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捐贈的會計分錄
捐贈的會計分錄如下:
(1)接受時:按新會計准則(有企業直接按稅法內規定)確定的容價值,
借: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原材料
貸:營業外收入——捐贈利得
(2)企業計繳所得稅:如果捐贈收入金額不大,所得稅費用負擔不重,則為: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拓展資料:
現金劃轉捐贈
借:營業外支出—捐贈支出
貸:銀行存款
自產產品捐贈按現行銷售價
借:營業外支出—捐贈支出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 資產類科目有哪些
1、資產類科目:
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利息、其他應收款、壞賬准備。
資產類賬戶是反映資產增減變動的賬戶。資產賬戶按照資產變現速度(流動性) 的快慢又可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兩類,用來核算各類資產的增減變動及結存情況的賬戶。
2、負債類科目:
短期借款、存入保證金、拆入資金、向中央銀行借款、吸收存款、同業存放、貼現負債、交易性金融負債、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
負債類賬戶按照反映流動性強弱的不同可以再分為流動負債類賬戶和非流動負債類賬戶。是用來反映企業負債增減變動及其結存情況的賬戶。
3、所有者權益按其構成,分為投入資本、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三類。
(2)企業對外捐贈無形資產科目擴展閱讀:
資產負債表反映了企業一定日期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情況。資產負債表「年初數」欄內各數據填寫:應根據上年末資產負債表「年末數」欄內所示數字填列。
所有者權益類的未分配利潤項目,在月(季)報中,根據「本年利潤」賬戶期末余額和「利潤分配」賬戶期末余額合並或相減後的數額填列(如果採用表結法,則實現凈利潤額應根據損益類賬戶的期末余額計算確定);在年報中,則可根據「利潤分配」賬戶的年末余額直接填列,如果為未彌補虧損,則以負數填列。
3. 以無形資產對外捐贈貸方可能有營業外收入嗎
無形資產對外捐贈,是企業的資產減少,形成營業外支出,不涉及營業外收入。
借:營業外支出
貸:無形資產
4. 對外捐贈的支出不屬於費用,那他屬於什麼啊,營業外支出
對外捐贈支出,屬於和營業沒有直接關系的支出,因此在"營業外支出"科目核算,會計分錄如下:
借:營業外支出-捐贈支出
貸:銀行銀行等(如涉及實物捐贈,還要考慮涉及到相關稅費)
捐贈庫存商品企業以自產產品捐贈活動不是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不存在現金流入條件,不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 -收入》規定的收入確認標准,不應作為收入處理,稅法則要求視同銷售處理,因而應在年末進行納稅調整。
(4)企業對外捐贈無形資產科目擴展閱讀:
營業外支出的稅法規定:
1、各種贊助支出不得稅前扣除。
2、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而交納的罰款、滯納金不得稅前扣除。
3、納稅人按照經濟合同規定支付的違約金(包括銀行罰息)、罰款和訴訟費可以稅前扣除。
4、損贈支出又具體分為以下情況:
(1)納稅人直接向受贈人的捐贈不允許稅前扣除。
(2)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年度利潤總額,是指企業依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計算的大於零的數額。所得款將捐給貧困人民。
在《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一條明確定義:《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所稱公益性捐贈,是指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規定的公益事業的捐贈。
5、財產損失。
6、國家稅法規定可提取的准備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備金,均不得作為應納稅所得額的扣除項目。即企業計提的八項准備金,除經稅務機關批準的計提不超過年末按《企業會計制度》計提基數0.5%的壞賬准備可在稅前扣除,其他不得在稅前扣除。
7、債權人發生的債務重組損失,符合壞賬的條件下,報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後,可以稅前扣除,債務人發生的債務重組損失,不得稅前扣除。
8、出售職工住房的財產損失。企業出售職工住房的收入計入住房周轉金,不計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因此,發生的出售職工住房的財產損失也不得稅前扣除。
5. 下列關於無形資產的處置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A.無形資產的處置具體包括轉讓.無償調出.對外捐贈
C,應轉入「待處置資產損益」科目
6. 企業所得稅是怎麼算的
應納稅來額:
應納稅額自=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減免稅額-抵免稅額
(1)企業所得稅的基本稅率為25%;
(2)符合規定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稅率;
(3)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
(4)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減按10%稅率。
減免稅額和抵免稅額,是指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和國務院的稅收優惠規定減征、免徵和抵免的應納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
