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手會計一套完整的機械設備租賃公司的賬怎麼做 月底怎麼結轉攤銷
月末會計需要結轉的業務:
一、計提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費、工會經費
1、按工資總額14%提取職工福利費
借:管理費用--福利費
貸:應付福利費
2、按工資總額1.5%提取職工教育費
借:管理費用--職工教育費
貸:其他應付款--職工教育費
3、按工資總額2%提取工會經費
借:管理費用--工會經費
貸:其他應付款--工會經費
二、提固定資產折舊
借:管理費用--折舊費
貸:累計折舊
三、攤銷費用
借:管理費用(或營業費用等)
貸:待攤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
四、計提稅金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營業稅
貸:應交稅金--城建稅
貸:其他應交款--教育費附加
五、結轉各種收入
1、結轉主營業務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2、結轉其他業務收入
借:其他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3、結轉營業外收入
借: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六、結轉成本、支出、稅金
1、結轉成本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2、結轉其他業務支出
借:本年利潤
貸:其他業務支出
3、結轉營業外支出
借:本年利潤
貸:營業外支出
4、結轉稅金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七、結轉各項費用
1、結轉管理費用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
2、結轉財務費用
借:本年利潤
貸:財務費用
3、結轉營業費用
借:本年利潤
貸:營業費用
八、季度計提所得稅
1、提取時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所得稅
2、結轉所得稅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
3、上繳所得稅
借:應交稅金--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B. 12月發生的機械租賃費已支付現金並結轉主營業務成本1月份對方才給開出發票,1月收到票的賬務如何處
二種做法:
1、直接粘復在2014年12月入制賬成本費用的憑證後面,並在摘要中票注附發票。
好處:簡單直接,也沒涉稅風險。壞處:審計部門會說工作不夠認真細致。
2、在2015年1月的憑證里出一張摘要為收到機械租賃費發票:
借:應付賬款-XXX公司
貸:應付賬款-XXX公司
好處:合法合理。壞處:增加了一個過渡的科目和憑證。
C. 工程施工材料費、人工費、機械使用費要每月結轉嗎
工程施工科目和工程結算科目都是執行建造合同專用科目,都是要工程完工後在直接抵銷的,它並不是一個歸結成本再按月結轉的科目
D. 租賃公司的成本怎麼做會計分錄
租賃公司的成本來的會計核源算:
1、企業出租設備的,成本主要有維修費等支出:
借:主營業務成本-維修費
貸:銀行存款
2、計提出租的設備折舊的:
借:主營業務成本-折舊費
貸:銀行存款
根據會計分錄涉及賬戶的多少,可以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
簡單分錄是指只涉及兩個賬戶的會計分錄,即一借一貸的會計分錄;
復合分錄是指涉及兩個(不包括兩個)以上賬戶的會計分錄。
會計分錄格式
第一:應是先借後貸,借貸分行,借方在上,貸方在下;
第二:貸方記賬符號、賬戶、金額都要比借方退後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貸方在右。
會計分錄的種類包括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其中簡單分錄即一借一貸的分錄;復合分錄則是一借多貸分錄、多借一貸以及多借多貸分錄。
需要指出的是,為了保持賬戶對應關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經濟業務合並在一起,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為了反映經濟業務的全貌,也可以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E. 機械加工企業,結轉主營業務成本時,材料差異如何進行分配
差異的形成主要是計劃與實際的有差別,包括數量差與價格差
材料成本差異又稱「材料價格差異」。指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價格成本間的差額。
實際成本大於計劃價格成本為超支;實際成本小於計劃價格成本為節約。外購材料的材料成本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購業務的工作質量。
在材料日常收發按計劃價格計價時,需要設置「材料成本差異」科目,作為材料科目的調整科目。科目的借方登記材料實際成本大於計劃價格成本的超支額,貸方登記材料實際成本小於計劃價格成本的節約額。發出耗用材料所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應從本科目的貸方轉人各有關生產費用科目;超支額用藍字結轉,節約額用紅字結轉。
「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明細分類核算,可按材料類別進行,也可按全部材料合並進行。按材料類別進行明細分類核算,可使成本中材料費的計算比較正確,但要相應多設材料成本差異明細分類賬,增加核算工作量。如果將全部材料合並一起核算,雖可簡化核算工作,但要影響成本計算的正確性。因此在決定材料成本差異的明細分類核算時,既要考慮到成本計算的正確性,又要考慮核算時人力上的可能性。材料成本差異的分配,根據發出耗用材料的計劃價格成本和材料成本差異分配率進行計算。
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計劃成本
差為正數,表示實際大了,叫"超支差";差為負數,表示實際小了,叫"節約差".在發出材料時,先結轉的是計劃成本, 然後再調整為實際成本。
公式變換為:
實際成本=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
在這個式子中,材料成本差異是正數就加,是負數就減.
