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拉链只是一个小小的发明,但是整个世界都离不开它.它被美国《科学世界》杂志评选为
(1)据原题中“1893年前后,美国工程师惠特科姆、贾德森利用凹凸齿错合原理,设计出一种可快速滑动的关启系统,并申请了专利,这就是早期的拉链”可知,拉链的原理是:凹凸齿错合原理;
(2)拉链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多,如于衣服、提包等都是利用拉链为人类提供服务的.
故答案为:(1)凹凸齿错合原理;(2)衣服、提包;
『贰』 拉链装置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1986年,美国著名的《科学世界》杂志根据广大读者的推荐,从成千上万件发明中,选出了20世纪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十大发明。这十大发明中有飞机、火箭、尼龙、电视、电冰箱、飞艇、集成电路等赫赫有名的科技成果,可是名列榜首的,却是一件小玩意儿——拉链。
小小拉链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拉链的发明是在1890年前后,那时有个名叫惠特科姆·贾德森的美国人,对当时用缝纫方法制成的生活用品有一种感觉——使用时总有某种不便。例如,手提包、口袋等物,除了用绳、带捆扎外,就是用扣子封口,既麻烦又不美观。
有一次,贾德森带着事先买好的生日礼物去看望他的大表姐。快下火车时,车门口比较拥挤,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不慎跌倒,胳膊肘压在她携带的一个鼓胀的布袋上,按扣封住的袋口被胀开,内装的大米撒了一地。贾德森放下自己的手提包,去搀扶那个老太太。当他回过头拿起自己的提包时,发现轻了一些,并且有一段未封严的包口张大了。打开一看,里面的一盒生日礼物不见了。
这件意外事情的发生,给贾德森以很大刺激。他认为老太太那袋大米的撒出以及他那盒生日礼物的丢失,主要是由于布包或布袋的口封闭不严所造成。因此他决心搞出一个可以把对接缝严实封闭并且开合方便的闭锁装置。然而,这种装置并不是一想就能想出来的,贾德森冥思苦想了很久,也没想出个头绪来。
有一天,贾德森看见一个木匠正在做一个木箱,木匠用带有间齿的两块木板拼接箱子缝,他对这一举动进行了认真的观察与思考,进而想到:在布袋或包的开口部采用类似这样的间隔齿装置,一定能把开口部位封锁严实。关键问题是: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才能使它开合自如呢?
这个悬而未决的难题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后来有一次,他到一家铁匠铺准备购买一个饭勺。
这里的铁勺子吊挂得不但整齐而且巧妙:一根被支架在水平位置的钢筋棍上吊挂着上下两行,上面的一行是由钢筋棍直接穿过勺柄孔,而下面的一行是勺柄朝下,通过勺部“咬合”在一起的。贾德森选中了下行左起第五把铁勺,他使劲朝下拽,却是拽不下来。看来咬合得很紧。后来,铁匠师傅告诉他,把左边的四把勺子向外扒开。果然见效,他需要的那把就轻而易举地取下来了。
买饭勺给他带来了意外的收获,那种紧紧咬合在一起的两行铁勺成了他设想中的“拉链”的雏形。以后,他就根据这种咬合原理设计出了拉链装置。不知你注意到没有,现在的拉链齿除了采用等距离间隔排列以外,它的齿形有个特点,即一面凹下,一面凸起,宛如一个微型饭勺。这两排齿在一个滑动链的作用下开合。这个滑动链前头宽,后头窄,当它向前滑动时,窄的一端压迫两边的齿,使两相邻的齿的凸凹部密合到一起,闭锁得很结实;向后滑动时,它的前端的挡头迫使两边的链齿张开一个角度,拉链就逐步被打开了。