1.直接法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准予扣除項目金額-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提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稅法規定不一致的,應當依照稅法規定計算。
2.間接法
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1)納稅調整增加額
①在計算會計利潤時已經扣除,但稅法規定不能扣除的項目金額;
②在計算會計利潤時已經扣除,但超過稅法規定扣除標准部分的金額;
③未計或者少計的應稅收益。
(2)納稅調整減少額
①允許加計扣除的費用;
②減稅或者免稅收益;
③彌補以前年度(5年內)未彌補的虧損額。
7. 自產商品對外捐贈,會計分錄貸方應該是【庫存商品】還是【主營業務收入】呢
自產商品對外捐贈不確認為企業收入,企業所得稅——增值稅上要做視同銷售處理。會計分錄貸方應該是庫存商品、應交稅費;會計分錄為:
借:營業外支出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企業應設置「營業外支出」賬戶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核算。企業發生各項營業外支出時,記入這個賬戶的借方;期末結轉損益時,從貸方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借方,結轉後該賬戶無余額。
(7)企業對外捐贈無形資產科目擴展閱讀:
企業以債務重組方式收回的債權,以低於應收債權賬面價值的現金收回債權的,企業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該項應收債權已計提的壞賬准備。
借記「壞賬准備」科目,按應收債權的賬面余額,貸記「應收賬款」等科目,按其差額,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債務重組損失)。
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的,債務人應按應付債務的賬面價值小於清償債務的非現金資產賬面價值等的差額,記入「營業外支出」科目(債務重組損失)。
以修改其他債務條件進行債務重組的,未來應收金額小於應收債權賬面價值的,首先沖減已計提的壞賬准備,借記「壞賬准備」科目,已計提的壞賬准備不足以沖減的。
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債務重組損失),按未來應收金額小於應收債權賬面余額的差額,貸記「應收賬款」等科目。
企業發生的罰款支出、捐贈支出,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物資在運輸途中發生的非常損失,借記「營業外支出」。
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按照最新的會計准則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按實際取得的轉讓收入,借記「銀行存款」。
按該項無形資產已計提的減值准備,借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按該項無形資產已計提的累計攤銷,借記「累計攤銷」,按無形資產的賬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
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貸記「應交稅金」,按其差額,貸記「資產處置損益」,或借記「資產處置損益」。只有當無形資產報廢時,按其賬面價值轉作當期營業外支出。
企業應當按照「營業外支出」科目支出項目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期末,應將「營業外支出」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營業外支出」科目應無余額。
8. 其他業務收入與營業外收入有什麼區別
**其他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是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以外的所有通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入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如材料物資及包裝物銷售、無形資產轉讓、固定資產出租、包裝物出租、運輸、廢舊物資出售收入等。
其他業務收入是企業從事除主營業務以外的其他業務活動所取得的收入,具有不經常發生,每筆業務金額一般較小,占收入的比重較低等特點。
**其他業務收入的確定**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除主營業務收入以外的其他銷售或其他業務的收入,如材料銷售、代購代銷、包裝物出租等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的實現原則,與主營業務收入實現原則相同。
二、企業銷售原材料,按售價和應收的增值稅,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按實現的營業收入,貸記本科目,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月度終了按出售原材料的實際成本,借記「其他業務支出」科目,貸記「原材料」科目。原材料採用計劃成本核算的企業,還應分攤材料成本差異。
收到出租包裝物的租金,借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對於逾期未退包裝物沒收的押金扣除應交增值稅後的差額,借記「其他應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企業採取收取手續費方式代銷商品,取得的手續費收入,借記「應付賬款——××委託代銷單位」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本科目應按其他業務的種類,如「材料銷售」、「代購代銷」、「包裝物出租」等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