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发明鼠标的目的

发明鼠标的目的

发布时间:2021-07-28 21:37:41

发明电脑的目的是什么

电脑的学名为电子计算机,是由早期的电动计算器发展而来的。
通常说到“世界公认的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大多数人都认为是1946年面世的“ENIAC”,它主要是用于计算弹道。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院制造的,但它的体积庞大,占地面积170多平方米,重量约30吨,消耗近140千瓦的电力。显然,这样的计算机成本很高,使用不便。这个说法被计算机基础教科书上普遍采用,事实上在1973年根据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定,最早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应该是美国爱何华大学的物理系副教授约翰·阿坦那索夫和其研究生助手克利夫·贝瑞Clifford E. Berry ,1818-1963)于1939年10月制造的"ABC"(Atanasoff- Berry-Computer)。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会,是因为“ENIAC”的研究小组中的一个叫莫克利的人于1941年剽窃了翰·阿坦那索夫的研究成果,并在1946年时,申请了专利。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73年这个错误才被扭转过来。(具体情况参阅网络----“约翰·阿坦那索夫”词条,希望大家记住ABC和约翰·阿坦那索夫,希望以后的教科书能够修改这个错误)。后来为了表彰和纪念约翰·阿坦那索夫在计算机领域内作出的伟大贡献,1990年美国前总统布什授予约翰·阿坦那索夫全美最高科技奖项----“国家科技奖”。
1956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了,这是第二代电子计算机。只要几个大一点的柜子就可将它容下,运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1959年出现的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最初的计算机由约翰·冯·诺依曼发明(那时电脑的计算能力相当于现在的计算器),有三间库房那么大,后逐步发展而成。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是电脑发展的最新阶段。到1976年,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克雷一号”,使电脑进入了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明,使电子计算机不断向着 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更新换代。
20世纪90年代,电脑向“智能”方向发展,制造出与人脑相似的电脑,可以进行思维、学习、记忆、网络通信等工作。
进入21世纪,电脑更是笔记本化、微型化和专业化,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0万次,不但操作简易、价格便宜,而且可以代替人们的部分脑力劳动,甚至在某些方面扩展了人的智能。于是,今天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就被形象地称做电脑了。
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由IBM于1980年推出。IBM推出以英特尔的x86的硬体架构及微软公司的MS-DOS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并制定以PC/AT为PC的规格。之後由英特尔所推出的微处理器以及微软所推出的操作系统发展几乎等同于个人电脑的发展历史。Wintel架构全面取代了IBM在个人电脑主导的地位。
[编辑本段]分类
从计算机的类型、运行方式、构成器件、操作原理、应用状况等划分,计算机有多种分类。
从数据表示来说,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以及混合计算机三类;
数字计算机按构成的器件划分,曾有机械计算机和机电计算机,现用的电子计算机,正在研究的光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神经计算机等等。
电子计算机就其规模或系统功能而言,可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计算机和单片机。
综合起来说,计算机的分类是这样的:
(1)按照性能指标分类
① 巨型机: 高速度、大容量
② 大型机: 速度快、应用于军事技术科研领域
③ 小型机: 结构简单、造价低、性能价格比突出
④ 微型机: 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
(2)按照用途分类
① 专用机: 针对性强、特定服务、专门设计
② 通用机: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解决各类问题
(3)按照原理分类
① 数字机: 速度快、精度高、自动化、通用性强
② 模拟机: 用模拟量作为运算量,速度快、精度差
③ 混合机: 集中前两者优点、避免其缺点,处于发展阶段

② 谁发明的鼠标

1951年,一个叫恩格尔巴特的人从美国海军退役,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当工程师,生活可以说十分美满。但他认为这样过日子未免太平淡,他开始考虑改变人生之路。
他突然想到了当时尚无踪影的个人电脑。他说:“那是在1951年2月,我有了这种想法。当时想到坐在那儿与电脑彼此交流,这简直让人兴奋得发疯。”他设想电脑与人如何彼此交流,设想如何显示、组织、指引和记载信息。
1963年,恩格尔巴特在斯坦福研究所建立了发展研究中心,终于能追逐自己的梦想了。就在这一年,他用木头和小铁轮制成了最初的鼠标。70年代,施乐公司不断完善恩格尔巴特的发明。1983年1月,苹果电脑公司推出的“莉萨”个人电脑,首先配置鼠标。在专利证书上,鼠标的正式名称叫“显示系统纵横位置指示器”,但不知是谁把它叫做“鼠标”,而且很快便流传开来。
1997年人们为了表彰恩格巴特在人机交互方面的卓越贡献,授予他计算机界最高荣誉――图灵奖。