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材料成本差異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各種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
企業根據具體情況,可以單獨設置本科目;也可以在「原材料」、「包裝物及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設置「成本差異」明細科目進行核算。
二、本科目應當分別「原材料」、「包裝物及低值易耗品」等,按照類別或品種進行明細核算。
三、材料的計劃成本所包括的內容應與其實際成本相一致,計劃成本應當盡可能地接近實際。計劃成本除特殊情況外,在年度內一般不作變動。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應當按月分攤,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計算。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除委託外部加工發出材料可按月初成本差異率計算外,應使用當月的實際差異率;月初成本差異率與本月成本差異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月初成本差異率計算。計算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材料成本差異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月初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四、材料成本差異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入庫材料發生的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借記本科目,貸記「材料采購」科目;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做相反的會計分錄。調整材料計劃成本時,調整的金額應自「原材料」等科目轉入本科目:調整減少計劃成本的金額,記入本科目的借方;調整增加計劃成本的金額,記入本科目的貸方。
(二)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借記「生產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委託加工物資」、「其他業務支出」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原材料等的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原材料等的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
關於計劃成本下材料成本差異的核算
材料成本差異的核算是存貨核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業會計業務核算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同時也是會計實踐中應用的難點。如何提高這一部分學習和應用的效果,下面就此做粗淺的探討。
一、明確材料成本差異核算的內容
按現行會計制度規定,材料成本差異是材料按計劃成本計價方式下,材料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之間的差異額。但這里指的材料,不僅是「原材料」帳戶核算的內容。還包括了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兩部分。但材料成本差異並不核算存貨的所有內容,其明細帳的設置與材料采購帳戶是一致的,即對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進行核算。
二、明確材料成本差異帳戶與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帳戶的內在關系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按計劃成本計價,是指其收入、發出、結存均按計劃成本計價。但按《企業會計准則》的要求,會計核算要遵循歷史成本或實際成本核算的一般原則,這樣月未必須將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的收入及發出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材料成本差異」是一個調整帳戶,通過對「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的調增、調減,反映出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的實際成本,以符合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
差異的調整是計劃成本核算的核心問題,要做到熟練、正確地調整差異,筆者認為,必須要明確材料成本差異帳戶與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帳戶的調整與被調整的關系,從內涵上加以認識,而不是簡單地對某些帳戶的方向進行死記。這里需要再明確的一個問題是,有些同志認為材料成本差異調整的是其所對應的一切帳戶,如「材料采購」、「生產成本」等,事實則不然,其調整的是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帳戶。以原材料帳戶為例,如對收入業務加以調整,假定原材料人庫計劃成本為100元。體現在帳簿是就有「原材料」帳戶借方為100元),實際成本為105元(計劃成本小於實際成本,習慣上稱之為超支),則「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帳戶必定在借方加以調增5元,原材料與材料成本差異兩帳戶共同反映出原材料的實際成本105元;如原材料入庫計劃成本為100元,實際成本為98元(計劃成本大於實際成本,習慣上稱之為節約),則「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帳戶必定要在貸方加以調減2元,原材料與材料成本差異共同反映出原材料的實際成本為98元。
同樣,如對發出業務調整差異,也可採用上述換位理解的方法,如發出原材料計劃成本為100元,體現在帳簿上就有原材料貸方100元,材料成本差異率為超支 2%(即100元的計劃成本應負擔差異之元,實際成本為102元),則在「材料成本差異一原材料」帳戶的貸方必定要調增2元,兩帳戶反映出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為102(100+2)元;如發出原材料為100元,材料成本差異率為節約2%(即100元的計劃成本應負擔差異一2元,實際成本為98元),則在 「材料成本差異一原材料」帳戶的貸方必定要調減2元,用紅字反映,有的同志可能有疑問。為什麼不用「材料成本差異一原材料」的借方金額反映,而在貸方用紅字,主要是因為發出材料體現為原材料帳戶的貸方,為與被調整帳戶方向一致,便於從調整的角度加以理解。
通過上述舉例可看出,只有明確材料成本差異帳戶與被調整帳戶的內在關系,才能准確熟練地把握調整的內容、方向和金額,也會很直觀地明白了大家習慣上講的 「對收入業務調差異,超支計材料成本差異的借方,節約計貸方:對發出業務調差異,均計人材料成本差異的貸方,超支用藍字,節約用紅字」。
三、明確材料成本差異的核算環節
材料成本差異核算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收入與發出環節的差異額,囚收入的途徑及發出的用途不同,因此材料成本差異的核算也不相同。
(一)收入環節材料成本差異的核算
收入環節、以原材料為例,涉及外購、自製、接受投資、委託加工、盤點盤盈的業務活動,下面分別就其調整分錄加以列示:
1.外購材料
調整超支差異:
借: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
貸:材料采購
調整節約差異:
借:材料采購
貸: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
2.自製材料
調整超支差異:
借: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
貸:生產成本
調整節約差異:
借:生產成本
貸: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
3.接受投資
調整超支差異:
借:原材料(按計劃成本)
應交稅金一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材料成本差異一一原材料
貸:實收資本(按帳面價或市場價)
調整節約差異:
借:原材料(按計劃成本)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實收資本(按帳面價或市場價)
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
4.盤點盤盈
調整超支差異: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一原材料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調整節約差異: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二)發出環節材料成本差異的核算
原材料發出環節主要是指材料領用、出售、對外投資及盤虧業務,其材料成本差異的調整列示如下:
1.領用材料:
借: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
管理費用
貸: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
上述分錄金額,超支用藍字,節約用紅字
2.材料出售
借:其他業務支出
貸: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
上述分錄金額,超支用藍字,節約用紅字
3.材料對外投資
