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自用的房地產在會計分錄中對應的是「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那作為存貨的房地產在會計分錄中對應的是
房地產企業對應的是「開發成本」,相當於「庫存商品」。之所以不叫庫存商品,是因為沒有這么大的「庫」來存——開玩笑的。
㈡ 我公司是房地產開發公司,競拍了一塊土地,擬開發。請問在開發前,該宗地是納入無形資產還是存貨
存貨,房地產公司的土地屬於存貨
㈢ 房地產公司購買用於建造商品房的土地屬於庫存還是無形資產
房地產抄公司購買用於建造商品房的土地屬於庫存。
房地產公司購買用於建造商品房的土地計入開發成本---土地
借:開發成本---土地
貸:銀行存款
待到商品房完工後,一起轉入開發產品裡面
借:開發產品
貸:開發成本
房地產公司購買用於建造商品房的土地,產權是業主的,不是房地產開發商的,所以不是開發商的資產。
㈣ 房地產開發企業購入用於建造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權屬於存貨。還有說土地是固定資產,土地使用權是無形資產。
其實我也對這個問題有疑問,但是看了1樓的回答,有所悟,我的理解是這回樣:
一般企答業,其主營業務與土地使用權買賣無關;而房地產企業,其主營業務是商品房的交易,而商品房交易時必然伴隨著土地使用權的交易,即房地產企業在結轉商品房成本時,是要將土地使用權算進去的,故土地使用權應當作為房地產企業的存貨。因為只有存貨才能結轉主營成本,不是嗎?
㈤ 如果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用於建造對外出售的房屋建築物的,該怎麼處理
如果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用於建造對外出售的房屋建築物的,其相關的土地使用權的價值應當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築物成本。
1、土地使用權作為無形資產,則要按期進行攤銷和期末進行減值測試。
一旦計提減值則不能轉回,而作為存貨核算則不需要進行攤銷,計提減值也能轉回,由於土地使用權的價值巨大,土地使用權的不同會計處理可能對企業經營成果的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對上市公司業績影響巨大,為盈餘管理提供了空間,增加了上市公司粉飾財務報表存在可能性。
2、《企業會計准則》第28條規定:在未開發前「土地使用權」要計入「無形資產」,但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實質:用於開發的「土地使用權」是「勞動對象」,如同製造企業原材料一樣,在購入時即應記入「存貨」,而不應記入「無形資產」並進行攤銷。
(5)房開企業土地存貨和無形資產擴展閱讀
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的資產規定:
第二十條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前款所指的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包括購買、生產、建造行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項。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不形成資產。
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是指企業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或者雖然不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但該資源能被企業所控制。
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間接導致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企業的潛力。
第二十一條符合本准則第二十條規定的資產定義的資源,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確認為資產:
(一)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二)該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第二十二條符合資產定義和資產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符合資產定義、但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項目,不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
㈥ 在成本模式下,存貨與投資性房地產相互轉換,為什麼不像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那樣結轉
可以理解為把「存貨」賣掉了,扣除相應的減值准備後的凈額作為投資性房地產的初始入賬價值。這和固定資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是有區別的。因為原有的固定資產計提的減值准備和折舊,作為成本模式計量屬性時的投資型房地產都有對應的科目。
存貨的跌價准備是可以在跌價消失後轉回的。而固定資產的減值准備一經計提,持有期間不得轉回,而且你看存貨跌價准備根本沒有在「資產減值准則」中規范合算,或者說教材上沒有把它並入到這里。綜上所述,把一個可以轉回的跌價准備和一個不得轉回的減值損失一一對應,這顯然不合適。
小標題:固定資產是廠房,那麼相應的增值稅進項稅額需要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實際上工程物資如果提及有進項稅的話,也得轉出。如果是建造生產用的生產線,那麼進項稅額是可以抵扣的。
《企業會計准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的規定: 第十五條 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自用房地產時,應當以其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作為自用房地產的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根據現行會計准則的規定,企業將作為存貨的房地產轉換為採用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應當按該項存貨在轉換日的賬面價值,借記「投資性房地產」科目,原已計提跌價准備的,借記「存貨跌價准備」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開發產品」等科目。