③ 鼠标的由来

鼠标是1964年由Douglas Engelbart发明的,当时DouglasEngelbart在斯坦福研究所(SRI)工作,该研究所是斯坦福大学赞助的一个机构,Douglas Engelbart很早就在考虑如何使电脑的操作更加简便,用什么手段来取代由键盘输入的繁琐指令。
60年代初,他在参加一个会议时随手掏出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可不是笔记本电脑哦),画出了一种在底部使用两个互相垂直的轮子来跟踪动作的装置草图,这就是鼠标的雏型。到了1964年,Douglas Engelbart再次对这种装置的构思进行完善,动手制作出了第一个成品。因此Douglas Engelbart也被称为“鼠标之父”。
当时还没有“鼠标”的名称,这个新型装置是一个小木头盒子,里面有两个滚轮,但只有一个按钮。它的工作原理是由滚轮带动轴旋转,并使变阻器改变阻值,阻值的变化就产生了位移讯号,经电脑处理后屏幕上指示位置的光标就可以移动了。
由于该装置像老鼠一样拖着一条长长的连线(象老鼠的尾巴),因此,Douglas Engelbart和他的同事在实验室里把它戏称为“Mouse”,他当时也曾想到将来鼠标有可能会被广泛应用,所以在申请专利时起名叫“显示系统X-Y位置指示器”,只是人们觉得“Mouse”这个名字更加让人感到亲切,于是就有了“鼠标”的称呼。
鼠标的普及历程:
鼠标被发明之后,首先于1973年被Xerox公司应用到经过改进的Alto电脑系统中,但是遗憾的是,当时这些系统都是实验用的,完全被用于研究工作,并没有向大众推广,所以鼠标一直都默默无闻。
1979年,Apple公司创始人Steve Jobs被邀请观看Alto以及执行在该系统上的软件。Steve Jobs被自己所看到的电脑技术所震撼,他意识到这些技术代表了电脑未来的发展潮流。这些技术就包括使用鼠标作为指点输入设备和操作系统使用的GUI(Graphics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Apple公司立即将这些功能加入自己的系统中,准备开发新型的家用电脑,并且高薪挖到了十几位Xerox公司的技术人员。 1981年,Xerox公司推出了使用鼠标,并应用GUI操作系统的Star 8010电脑,这是大众首次了解鼠标,可惜由于这种电脑价格过于昂贵,销量很小。尽管如此,鼠标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并开始为人们所掌握。
1983年,Apple公司正式推出LISA电脑,这是Apple公司自己的第一台使用鼠标的电脑,进一步把鼠标介绍给了广大用户,让用户认识到了鼠标的作用。
1984年,LISA的升级产品--Macintosh问世,这是Apple公司的一个里程碑,也是电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为Apple公司带来丰厚收入的同时,也让鼠标走进了前家万户。之后,由于OS/2,Windows系统的广泛使用更进一步推广了鼠标和GUI的应用,使得鼠标逐渐流行起来,并最终成为了电脑的标准配置,从此,每台电脑旁边都有了一个忠实的伴侣,那就是“Mouse”--鼠标。

鼠标的分类:
如果按照结构来分的话,鼠标可以分为机械鼠标、光电鼠标,如果按照与电脑的连接方式来分的话有串口鼠标、PS/2鼠标和USB鼠标。
(1)机械鼠标和光电鼠标
机械鼠标在出现之初,是通过滑动电位器来判断它的移动方向,所以它的灵敏度低、磨损大。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机械鼠标吸收了光电鼠标的一些设计,由纯机械式结构发展成为了光学机械式鼠标,光学机械式鼠标采用了与纯机械式鼠标不同的编码器,并使用了一个滚球靠在两个转轴上的结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光学机械式鼠标成为了目前技术最为成熟的一种鼠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到现在仍然是市场上的主流。
光电鼠标是1981年由Dick Lyon和Steve Kirsch发明的,这种没有滚球的鼠标采用光学定位,最初的光电必须和特殊额垫板配合才能使用,造成诸多不便。随着技术的进步,光电鼠标最终抛弃了垫板,工作的时候通过发送一束红色的光线照射到桌面上,然后通过桌面不同颜色或凹凸点的运动和反射来判断鼠标的运动。光电鼠标的精度相对来说要高一些,再加上重量轻,不用定期清洁鼠标,因此以前常用于需要精确定位的设计领域。目前随着成本的降低,也逐渐推广开来。
(2)串口鼠标、PS/2鼠标和USB鼠标
早期的鼠标并不是电脑的标准配置,因此和现在的鼠标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必须外装电源之外,还要安装特殊的适配卡,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后来出现了一种转接盒,通过它可以把鼠标连接到Parallel接口上。Parallel接口成为了鼠标与电脑连接的第一种接口。
随着鼠标被广泛使用,在加上技术的发展,COM接口(串口)成了鼠标使用的第二种接口,与其它设备一样,鼠标也是使用9针连接接口(DB-9)。由于电脑的COM口本来就少,还要连接其它设备,所以很容易造成资源占用的问题。
目前广泛使用的鼠标都是使用的PS/2鼠标,这种接口是IBM公司于1987年在PS/2系统上推出的,这也是被称为PS/2鼠标的来由。虽然PS/2系统最终没能得到市场的认可,但是其中的一些优秀设计还是被保留下来,比如它的PS/2鼠标接口,现在已经成了ATX主机板上面的标准配置。
USB接口的出现为外设提供了更加简便额连接方案,由于它符合PNP规范,可以实现热插拔,因此使用起来很方便,而鼠标自然不会放过这一装备自己的机会,USB接口的鼠标也适时推出,不过价格要稍贵一些。

