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用心理暗示法克服对噪音的敏感
心理暗示疗法很简单,
可以经常跟自己说,我很勇敢,我有信心,这样的肯定语言来鼓励自己,
让自己变得自信,坚强。
❷ 噪音会干扰到创造力的发挥吗
一般噪声高过50dB(A),就对人类日常工作生活产生有害影响。具体危害如下:
听力损伤
噪音是伤害耳朵感声器官(耳蜗)的感觉发细胞,一旦感觉发细胞受到伤害,则永远不会复原。感觉高频率的感觉发细胞最容易受到噪音的伤害,因此一般人听力已经受噪音伤害了,如果没有做听力检验却往往不自觉,直到听力丧失到无法与人沟通时,却为时已晚。
眼睛
研究表明,当噪音为90分贝时,人们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区别光亮度的敏感性开始下降,识别弱光的反应时间延长;达到95分贝时,瞳孔会扩大;达到115分贝时,眼睛对光亮度的适应性会降低207。
此外,长期接触噪音的人,最易发生眼疲劳、眼痛、视物不清和流泪等现象。
引起心脏血管伤害
急性噪音暴露常引起高血压,在100分贝十分钟下肾上腺激素则分泌升高,交感神经被激动。在动物实验上,也有相同的发现。虽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不一致,但几个大规模研究显示长期噪音的暴露与高血压呈正相关的关系。暴露噪音70分贝到90分贝五年,其得到高血压的危险性高达2.47倍。
噪音对生殖能力的影响
2000年以来,一些专家提出了“环境激素”理论,指出环境中存在着能够像激素一样影响人体内分泌功能的化学物质,噪音就是其中一种。它会使人体内分泌紊乱,导致精液和精子异常。长时间的噪音污染可以引起男性不育;对女性而言,则会导致流产和胎儿畸形。在其他方面的研究仍无结论,尚待进一步的探讨。
噪音对心理的影响
在高频率的噪音下,一般人都有焦躁不安的症状,容易激动的情形。有人对噪音研究发现噪音越高的工作场所,意外事件增多,生产力越低。
噪声对睡眠的干扰
人类有近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人类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维持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但环境噪声会使人不能安眠或被惊醒,在这方面,老人和病人对噪声干扰更为敏感。当睡眠被干扰后,工作效率和健康都会受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噪声可以加快熟睡到轻睡的回转,使人多梦,并使熟睡的时间缩短;突然的噪声可以使人惊醒。一般来说,40分贝大连续噪声可使10%的人受到影响;70分贝可影响50%;而突发动噪声在40分贝时,可使10%的人惊醒,到60分贝时,可使70%的人惊醒。长期干扰睡眠会造成失眠、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以至产生神经衰弱症候群等。在高噪声环境里,这种病的发病率可达50~60%以上。
噪声对语言交流的干扰
噪声对语言交流的影响,来自噪声对听力的影响。这种影响,轻则降低交流效率,重则损伤人们的语言听力。
研究表明,30分贝以下属于非常安静的环境,如播音室、医院等应该满足这个条件。40分贝是正常的环境,如一般办公室应保持这种水平。50~60分贝则属于较吵的环境,此时脑力劳动受到影响,谈话也受到干扰。当打电话时,周围噪声达65分贝则对话有困难;在80分贝时,则听不清楚。在噪声达80~90分贝时,距离约0.15米也得提高嗓门才能进行对话。如果噪声分贝数再高,实际上不可能进行对话。
噪声可引起多种疾病 噪声除了损伤听力以外,还会引起其他人身损害。噪声可以引起心绪不宁、心情紧张、心跳加快和血压增高。噪声还会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易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一些工业噪声调查结果指出,劳动在高噪声条件下的钢铁个人和机械车间个人比安静条件下的个人循环系统发病率高。在强声下,高血压的人也多。
不少人认为,20世纪生活中的噪声是造成心脏病的原因之一。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对神经功能也会造成障碍。实验室条件下人体实验证明,在噪声影响下,人脑电波可发生变化。噪声可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平衡,从而导致条件下反射的异常。有的患者会引起顽固性头痛、神经衰弱和脑神经机能不全等。症状表现与接触的噪声强度有很大关系。例如,当噪声在80~85分贝时,往往很易激动、感觉疲劳,头痛多在颞额区;95~120分贝时,作业个人常前头部钝性痛,并伴有易激动、睡眠失调、头晕、记忆力减退;噪声强到140~150分贝时不但引起耳病,而且发生恐惧和全身神经系统紧张性增高。
❸ 为什么我对低频噪音格外敏感,而别人却没什么感觉真的很难受很郁闷啊!谁能帮帮我,告诉我应该怎么办啊
休息不好是比较重要的原因,你应该多休息。也可能是压力大,不知道你从事什么工作的,但是没事时候建议去旅游或者运动一下。
低频噪声对人的影响和危害会有一定的个体差异,同样响度的声音有些人听起来无所谓,而有些人就会产生不适应。一般来说,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人和体质敏感的人更容易受到低频噪声的危害。
低频噪声由于可直达人的耳骨,而且会使人的交感神经紧张,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内分泌失调。人被迫接受这种噪声,容易烦恼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
如果长期受到低频噪音袭扰,容易造成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各种神经官能症,甚至影响到孕妇腹中的胎儿,致使胎儿畸形等等。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噪音中对人的听力和神经系统影响很大,而且是器质性不可逆转的变化。
(3)对噪音敏感有创造力扩展阅读:
城市低频噪声源主要包括电梯、变压器、中央空调(含冷却塔)和交通噪声。低频噪声对建筑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其“软实力”会给听者带来“内伤”。但因为声音不够大,根据测试标准,这并不违法。
低频噪声控制是噪声控制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一般来说,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包括控制噪声源、保护传播器和切断传输路径。例如,安装隔音窗户是保护被传播者的一种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切断传播路径。一个比较积极的方法是控制噪声源。如在电梯轿厢、变电站采取喷涂阻尼涂层的方式处理。
最重要的是对低频噪声源进行治理,小面积低频噪声多为设备振动引起的,如电梯、变压器、水泵等等,采用设备减震器,使良好连接设备的振动降低即可。
❹ 总是莫名的烦躁 对噪音敏感 该怎么办
你好!请问你是男是女,多大年龄?
