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解剖术是谁发明的

解剖术是谁发明的

发布时间:2021-07-28 21:50:40

❶ 手术是谁发明

你好!这来是医学发展史的长期经验源积累的结果,中国最早有记载的麻醉手术可能要算是华佗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有个“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描写了关云长一面下棋,一面让华佗切肉刮骨解毒。祝你健康!

❷ 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创始人是谁

16世纪的维萨里直接观察人体,他在巴黎求学时,曾偷过绞刑架上的犯人尸体,还曾把一个死人头骨藏在大衣内带进城,放到自己床底下,甚至带领学生盗过墓。法国的宗教裁判所注意到了他的“异端”行为,他为此不得不到意大利去继续学医,毕业后很快晋升为解剖教授。他的著作《人体的构造》,于1543年出版。在这本著作中,他遵循解剖的顺序描述人体的 人体断层解剖学图谱
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的自然形态和分布等。《人体的构造》一书的出版,意味着近代人体解剖学的诞生,它的意义如同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为天文学开创新纪元一样,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❸ 解剖显微镜是谁发明的

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电镜,是使用电子来展示物件的内部或表面的显微镜,根据电子光学原理,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透镜,使物质的细微结构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数下成像。 1926年汉斯·布什研制了第一个磁力电子透镜。1931年恩斯特·鲁斯卡和马克斯·克诺尔研制了第一台透视电子显微镜。展示这台显微镜时使用的还不是透视的样本,而是一个金属格。1986年卢斯卡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38年他在西门子公司研制了第一台商业电子显微镜。1934年锇酸被提议用来加强图像的对比度。1937年第一台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推出。一开始研制电子显微镜最主要的目的是显示在光学显微镜中无法分辨的病原体如病毒等。1949年可投射的金属薄片出现后材料学对电子显微镜的兴趣大增。1960年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加速电压越来越高来透视越来越厚的物质。这个时期电子显微镜达到了可以分辨原子的能力。1980年代人们能够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湿样本。1990年代中电脑越来越多地用来分析电子显微镜的图像,同时使用电脑也可以控制越来越复杂的透镜系统,同时电子显微镜的操作越来越简单。

❹ 3dbody人体解剖学动图发明人是谁

解剖学的鼻祖是维萨里,至于动图是谁,还真不知道

这个关系很大么?

这种3D的应该更实用吧,

❺ 外科手术是哪个文明古国的发明

古埃及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能在另一世界继续生活,因而将死者解剖刷成木乃伊(干尸)。由此积累了很多人体生理和解剖知识,这些知识无疑有利于他们的医学的发展。古埃及医生能做外科手术,能治眼疾、牙痛、腹泻、肺病以及妇科的许多疾病。他们用各种植物、动物和矿物配制药物。古埃及的医药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这些知识后来通过古希腊人对西方的医药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希望帮到你。

❻ 起源于西方的人体解剖术,在中国古代有没有出现过

众所周知,现代医学解剖源于西方。中国古代中医理论一直是以内科为主,外科以治疗伤疮痔疣为主很少有人从事过人体解剖。但并非没有。

据《汉书·外戚传》记载:公元16年,王莽活捉了政敌王孙庆。进行了一次人体解剖。而这次的解剖的手段极其残忍,参加解剖的人有太医、尚方官员和熟练的屠夫;研究项目是内脏的大小和相对位置,以及血管的分布和循环规律。这种解剖虽然可以获得治病的科学依据,但从人性的角度上看,则应该获得谴责。

《晁氏读书志》上记载了宋徽宗崇宁年间的一件事:“泗州刑贼弃市,郡守李夷行遣医家并画工往,亲决肤,摘膏肓,曲折图之,尽得纤悉。介校古书,无少异者,比欧希范‘五脏图’过之远矣!实有益医家也”。

可见,中国古代是进行过人体解剖学的,但主要是针对一些罪犯,用来做医学实验的。近代解剖学起源于意大利的维萨里,他于1543年出版《人体的构造》一书。

❼ 人体解剖学的创立与发展

解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在中国战国时代(公元前500年)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内经》中,就已明确提出了“解剖”的认识方法,以及一直沿用至今的脏器的名称。

在西欧古希腊时代(公元前500-300年),著名的哲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和亚里斯多德(Aristotle)都进行过动物实地解剖,并有论著。