所以,首先這是准則規定;存貨跌價准備可以轉回,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均不可轉回,故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不能轉存貨跌價准備。
所以,不能對應結轉,能轉過來的只是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價值。購入原材料自用,應做進項稅轉出,將其進項稅轉入成本。
自用房地產或存貨轉換為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投資性房地產按照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計價,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小於原賬面價值的,其差額計入當期損益;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大於原賬面價值的,其差額計入所有者權益。
㈦ 土地到底是計入固定資產還是無形資產呢
土地使用權一般情況下是按照無形資產核算,這個一般情況下,通常是指,企業版買一塊地用於自用自營,蓋權個辦公樓或者蓋個酒店自己經營這種。
按固定資產核算的情況就是,企業外購建築物的時候,正常情況下是應該以合理的方法把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分為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核算,但是如果難以合理分配,就全部計入固定資產。
另外,在房地產開發企業還可能將土地使用權計入所建造房屋建築物的成本,作為存貨來核算。
土地使用權一般是單獨做為無形資產,除非改變使用用途用於出租,或增值目的時,應當將其轉為投資性房地產。
有些國有土地單獨估價入賬的特殊處理如固定資產。
隨同房產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價值含在房產價值中,如固定資產。但該土地使用權可以單獨評估。
㈧ 房地產開發企業購入用於建造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權屬於存貨。還有說土地是固定資產,土地使用權是無形資產。
房地產企業,其主營業務是商品房的交易,而商品房交易時必然伴隨著土地使用權的交易,即房地產企業在結轉商品房成本時,是要將土地使用權算進去的,故土地使用權應當作為房地產企業的存貨。因為只有存貨才能結轉主營成本。
㈨ 請問房地產公司購買土地產生的印花稅如何記賬,有什麼相關財稅規定
這個其實很簡單,應該計入管理費用。
有人說,土地屬於無形資版產,無形資產准則中明確規定權: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基於這種理解,要將印花稅當作相關稅費計入成本。
不能不說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准則中對於存貨的成本計量也有這樣的描述: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而《企業會計准則附錄-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已經明確規定計入管理費用。
實際工作中,從來沒有人想過購銷合同的印花稅要計入存貨采購成本,因為企業會計准則附錄明確寫了計入管理費用,這種存貨購銷合同的印花稅是常見的業務,不知道為什麼涉及到不太常見的業務(如你此提問)時就犯迷糊,認為要計入成本。
供參考
㈩ 高手請進:什麼是作為存貨的房地產什麼是自行建造的投資性房地產這兩者又如何區別
房地產開發企業存貨有以下幾大類:
1.原材料類存貨。
指用於開發土地、房屋、建築物等開發產品的各種材料物資,如鋼材、木材、砂石、水泥等。
2.設備類存貨。
指企業購人的用於房地產開發經營的各種設備,如電氣設備、衛生設備、通風設備等。
3.在產品類存貨。
指尚未完工的各種土地、房屋等開發產品(即在建工程)。
4.產成品類存貨。
指各種已完成開發建設全過程並已驗收合格,可以按合同規定交付使用或對外銷售的各種開發產品,包括已開發完成的土地、房屋、配套設施、代建工程及分期收款開發產品、出租開發產品和周轉房等。
5.開發用品類存貨。
指企業在進行房地產開發經營活動中所必需的各種用品,包括低值易耗品及其他用品等。
房地產開發企業特殊存貨主要是設備類存貨和各種開發產品。
注意:臨時出租房、周轉房是視同存貨的。
自行建造的投資性房地產:企業自己正在建造過程中的,決定完工後於出租的房地產,在在建的過程中,還是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完工之後如果直接對外出租的,直接轉入投資性房地產核算,屬於投資性房地產
不過按照準則規定,應該該房屋實際已經出租出去之日開始,才能歸屬於投資性房地產,如果只是決定,還沒租出去,不能通過投資性房地產核算,而應計入固定資產
企業會計准則規范的投資性房地產主要包括三類:
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已出租的建築物。
特別注意:房地產開發企業決定增值後再轉讓的土地,不得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
區別:
土地使用權的攤銷:
一、對於房地產開發企業來說:
(1)土地使用權計入無形資產的,比如建造自用的辦公樓,那麼就作為無形資產核算,在辦公樓建造期間的攤銷計入在建工程成本,建成之後計入當期損益(一般是管理費用);
(2)土地使用權作為企業存貨的,比如建造住宅小區,那麼與建造的住宅小區一起作為企業的存貨,是開發成本的一部分,建造期間不攤銷,建成之後與住宅小區一起作為存貨核算,不攤銷;如果住宅小區賣出去了,也不用做相關處理;
(3)土地使用權作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的,比如購入土地使用權的時候就決定建成之後的建築物對外出租,那麼從購入的時候土地使用權就是作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在建造期間不攤銷,建成之後的攤銷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二、對於普通企業來說:
如果土地使用權用於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造物的,土地使用權作為無形資產核算,建造期間,土地使用權的攤銷計入工程成本,工程完工之後,其攤銷計入當期損益;如果外購的房屋建築物與土地使用權無法合理區分的,那麼都作為固定資產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