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深圳改革开放的变化
深圳充满改革和创新的激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在短短的27年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人均GDP位居中国第一,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过去深圳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室九空人离去,村里只剩老和小。”这首民谣,是对改革开放前的深圳的真实写照。当时,深圳没有大学,没有自己的报纸、广播和电视,仅有的文化设施是一个新华书店和一家五十年代盖的剧院。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还只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渔村;上世纪70年代初期温州人 还不得不在它乡偷偷摸摸做小工匠。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农村人可谓穷得叮当响,他们为了挣得一口饱饭吃,穿越层层铁丝网,泅渡到资本主义地界上去打工,据一位姓潘的先生回忆说,当时只有18000人的沙井镇,逃港就达10000人,蛇口海岸线上每天可见数百具尸首。就是因为穷,老一辈农村人在逃到香港后,拼命工作、赚钱。有个叫陈生的本地人,逃到香港后在一家建筑工地打工,由于没有户口,他只能白天在山上睡觉,晚上才去工地上干活,干了两三年,总算有了七万元的收入,他回到沙井镇开了一家杂货铺。
今天的深圳,拥有430多万人口,综合经济实力进入中国大陆城市的前4名,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居首位,已初步成为一个经济繁荣、法制健全、环境优美、生态优良、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城市。深圳的崛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实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精彩缩影与生动反映,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在新时期紧跟世界文明进步潮流、大步发展的进程。其中深圳金融仍将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新时期“带头”作用,在金融体制、机制、组织结构、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保持在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方面的全国领先地位,使深圳金融成为全国最有创新能力、市场化水准最高、开放度最大市场。
B. 深圳改革开放的第一位市委书记是谁
深圳市第一届市委书记
张勋甫:1979.1.23-1980.6.17
男,1921年生,山东莱芜人,1939年参加革命,曾任佛山地委副书记,后任广东省计委副主任。
可参考 http://ke..com/view/3476715.html?wtp=tt
C. 深圳是哪一年发展起来的
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从这一年开始深圳迅速崛起。
深圳毗邻香港,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中央的指示,深圳特区将建成以发展工业为重点的工、商、农、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同时享有“设计之都”、“钢琴之城”、“创客之城”等美誉。 深圳市域边界设有中国最多的出入境口岸。
深圳是中国经济中心城市,经济总量长期位列中国大陆城市第四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
D. 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发生的变化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强,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巨变历程。深圳所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
时光回溯40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为代表的改革先行者向中央打报告要求“第一个吃螃蟹”,提出创办对外加工贸易区的设想。1979年,小渔村深圳获批立市,第二年又被批准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4)深圳创造的改革第一扩展阅读:
38年荆棘路,深圳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等多项奇迹。
巨变首先体现在经济的跨越式增长。1979年,深圳GDP仅1.97亿元(人民币,下同),人均GDP606元;2017年,深圳GDP2.24万亿元,人均GDP18.31万元,GDP年均增速达23%,创造了世界罕见的“深圳速度”。
深圳创新走在了世界前沿。建市之初,深圳科研院所为“零”。如今,创新已成为深圳发展的重要支撑力。尤其是在产学研融合方面,深圳又走在了中国城市前列,已经建立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到2017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4.13%,接近全球最高的韩国、以色列水平;PCT国际专利2.04万件,占全国的43.1%,连续14年居全国城市第1位;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2.8%,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接轨国际拥抱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经济全球化时代,只有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按照国际规则“打篮球”,聚全球资源为己所用,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E. 深圳特区改革开放30年间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有哪些
