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涡流谁发明

涡流谁发明

发布时间:2021-07-29 10:58:54

1. 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机是谁发明

世界第一台柴油机的发明者是鲁道夫·狄塞尔,德国人

2. 电涡流缓速器是谁发明的

电涡流缓速器

申请号/专利号: 01275471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汽车辅助制动系中的电涡流缓速器。它是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定子组件只有一个线圈座,线圈采用的是无骨架结构。线圈、磁芯、左齿盘、转子盘均为相等的偶数,转子盘上设有与其为一体的加强筋,为了动平衡后便于整机装配,保证装配角向位置的唯一性,4个双头螺栓不均匀的分布在转子组件的平面上,为了有效的抗击震动而不致松动,采用齿盘上锥形孔与螺钉后端的锥形体结合的结构,薄形环状结构的弹性螺母起到了良好的抗震防松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转子采用整体式结构,并使用了新的工艺手段和特殊材料,材料密度轻,从而使得整个缓速器结构简单、重量轻、效率高,基本无需维护。连接盘的设计采用国家标准,更易于匹配不同的车型。
申请日: 2001年12月03日
公开日:
授权公告日: 2002年09月18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洛阳南峰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 河南省洛阳市069信箱
发明设计人: 席斌;冯大民;张炜;李翔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代理人: 李建英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分类号: B60T13/74
点此查看跟该专利相关的 主附图\公开说明书\授权说明书

3. 谁能给我讲讲涡流产生的原理呀

涡流
eddy current
电磁感应作用在导体内部感生的电流。又称为傅科电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者导体静止但有着随时间变化的磁场,或者两种情况同时出现,都可以造成磁力线与导体的相对切割。按照电磁感应定律,在导体中就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驱动电流。这样引起的电流在导体中的分布随着导体的表面形状和磁通的分布而不同,其路径往往有如水中的漩涡,因此称为涡流。导体在非均匀磁场中移动或处在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时,因涡流而导致能量损耗称为涡流损耗。涡流损耗的大小与磁场的变化方式、导体的运动、导体的几何形状、导体的磁导率和电导率等因素有关。涡流损耗的计算需根据导体中的电磁场的方程式,结合具体问题的上述诸因素进行。
置于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的导体内,也会产生涡流,如变压器的铁心,其中有随时间变化的磁通,它在副边产生感应电动势,同时也在铁心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涡流。这些涡流使铁心发热,消耗电能,这是不希望有的。但在感应加热装置中,利用涡流可对金属工件进行热处理。
大块的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处在变化的磁场中,都要产生感应电动势,形成涡流,引起较大的涡流损耗。为减少涡流损耗,常将铁心用许多铁磁导体薄片(例如硅钢片)叠成,这些薄片表面涂有薄层绝缘漆或绝缘的氧化物。磁通穿过薄片的狭窄截面时,涡流被限制在沿各片中的一些狭小回路流过,这些回路中的净电动势较小,回路的长度较大,再由于这种薄片材料的电阻率大,这样就可以显著地减小涡流损耗。所以,交流电机、电器中广泛采用叠片铁心。
另一方面,利用涡流作用可以做成一些感应加热的设备,或用以减少运动部件振荡的阻尼器件等。