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解剖学著作当推盖伦(Galen,公元130-201年)的《医经》,对血液运行、神经分布及人体基本结构诸多脏器已有较详细而具体的记叙,但由于当时西欧正处于宗教统治的黑暗时期,禁止解剖人体,该书主要资料均来自动物解剖观察所得,故错误之处甚多。

(7)解剖术是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其基本任务是探索和阐明人体器官与组织的形态特征、位置比邻关系、生长发育规律和基本功能。

人体解剖学的地位:

解剖学基础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他为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学习,提供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发生发育规律的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判断器官与组织的正常与异常,从而对急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医学科学的学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形态,后功能代谢;先正常,后病理;然后再逐渐涉及临床问题。只有正确认识了正常人体形态结构,才能充分认识其生理,生化过程以及病理变化,进而理解和掌握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特征与诊治,预防原则。

人体解剖学是学习和研究医学的入门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是学习中医和西医的必修课。

❽ 是谁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开刀

华佗 (约公元141~208 年) 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一名琢, 字元化, 沛国谯郡 (今安徽省毫县) 人, 关於华佗的精湛医术, 历史上流传着种种动人的传说, 如他为三国蜀汉大将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 老幼咸知; 他编制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套医疗保健体操--五禽戏, 一直流传至今; 而他发明、运用中药麻醉剂--麻沸散, 进行开腹手术的事迹, 更成为一则千古流传, 脍炙人口的美谈.在西晋陈寿撰著的《三国志·华佗传》和南朝宋·范晔所撰的《后汉书·华佗传》中, 都有关於华佗用麻沸散进行开腹手术情况的详细描绘.《后汉书·华佗传》记载: 华佗遇到病人”若疾发结於内, 针药所不能及者, 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 即醉无所觉, 因剖剖腹背, 抽割积聚; 若在肠胃, 则断截湔洗, 除去疾秽; 既而缝合, 敷以神膏, 四五日创愈, 一月之间皆平复.”从上述这段记载来看, 华佗进行手术的过程大致与现代的外科手术过程相符合, 即先用”麻沸散”对患者进行麻醉, 然后才开腹进行手术, 割掉病变的部分, 再行缝合, 最后敷以”神膏”并进行伤口包扎.华佗因此被后人誉为”中国医学史上外科的开山鼻祖”、”世界上最早发明麻醉术和首创开腹手术的医学家”, 等等.

由於华佗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医学家, 他运用”麻沸散”进行开腹手术的事迹, 不但在中国医学史上有重大影响, 而且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有一定影响.但是, 长期以来, 学术界对於华佗究竟是不是首创开腹手术的医学家, 却存在颇多的争议, 归纳起来, 大致可以分为”疑古派”与”信古派”这两大家.

”疑古派”认为: 史书上有关华佗进行开腹手术的记载, 不足为信, 华佗并不是运用麻醉术进行开腹手术的首创者.这种观点由来已久.宋代学者叶梦得在《玉涧丛书》中就说过: ”此 (指剖腹手术) 决无之理! 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形, 而形之所生者以气也.......腹背肠胃既已破裂断坏, 则气何由舍?安有如是而复生者乎?审佗能此, 则凡受支解之刑者, 皆可使生! ”现代著名学者陈寅恪在《寒柳堂集》中也说: ”断肠破腹, 数日即差 (痊愈) , 揆以学术进化之史迹, 当时恐难臻此.”他还认为: 所传华佗行剖腹术之事, 很可能是古时民间比附印度的一个神话.因为据印度一部古代经书记载: 印度古代有一名叫耆域的”神医”, 会劈开脑袋”除诸虫”和剖开肚皮”扭转肝脏”.印度的佛教在华佗时代已经传入中国, 因此这个神话也可能就随之而来, 进而被民间加到当时称为”神医”的华佗身上了.万方在《医史研究三议》 (载《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 年第1 期) 一文中认为: 华佗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和使用麻醉药进行剖腹手术的说法与历史事实不符.据苏联彼得罗夫主编的《医学史》一书记载: 早在奴隶制时期的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希腊医学中, 就可以看到当时的医生应用植物作麻醉药, 其中用曼陀罗花作为外科手术的主要麻醉药, 达一个世纪之久.关於剖腹术, 在古代印度的佛经中也有许多记载, 如《耆女耆域因缘经》中就记有: 耆域从阿提梨宾迦罗学医, 认识了很多药物.他精研解剖学, 并能治疗人体脏腑中的各种疾患, 如他剖开耆弥长者的腹腔治愈了他的肠胃疾病; 还剖开因骑马堕地而将死的男子腹腔, 为其行肝脏复位术, 等等.可见, 在华佗的麻醉术和剖腹术之前, 古代印度就己有之.