在现代人看来,拉链的结构简单得很。然而,当年的贾德森在煞费苦心地想出凸凹齿错合原理,并设计出这种开合机构后,在制作过程中又遇到了重重困难。1893年,贾德森在完成这项发明后申请了专利,并与沃尔特律师合建一个公司进行拉链生产。12年后,这个公司的拉链制造机才开始运转,制出的产品很粗糙。
又过了7年,瑞典工程师纳逊德巴对贾德森的发明很感兴趣。他意识到“可移动的扣子”若能克服缺点,其用途将不可限量。他对贾德森的发明进行改革后,制出的拉链才使用户感到满意。1924年,美国固定公司从纳逊德巴处买进专利,将它投入生产,并在商品交易会上当场表演。新的可移动扣子引起了人们的很大兴趣,大家看到它使用十分方便牢靠都很赞赏。根据它开合时发出的摩擦声,固定公司为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叫做“ZIPPER”,也就是拉链。
拉链很快在世界上流行起来,从最初只用在雨靴上,一直发展到鞋、帽、服装、书包、提包、钱包等许多生活必需品上,甚至于枕套、沙发垫、公文包、笔记本……众多物品都用上了拉链。拉链已不再局限于服装鞋帽业,在人类生活的众多方面都可以看到它的作用。
有人曾在相声中针对那些粗枝大叶的外科医生,调侃地建议在开刀的刀口上装根拉链。谁曾想到,美国外科医生史栋在人体胰脏手术中,真的用上了拉链。以前,病人胰脏开刀以后常会大量出血,因而必须在腹部反复开刀、缝合,以便更换纱布,这种方法使病人痛苦不堪。史栋把普通裙子上用的7英寸拉链缝在伤口上,换一次纱布只要5分钟,不需要反复开刀了,病人痛苦减少了,治愈率也更高了。
詹金斯医生发明了一种“皮肤拉链缝合术”,用粘在皮肤上的拉链使伤口两边贴紧,不必缝针,肌肉和皮肤愈合很快,伤痕还很小。
“拉链式香肠保鲜技术”又是一项用拉链的新发明。为了保持香肠的鲜度,外面的套膜要厚,但厚的套膜很难切开。为此,德国柏林大学的科学家将拉链便于“开、合”的技术移植到香肠上,提高了香肠鲜度,延长了保鲜期。你看,拉链不仅为人类的衣着带来极大的方便,还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发挥作用,它不愧是20世纪一项最伟大的发明。
『叁』 拉链是谁发明
美国的机械工程师威特康·贾德森.
该项专利的拉链结构简单、精巧、可靠,侧拉强度大。这对拉链诞生来说是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在拉链发明前,人类主要是应用钮扣和紧固件来穿戴衣服和鞋子的,随着便于骑马长统靴的问世,采用铁钩式扣件既笨重,穿脱又不便。十九世纪中期,美国、欧洲就出现了一些拉链的专利申请,但有的申请只有构思,而从未实施过;有的申请在实施了,但未能商业化推广。其中值的一提的是美国人惠特康•贾德森,1893年的US504038的专利申请,提出通过拉头沿接缝活动打开和闭合一连串钩环式扣件的构思,并将其制在鞋上在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展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由于笨重、钩环搭接松散,易暴裂,拉头移动不顺畅以及制造不易等原因,未受市场青睐,未能实现商品化。吉德昂?逊德巴克的专利发明克服了上述一系列缺陷,关键是链牙的巧妙设计,使拉链具有了实用价值。他自己然后又研制成了冲压部件和将链牙装在带上的机器。在1920年前后,拉链很快在全世界流行开了,大量用于服装、靴子、香包等。
『肆』 拉锁是谁发明的怎么发明的
1893年,一个叫贾德森的美国工程师,研制了一个“滑动氏没紧装置”,并获得了专利,这是拉链最初的雏形。这项装置的出现,曾对在高统靴上使用的扣钮扣钩造成了影响。但这一发明并没有很快流行起来,主要原因是这种早期的锁紧装置质量不过关,容易在不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松开,使人难堪。
