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匈奴最后一位单于是谁扳倒西罗马帝国,被称为上帝之鞭了吗
作为历史上对中原王朝构成强大威胁的少数民族,匈奴的存在自然是当之无愧。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之中,匈奴被霍去病击败之后,再也无法形成气候,失去了与大汉朝对抗的资本,退守于一隅之地。
但匈奴的辉煌远不止于此,虽说霍去病打入匈奴内部,使匈奴核心力量溃散,但匈奴只是不再对大汉朝构成威胁,并不意味着匈奴会进行迁徙,而在别的地方生根发芽。匈奴最为辉煌的时候,昔日强大的西罗马帝国也无法对其构成威胁。但遗憾的是,匈奴未像中原王朝一样,虽然朝代更迭但历史文化延续,匈奴未灭于外人,却溃于自身。
由此可见,匈奴的最后一代王乃是阿提拉单于。匈奴经历霍去病和班固两番打击,却仍能苟延残喘,其中定有拔尖之人,方能攘内安外。但在阿提拉单于突然去世之后,匈奴后代再无可用之才,皆是醉心于权力,无暇顾及政事,这才使得这个征战沙场多年的匈奴帝国一夜之间大厦倾倒,再无翻身之日。
B. 匈奴的开始和灭亡,最后一个单于是谁
楼上的回答条理不太清晰。
匈奴是一个或两个古代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在汉语中的称呼。
中国古籍中讲述的匈奴是在秦汉时期称雄中原以北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历经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
【一、匈奴的起源】
据中国部分史籍记载,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之苗裔也”。《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史记索隐》引张晏的话说:“淳维以殷时奔北边。”意即夏的后裔淳维,在商朝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还有一说认为,移居北地的夏之后裔,是夏桀的儿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带著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中国所称的匈奴。
【二、匈奴的灭亡】
这个问题要从南匈奴和北匈奴分别说起。
公元48年,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两部,呼韩邪单于之孙日逐王比率4万多人南下附汉称为南匈奴,被汉朝安置在河套地区。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
1.北匈奴的灭亡
89年到91年南匈奴与汉联合夹击北匈奴,先后败之于漠北和阿尔泰山,迫使其西迁,从此北匈奴就从中国古书中消失。
2.南匈奴的灭亡
187年,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董卓专权之际,南匈奴发生内讧。195年,南匈奴参与了中原混战,东汉蔡邕之女蔡文姬被掳掠去匈奴。202年,南匈奴首领归附汉丞相曹操,蔡文姬归汉。曹操将南匈奴分成五部。
南匈奴南下汉化,一直居住在河套一带,三国时期曹操把匈奴分成五个部。4世纪初,匈奴族的五部大都督刘渊在成都王司马颖手下为将。乘西晋八王之乱之后的混乱时期,刘渊起兵占领了北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自称汉王,311年攻占洛阳,316年攻占长安,灭西晋。史称前赵或汉赵。
匈奴的一支地位低下的族群称为羯人。汉赵的大将羯人石勒自立,建立赵国,史称石赵或后赵。后被氐人苻氏前秦所灭。
融入匈奴人中的月氏人,称为匈奴别部卢水胡。其中沮渠家族推后凉汉官段业为主,在现甘肃地区建立北凉。后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立为北凉主。后被鲜卑人拓跋氏北魏所灭。
匈奴与鲜卑的混血后代称为铁弗人。铁弗人刘勃勃被鲜卑拓跋氏击败后投奔羌人的后秦。后自认为是末代的匈奴王,改姓赫连,在河套地区创立夏国,史称胡夏。后被北魏所灭。夏国的国都统万城是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在东亚留下的唯一的遗迹。
匈奴融入靠近高丽的鲜卑的宇文氏部落,进入朝鲜半岛。后来宇文氏篡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权,后被汉族外戚杨坚所篡。杨坚创立隋朝,统一中原。