”信古派”认为: 华佗首创开腹手术的史料记载是可信的.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比较多, 如俞慎初在《中国医学简史》一书中, 曾时新在《杏林拾翠》一书中, 杜石然等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和黄桦的《关於华佗首创剖腹手术的异议质疑》 (载《中华医史杂志》1983 年第4 期) 都作如是观.

黄桦在文章中认为: 华佗首创麻醉术和剖腹手术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这既是可能的, 也是现实的.其主要理由是: 一、所谓印度古代”神医”, 只是神话中人物, 其高超的医术, 纯属附会.印度古代真正的医学科学著作--第一部外科学专著《苏色卢多》里面, 确实有不少外科方面的知识, 其中包括120 多种外科用具和具体的手术方法, 但是此书的成书时间却晚於华佗300 多年, 因此, 根本谈不上对华佗的影响; 二、麻醉是行使剖腹手术的一个重要前提, 甚至可以这样说: 没有麻醉剂, 只能有一般外科小手术, 而不可能有剖腹手术.华佗是世界上中药麻醉剂--麻沸散的第一个发明者, 而麻沸散的配方, 据中外有关专家的考证, 其主药是曼陀罗花、草乌、当归、川芎、南星等等, 这些药物, 大都主产於我国或仅产於我国; 三、不论华佗自己, 还是他同时代的人, 都从来没有提到过什么”印度神医”的事; 四、从《周礼》一书开始, 我国历史上已经有了关於外科手术的记载, 因此, 医学发展到华伦时代是完全可以积累起丰富的外科手术经验的.再加上麻沸散的发明, 更为当时的开腹手术提供了前提条件, 因此, 华佗首创剖腹手术, 应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 并非非要从印度”进口”不可; 五、据《世界药学史》一书的作者拉瓦尔的研究认为: ”阿拉伯医学家知道用麻醉剂 (进行手术) , 可能是从中国传出去的, 因为, 中国名医华伦擅长此术.”如果当时印度已有先进的医术传入中国, 为何不同时或更早地传给邻近的阿拉伯医学家呢?

这两派至今还争论不已, 谁是谁非看来尚难定论.