深圳充满改革和创新的激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在短短的27年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人均GDP位居中国第一,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过去深圳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室九空人离去,村里只剩老和小。”这首民谣,是对改革开放前的深圳的真实写照。当时,深圳没有大学,没有自己的报纸、广播和电视,仅有的文化设施是一个新华书店和一家五十年代盖的剧院。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还只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渔村;上世纪70年代初期温州人 还不得不在它乡偷偷摸摸做小工匠。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农村人可谓穷得叮当响,他们为了挣得一口饱饭吃,穿越层层铁丝网,泅渡到资本主义地界上去打工,据一位姓潘的先生回忆说,当时只有18000人的沙井镇,逃港就达10000人,蛇口海岸线上每天可见数百具尸首。就是因为穷,老一辈农村人在逃到香港后,拼命工作、赚钱。有个叫陈生的本地人,逃到香港后在一家建筑工地打工,由于没有户口,他只能白天在山上睡觉,晚上才去工地上干活,干了两三年,总算有了七万元的收入,他回到沙井镇开了一家杂货铺。
今天的深圳,拥有430多万人口,综合经济实力进入中国大陆城市的前4名,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居首位,已初步成为一个经济繁荣、法制健全、环境优美、生态优良、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城市。深圳的崛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实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精彩缩影与生动反映,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在新时期紧跟世界文明进步潮流、大步发展的进程。其中深圳金融仍将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新时期“带头”作用,在金融体制、机制、组织结构、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保持在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方面的全国领先地位,使深圳金融成为全国最有创新能力、市场化水准最高、开放度最大市场。
我查的资料哈 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
^-^
https://gss0..com/7LsWdDW5_xN3otqbppnN2DJv/amorae/pic/item/509116225ec9a75693580718.jpg
https://gss0..com/7LsWdDW5_xN3otqbppnN2DJv/amorae/pic/item/c9d316256bc36633d50742de.jpg
https://gss0..com/7LsWdDW5_xN3otqbppnN2DJv/chengjiayao/pic/item/f5bcfe2afa4ca58f023bf67b.jpg
https://gss0..com/7LsWdDW5_xN3otqbppnN2DJv/rwxml/pic/item/0f0cfd7f090f2f1a29388a6a.jpg
F. 改革前后深圳的变迁......
深圳充满改革和创新的激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在短短的27年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人均GDP位居中国第一,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深圳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室九空人离去,村里只剩老和小。”这首民谣,是对改革开放前的深圳的真实写照。当时,深圳没有大学,没有自己的报纸、广播和电视,仅有的文化设施是一个新华书店和一家五十年代盖的剧院。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还只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渔村;上世纪70年代初期温州人 还不得不在它乡偷偷摸摸做小工匠。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农村人可谓穷得叮当响,他们为了挣得一口饱饭吃,穿越层层铁丝网,泅渡到资本主义地界上去打工,据一位姓潘的先生回忆说,当时只有18000人的沙井镇,逃港就达10000人,蛇口海岸线上每天可见数百具尸首。就是因为穷,老一辈农村人在逃到香港后,拼命工作、赚钱。有个叫陈生的本地人,逃到香港后在一家建筑工地打工,由于没有户口,他只能白天在山上睡觉,晚上才去工地上干活,干了两三年,总算有了七万元的收入,他回到沙井镇开了一家杂货铺。
深圳市前身是具有1600多年建制历史的宝安县
G. 改革开放最初深圳最具影响的十大事件是什么
1、深圳建设首个3000吨级泊位
1979年7月,蛇口港区在五湾开工建设深圳第一个3000吨级泊位,标志着深圳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深圳物流业的开端。
2、赤湾港区开工建设
1982年,赤湾港区开工建设。建成后的赤湾港主要从事集装箱、散杂货码头及港口配套业务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是一个内河船舶和远洋巨轮都能靠泊的国际深水河口良港。
3、广深铁路建成全国第一条四线并行铁路
1984年1月1日广深铁路从原广州铁路局广州铁路分局划出,成立广深铁路公司。
1987年底,广深铁路双线建成通车。1994年12月23日,准高速线路改造和增建第三线工程正式投入运营。
1998年5月28日,广深线准高速电气化工程竣工,8月28日正式投入运营。经过电气化改造,2000年9月,第三线电气化竣工通车,成为全国第一条三线并行、全线封闭、全程电气化铁路。
2007年4月18日,广深Ⅰ、Ⅱ线完成提速改造后时速可达200公里,成为全国第一条城际公交化客运专线;广深Ⅳ线建成通车后,广深线成为全国第一条四线并行且客货分线运行的铁路。
4、盐田港建设拉开序幕
