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財務情況表中總財產,創辦者投入財產,辦學積累的財產分別指的是什麼
就你這個表來說:總財產=創辦者投入源財產+辦學積累的財產
也許是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叫法,感覺這個表與財務標准化有些差異,我試著給你梳理下。
創辦者投入財產是指,若注冊了公司的話,就是公司的實收資本。也就是公司創辦者投入的真金白銀+無形資產+固定資產的合計。若沒有創辦公司,是個人的話,就是個人投入的資金+固定資產合計。
辦學積累的財產指,公司的經營後,主營業務利潤采購的固定資產以及剩餘在賬面的利潤可用現金兩項合計數。
⑵ 公司發起人是否必須為公司出資人
一般是必須出資
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的出資規定
發起人的出資方式,適用本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
釋義:本條是關於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出資方式的規定。
一、本法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 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法律、行政法規對評估作價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全體股東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三十。
1、實物出資即以民法上的物出資,包括房屋、車輛、設備、原材料、成品或半成品等。用於出資的實物首先應具有財產價值,因而才可能進行出資額和資本額的界定。而且,出資的實物可以是公司經營所需,也可以與公司的經營使用無關,其允許用於股東出資在於公司可以對其變現支配並實現其財產價值。此種實物是否可以作為出資,應由股東協商確定。
2、知識產權,是指人們對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傳統的知識產權包括商標權、專利權和著作權。工業產權只包括商標權和專利權。現公司法已將出資形式由「工業產權」修改為「知識產權」,將著作權也納入出資形式的范疇,擴大了無形資產的出資范圍。
3、土地使用權出資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使用權的出資,而不是所有權的出資;二是用於出資的土地使用權只能是國有土地的使用權,而不能是集體土地的使用權;三是用於出資的土地使用權只能是出讓土地使用權,而不能是劃撥土地使用權;四是用於出資的土地使用權應是未設權利負擔的土地使用權。
二、有專家認為包括股權與債權,實際上達成妥協的是「股權」,而債權則未通過。即使「股權」也未在法律上出現,可能在司法解釋中給予載明。股權有可能價值不實或不穩定,而債權存在著難以實現(兌現),因此第 27 條對其他形式規定較嚴格,盡可能的避免這些情形。
⑶ 創始人沒有錢占股
有無形資產就可以。無形資產包括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
⑷ 股票發行時為什麼發起人要認購不少於35%的股份
股份有限公司發行A股的條件中有規定發起人要認購不少於35%的股份。
股份有限公司發行A股股票的條件:
(1)其生回產經營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2)其發行的普通股限於一種,同股同權;
(3)發起人認購的股本數額不少於公司擬發行股答本總額的35%;
(4)發行前一年末,凈資產在總資產中所佔比例不低於30%,無形資產(不含土地使用權)占其所折股本數的比例不得超過20%;
(5)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5000萬元;
(6)向社會公眾發行的部分不少於公司擬發行股本總額的25%,擬發行股本超過4億元的,可酌情降低向社會公眾發行部分的比例,但最低不得少於公司擬發行股本總額的15%;
(7)發起人在近3年內沒有重大違法行為;
(8)近3年連續盈利等。
⑸ 無形資產一直末攤銷怎麼辦
尊敬的樓主您好 希望幫助到您
年攤銷額206/50=4.12
以前年度的攤銷應補提,作為以前年度會計差錯更正處理
06年至09年的攤銷額=4.12*(7/12)+4.12*3=14.76萬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4.76
貸:累計攤銷 14.76
我國會計制度對無形資產攤銷的規定
2001年修訂的《企業會計制度》中規定:無形資產應當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當期損益,如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收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限年限,該無形資產攤銷年限按如下原則確定:第一,合同規定收益年限但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合同規定的收益年限;第二,合同沒有規定收益年限但法律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第三,合同規定了收益年限,法律也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收益年限和有效年限兩者之中較短者;第四,如果合同沒有規定收益年限,法律也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10年[3]。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頒發了《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等38項具體准則,並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對於不同性質的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做出了不同的規定:第一,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應攤銷金額應當在使用壽命內系統合理攤銷。企業攤銷無形資產,應當自無形資產可供使用時起,至不再作為無形資產確認時止。企業選擇的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應當反映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無法可靠確定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採用直線法攤銷。第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企業應當在每個會計期間對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進行復核。如果有證據表明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是有限的,應當估計其使用壽命,並按本准則規定處理。
2.國外對無形資產攤銷的規定
