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壶漏是谁发明

壶漏是谁发明

发布时间:2021-07-29 11:17:19

❶ 水壶是谁发明

现代的保温瓶是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杜瓦爵士于1892年发明的。当时他正在进行一版项使气体液化的研究工作,气权体要在低温下液化,首先需设计出一种能使气体与外界温度隔绝的容器,于是他请玻璃技师伯格为他吹制了一个双层玻璃容器,两层内壁涂上水银,然后抽掉两层之间的空气,形成真空。这种真空瓶又叫 “杜瓶”,可使盛在里面的液体不论泠、热温度都保持一定时间内不变。 由于在家庭中保温瓶主要用于热水保温,故又称热水瓶。

❷ 水壶谁发明的

现代的保温瓶是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杜瓦爵士于1892年发明的。当时他正在进行一项使气回体液化的研究工作答,气体要在低温下液化,首先需设计出一种能使气体与外界温度隔绝的容器,于是他请玻璃技师伯格为他吹制了一个双层玻璃容器,两层内壁涂上水银,然后抽掉两层之间的空气,形成真空。这种真空瓶又叫
“杜瓶”,可使盛在里面的液体不论泠、热温度都保持一定时间内不变。
由于在家庭中保温瓶主要用于热水保温,故又称热水瓶。

❸ 日晷是谁发明的

日晷的发明者无从考详,日晷仪在史籍中却少有记载,现在史料中最早的记载是“汉书·律历志·制汉历”一节:太史令司马迁建议共议“乃定东西,主晷仪,下刻漏”,而“汉书·艺文志”中列有晷书34卷,但仅存书名,而无内容。

隋书·天文志中记载了耿询的成就,“观测日晷和刻漏,是测天地正仪象的根本”。“明史·天文志”对日晷的形制,定时之法都有详细的记载。较之圭表,它已复杂多了,可以说是一种真正的仪器了,发展到清代,不仅可以计时用,日晷本身已成为一件装饰艺术品。



(3)壶漏是谁发明扩展阅读

日晷原理:日晷计时的原理是这样。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第一是影子的长短在改变,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中午它又重新变长;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变,因为我们在北半球,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

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由于日晷必须依赖日照,不能用于阴天和黑夜。因此,单用日晷来计时是不够的,还需要其它种类的计时器,如水钟,来与之相配。

日晷摆放: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马莉萍副研究员介绍,日晷有地平式、赤道式、垂直式等很多种,在我国最重要、最常见的是赤道式日晷,它也是中国古代最经典的计时仪器。日晷石制的圆盘叫“晷面”,应根据当地纬度以一定倾角斜着摆放,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

在西安,应该让晷面朝北,晷针上端指向北天极,下端指向南天极,“也就是说,若在城墙月城内摆放,不应该背靠箭楼坐北朝南,而应该坐南朝北,让晷面对着箭楼方向,晷针指向正北,仰角34.3度(西安的纬度)。”

❹ 漏刻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据梁代<<漏刻经>>记载:
“漏刻之作,盖肇于轩辕之日,宣乎夏商之代”
所以,漏刻早在公元前三、四千年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皇帝与炎帝的那个时期),中华大地就已经出现了漏刻。

❺ 水壶是谁发明的

因该是有一种盛水的器皿然后慢慢演变来的吧.

❻ 日晷谁发明的

我国早在公元前一干年左右的西周初期,就已经发明了最原始的计时器“土圭” ,后来发展为“圭表”。“日晷”大约发明于汉代以前,是观测阳光投影方向的计时器。“壶漏”又称“漏壶”,大约发明于公元前五世纪。它是用漏水的方法,观测“刻箭”的昼夜计时器。圭表、日晷、漏壶等,在我国沿用了二三千年。