1985年12月18日,由深圳市沙头角东河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经济特区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航运总公司按4∶3∶2的比例合资创立了深圳东鹏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90万元,同时由市政府拨款数百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拉开了建设盐田的序幕。1993年10月5日,深圳东鹏实业有限公司与香港和记黄埔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签约《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合资合同》。
经过5年艰苦奋战,1994年7月20日,盐田国际码头迎来了第一艘远洋集装箱班轮——马士基船公司旗下的“阿尔基西拉斯”轮,这标志着盐田一期工程竣工并正式投入营运。
2007年,深圳港货物吞吐量达1.9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为2109.91万标箱,连续5年世界第四。其中盐田港区完成1001.57万标箱,成为我国首个集装箱吞吐量突破千万标箱的单个港区。
5、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于1988年12月28日奠基,1991年11月25日正式开航。开航当年,旅客吞吐量就达166万人次,一跃而居全国第七位。2003年12月10日,实现1000万人次的吞吐量。2007年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大关,货邮吞吐量达61.6万吨,货邮吞吐量和旅客吞吐量在内地民航机场中均排名第四,深圳机场步入世界最繁忙单跑道机场行列。
6、现代物流业成为支柱产业
2000年5月,深圳市第三次党代会将现代物流业确定为深圳市三大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是我国第一个将现代物流业确定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的地区。
2000年,深圳市编制发布《深圳市“十五”及2015年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区域性的物流规划。
2002年10月25日,深圳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深圳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意见》。
2003年3月,《深圳市重点物流项目认定试行办法》出台。
2004年9月,《深圳市重点物流企业认定试行办法》出台。
2004年12月,《深圳市现代物流业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对经认定的重点物流企业,采取补助和贷款贴息两种支持方式。
2007市政府一号文件发布关于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包括物流业在内的高端服务业,物流业成为高端服务业“火车头”。
2007年,深圳市出台《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新开货运航线财政资助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深圳港航产业发展财政资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7、“十一五”规划构筑“1271工程”
2006年7月,《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深圳将在由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现代物流业向供应链物流一体化方向的转型,并以海空两港为中心的物流服务体系为依托,将深圳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中,建设创新型的国内物流先锋城市、绿色物流前沿城市。“十一五”期间,深圳将全面构筑现代物流业的“1271工程”,即一个枢纽、两个基地、七个园区和一个物流信息平台。
与此同时,深圳市提出在2010年基本建成分工明确、合作紧密的七大现代物流园区。其中盐田物流园区“十一五”期间建设规模为新增园区建设规模100万平方米,新增物流总操作能力550万吨/年;平湖物流园区作为国内最早建设的综合性物流园区,核心定位为深圳市综合枢纽型物流园区。
8、2007年8月,深圳海关和深圳机场海关在全国独家率先成功试运作了“跨境快速通关”业务。
“跨境快速通关”是全新的通关模式,深圳海关对空港物流快先实施全新的监管模式。在《内地海关及香港海关陆路进出境载货清单》数据电子化的基础上,以GPS、QP系统和电子关锁等监控手段,实现在深港两地货物无障碍通关,避免了车辆在皇岗口岸重复查验,同时免除车辆在口岸递交纸质单证,全面实现深港两地货物的电子通关。
9、首次提出“陆海空港”同步发展思路
2008年4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完善陆路物流运输体系,促进陆路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品牌化,推动陆海空三港同步协调发展。
这是深圳首次明确提出“陆海空同步协调发展”的思路,意味着深圳将把陆路运输提高到和海港、空港同样重要的位置来支持。
10、UPS亚洲转运中心落户深圳
2008年5月21日,美国UPS宣布将其亚洲航空转运中心转移至深圳机场。
UPS承诺,运营初期在机场执行至少每周108个全货运航班起降架次,并根据业务需要逐步增加。届时,深圳机场货物分拣能力将提高到1.8-3.6万件/时。为深圳打造“南中国超级货运门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H. 深圳的发展历史
首先说一下,深圳并不是“第一个”经济特区,而是“第一批”经济特区,1979年中央同意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中央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其次“经济特区”,就是指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深圳市,在经济发展方面确实领先全国,一方面是政策所致,另一方面深圳是移民城市,不排外,有创新意识,所以造就了深圳的今天。不过,深圳市并不完美,在很多方面还无法称霸全国,如高等教育方面实力就不强,并没有一所全国知名高校,毕竟大学不仅仅需要“资金”,还需要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总之,深圳市取得了伟大成就,见证了改革开放,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I. 深圳改革开放数十年来最主要的成就是什么