④ 鼠标的由来是什么

鼠标的由来,鼠标刚开始就是为了方便,只是电脑内容进行选择而产生发明的。

⑤ 鼠标是谁发明的为什么要叫鼠标

1963年,恩格尔巴特在斯坦福研究所建立了发展研究中心,终于能够追逐自己的梦想了。就在这一年,他用木头和小铁轮制成了最初的鼠标。上世纪70年代,施乐公司不断完善恩格尔巴特的发明。1983年1月,苹果电脑公司推出的“莉萨”个人电脑首先配置鼠标。

在专利证书上,鼠标的正式名称叫“显示系统纵横位置指示器”,但斯坦福研究所的某人把它称作鼠标,这种叫法就此流传了下来。

鼠标的发明先于个人电脑的问世,并且使个人电脑业发生了永久的变化。在使电脑变得更容易使用方面,或许没有一种工具比得上鼠标。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恩格尔巴特并没有因为他的发明而成为百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因为鼠标的发明是用美国政府的资金在斯坦福研究所完成的,所以鼠标的专利权属于政府。

这个老头发明的~最开始一个木头盒子~上面有一个轮子~只能四向扫描~

⑥ 鼠标的来历

鼠标是1964年由Douglas Engelbart发明的,当时DouglasEngelbart在斯坦福研究所(SRI)工作,该研究所是斯坦福大学赞助的一个机构,Douglas Engelbart很早就在考虑如何使电脑的操作更加简便,用什么手段来取 一个会议时随手掏出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可不是笔记本电脑哦),画出了一种在底部使用两个互相垂直的轮子来跟踪动作的装置草图,这就是鼠标的雏型。到了1964年,Douglas Engelbart再次对这种装置的构思进行完善,动手制作出了第一个成品。因此Douglas Engelbart也被称为“鼠标之父”。
当时还没有“鼠标”的名称,这个新型装置是一个小木头盒子,里面有两个滚轮,但只有一个按钮。它的工作原理是由滚轮带动轴旋转,并使变阻器改变阻值,阻值的变化就产生了位移讯号,经电脑处理后屏幕上指示位置的光标就可以移动了。
由于该装置像老鼠一样拖着一条长长的连线(象老鼠的尾巴),因此,Douglas Engelbart和他的同事在实验室里把它戏称为“Mouse”,他当时也曾想到将来鼠标有可能会被广泛应用,所以在申请专利时起名叫“显示系统X-Y位置指示器”,只是人们觉得“Mouse”这个名字更加让人感到亲切,于是就有了“鼠标”的称呼。
鼠标的普及历程:
鼠标被发明之后,首先于1973年被Xerox公司应用到经过改进的Alto电脑系统中,但是遗憾的是,当时这些系统都是实验用的,完全被用于研究工作,并没有向大众推广,所以鼠标一直都默默无闻。
1979年,Apple公司创始人Steve Jobs被邀请观看Alto以及执行在该系统上的软件。Steve Jobs被自己所看到的电脑技术所震撼,他意识到这些技术代表了电脑未来的发展潮流。这些技术就包括使用鼠标作为指点输入设备和操作系统使用的GUI(Graphics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Apple公司立即将这些功能加入自己的系统中,准备开发新型的家用电脑,并且高薪挖到了十几位Xerox公司的技术人员。 1981年,Xerox公司推出了使用鼠标,并应用GUI操作系统的Star 8010电脑,这是大众首次了解鼠标,可惜由于这种电脑价格过于昂贵,销量很小。尽管如此,鼠标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并开始为人们所掌握。
1983年,Apple公司正式推出LISA电脑,这是Apple公司自己的第一台使用鼠标的电脑,进一步把鼠标介绍给了广大用户,让用户认识到了鼠标的作用。
1984年,LISA的升级产品--Macintosh问世,这是Apple公司的一个里程碑,也是电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为Apple公司带来丰厚收入的同时,也让鼠标走进了前家万户。之后,由于OS/2,Windows系统的广泛使用更进一步推广了鼠标和GUI的应用,使得鼠标逐渐流行起来,并最终成为了电脑的标准配置,从此,每台电脑旁边都有了一个忠实的伴侣,那就是“Mouse”--鼠标。