借:長期投資(按帳面價,市場價或評估價)
貸:原材料(按計劃成本)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材料成本差異一原材料(按材料成本差異率確定,超支用藍字,節約用紅字)
4.材料盤點盤虧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原材料(按計劃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按材料成本差異率確定,超支用藍字,節約用紅字)
需要說明的是,發出材料的材料成本差異額可按當月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也可按上月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所得。
在會計實務中,有些業務既涉及收入又涉及發出環節成本差異的核算,委託加工業務即是,下面以簡單業務做出說明。
例:某單位發出木料100m3,加工包裝用的木箱,木料計劃成本為1000元/m3。材料成本差異率為一1%,往返運雜費1500元,加工費3000元,增值稅510元均以銀行存款支付,加工木箱1000隻,每隻計劃成本為102元,現己完成並驗收入庫。
(1)發出木料,委託加工
借:委託加工材料——木箱100000
貨:原材料——木料 100000
調整發出材料差異(節約)
借:委託加工材料——本箱1000
貸:材料成本差異一一原材料1000
(2)支付運雜費、加工費
借:委託加工材料——木箱 4500
應交稅金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10
貸:銀行存款 5010
(3)包裝物驗收入庫
借:包裝物——木箱 102000
貸:委託加工材料一一木箱102000(計劃成本)
調整收入包裝物的差異(超支)
借:材料成本差異一包裝物1500
貸:委託加工材料---木箱1500
關於材料成本差異的核算,初學者遼應明確的問題是,只有驗收入庫和發出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時,才需要調整其收入和發出的差異,在途或庫存的材料不需要調整差異。
材料成本差異的檢查辦法
採用計劃成本核算材料存貨的企業,由於其材料入庫和發出都採用計劃價格核算,所以應設置"材料成本差異"賬戶,核算企業各種"材料的實際成本"發出時,由於外購存貨而形成的差異,應計算存貨成本差異分配率,從而計算發出存貨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將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因此,對材料成本差異的檢查,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外購材料成本差異結轉的檢查。要注意檢查企業材料已到、發票賬單未收到,貨款尚未支付或尚未開出承兌匯票就估價入賬。對此,應重點將材料采購(或物資采購)明細賬所列各項目,與每月的專用發票、收料憑證相對照,從而查明材料采購(或物資采購)明細賬借方欄和貸方欄的發生額是否賬證相符,借貸方記錄的發生額是否為同批材料,從而查證企業確定的各期收入其材料成本差異額結轉是否正確。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的檢查。
1、檢查企業是否按規定分攤材料成本差異。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必須按月分攤不得在季未或年未一次計算。實務中有些企業往往對節約額不及時分攤,造成多計材料成本少計利潤,少繳所得稅。檢查時,審閱企業的材料成本差異明細賬貸方,直接從賬面查看企業是否按照制度規定及時確認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額。也可以查看企業每月編制的"發出材料匯總表",看企業是否按領用部門和用途進行歸類匯總,並同時計算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本差異。
2、按計劃成本對材料進行計價,企業是否按照正確的差異率分攤成本差異額。具體檢查方法上,查證人員應運用復核法復核"材料增減及成本差異計算表",或其他反映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過程和分配材料差異額的原始憑證。將經過復核得出的正確差異率和分難額,與上述原始憑證或材料成本差異明細賬貸方的分攤額核對,從而發現和查證問題。
3、檢查企業對非生產領用的材料存貨是否分攤了材料成本差異。會計制度規定,基建工程、福利部門領用的原材料,按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加上不予抵扣的增值稅額等,借記"在建工程","應付福利費"等,按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貸記本科目和"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等科目。檢查時,應結合"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賬戶貸方,審查材料成本差異明細賬的貸方,看其領用材料存貨時,差異額是否調整。
材料成本差異計算方法是否堅持一貫性原則的檢查。會計制度規定,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除委託外部加工發出材料可按上月的差異率計算外,都應當使用當月的實際差異率。如果上月的成本差異與本月的成本差異相差不大,也可按上月的成本差異率計算。計算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動。由於企業存貨經常處於消耗和補充這個循環周轉的狀態之中,從而導致了企業每月收入材料差異率會有所不同。對此,在檢查方法上,應要求企業提供各期的"材料成本差異計算表",從而審閱企業的差異率計算方法前後是否一致。
例:某市國稅局於2003年11月對某企業2002年的納稅情況進行檢查,經檢查企業的賬簿記錄,該廠2002年5月份原材料月初結存材料計劃成本54000元,該月購入材料實際成本40000元,計劃成本43000元,材料成本差異-3000元。該月發出材料計劃成本30000元,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存差異-20000元(節約)。已知該企業領用材料的分難差異額-3200元。(" -"號表示成本差異節約額,以下相同)。企業該批材料領用後生產的產品已全部銷售。
檢查思路及方法,運用復核法復核企業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過程和分配材料差異額是否正確:
應分攤差異率=(-20000-3000)/(54000+43000)=-0.2371
本月發出材料應分攤成本差異=30000×(-0.2371)=-7113(元)
生產領用少分攤節約額=-7113-(-3200)=-3913(元)
分析:該企業在賬面處理上實際只分攤了節約額3200元,少分攤節約額3913元,造成多結轉材料成本(由於企業領用該批材料後生產的產品已全部銷售,因此多結轉的材料成本即多結轉了產品銷售成本)3913元。因此在賬務上對多轉的銷售成本全部調增利潤,補繳所得稅。
借:材料成本差異 3913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913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291.29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291.29
企業在作上述會計處理後,應及時將"材料成本差異"借方發生額3913元記入"材料成本差異"賬戶,從而使"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結存數符合實際。
「材料成本差異」帳戶的涉稅檢查及案例分析
一、「材料成本差異」帳戶的性質、用途和結構
「材料成本差異」屬於資產類帳戶「材料」的調整帳戶,是採用計劃成本進行存貨核算的企業用於核算各種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差異而專設的帳戶。其借方,登記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額;貸方登記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額以及已分配的差異額(節約差用紅字,超支差用藍字)。期末借方余額,表示各類庫存材料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額;期末貸方余額,表示各類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額。
二、「材料成本差異」帳戶涉稅檢查的主要內容和側重
「材料成本差異」帳戶是企業對材料採用計劃成本核算的核心帳戶。不僅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要通過該帳戶進行核算,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也要通過該帳戶按一定比例攤入有關成本費用帳戶。因此「材料成本差異」帳戶是企業所得稅的一個「計算帳戶」。在材料成本差異的核算中,凡收入材料差異計算和結轉的錯誤(如差異計算錯誤、借差與貸差方向錯誤、帳務處理科目使用錯誤等)或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分配錯誤(如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錯誤、人為地調節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分配差異時使用會計科目錯誤等)都會影響成本費用的核算,進而影響企業所得稅。在材料採用計劃成本核算的企業,利用「材料成本差異」帳戶作為調節成本和利潤的工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對「材料成本差異」帳戶的涉稅檢查具有重要的意義。「材料成本差異」帳戶的涉稅檢查應注意差異的形成和分配兩個方面。其主要問題有:
1.企業收入材料時差異的計算和結轉是否正確?有無因此而影響材料成本差異率的計算?