以上是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匈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进行了最后一场演出。之后匈奴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从中国历史中消失,和其他一些民族一起融入华夏族为主体的汉族。
【三、最后一个单于是谁?】
最后一个北单于是:逢侯北单于(94——118),此后北单于世系不明。
最后一个南单于是:呼厨泉单于(195——216),被曹操留于邺,此后南匈奴世系不明。
C. 历史上的单于有谁
冒顿,颉力,突利
D. 汉武帝时匈奴的单于是谁
汉武帝时期匈奴单于先后有:军臣单于,伊稚斜
E. 大单于是谁
1.匈奴君主的尊号。 2.唐大角曲名。 3.地名,唐代在今天内蒙呼和浩特附近设立单于都护府,振武节度使。4.西晋末年、南北朝,对一些少数民族官员的一种虚衔,如汉国(匈奴刘渊建立)以皇太子为大单于,冉闵建立的,冉魏,也以太子为大单于。还有很多少数民族首领的虚衔之一就有大单于,一般有大单于封号就有权利号令少数民族
F. 资治通鉴中单于是谁
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而东汉三国之际,有乌丸、鲜卑的部落使用单于这个称号。至两晋十六国,皆改称为大单于。
G. 单于王是谁
冒顿(mòdú)(?-前174),冒顿是人名姓挛鞮(luāndī),单于(chányú)是匈奴部落联盟的首领称号。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杀父头曼单于而自立。他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第一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统帅。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74年在位,挛鞮氏。 冒顿是匈奴单于头曼的长子。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头曼得少子,欲废太子冒顿而立少子,于是让冒顿做了月氏的人质。单于头曼却发兵急攻月氏,想借月氏人之手来杀冒顿。冒顿盗马逃归,头曼认为冒顿壮勇,让他统率一万骑兵。 冒顿得到兵权后加紧训练部队。他制成了鸣镝,下令说:“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史记·匈奴列传》)冒顿与部下出猎鸟兽,发现有不射响箭所射目标的人,就杀掉他。不久冒顿用响箭射自己的良马,左右的人有不敢跟着射的,冒顿立刻将他们杀掉。此后,冒顿又以响箭射自己宠爱的妻子,左右的人都感到很恐慌,不敢跟着射,冒顿又将这些人杀死。 不久,冒顿出猎,用响箭射杀单于的良马,左右的人都跟着射。此时,冒顿知道他的左右都听从他的命令,可被他利用了。 一次冒顿随其父头曼单于狩猎,用响箭射向头曼,他的左右也都随着响箭射向头曼单于。头曼死,冒顿诛杀他后母、弟弟和不听从他的众臣,自己作了单于。 冒顿登位后,正是东胡强盛时期,东胡听说冒顿杀父登位,便派使者对冒顿说,想要头曼的千里马。冒顿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表示,千里马是匈奴的名马,不应给东胡。冒顿说:“柰何与人邻国而爱一马乎?”(《史记·匈奴列传》)于是把头曼的千里马送给东胡。东胡认为冒顿惧怕他们,不久又提出想得到单于的一个阏氏。冒顿又问群臣,左右大臣都愤怒地说:“东胡无理,竟然索要阏氏,请您派兵攻打他们。”冒顿说:“柰何与人邻国爱一女子乎?”(《史记·匈奴列传》)于是便把一位自己宠爱的阏氏送给了东胡。 东胡得到单于阏氏后愈发骄横起来,欲向西侵略。东胡和匈奴之间有一千多里的荒芜地区,无人居住,双方各自在自己的边界地区建立了哨卡。东胡派使者对冒顿说:“两国之间的缓冲空地,我们想占有它。”冒顿询问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认为这是荒弃之地,给或不给都可。于是冒顿大怒,说:“地者,国之本也,柰何予之!”(《史记·匈奴列传》)便把主张给东胡土地的大臣都杀了。冒顿发兵向东袭击东胡,下令全国士兵,有后退的皆斩。东胡早先轻视匈奴,并无防备,等到冒顿引兵来犯,大败东胡军,消灭了东胡王,掳掠了他的人民和牲畜。回来后,向西打败了月氏,向南并吞楼烦和白羊河南王,又全部收回了秦将蒙恬所夺取的匈奴土地。以汉原河南塞为界,到达朝那,肤施,进而侵入燕、代两地。这时的汉军与项羽相持不下,中原地区被战争弄得疲惫不堪,无暇西顾,因此冒顿的势力得到了壮大,手下有能弯弓射箭的士卒达三十多万,设左右贤王二十四长,称雄于大漠南北。 匈奴从其先祖淳维单于至头曼单于,已有一千多年了,但匈奴的地域时大时小,内部也别散分离,直到冒顿单于时,匈奴最为强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使其成为一代雄主。 此后冒顿又率兵向北征服了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国,尽使北方各族服从他的统治。 