❾ 解剖的发展简史

解剖学是一门较古老的科学,早在史前时期,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如狩猎、屠宰畜类和战争负伤等,即已对动物和人体的外形与内部构造有一定的认识,在石器时代的人居洞穴的壁上即留有很多粗浅的解剖图画,古中国和古埃及即已有尸体防腐知识,几千年前留下来的木乃伊(干尸)还是研究古代历史的宝贵财富。
早在我国战国时代(公元前500年),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中即已有关于人体解剖学知识的广泛记载。《内经》中提到“若夫八尺之上,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循切而得之,其尸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皆有大数。”在此已明确提出“解剖”,并载有学习与研究方法“度量循切”,还有一定的调查统计,“皆有大数”,书中已有了胃、心、肺、脾、肾等内脏名称、大小和位置等的记载,很多名称仍为现代解剖学所沿用,很多数据经过核对,发现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相似,说明古人确是从事过实地解剖与测量的,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就有过解剖学的研究。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人体解剖学。
在西欧希腊时代(公元前300~500年),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被称为西欧的医学之祖)和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哲学家、动物学家)也已进行过动物解割,并著有书籍。
西方最早的、较完整的解剖学论著当推Galen(盖伦,纪元130~201)的《医经》,这部书是16世纪以前西欧医学的权威巨著,书中有很多解剖学资料,对血液运行,神经分布,脑、心等内脏都已有较具体的记载,其资料主要来自动物解剖,错误较多。但由于当时在宗教统治的黑暗时代,禁止解剖人体,因此解剖学和医学以及其他科学一样,都受到了限制,未能发展。在这期间,阿拉伯地区受宗教的压制较小,医学还有一定的发展,Avicenna(纪元980~1037)的《医典》是当时的重要著作,对血管特别是四肢的静脉有较正确的记载。西欧医学中运用切脉方法是从他开始的。切脉法在我国古代早已应用,可能是唐朝时经丝绸之路由我国传到阿拉伯的。
随着西欧的文艺复兴(15世纪)各种科学都有了蓬勃的发展,解剖学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如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解剖学图谱,描绘精细正确,在现代也是罕见的。
文艺复兴时代最伟大的解剖学家Vesalius(1514~1564年)是创立现代解剖学的奠基人。他冒着受宗教迫害的危险,亲自从事人体解剖,著有《人体构造》(1543年)这一伟大的解剖学巨著,全书共七册,系统完善地记述了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构造,纠正了很多Galen的错误论点,为医学的新发展开辟了道路。继他以后,于17世纪Harvey利用动物实验证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首先提出了心脏血管是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他为生理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开辟了道路,使生理学从解剖学中划分出去。Leveenhawk发明了显微镜,Ma1pighi观察了动植物的细胞,从而创建了组织学。十九世纪Schleiden和Schwan创立了细胞学,推动了组织学和细胞学的发展。Golgi对神经系组织构造的仔细研究奠定了现代神经解剖学的基础;Cajal和Nissl的研究,更把神经解剖学的研究引向深入。19世纪以来,结合临床医学的发展,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也达到了全盛时期。连恩格斯也说:“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由此可见解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是如何重要。
进入二十世纪,医学的发展又促进了解剖学研究的深入,随着胸外科、肝外科等各种内脏外科手术的开展,乃对器官内血管和管道等的形态提出了新的要求;电算X-线断层图(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和超声断层图的应用,也对断面解剖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血管缝合手术的提高,显微外科的开展,乃有显微外科解剖学的建立。人体解剖学在不断地发展着,尤其是近数十年来,物理学、生物化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进行,更由于生物力学等边缘学科的建立与发展,解剖学等形态学的研究也有引向综合性学科的趋势,那种纯形态学研究的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我国的解剖学研究,虽然在古代已有很大成就,但是由于长期封建社会制度和儒家思想的束缚,未能得到较大发展。虽然也有汉代的华佗,晋代的孙思邈,宋代的宋慈和清代的王清任等,都曾对医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在解剖学上取得一定的成就。而我国的现代解剖学只是在十九世纪由西欧传入现代医学以后发展起来的,解放以前解剖学工作者只约百余人,老一辈的解剖学家马文昭、张均和臧玉诠等都曾对解剖学的研究作出了一定的成绩。解放以后,在党的正确方针政策指引下,医学事业取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解剖学工作者的队伍已经成十倍地增加,已有了成套的教学设备、标本、模型和图谱。还编写了我国自己的解剖学教材,更新了科研设备,改变了科研条件。在人类学、组织学、胚胎学、神经解剖学和人体解剖学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现在广大的解剖学工作者正在为提高我国的医学科学水平而努力,争取为振兴中华,在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❿ 最早的人体解剖学是什么

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广西地方官府处死欧希范等五十六名反叛者,并解剖死者的胸腹,宜州推官吴简(一作灵简)与医生和画工较仔细地观察了这些尸体的内脏器官,并由画工宋景描绘成图,这便是《欧希范五脏图》。

《欧希范五脏图》是已知最早的人体解剖学图谱。由于该图已佚失,难知其详情,但就已知中医文献来看,吴简对人体胸腹脏器间的位置及相互关系的描述,较之前人详明而准确得多,实际上他已注意到右肾比左肾的位置略低,这是了不起的发现,他明确指出脾在心之左(不言而喻,肝则在右侧),从形态学上纠正了左肝右脾的错误认识。

《欧希范五脏图》不仅在生理解剖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在病理解剖方面也有可贵发现。吴简所云:“蒙干多病嗽,则肺且胆黑。”久病咳嗽而致肺颜色发黑的病理解剖现象是完全可能的。这一解剖发现不仅以事实说明中医学“有诸内必形诸外”,脏腑相关理论,而且首开了中国医学史上从人体内脏形态的改变寻找体表病症产生原因的先例。