2.企業發出材料所分配差異的帳務處理是否正確?有無因此而影響有關成本費用?
「材料成本差異」帳戶涉稅檢查的案例分析
【案例1】原因未明的超定額損耗計入材料成本差異,虛增材料超支差案例
某企業原材料採用計劃成本核算。某日購入A材料一批。增值稅專用發票填列:數量12,000千克,單價10元,價款120,000元,稅率17%,稅額 20,400元,價稅合計140,400元。材料入庫單填列:入庫數量11,250千克,計劃單價8元,入庫材料計劃成本90,000元。該材料定額損耗率為5%。
企業根據發票金額付款時,會計處理為:
借:材料采購 140,400.00
貸:銀行存款 140,400.00
材料驗收入庫時,會計處理為:
借:原材料 90,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0,400.00
材料成本差異 30,000.00
貸:材料采購 140,400.00
根據A材料的定額損耗率可以計算出超定額損耗的數量為140千克(12,000-11,250-12,000×5%)。金額為1,755元。其中價款 1,500元,稅額225元。這部分原因未明的超定額損耗,屬於非正常損耗,按帳務會計制度規定,不能直接計入材料采購成本,而應計入「待處理財產損溢」 帳戶之中,其進項稅額也不能計入扣除。企業的帳務處理不僅使進項稅額多計225元,也使得材料成本差異虛增超支差1,500元,必然影響當月材料成本差異率的計算和分配,進而影響成本費用。
點評
材料成本差異的計算與結轉是差異分配的基礎。企業錯算錯轉差異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此例是由於對超定額損耗的錯誤處理造成了材料成本差異的錯轉。此外,,如收入材料計價的錯誤、計稅的錯誤、差異計算的錯誤以及結轉差異方向的錯誤、結轉使用的科目等都可能導致材料成本差異的錯算、錯轉,需要聯系「材料采購」帳戶的步稅檢查一並解決。
【案例2】少分材料貸差,擴大產品成本案例
某企業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材料收發核算。檢查中發現,該企業本年各月分配領用的材料成本差異時所使用的計劃成本差異率為一個-4%的定數。由此引起檢查人員的懷疑。抽查某個月份進行復算,當月材料成本差異率為-8.5%,該月耗用材料計劃成本為256,820元。因此少轉貸差11,556.90元。經詢問財會人員,被告之,-4%是個估計的差異率。
點評
這是材料採用計劃成本核算的企業在虛列耗料成本方面的一個典型例證。此類企業由於材料按計劃單價劃價,其單價相對不變,虛列耗料成本除了在耗料數量上作文章(如多列生產耗料數量,或將非生產耗料數量計入生產耗料數量)之外,往往在材料成本差異的分配上做手腳,或多分配超支差或少分、不分節約差,從而虛增耗料成本。但這種錯分材料廠成本差異的結果,必然造成當月耗用材料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率與月末庫材料所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率不一致的情況,通過計算對比這兩類材料成本差異率就可以發現企業錯分材料成本差異的端倪。
F. 建築施工單位收到工程款及結轉成本的分錄怎麼做麻煩詳細點
一、生產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一)人工費
1.企業要對工資、獎金支出的原始憑證(工資單、獎金單、單位工程月報、工時記錄、施工任務書等)審核、匯總,按成本核算對象將生產工人的工資、獎金在月度進行分配。
2.對外包工工資,依據外包工工程用工記錄和外包工結算單,按成本核算對象進行分配。
3.對當月支付生產工人的輔助工資、勞動保護費、交通費等,月度按企業選定的分配方法計入成本核算對象。
4.材料二次搬運和冬雨季施工期間所增加的人工費按成本核算對象進行分配。
5.人工費核算要以預算工日和定額單價為依據,要嚴格施工任務書和各類承包、計件、實物量計酬的管理,實事求是做好用工記錄,區別生產用工與非生產用工,區別不同單位工程的用工。
6.在人工費歸集與分配中,應注意將不屬於人工成本項目的工資、獎金、福利費等各類支出加以區分,按規定計入應計的項目。
7.以上屬於人工費列支費用分錄如下:施工-合同成本-直接人工費應付人工費或勞務費
(二)材料費.