汉平定中原不久,为加强边防调韩王韩信去代郡,都马邑(今山西朔县)。匈奴大举进攻马邑,迫韩王投降了匈奴。于是匈奴引兵向南,越过句注山,直攻太原,兵锋及于晋阳城(今山西太原西南),威胁西汉的统治。 公元前200年,刘邦率兵前去抗击匈奴,时逢冬季,风雪交加,奇寒无比,有十分之二的士兵冻掉了手指。于是冒顿佯装败北,暴露自己的老弱病残之兵,掩藏起精锐之师,诱汉兵追赶。高祖果然将以步兵为主的全部三十二万汉兵用以北逐匈奴。高祖到先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其步兵还没有到齐。冒顿派精骑四十万围困高祖于白登山(平城东),七天七夜,被包围的汉军得不到军粮接济,情势十分危急。高祖用陈平计,暗中派使者厚赠礼物给冒顿的阏氏,阏氏对冒顿说:“两主不应相困。现在即使得到了汉朝土地,单于您也终究不能住在那里。况且汉王自有神灵保佑,请单于您仔细考虑。”冒顿原与韩王信的大将王黄、赵利相约共灭汉王,可王黄、赵利的军队未到,冒顿怀疑可能和汉军有密谋,就听取了阏氏的话,放开包围圈的一角。高祖刘邦下令所有士兵都拉满弓外向,从匈奴解开的一角直冲而出,终于和大军会合。冒顿这时已引兵离去,汉朝也领兵撤退。 其后冒顿常结连汉朝叛将,引兵侵扰汉朝边地,使得汉朝深感忧虑。当时汉初定,国力弱,于是高祖便派刘敬前去缔结联姻和约。奉送皇族女儿冒称公主去做单于的阏氏,每年奉送给匈奴丝棉、绸绢、酒米食物各有一定的数量,汉匈结约为兄弟之国,冒顿才稍稍停止侵扰。 高祖死后,孝惠帝、吕后时,匈奴骄横无礼,冒顿竟然在给吕后的信里有侮辱性言语,吕后想攻打匈奴,被诸将所劝未行,依旧实行和亲成策。文帝初年,冒顿又派右贤王进占了黄河河套以南地区,后消灭月氏,平楼兰、乌孙、呼揭等国。第二年冒顿到致信汉文帝愿意恢复过去的和约,文帝作了友好的答复,双方转向通好。 公元前174年,冒顿去世。其子稽粥单于立,号曰老上单于。
H. 汉武帝时期在位的匈奴单于是谁叫什么子女有谁
汉武帝时期在位的匈奴单于是伊稚斜单于。叫伊稚斜,子女是:乌维单于。
汉武帝元朔三年(乙卯,公元前一二六年),匈奴军臣单于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攻破军臣单于太子于单,于单亡降汉,但此时的匈奴已经今非昔比,而中原的汉朝也进入了最鼎盛的时期。
汉武帝先后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将军对匈奴进行了进攻。 在王庭之战中,匈奴主力被卫青率领的汉朝大军几乎全部歼灭,匈奴向北处逃走,迁至荒芜的漠北草原。经过后来其他汉朝几位将军的进攻下,原来属于匈奴的国土几乎全部沦为汉朝领地。喧赫一时的匈奴帝国时代结束了。
经过这次失败,匈奴势力从此退出河套及其以西一带。史称“是后匈奴远遁,而幕(漠)南无王庭”。
(8)单于由谁创造扩展阅读
匈奴人由于远离水草茂盛的阴山地区,畜牧业生产发展从此受到严重限制。而汉王朝利用夺得的“匈奴左地”,令原为其附属的乌桓族(原住于辽河流域及老哈河一带)徒居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塞外,为汉侦匈奴动静。
又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月氏、大宛,以公主妻乌孙昆莫,拆散匈奴与乌孙的联盟 ;复于浑邪王故地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切断其与羌族的交通。于是匈奴势力日削。
公元前114年(汉元鼎三年),伊稚斜单于死。子乌维单于(前114—前105)、孙乌师庐单于(儿单于)(前105—前102)相继立。
I. 单于是根据什么做出“引兵还”的决定的
单于入汉塞,未至马邑百余里,见畜布野而无人牧者,怪之,乃攻亭。是时雁门尉史行微,见寇,保此亭,知汉兵谋。单于得,欲杀之。尉史乃告单于汉兵所居。单于大惊曰:吾固疑之。乃引兵还。
J. 单于是谁
卢纶(生卒约737-约799)中唐时代,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朝存在于(618年-907年)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与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争夺四方霸权。而从《姓氏寻源》和《汉书·匈奴传》的记载考证可知,单于氏源自少数民族的匈奴。匈奴存在于(公元前209年-公元357年)。
卢纶时代的中唐,匈奴已经灭亡,唯一与单于有关联的只能是突厥,所以:诗中的单于代指敌人首领,而不是某个单于。朱泚之乱发生后,咸宁王浑瑊出镇河中(今山西永济),召卢纶为元帅府判官。军营生活,使卢纶诗风较为粗犷雄放,关于军旅边塞诗,写得极有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