⑦ 鼠标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鼠标发展的里程碑:
1968年,鼠标的原型诞生;
1968年12月9日,世界上的第一个鼠标诞生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它的发明者是Douglas Englebart博士。这只鼠标的设计目的,是为了用鼠标来代替键盘那繁琐的指令,从而使计算机的操作更加简便。这只鼠标的外形是一只小木头盒子,其工作原理是由它底部的小球带动枢轴转动,继而带动变阻器改变阻值来产生位移信号,并将信号传至主机。
1980年代初,出现了第一代的光电鼠标,这类光电鼠标具有比机械鼠标更高的精确度。但是它必须工作在特殊的印有细微格栅的光电鼠标垫上。这种鼠标过高的成本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1981年,第一只商业化鼠标诞生。(最早于Mac广泛应用)
1983年,罗技发明了第一只光电机械式鼠标标,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机械鼠标。这种鼠标结构成为了事实上的业界标准。
1999年,安捷伦公司(Agilent, 后改组为安华高, Avago)发布了IntelliEye光电引擎,继而市场上出现了不需要专用鼠标垫的光电鼠标,光电鼠标的普及由此开始。
2003年,罗技与微软分别推出以蓝牙为通讯协定的蓝牙鼠标。
2005年,罗技与安华高合作推出第一款激光鼠标(无线, 可充电, Logitech MX1000)。
2006年,第一只克服玻璃障碍的有线激光鼠标问世(DEXIN, ML45)。
2006年,蓝牙激光鼠标问世(Acrox)。
2008年,微软推出采用Blue Track技术的蓝光鼠标,几乎兼容所有表面(Microsoft SideWinder X8)。
2009年,罗技推出DarkField激光追踪技术。此技术基本上仍是采用激光辨识,结合运用在实验室的“暗视野(Darkfield)”显微镜技术,让鼠标也能看到透明材质中的小瑕疵、灰尘、微粒等微小物质,并借此提供辨识定位资讯。(Logitech M905、M950)
2009年,苹果公司推出新鼠标Magic Mouse,采用承袭自iPhone、iPod Touch、MacBook的多点触控技术,把所有鼠标按键、滚轮都拿掉,只以一整片多点触控板,就能提供等同一般鼠标的左、右键,以及360度滚轮功能,并能以两指操作更多手势功能。

⑧ 鼠标的发明原因

鼠标的发明是为了使计算机的操作更加简便,来代替键盘那繁琐的指令。

⑨ 鼠标时什么发明的

一、鼠标的诞生及其发明人 世界上最早的鼠标诞生于1964年,它是由美国人道格·恩格尔巴特(Doug Engelbart)发明的。恩格尔巴特于1925年1月30日出生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附近的一个小农场,1942年,他在俄勒冈州立大学学习电气工程。二战期间,恩格尔巴特中断了学业去参军,在Phillipines作为一名电子雷达兵服了两年兵役。1948年,拿到电气工程学士学位后,他留在旧金山半岛NACA Ames 实验室(NASA美国国家航天局的前身)做一名电子工程师。 尊敬的鼠标之父——道格·恩格尔巴特博士 距离鼠标发明4年后,在1968年12月9日,恩格尔巴特在全球最大的专业技术学会—IEEE会议上,展示了世界上第一个鼠标(当时还没有“鼠标”的名称),那是一个木质的小盒子,只有一个按钮,里面有两个互相垂直的滚轮,它的工作原理是由滚轮带动轴旋转,并使变阻器改变阻值,阻值的变化就产生了位移讯号,经电脑处理后屏幕上指示位置的光标就可以移动了。IEEE协会把鼠标的发明列为计算机诞生50年来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可见其对IT历程的重大影响作用。 世界上最早的鼠标:木头鼠标模型 只有1个按钮的木头鼠标,下面是2个滚轮 恩格尔巴特博士和他发明的鼠标 木头鼠标的演示 这个像老鼠一样拖着一条长长尾巴连线的装置,被恩格尔巴特博士和他的同事戏称为“Mouse”。在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后,那时电脑功能还远没有现在这么完善。那些价格昂贵的奢侈品当时主要用途也是用于科研、军事等领域。尽管如此,作为一个富有远见卓识的发明家,恩格尔巴特博士已经意识到,随着电脑的发明以及普及,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无法估量的重大意义,鼠标自然也有可能会被广泛应用,所以他申请了专利,并且起名叫“显示系统X-Y位置指示器”。也许是“Mouse”这个名字简洁而且形象生动,所以“鼠标”的称呼一直被流传下来。当然,那个时候的鼠标与今天不仅外形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它还需要外置的电源来给它供电。 参考资料: http://diy.yesky.com/input/56/2277056.shtml

阅读全文

与发明鼠标的目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