1、直接用於工程實體或有助於工程形成的各種材料,必須依據其驗收發放、耗用、盤點的原始記錄正確進行數量與金額的核算,能分清成本核算對象的按成本核算對象編制工程"耗料表",確定應計入材料費成本的數額。.
2、由幾個成本核算對象共同使用的材料,企業應確定合理的分配方法,在報告期進行分配。.
3、周轉材料的租賃費、攤銷費,直接計入受益的成本核算對象,集中支付需幾個成本核算對象共同負擔的,應確定適當的方法,合理分配。
4、材料二次搬運和冬雨季施工期間所增加的材料費按成本核算對象進行分配
5、 材料的消耗應依據定額,隊組用料執行"限額領料單"。月度單位工程材料耗料應與帳冊反映的情況一致。成本核算對象所歸集的月度材料耗料應與工程進度一致。
6、結構件、設備和其他加工訂貨包括建設單位供料,必須按規格、數量、質量標准認真驗收,建立保管台帳,月度按實際安裝進度計算耗料。
7、已供貨未付款未結算的材料物資,應暫估入帳,按材料管理、核算的正常手續辦理驗收領耗,付款後按實際結算數調整差額。期末對已領未用的材料,應做假退料處理。
8、工程竣工後的剩餘材料,應轉移到下一個工程使用,如果經公司企業管理部確認已無使用價值則按帳面價值全部進入工程成本。
9、周轉材料的攤銷,可選用定額攤銷、分期攤銷、分次攤銷等方法計算和分配。周轉材料在工程使用結束時,應盤點數量、核實殘值,調整已提攤銷額。
(1)定額攤銷法:依據預算定額中規定的攤銷量換算:月攤銷額=月實際完成工程量×定額攤銷額
(2)分期攤銷法:按計劃使用周轉材料期限加以平均計算。
月攤銷額=(周轉材料原值-預計殘值)÷計劃使用月數
(3)分次攤銷法:按周轉材料在工程中計劃周轉次數,計算出每次攤銷額然後根據報告期實際周轉次數,計算報告期應計攤銷額。
每一次攤銷額=(周轉材料原值-預計殘值)÷計劃周轉次數
報告期攤銷額=每次攤銷額×報告期實際周轉次數
(4)結構工程完工後,木模板按實際盤點數量,依據市場價格確定留存余額。
(5)工程竣工後應將剩餘周轉材料有償調撥下一個工程或對外銷售,如果經公司企業管理部確認已無使用價值則按帳面價值全部進入工程成本。
10、凡採用實際成本進行材料計價核算的企業,在領用和發出時可選用"
11、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等,計價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以上屬於材料費列支費用分錄如下:
1、材料已用到工程實體未付款會計分錄如下:
(1)應付材料費
借:原材料-主要材料-鋼材
原材料-主要材料-木材
原材料-主要材料-地材
原材料 -結構件-混凝土構件
原材料 -結構件-木構件
原材料 -結構件-金屬構件
貸:應付賬款-應付購貨款-某某單位
(2)月底耗料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直接材料費
貸:原材料-主要材料-鋼材
原材料-主要材料-木材
原材料-主要材料-地材
原材料 -結構件-混凝土構件
原材料 -結構件-木構件
原材料 -結構件-金屬構件
(3)應付周轉材料租賃費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直接材料費
貸:應付賬款-應付租賃費-某某單位
(4)應付周轉材料
借:周轉材料-在用周轉材料-木模板
周轉材料-在用周轉材料-鋼模板
周轉材料-在用周轉材料-安全網
周轉材料-在用周轉材料-腳手架木
貸:應付賬款-應付購貨款-某某單位
(5)攤銷周轉列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直接材料費
貸:周轉材料-周轉材料攤銷-木模板
周轉材料-周轉材料攤銷-鋼模板
周轉材料-在用周轉材料-安全網
周轉材料-在用周轉材料-腳手架木
2、用支票支付材料費會計分錄如下:
(1)支付材料費
借:應付賬款 -應付購貨款-某某單位
貸:內部銀行-內部銀行存款
(2)支付周轉材料租賃費
借:應付賬款 -應付租賃費-某某單位
貸:內部銀行-內部銀行存款
(3)支付周轉材料費
借:應付賬款 -應付購貨款-某某單位
貸:內部銀行-內部銀行存款
(三)機械費
1. 租用的大型垂直運輸機械和中小型機械,租賃費按受益對象直接列
入機械使用費成本。由幾個單位工程共用的機械,能劃清每工程台班的按台班
記錄直接計入,不能劃清的按實物工程量或產值分配計入。
(1)機械已用到工程實體未付款會計分錄如下:
應付機械租賃費
借:工程結算-合同成本-機械使用費
貸:應付賬款-應付租賃費-某某單位
(2)用支票支付機械費會計分錄如下:
支付機械租賃費
借:應付賬款-應付租賃費-某某單位
貸:內部銀行-內部銀行存款
2.生產工具使用費,採用租賃方式的,按實際支付的租賃費計入成本。
自有生產工具可採用以下攤銷方法計入成本:
(1)一次攤銷:適用於低值工具,即出庫領用時攤銷原值的100%。
低值易耗品攤銷會計分錄如下: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機械使用費
貸: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攤銷-低值工具
(2)五五攤銷:適用於大型工具,即出庫領用時攤銷原值的50%,報損時補提攤銷50%。
大型工具攤銷會計分錄如下: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機械使用費
貸: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攤銷-大型工具
(3)為工程特殊工藝而配備的專用工具,隨工程工期分次全額攤入成本。
專用工具攤銷會計分錄如下: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機械使用費
貸: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攤銷-大型工具
5.屬於統計報量的打樁、挖土、吊裝、降水等機械施工項目,按實際結
算的價款列入工程機械使用費。
會計分錄如下:
(1)機械已用到工程實體未付款會計分錄如下:
應付機械租賃費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機械使用費
貸:應付賬款-應付分包款-某某單位
(2)用支票支付機械費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付賬款-應付分包款-某某單位
貸:內部銀行-內部銀行存款
(四)其它直接費:按工程對象支付的其它直接費支出,如工程水電費、臨時設施攤銷費等,直接列入受益對象。
以上屬於其它直接費列支費用分錄如下
1、水電費已用到工程實體未付款會計分錄如下: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其它直接費
貸:銀行存款
2、用支票支付暫設房屋等款項會計分錄如下:
借:臨時設施建築物—原值
貸:內部銀行-內部銀行存款
3、臨時設施攤銷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其他直接費
貸:臨時設施攤銷
(五)現場管理費
1.各施工現場發生的現場經費及臨時設施費通過「間接費用」賬戶進行歸集、核算。
(6)機械使用費成本結轉擴展閱讀
1、成本結轉:在日常會計記錄的基礎上,我們已經收集生產產品發生的各項費用,其中直接費用記入了「生產成本」賬戶,間接費用記入了「製造費用」賬戶。