1913年,瑞典人桑巴克改进了这种粗糙的锁紧装置,使其变成了一种可靠的商品。他采用的办法是把金属锁齿附在一个灵活的轴上。这种拉链的工作原理是:每一个齿都是一个小型的钩,能与挨着而相对的另一条带子上的一个小齿下面的孔眼匹配。这种拉链很牢固,只有滑动器滑动使齿张开时才能拉开。
拉链最先用于军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首次订购了大批的拉链给士兵做服装。但拉链在民间的推广则比较晚,直到1930年才被妇女们接受,用来代替服装的钮扣。
拉链是在1926年获得现在的名称的。据报道,一位叫弗朗科的小说家,在推广一种拉链样品的一次工商界的午餐会上说:“一拉,它就开了!再一拉,它就关了!”十分简明地说明了拉链的特点。拉链这个词是这样来的。
『伍』 拉链(拉锁)是谁发明的,如何发明的如何评判它的作用
1893年(一说1883年)复,一个叫贾德森的美制国工程师(科威特人),研制了一个“滑动氏没紧装置”,并获得了专利,这是拉链最初的雏形。这项装置的出现,曾对在高统靴上使用的扣纽扣钩造成了影响。但这一发明并没有很快流行起来,主要原因是这种早期的锁紧装置质量不过关,容易在不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松开,使人难堪。
1902年,一家原来生产纽扣和花边的企业对贾德森的发明产生兴趣,他们买下了专利,注册了“扣必妥”商标,开始生产装在鞋上的拉链。但这家“吃螃蟹”的公司很快就走上了毁灭之路,其生产的“扣必妥”不是拉不上,就是打不开,有时又突然绷开,使消费者尴尬万分。名誉扫地的“扣必妥”成了滞销产品,这个第一家生产拉链的公司也因亏本而关门。
1912年,贾德森公司的雇员森德巴克对这种“自动纽扣”进行了改进,把链上的每个齿牙改成了上凸下凹的形状,这样齿牙能完全一一对应咬合,既不易卡住,也不易脱节裂开,并且有了一个新名字——拉链(zipper)。
『陆』 拉链发明人 以及拉链诞生的意义
拉链又称拉锁。它是近代方便人们生活的十大发明之一。
拉链的出现是一个世纪之前的事。当时,在欧洲中部的一些地方,人们企图通过带、钩和环的办法取代钮扣和蝴蝶结,于是开始进行研制拉链的试验。
1893年,一个叫贾德森的美国工程师,研制了一个“滑动氏没紧装置”,并获得了专利,这是拉链最初的雏形。这项装置的出现,曾对在高统靴上使用的扣钮扣钩造成了影响。但这一发明并没有很快流行起来,主要原因是这种早期的锁紧装置质量不过关,容易在不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松开,使人难堪。
1913年,瑞典人桑巴克改进了这种粗糙的锁紧装置,使其变成了一种可靠的商品。他采用的办法是把金属锁齿附在一个灵活的轴上。这种拉链的工作原理是:每一个齿都是一个小型的钩,能与挨着而相对的另一条带子上的一个小齿下面的孔眼匹配。这种拉链很牢固,只有滑动器滑动使齿张开时才能拉开。
拉链最先用于军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首次订购了大批的拉链给士兵做服装。但拉链在民间的推广则比较晚,直到1930年才被妇女们接受,用来代替服装的钮扣。
拉链是在1926年获得现在的名称的。据报道,一位叫弗朗科的小说家,在推广一种拉链样品的一次工商界的午餐会上说:“一拉,它就开了!再一拉,它就关了!”十分简明地说明了拉链的特点。拉链这个词是这样来的。
『柒』 贾德森发明拉链的原因是什么