4. 电磁炉加热食物是利用电磁感应涡流涡流是法国物理学家谁发现的

你好,电磁炉加热食物是利用电磁感应涡流,涡流是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发现的。
电磁炉是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即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内磁力线通过铁质锅的底部时,磁力线被切割,从而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铁质锅自身的铁分子高速旋转并产生碰撞摩擦生热而直接加热于锅内的食物。
电磁炉的加热原理决定了这个产品热效高、安全、无污染、节能、使用方便等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促成了电磁炉产品在国外的普及。
(4)涡流谁发明扩展阅读:
电磁炉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转而采用磁场感应电流的加热原理,电磁炉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
涡流使锅具底部铁质材料中的自由电子呈漩涡状交变运动,通过电流的焦耳热使锅底发热(电磁炉煮食的热源来自于锅具底部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导给锅具,所以热效率要比所有炊具的效率均高出近1倍)。
交变电流使得器具本身高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电磁炉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巧、安全性好和外观美观等优点,能完成家庭的绝大多数烹饪任务当磁场那磁力线通过导磁(如:铁质锅)的底部,既会产生无数小涡流(一种交变电流,家用电磁炉使用的是15-30KHZ的高频电流),使锅体本生自行高速发热 ,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由于电磁炉线圈和锅体没有直接接触,而是靠电磁感应加热,所以没有漏电危险。电磁炉发热线圈本身有磁条陈列,和锅体对磁力线的汇聚吸收作用仅供参考

5. 涡流是法国物理学家谁发现的

涡流在1851年被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所发现。

导体在非均匀磁场中移动或处在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时,因涡流而导致能量损耗,涡流属于上述情况下导体内的感生的电流,这种电流在导体中形成一圈圈闭合的电流线。

比如常见的电磁炉,采用涡流感应加热原理,其内部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涡流,使锅具内电子运动产生热能,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

(5)涡流谁发明扩展阅读

傅科的相关贡献

1845~1847年间,傅科和菲佐合作,改进了达盖尔的照相技术,并把它应用于天文摄影;

1847年,改进了惠更斯的锥摆钟,而制成了傅科钟,后来用它测定地球的转动;

1848年,发现当日光通过合钠盐的碳弧焰时,在其光谱的钠D线处,出现两条黑线,后来知道,这就是钠的吸收光谱;

1852年发明了回转仪,并发现了回转罗盘效应;1855年设计了光度计;

1855年,傅科发现在磁场中的运动圆盘因电磁感应而产生涡电流,被称为“傅科电流”;

1857年创制了“傅科棱镜”,用于偏振光的研究并提出用镀银玻璃反射镜代替金属反射镜;

1858年,又设计了反射式望远镜的椭球面镜;

1860年发明了定日镜的跟踪系统。

6. 电磁炉是谁发明的

1957年德国人发明来的,具体是谁源就不知道了!
电磁炉产生的“磁”绝大部分分布在锅底,形成闭合磁场。 当锅具放在电磁炉上“工作”时,电磁炉所产生的闭合磁场强度在电磁炉边缘的最高强度为160毫高斯,而使用手机时所产生的信号磁场接近1600毫高斯,是电磁炉炉面边缘磁场的10倍,由此可见,电磁炉所产生的磁场对人体影响远不如手机。当锅具垂直离开电磁炉面板3-5cm时,锅具超出了闭合磁场范围不会再生热,同时电磁炉自动停止工作;闭合磁场范围之外的水平磁场非常微弱,大约占整个磁场能量的百分之零点零几,甚至基本接近于地球的磁场。当锅具的最小直径小于8cm时,电磁炉也不能工作。所以,根本不用担心电磁炉的“磁”对人体的影响

7. 涡流传感器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如果利用的是电涡流的话,那应该有上百年历史了。

8. 涡流是法国物理学家谁发现的

涡流在1851年被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所发现。

1855年,傅科发现在磁场中的运动圆盘因电磁感应而产生涡电流,被称为“傅科电流”; 1857年创制了“傅科棱镜”,用于偏振光的研究并提出用镀银玻璃反射镜代替金属反射镜;1858年,又设计了反射式望远镜的椭球面镜;1860年发明了定日镜的跟踪系统。

(8)涡流谁发明扩展阅读:

磁场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就越大,涡流就越强;涡流能使导体发热。在磁场发生变化的装置中,往往把导体分成一组相互绝缘的薄片或一束细条,以降低涡流强度,从而减少能量的损耗;但在需要产生高温时,又可以利用涡流取得热量,如高频电炉原理。

当线圈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时,由于电磁感应,附近的另一个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实际上这个线圈附近的任何导体中都会产生感应电流。

阅读全文

与涡流谁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