2、歸集在「製造費用」中的各項間接費用,需要選擇適當的標准分配結轉到有關產品的生產成本中去,才能計算出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進而確定已銷售產品的銷售成本。所以,成本結轉是期末賬項調整的一個後續工作,目的在於將本期收入和本期費用進行配比,以便正確確定本期的損益。
(6)機械使用費成本結轉擴展閱讀來源:網路-成本結轉
G. 開機械加工廠如何計算成本
一般製造業成本核算流程和分錄:
1、材料領用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2、發生的工資
借:生產成本 / 製造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支付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現金 / 銀行存款
3、發生的水電費、機物料消耗等
借:製造費用
貸: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4、計提折舊
借:製造費用 (車間用)
管理費用 (管理部門使用)
營業費用 (銷售部門使用)
貸:累計折舊
5、結轉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分攤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實做工時或機器工時
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
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6、結轉完工入庫產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7、計提營業稅及附加稅(增值稅不在本科目核算)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
應交稅金—應交城建稅
其他應交款—應交教育費附加
其他應交款—應交地方教育費附加
繳納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
應交稅金—應交城建稅
其他應交款—應交教育費附加
其他應交款—應交地方教育費附加
貸:銀行存款
8、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成本和稅金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9、結轉本月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10、結轉本月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
營業費用
財務費用
11、增值稅期末結轉的會計分錄:
1)結轉進項稅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結轉銷項稅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3)結轉應繳納增值稅(即進、銷差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4)實際交納時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H. 工程施工下有機械使用費、人工費、還有其他費用如果月末有未結轉的也在資產負債表下的存貨中體現嗎
是的,存貨中的部分包含,(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工程結算=存貨(為正數)
I. 請問建築行業成本如何結轉
施工企業會計核算辦法
2005-1-31
一、總說明
(一)為了統一規范施工企業的會計核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企業會計制度》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並結合施工企業的實際情況,特製定《施工企業會計核算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施工企業在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同時,執行本辦法。
二、補充會計科目使用說明
(一)會計科目的設置
1.本辦法在《企業會計制度》的基礎上增設了「周轉材料」、「臨時設施」、「臨時設施攤銷」、「臨時設施清理」、「工程結算」、「工程施工」和「機械作業」科目。
2.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施工企業確認的工程合同收入和工程合同費用分別通過「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核算,本辦法對其核算內容進行了補充。工程施工合同預計損失准備通過在「存貨跌價准備」科目下增設「合同預計損失准備」明細科目核算。
3.施工企業可以根據需要自行設置「撥付所屬資金」、「上級撥入資金」和「內部往來」等科目。
(二)補充會計科目的使用說明
1233 周轉材料
一、本科目核算施工企業庫存和在用的各種周轉材料的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
周轉材料是指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能夠多次使用,並可基本保持原來的形態而逐漸轉移其價值的材料,主要包括鋼模板、木模板、腳手架和其他周轉材料等。
二、本科目應設置「在庫周轉材料」、「在用周轉材料」和「周轉材料攤銷」三個明細科目,並按周轉材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採用一次轉銷法的,可以不設置以上三個明細科目。
三、購入、 自製、委託外單位加工完成並已驗收入庫的周轉材料、施工企業接受的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方式取得的周轉材料、非貨幣性交易取得的周轉材料等, 以及周轉材料的清查盤點, 比照「原材料」科目的相關規定進行賬務處理。
四、施工企業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對周轉材料採用一次轉銷、
分期攤銷、分次攤銷或者定額攤銷的方法。
(一)一次轉銷法。一般應限於易腐、易糟的周轉材料,於領用時一次計入成本、費用。
(二)分期攤銷法。根據周轉材料的預計使用期限分期攤入成本、費用。
(三)分次攤銷法。根據周轉材料的預計使用次數攤入成本、費用。
(四)定額攤銷法。根據實際完成的實物工作量和預算定額規定的周轉材料消耗定額,計算確認本期攤入成本、費用的金額。
五、領用、攤銷和退回周轉材料時,應分別以下情況進行賬務處理:
(一)採用一次轉銷法的,領用時,將其全部價值計入有關的成本、費用,借記「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採用其他攤銷法的,領用時,按其全部價值,借記本科目(在用周轉材料),貸記本科目(在庫周轉材料);攤銷時,按攤銷額,借記「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周轉材料攤銷);退庫時,按其全部價值,借記本科目(在庫周轉材料),貸記本科目(在用周轉材料)。
六、周轉材料報廢時,應分別以下情況進行賬務處理:
(一)採用一次轉銷法的,將報廢周轉材料的殘料價值作為當月周轉材料轉銷額的減少,沖減有關成本、費用,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工程施工」等科目。
(二)採用其他攤銷法的,將補提攤銷額,借記「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周轉材料攤銷);將報廢周轉材料的殘料價值作為當月周轉材料攤銷額的減少,沖減有關成本、費用,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工程施工」等有關科目,同時,將已提攤銷額,借記本科目(周轉材料攤銷),貸記本科目(在用周轉材料)。
七、採用計劃成本核算的施工企業,月度終了,應結轉當月領用周轉材料應分攤的成本差異,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記入有關成本、費用科目。
八、在用周轉材料, 以及使用部門退回倉庫的周轉材料,應當加強實物管理,並在備查簿上進行登記。
九、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施工企業在庫周轉材料的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 以及在用周轉材料的攤余價值。
1281 存貨跌價准備
一、本科目核算施工企業提取的存貨跌價准備。
二、在本科目下設置「合同預計損失准備」明細科目,核算工程施工合同計提的損失准備。
三、如果合同預計總成本將超過合同預計總收入,應將預計損失立即確認為當期費用,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存貨跌價准備——合同預計損失准備」科目。
合同完工確認工程合同收入、費用時,應轉銷合同預計損失准備,按確認的工程合同費用,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按確認的工程合同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 同時,按相關工程施工合同預計損失准備,借記「存貨跌價准備——合同預計損失准備」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
四、「存貨跌價准備——合同預計損失准備」科目應按施工合同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五、「存貨跌價准備——合同預計損失准備」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尚未完工工程施工合同已計提的損失准備。
1506 臨時設施
一、本科目核算施工企業為保證施工和管理的正常進行而購建的各種臨時設施的實際成本。
二、施工企業購置臨時設施發生的各項支出,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需要通過建築安裝才能完成的臨時設施,發生的各有關費用,先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再從「在建工程」科目轉入本科目。
三、出售、拆除、報廢和毀損不需用或者不能繼續使用的臨時設施通過「臨時設施清理」科目核算,按臨時設施賬面價值,借記「臨時設施清理』』科目,按已提攤銷額,借記「臨時設施攤銷」科目,按其賬面原價,貸記本科目。取得的變價收入和收回的殘料價值,借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貸記「臨時設施清理」科目。發生的清理費用,借記「臨時設施清理」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臨時設施清理後,如為清理凈損失,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臨時設施清理』』科目;如為清理凈收益,借記「臨時設施清理」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四、本科目應按臨時設施種類和使用部門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施工企業期末臨時設施的賬面原價。
1507 臨時設施攤銷
一、本科目核算施工企業各種臨時設施的累計攤銷額。
二、施工企業的各種臨時設施應當在工程建設期間內按月進行攤銷,攤銷方法可以採用工作量法,也可以採用工期法。 當月增加的臨時設施, 當月不攤銷,從下月起開始攤銷; 當月減少的臨時設施, 當月繼續攤銷,從下月起停止攤銷。攤銷時,按攤銷額,借記「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本科目只進行總分類核算,不進行明細分類核算。需要查明某項臨時設施的累計攤銷額,可以根據臨時設施卡片上所記載的該項臨時設施的原價、攤銷率和實際使用年限等資料進行計算。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施工企業臨時設施累計攤銷額。
1702 1臨時設施清理
一、本科目核算施工企業因出售、拆除、報廢和毀損等原因轉入清理的臨時設施價值及其在清理過程中所發生的清理費用和清理收入等。
二、出售、拆除、報廢和毀損不需用或者不能繼續使用的臨時設施,按臨時設施賬面價值,借記本科目,按已提攤銷額,借記「臨時設施攤銷」科目,按其賬面原價,貸記「臨時設施」科目。取得的變價收入和收回的殘料價值,借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貸記本科目。發生的清理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臨時設施清理後,如為清理凈損失,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如為清理凈收益,借記本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三、本科目應按被清理的臨時設施名稱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四、本科目期末余額,反映尚未清理完畢臨時設施的價值以及清理凈收入(清理收入減去清理費用)。
2123 工程結算
一、本科目核算施工企業根據工程施工合同的完工進度向業主開出工程價款結算單辦理結算的價款。
二、向業主開出工程價款結算單辦理結算時,按結算單所列金額,借記「應收賬款」科目,貸記本科目。工程施工合同完工後,將本科目余額與相關工程施工合同的「工程施工」科目對沖,借記本科目,貸記「工程施工」科目。
三、本科目應按工程施工合同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尚未完工工程已開出工程價款結算單辦理結算的價款。
4104 工程施工
一、本科目核算施工企業實際發生的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
二、本科目應設置以下兩個明細科目:
本科目核算各項工程施工合同發生的實際成本,一般包括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發生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其他直接費、間接費用等。該科目應按成本核算對象和成本項目進行歸集。