《欧希范五脏图》的出现说明我国人体解剖学的水平在十一世纪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解剖学是一门较古老的科学,早在史前时期,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如狩猎、屠宰畜类和战争负伤等,即已对动物和人体的外形与内部构造有一定的认识,在石器时代的人居洞穴的壁上即留有很多粗浅的解剖图画,古中国和古埃及即已有尸体防腐知识,几千年前留下来的木乃伊(干尸)还是研究古代历史的宝贵财富。
早在我国战国时代(公元前500年),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中即已有关于人体解剖学知识的广泛记载。《内经》中提到“若夫八尺之上,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循切而得之,其尸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皆有大数。”在此已明确提出“解剖”,并载有学习与研究方法“度量循切”,还有一定的调查统计,“皆有大数”,书中已有了胃、心、肺、脾、肾等内脏名称、大小和位置等的记载,很多名称仍为现代解剖学所沿用,很多数据经过核对,发现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相似,说明古人确是从事过实地解剖与测量的,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就有过解剖学的研究。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人体解剖学。
在西欧希腊时代(公元前300~500年),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被称为西欧的医学之祖)和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哲学家、动物学家)也已进行过动物解割,并著有书籍。
西方最早的、较完整的解剖学论著当推Galen(纪元130~201)的《医经》,这部书是16世纪以前西欧医学的权威巨著,书中有很多解剖学资料,对血液运行,神经分布,脑、心等内脏都已有较具体的记载,其资料主要来自动物解剖,错误较多。但由于当时在宗教统治的黑暗时代,禁止解剖人体,因此解剖学和医学以及其他科学一样,都受到了限制,未能发展。在这期间,阿拉伯地区受宗教的压制较小,医学还有一定的发展,Avicenna(纪元980~1037)的《医典》是当时的重要著作,对血管特别是四肢的静脉有较正确的记载。西欧医学中运用切脉方法是从他开始的。切脉法在我国古代早已应用,可能是唐朝时经丝绸之路由我国传到阿拉伯的。
随着西欧的文艺复兴(15世纪)各种科学都有了蓬勃的发展,解剖学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如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解剖学图谱,描绘精细正确,在现代也是罕见的。
文艺复兴时代最伟大的解剖学家Vesalius(1514~1564年)是创立现代解剖学的奠基人。他冒着受宗教迫害的危险,亲自从事人体解剖,著有《人体构造》(1543年)这一伟大的解剖学巨著,全书共七册,系统完善地记述了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构造,纠正了很多Galen的错误论点,为医学的新发展开辟了道路。继他以后,于17世纪Harvey利用动物实验证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首先提出了心脏血管是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他为生理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开辟了道路,使生理学从解剖学中划分出去。Leveenhawk发明了显微镜,Ma1pighi观察了动植物的细胞,从而创建了组织学。十九世纪Schleiden和Schwan创立了细胞学,推动了组织学和细胞学的发展。Golgi对神经系组织构造的仔细研究奠定了现代神经解剖学的基础;Cajal和Nissl的研究,更把神经解剖学的研究引向深入。19世纪以来,结合临床医学的发展,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也达到了全盛时期。连恩格斯也说:“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由此可见解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是如何重要。
进人二十世纪,医学的发展又促进了解剖学研究的深入,随着胸外科、肝外科等各种内脏外科手术的开展,乃对器官内血管和管道等的形态提出了新的要求;电算X-线断层图(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和超声断层图的应用,也对断面解剖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血管缝合手术的提高,显微外科的开展,乃有显微外科解剖学的建立。人体解剖学在不断地发展着,尤其是近数十年来,物理学、生物化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进行,更由于生物力学等边缘学科的建立与发展,解剖学等形态学的研究也有引向综合性学科的趋势,那种纯形态学研究的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我国的解剖学研究,虽然在古代已有很大成就,但是由于长期封建社会制度和儒家思想的束缚,未能得到较大发展。虽然也有汉代的华佗,晋代的孙思邈,宋代的宋慈和清代的王清任等,都曾对医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在解剖学上取得一定的成就。而我国的现代解剖学只是在十九世纪由西欧传入现代医学以后发展起来的,解放以前解剖学工作者只约百余人,老一辈的解剖学家马文昭、张均和臧玉诠等都曾对解剖学的研究作出了一定的成绩。解放以后,在党的正确方针政策指引下,医学事业取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解剖学工作者的队伍已经成十倍地增加,已有了成套的教学设备、标本、模型和图谱。还编写了我国自己的解剖学教材,更新了科研设备,改变了科研条件。在人类学、组织学、胚胎学、神经解剖学和人体解剖学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现在广大的解剖学工作者正在为提高我国的医学科学水平而努力,争取为振兴中华,在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阅读全文

与解剖术是谁发明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