美國會計原則委員會在1970年8月發布了《會計原則委員會意見第17號——無形資產(APBNo.17),隨後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又發布了幾項公告和解釋,對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和信息披露進行了規定。APBNo.17認為,無形資產的價值均會逐漸喪失。因此,其價值應在估計的有效期內攤銷,但不得超過40年。即有效期可以確定的無形資產,應在其有效期內攤銷;如果不能確定無形資產的有效期,則應在不超過40年的期限內攤銷;即使無形資產的有效期超過40年,仍應按40年的期限進行攤銷。APBNo.17還同時建議,當所期望的有效年限發生變化時,尚未攤銷的成本應在修正後的受益年限內予以分攤,但不得超過40年。APBNo.17也規定如果不能確定無形資產的有效期,則應在不超過40年的期限內攤銷。美國APBNo.17規定假如企業能證明其他攤銷法更為合適,可不用直線法。
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也於1998年12月公布了《國際會計准則第38號——無形資產》(IASNo.38)對相關的內容做出了規定。IASNo.38攤銷部分指出「有一個允許推翻的假定,即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自其可利用之日起不超過20年」,「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才可能存在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某項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是一個長於20年的特定期間」。對攤銷方法IASNo.38有如下規定:「在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內系統地分攤其應折舊金額,存在多種方法,這些方式包括直線法、余額遞減法和生產總量法。對某項資產所使用的方法應依據經濟利益的預計消耗方式來選擇。並一致地運用於不同期間,除非從該資產獲取的經濟利益的預計消耗方式發生變化」[4]。
3.中外無形資產攤銷比較中外無形資產攤銷比較如表1所示。一、無形資產及其融資作用
會計上的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或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它們通常為企業所擁有的一種法定權、優先權或企業所具有的高於一般水平的獲利能力。比如說,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都屬於無形資產。
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無形資產在企業總資產中的比重越來越大。1995年美國許多企業無形資產的比重已高達50%~60%,同時,無形資產所起的作用也在日益擴大,美國1993年以來工業生產增長的45%是由信息產業帶動的。一些專家估計,知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有可能從上世紀初的5%~20%上升到90%[1]。科學技術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日益顯著,使得對技術、生產工藝的保護形成的各種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等也愈加引起人們的關注。同時,這些無形資產在企業的設立、投資、融資過程中的作用也逐漸被社會重視。
企業融資活動是所有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普遍問題,特別是企業在發展、擴大再生產過程中,由於自有資金不足而必須採取的財務活動。在現行的企業籌資活動中,如果是創業籌資,可以利用創辦人的無形資產吸收風險投資取得企業的權益資本;如果是企業持續經營條件下的籌資,可以將土地使用權、商標權、專利權和著作權中的財產權進行抵押取得貸款;還可以與外商建立合資或合作企業的方式吸收對方的有形或無形資產投資;或者通過特許經營方式取得特許方的先進管理經驗、商標權、營銷網路等資源而降低准人成本。這些都顯示出無形資產為企業以多種形式籌集資金開辟了廣闊的渠道囚。
⑹ 以無形資產入股的利弊
1、從你所述的合作方式,對於你來說是很不合理的,首先講在資金投入方回專本前,你的屬無形資產入股被忽略不計了,這沒有道理,因為你的無形資產入股只要是被資金投入方認可了,就應該正常獲得紅利收入;
2、「公司發展需其他融資或貸款是,有四方按比例承擔風險」,這個條款有問題,你是無形資產投入,該你承擔什麼風險呢,難道是你還要承擔資金的風險嗎,就是如果項目失誤你要自己掏腰包來承擔責任,這不合理,道理還是把你的無形資產股份給忽略不計了,因為你只可以承擔時間與精力、技術(指無形資產)的投入沒有回報,並不應該再承擔其它風險;
3、這種合作方式最大的弊端是,你不能夠全身心的去投入到這個項目中,雖然我不清楚你的無形資產投入具體是什麼(技術、管理、市場),但是只要其它三方認可了你的無形價值,就應該按約定的股份比例正常分配利潤,資金投入方的風險是投入的資金可能損失,你的風險應該是時間、精力的損失,這個道理你要想方設法、婉轉的表達給其它三方,爭取得到認可。
4、假如說你的無形資產投入不能得到正確對待,你也可以採取每月固定工資的方式來談合作條件,以公司收益獎金的方式來獲得你的投資收益,也許可行。
幾點建議供參考!
⑺ 有限責任公司發起人以股權出資的,其在資本構成是屬於現金出資,實物出資還是無形財產出資的方式!
股權出資,顧名思義是股東依據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規定,用其持有的在其他公司的股權版作價出資,設立權新公司的行為。新公司設立後,股東將其在其他公司的股東權益轉讓給新公司,使其成為新設公司財產的一部分。近年來,股權出資已經成為越來越普遍的出資形式,以股權置換完成對新公司的出資是許多投資者優先選擇的出資方式,尤其是在上市公司組建過程中。據工商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作為一種新的出資方式,股權出資有利於擴大投資人出資渠道,同時緩解當前企業融資難。股權出資作為一種新的出資方式,它既不屬於現金出資也不屬於實物出資,更不屬於無形資產出資,而是屬於一種新的出資方式,與以上三種出資方式並列作為出資方式的一種。
⑻ 為何很多公司的創始人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公司法人
好處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傳承企業的財富(可以避稅),以及經驗,人脈關系等無形資產,不好的地方是,這個未必是後代想乾的活
⑼ 創始人不投錢的話,怎麼分股份
1、項目立項者:一般可以佔10%,如果立項人是創始人,則這個股份就是可加權;
2、擁有決定此項目核心影響力作用的資源、人脈等,佔10%-15%;
3、全盤操作項目的項目運營官,佔5%-15%
4、項目總資金明確後,餘下股份按投資額多少為比例;
5、一般都會保留5%-10%不等的團隊獎勵股權,這個空間可以獨立留出來,也可以直接歸到項目總操盤人的股份中。
如果能力不行、資源也沒有、還沒有資金,你就踏實地找份工作吧,別想著怎麼創業融資了:你若值錢,一切都是你的,你若不值錢,一切都和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