如果是女人,刚好在40一5O几岁,那就是更年期到来了。
自己控制一下心情,如果控制不了的话就去找医生开点药吃吃吧。
❺ 为什么我对噪音变得如此敏感
有些时候噪音是挺烦的,看你自己当时的心情,比如睡觉的时候,或者是说是很烦的时候都会觉得噪音是挺烦的。
❻ 对噪音很敏感怎么办
对声音敏感大多数情况下属于一种心理障碍,在很多情况之下,大脑都会在无意识之中冒出一些一闪而过的感觉或思维,比如,遇见生人脸红,看书的时候想到某一首歌,咳嗽声音会影响学习等,如果我们不把它当一回事儿,它就会很快消失。而有些人却敏感和敏锐地将它捕获,并有意识的提示自己来进行强化,这样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忽略声音之上,然后就开始怀疑自己自制和自控能力不足,对心理形成一种压力。在前面所谈因素和怀疑压力的共同作用之下,心理压力就会更加沉重,进而使你对咳嗽声的关注。这种关注又会促使你更加关注声音影响学习情形,这就相当于我们激活了敏捷的思绪,敏锐的观察和体验,使自我变得更加敏感和敏锐。在这种情况之下,症状就会越加严重而进入恶性循环
❼ 为什么对声音很敏感
不是的啦,只是习惯了安静就对周边的杂音比较反感,慢慢就会好的
❽ 读高三,对噪音特别敏感,想采用一些物理措施
耳塞真心不建议使用,那个东西带上之后有一种隔离的感觉,心里特别慌(可能是我的心理作用),虽然隔音效果很好,不过对听力实际是有影响的。有人在“静屋”(号称世界上最静的屋子,完全没有声音的屋子)做过一个试验,一旦完全没有声音,几分钟后人就会进入一种胡思乱想的状态,而且开始自己制造声音,不然会十分不安。可能比你现在还焦躁,当然如果是睡眠的话耳塞还是可以考虑的,毕竟比较小巧,没有耳罩那么不舒服,不过,要注意不能买太大的,不然翻身容易弄伤耳朵。耳塞还是3m的好一点,不过看你是买一次性的还是多次的,现在很多地方把一次性的也当多次的卖。这个还是要注意区分的。
至于耳罩,没用过,你可以关注下这块内容,一般来说注意下nrr这个参数,别相信某猫的广告,很多都是忽悠。不过一般经验来说,国外的靠谱一点,国内的那些,nrr20敢说30。挨,也是无奈啊。
至于其他的,建议换成静音门窗,还是有点用处的。
❾ 对声音特别敏感怎么办
以前没有过是吗?而且近期头部也未受过损伤对吧?如果是这样那我就可以很确定的告诉你这没有什么,不过是你最近神经衰弱的一种情况罢了。我以前也有过,后来我自己调节好了。办法其实很简单,只是你没有往这方面想过而已,首先你从心理上不要太看重这个事情,不要总觉得它是个多么可怕的怪病,你若总这样想无形中相当于是在给自己不好的心理暗示,这会让你不知不觉中更加神经紧绷,敏感异常的,这样你就会更加对声音敏感,更加觉得自己有问题了,如此便进入了恶性循环,本来没啥问题,最后真被自己搞出问题了。你呢,再觉得自己对声音敏感时就想办法转移自己的听觉注意力,比如插上耳塞听轻音乐,或者那本书看书,转移注意力到视觉上,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心里默念着告诉自己自己只是暂时的神经大条,很快就会好了,没什么,慢慢的就会好起来了,相信我,我之前就是这样的!~
❿ 为什么会对别人发出的噪音很敏感,一听到就很烦躁,无法专心做事
这说明你是一个很专心的人,专心到连噪音都听的那么清楚,这样其实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影响自己的心情和工作……
我和你是一样的……
如果可能的话,离开噪间的环境,休息一下,让自己心情平静一些,再回到这个环境中,也许会好些……
再就是,尽量少去想那些噪音,带上声机,一心忙自己手头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