1893年的一天,美国芝加哥市有一个名叫惠特科姆·贾德森的工程师,他看到妻子做衣服钉纽扣钉得手指都磨破了,感到很心疼。为减轻妻子的痛苦,他利用凹凸齿错合的原理,设计出一种可快速滑动的关启系统。他的方法是:在两条布边上镶嵌一个个V形的金属牙,再利用一个两端开口、前大后小的元件,让它骑在金属牙上,通过它的滑动,使两边金属牙啮合在一起,从而发明了“滑动绑紧器”。同年,他把样品送到哥伦比亚博览会上展出,得到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人们把贾德森的发明叫作“可移动的扣子”,这就是早期的拉链,比起传统的连接方式来,拉链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捌』 拉链是谁发明的,他是怎么工作的
1893年,怀特科姆·贾德林(美国)申请了一种“拉链锁”的专利,即现代拉锁的前身。他与商人科尔·刘易斯·沃克合作,创立了通用拉锁公司,以此推广自己的发明。吉德沃恩·萨德培科(瑞典)任通用设计主管期间,经几年的改造,于1913年设计出我们现在所用的拉锁,并于1917年获得专利。“拉锁”这个词来自B·F·固德里奇公司,他们把“拉锁”放到胶鞋帮上时对其重新命名。
19世纪时,衣服和许多皮靴及鞋子都用扭扣扣牢。人们穿好一件外衣或一双靴子之前,有时要整理外衣背面或皮靴边沿的几十个钮扣。
一位叫做惠特康布·贾德森的美国工程师认为他能使事情好办些。他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扣件,它包括一系列的扣子。这些扣子可以用一个滑动的金属导轨来打开或关上。他把这新玩意儿叫做“鞋扣开关器”,并且在1893年获得了此项专利。
这是一个出色的构思,但并不十分行得通。贾德森早期的扣件经常卡住,同样也经常突然公开。贾德森不断地琢磨这一设想,同时不断对它加以改进,并且发明了制造它的机器。但它不够可靠,人们也没有大量购买它。
另一个工程师吉德昂·桑德贝克被吸引来做最后的改进,以使设想成为现实。
上图:使用起来既快捷又便利,如今拉链在各类外套上都可以找到。
桑德贝克于1908年开始到贾德森的公司工作。他好几次重新设计了扣件的链节,随后于1913年提出了获胜的方案:相交形状的链节应该容易制造,并且扣起来也方便、可靠。这一发明物很快便出售了几千个。
1923年,也就是在贾德森最初申请专利30年后,贾德森和桑德贝克的发明物才最终以“拉链”的形式而闻名于世。
『玖』 拉锁是谁发明的
贾德森 拉链的出现是一个世纪之前的事。当时,在欧洲中部的一些地方,人们企图通过带、钩和环的办法取代钮扣和蝴蝶结,于是开始进行研制拉链的试验。 1893年,一个叫贾德森的美国工程师,研制了一个“滑动氏没紧装置”,并获得了专利,这是拉链最初的雏形。这项装置的出现,曾对在高统靴上使用的扣钮扣钩造成了影响。但这一发明并没有很快流行起来,主要原因是这种早期的锁紧装置质量不过关,容易在不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松开,使人难堪。 1913年,瑞典人桑巴克改进了这种粗糙的锁紧装置,使其变成了一种可靠的商品。他采用的办法是把金属锁齿附在一个灵活的轴上。这种拉链的工作原理是:每一个齿都是一个小型的钩,能与挨着而相对的另一条带子上的一个小齿下面的孔眼匹配。这种拉链很牢固,只有滑动器滑动使齿张开时才能拉开。 拉链最先用于军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首次订购了大批的拉链给士兵做服装。但拉链在民间的推广则比较晚,直到1930年才被妇女们接受,用来代替服装的钮扣。 拉链是在1926年获得现在的名称的。据报道,一位叫弗朗科的小说家,在推广一种拉链样品的一次工商界的午餐会上说:“一拉,它就开了!再一拉,它就关了!”十分简明地说明了拉链的特点。拉链这个词是这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