公元二世纪初,东汉科学家张衡制作的水力浑天仪上,就有机械转动的计时部分(详载《晋书·天文志》)每天规律地回转一周,以后汉末陆绩,吴国的王蕃、葛衡,南北朝时宋国的钱乐之,隋初的耿询都先后制造过带有计时装置的浑天仪。唐代开元十三年(725),张遂、梁令瓒等制造的水力浑天仪,宋人张思训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创制的水力浑天仪上计时部分都有所发展:宋哲宗元家 三年(1088),苏颂和韩公廉等制造了水运仪象台。整座机构共有150多种机械零件,使浑仪、浑象和计时仪器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在计时器部分已有擒纵机构,相当近代机械钟表上的擒纵器或卡子,因此它在钟表发展史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十三世纪后出现了脱离天文仪器的机械计时器。元至元十三年(1276)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制的大明殿灯漏,其计时部分初步脱离了天文仪器(详见《元史·天文志》)。到了十四世纪,明初的詹希元运用齿轮系转动制作的沙漏,才成为完全脱离天文仪、独立计时的机械转动的计时器。变为十二时辰。近代西方机械钟表是在明末传入中国的。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送给明代万历皇帝两架自鸣钟,对我国开始制造机械钟有着一定的影响,据说利玛窦为了符合中国的计时习惯,把欧洲的24小时改为12时辰,把阿拉伯数字改为中国数字,还把每天分成一百刻(即百刻),每段分为一百分。

❼ 古人是怎么发明倒流壶的,倒流壶的原理是什么

古人发明这种壶的原理主要是有连通器,在装水的时候必须把壶倒置,然后通过注水口把水注入到壶中,在倒水的时候把壶身恢复正常,这样湖里面的水就不会倒流出来,就可以直接从湖口倒出水,当水从梅花孔注入的时候,因为里面有漏注水就会通过注水口流到湖里面,然后用漏注来控制水的高低,如果说水的高度和壶嘴的高度,同等的时候水就会流向壶嘴的地方,这个时候说明壶里面已经装满了水,这种壶并不会出现漏水的情况,就是因为里面有漏柱来控制水的高低。

但是后来专家们用放大镜才发现,注水的部分在壶底部有一个梅花型的小口,后来经过研究发现倒流壶的制作原理,我们了解了制作原理之后,不仅要感叹古人的智慧也是非常厉害的,能够制作出这样的水壶。

❽ 漏刻是谁发明的

英国人李约瑟博士在谈到漏刻时,首先十分肯定地说刻漏不是中国人的发明,因为从楔形文字版的记载权及埃及古墓出土物中知道,巴比伦和埃及在商之前已用滴水计时。但他在追求中国和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城的受水型漏壶之间关系如何时,又感到颇难弄清楚。后来他注意到,公元120年才确实有一批西方使者到达中国,中国西汉时张骞在公元前2世纪到达了中亚地区,而中国的漏壶可上溯到张骞之前,于是他认为中国的漏壶是否从亚历山大里亚城传入还是悬案,甚或可能是从中国传出的,但他很难承认两者是完全独立的发明。最后他提出,大概最合理的说法是双方都是从中亚的新月地带和古埃及传入的。

❾ 日晷是谁发明的

日晷的发明者无从考详,日晷仪在史籍中却少有记载,现在史料中最早的记载是“汉书·律历志·制汉历”一节:太史令司马迁建议共议“乃定东西,主晷仪,下刻漏”,而“汉书·艺文志”中列有晷书34卷,但仅存书名,而无内容。

隋书·天文志中记载了耿询的成就,“观测日晷和刻漏,是测天地正仪象的根本”。“明史·天文志”对日晷的形制,定时之法都有详细的记载。较之圭表,它已复杂多了,可以说是一种真正的仪器了,发展到清代,不仅可以计时用,日晷本身已成为一件装饰艺术品。



(9)壶漏是谁发明扩展阅读

日晷原理:日晷计时的原理是这样。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第一是影子的长短在改变,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中午它又重新变长;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变,因为我们在北半球,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

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由于日晷必须依赖日照,不能用于阴天和黑夜。因此,单用日晷来计时是不够的,还需要其它种类的计时器,如水钟,来与之相配。

日晷摆放: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马莉萍副研究员介绍,日晷有地平式、赤道式、垂直式等很多种,在我国最重要、最常见的是赤道式日晷,它也是中国古代最经典的计时仪器。日晷石制的圆盘叫“晷面”,应根据当地纬度以一定倾角斜着摆放,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

在西安,应该让晷面朝北,晷针上端指向北天极,下端指向南天极,“也就是说,若在城墙月城内摆放,不应该背靠箭楼坐北朝南,而应该坐南朝北,让晷面对着箭楼方向,晷针指向正北,仰角34.3度(西安的纬度)。”

阅读全文

与壶漏是谁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