成本項目一般包括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其他直接費和間接費用。其他直接費包括有關的設計和技術援助費用、施工現場材料的二次搬運費、生產工具和用具使用費、檢驗試驗費、工程定位復測費、工程點交費用、場地清理費用、臨時設施攤銷費用、水電費等。間接費用是企業下屬各施工單位為組織和管理施工生產活動所發生的費用,包括施工、生產單位管理人員工資、獎金、職工福利費、勞動保護費、固定資產折舊費及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取暖費、辦公費、差旅費、財產保險費、工程保修費、排污費等。
其中,屬於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和其他直接費等直接成本費用,直接計入有關工程成本,間接費用可先在本科目(合同成本)下設置「間接費用」明細科目進行核算,月份終了,再按一定分配標准,分配計入有關工程成本。
(二)合同毛利
本科目核算各項工程施工合同確認的合同毛利。
三、施工企業進行施工發生的各項費用,借記本科目(合同成本),貸記「應付工資」、「原材料」等科目。按規定確認工程合同收入、費用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合同毛利)科目。
四、合同完工結清「工程施工」和「工程結算」賬戶時,借記「工程結算」科目,貸記本科目。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尚未完工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
4110 機械作業
一、本科目核算施工企業及其內部獨立核算的施工單位、機械站和運輸隊使用自有施工機械和運輸設備進行機械作業(包括機械化施工和運輸作業等)所發生的各項費用。
施工企業及其內部獨立核算的施工單位,從外單位或本企業其他內部獨立核算的機械站租入施工機械,按照規定的台班費定額支付的機械租賃費,直接記入「工程施工」科目,不通過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應設置「承包工程」和「機械作業」兩個明細科目,並按施工機械或運輸設備的種類等成本核算對象設置明細賬,按規定的成本項目分設專欄,進行明細核算。
三、施工企業內部獨立核算的機械施工、運輸單位使用自有施工機械或運輸設備進行機械作業所發生的各項費用,應按成本核算對象和成本項目進行歸集。
成本核算對象一般應以施工機械和運輸設備的種類確定。
成本項目一般分為:人工費、燃料及動力費、折舊及修理費、其他直接費、間接費用(為組織和管理機械作業生產所發生的費用)。
四、發生的機械作業支出,借記本科目,貸記「原材料」、「應付工資」、「累計折舊」等科目。月份終了,分別以下情況進行分配和結轉:
(一)施工企業及其內部獨立核算的施工單位、機械站和運輸隊為本單位承包的工程進行機械化施工和運輸作業的成本,應轉入承包工程的成本,借記「工程施工」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對外單位、本企業其他內部獨立核算單位以及專項工程等提供機械作業(包括運輸設備)的成本,借記「其他業務支出」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五、本科目在月份終了時,一般應無余額。
5101 主營業務收入
5401 主營業務成本
一、這兩個科目分別核算施工企業的工程合同收入和工程合同費用。
二、如果工程施工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地估計,企業應當根據完工百分比法在資產負債表日確認工程合同收入和工程合同費用。如果工程施工合同的結果不能夠可靠地估計,應當區別情況處理:若合同成本能夠收回的,工程合同收入根據能夠收回的實際合同成本加以確認,合同成本在其發生的當期確認為工程合同費用;若合同成本不能夠收回的,不能收回的金額應當在發生時立即作為工程合同費用,不確認收入。
三、按規定確認工程合同收入和工程合同費用時,按當期確認的工程合同費用,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按當期確認的工程合同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工程施工一合同毛利」科目。合同完工確認工程合同收入、費用時,應轉銷合同預計損失准備,按累計實際發生的合同成本減去以前會計年度累計已確認的工程合同費用後的余額,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按實際合同總收入減去以前會計年度累計已確認的工程合同收入後的余額,貸記「土營業務收入」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同時,按相關工程施工合同已計提的預計損失准備,借記「存貨跌價准備——合同預計損失准備」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
四、這兩個科目應按施工合同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五、期末,應將這兩個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這兩個科目應無余額。
三、補充報表項目及編制說明
(一)「周轉材料」科目余額應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的「存貨」項目,並在會計報表附註中說明周轉材料的攤銷方法。
(二)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存貨」項目下,增加「其中: 已完工尚未結算款」項目,反映施工企業在建施工合同已完工部分但尚未辦理結算的價款。本項目根據有關在建施工合同的「工程施工」科目余額減「工程結算」科目余額後的差額填列。並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披露下列信息:在建施工合同累計已發生的成本、累計已確認的毛利以及累計已結算的價款。
(三)在資產負債表的「其他長期資產」項目下,增設「其中:臨時設施」項目,反映臨時設施的攤余價值、尚未清理完畢臨時設施的價值以及清理凈收入。本項目根據「臨時設施」和「臨時設施清理」科目余額之和減「臨時設施攤銷」科目余額後的金額填列。在會計報表附註中說明臨時設施的攤銷方法、臨時設施的原價、累計攤銷額以及清理情況。
(四)在資產負債表中的「預收賬款」項目下,增加「其中:已結算尚未完工工程」項目,反映施工企業在建施工合同未完工部分已辦理了結算的價款。本項目根據有關在建施工合同的「工程結算」科目余額減「工程施工」科目余額後的差額填列。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披露下列信息:在建施工合同已結算的價款、累計已發生的成本和累計已確認的毛利。
J. 機械租賃費開出發票是會計分錄即月底怎麼結轉
借:製造費用/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
月底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製造費用/管理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