三十年巨变
从1978年到2007年改革开放已三十年, 30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城镇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只有经历了过去的年代,才深深地感到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政策无比英明的,无比正确的。老百姓衣领住行等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充满了信心。
衣——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着虽比解放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长期买布要布票,人们衣着虽比解放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长期买布要布票,人们衣着的款式颜色很单调每人拥有的衣服数量不多,一套衣服要穿好多年,兄姐长大了,留给弟弟妹妹穿的,常常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再老三,贫穷之家有姐妹共用一条裤子,兄弟共穿一件衣服的,要相亲时有借人家衣服的,当时社会上男女衣服的色彩没有多大差别,就是蓝、黑、灰、军绿组成的服装的主色调。如今每个家庭平分男女老少,每人都有好多套衣服,春夏秋冬齐备,冬天怕冷有羽绒服保暖内衣,保暖鞋,夏天不怕热,有桑蚕丝亚麻等透气性好的面料,,各种服装色彩艳丽,款式新颖,把世界点缀得更加多姿多彩。
食---改革开放前,人们吃饭按口粮计划,多数人口粮不够吃,买馒头,烧饼等要粮票,南京人喜喜欢吃米,每月米而按计划供应,每月米的计划不够吃,又不想响面食,各种蔬菜水果品种很少,鸡鱼肉蛋等副仪食品很紧张,买肉要肉票,买糖要买糖票,连买豆腐都要票,各种购物计划票琳琅满目,让人看了眼花缭乱,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从此土地利用率很高,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高,粮食取消了计划供应,发展到市场供应,农民家家户户粮食响不完,还能卖余粮,这样又促进了猪牛羊鸡鸭鱼等副食品养殖业的生产,如今我国城乡人民吃粮吃油不用计划,副食品应有尽有,各种蔬菜水果品种齐全,饮食结构有了很大进步,百姓们从温饱型向健康发展。
住---改革开放前,农村多数人住的是泥土墙,茅草房,三代同堂是很普通的事,四代同堂也很多,由于穷盖不起房子烧饭是用土砖灶,用碎草烧火,来还要拉风箱,家中没有一样电器,晚上点煤油灯,当时洋油还要按计划,当时人们向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自来水朝下,现在这些都已一一变成现实,如今农村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洋楼,还用上季自来水,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电器样样都有,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不少人将小套换成了大套,电脑,空调等大部分家庭都有,90%以上人手一部手机。
行---改革开放前,农村的人外出以步行为主当时农村很少有人有自行车的,我上中学时学校离家有十几公里地,我们当时早早起床步行到学校的,当时社会流行三转一响的说法,三转就是收音机,如果哪家女儿出嫁有三转一响赔嫁或收到这样的彩礼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如人外出乘车很不方便,要步行很远的路程到县城才有长途汽车,而且班次很少,如今家爱户户的自行车,不少人家有电动车,摩托车,还有人家有汽车,农村后来流传出了这样的话,林致富,先修路,“现在农村村村有公路,汽车通到了家门口,不少家农民当上了公交司机和售票员,近几年还修了铁路,外出乘火车还是乘汽车随便选择,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外出还做飞机呢,读中学时我们看的科幻书集,什么太阳能,火箭上天,摇控,当时认为是天方夜谭,而现在都一一变成了现实,八十年代初我们看的影片《追捕》,看到真优美家每个房间都有一台电视机了,改革开放确实使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我们老百姓得到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不仅仅是因为今年是奥运年,我们更需要记住的是今年还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大年,改革开放可以说是一年革命性创举,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普遍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三十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体育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区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来,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推,改革开放的30年,是教育事业稳定发展的30年,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
这30年来许许多的成就与成功是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的,改革开放是一次创举,是在中国共产党支部领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地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历程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支部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十几亿人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发展大国摆脱贫困,加快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