“技术创新效率指数排名”的调查结果显示,不论从专利申请量还是专利输出量等方面来看,日本均排名第一。
相比之下,中国的科技创造和创新能力还相差很远。一方面,中国企业还没有从科技模仿的道路上走出来,在某些关键环节上还对外来技术具有依赖性。而另一方面,中国科研机构的许多发明创造还与普通民众的生活相距甚远,未产生出很好的市场价值和生产力水平。因此,切莫因为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而沾沾自喜

阅读全文

与创造力机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