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並財務報表的具體方法是什麼注意事項是啥盡量講詳細一點, 謝謝了
1)合並資產負債表抵銷項目編制
合並資產負債表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個別資產負債表為依據,在相互抵銷內部交易項目的基礎上,合並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各項目的數額編制而成的。
(1)長期投資項目抵銷
母公司對子公司權益性資本投資項目的數額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母公司所持有的份額相抵銷。抵銷時發生的合並價差,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中以「合並價差」項目在長期投資項目中單獨反映(貸方余額時以負數表示)。對於子公司之間相互投資,母公司應當比照上述做法,將權益性資本投資項目的數額與相對應另一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各有關項目中相應的數額相互抵銷。
(2)債權債務項目抵銷
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的債權與債務項目,包括應收、應付、預收及預付等項目在編報時應當相互抵銷。在合並工作底稿中編制抵銷分錄時,借記應付和預收等項目,貸記應收和預付等項目。
對於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持有對方的債券,母公司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也應當相互抵銷。在合並工作底稿中編制抵銷分錄時,借記「應付債券」項目,貸記「長期投資」或「短期投資」項目。
對於長期投資中內部債券投資與應付債券抵銷時發生的差額,應當作為「合並價差」處理。當長期投資中債券投資的數額高於相對應的應付債券的數額,編制抵銷分錄時,應當借記「合並價差」項目,貸記「長期投資」項目;當長期投資中內部債券投資的數額低於相對應的應付債券的數額,編制抵銷分錄時,應當借記「長期投資」項目,貸記「合並價差」項目。
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應收賬款與應付賬款相互抵銷後,其已抵銷的應收賬款所計提的壞賬准備的數額也應予以抵銷。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中,壞賬准備應當以抵銷後應收賬款計提的數額列示。在合並工作底稿中,編制抵銷分錄抵銷已抵銷的應收賬款計提的壞賬准備時,借記「壞賬准備」項目,貸記「管理費用」項目。
對於以前財務期間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因內部應收賬款抵銷而抵銷的壞賬准備的數額,在本期編制合並財務報表編制抵銷分錄時,應當借記「壞賬准備」項目,貸記「年初末分配利潤」項目。對於本期內部應收賬款增加而計提的壞賬准備進行抵銷,編制抵銷分錄時,應當借記「壞賬准備」項目,貸記「管理費用」項目;對於本期內部應收賬款減少而沖銷的壞賬准備進行抵銷,編制抵銷分錄時,借記「管理費用」項目,貸記「壞賬准備」項目。
(3)內部銷售中的存貨抵銷
存貨項目中,由內部銷售所產生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額,應當予以抵銷,並以抵銷後的數額列示。有關抵銷分錄見後述合並損益表中的有關部分。
(4)固定資產等有關項目中,由於內部銷售產生的未實現銷售利潤的數額應當予以抵銷,並以抵銷後的數額列示。有關抵銷分錄見後述合並損益表中的有關部分。
(5)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各項目中不屬於母公司擁有的數額,應當作為少數股東權益,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類項目之前,單列一項,以總額反映。
(6)所有者權益中未分配利潤的數額根據合並利潤分配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潤的數額列示。
2)合並損益表抵銷項目編制
合並損益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損益表為基礎,在抵銷下列項目的基礎上,合並各項目的數額編制而成。
(1)內部銷售收入的抵銷。
內部銷售商品全部實現對外銷售時,應當在合並銷售收入項目中抵銷內部銷售收入的數額,在合並銷售成本項目中抵銷從內部購進該貨物所發生的購進成本的數額。在合並工作底稿中編制抵銷分錄時,借記「主營業務收入」項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項目。
內部銷售商品全部未實現對外銷售而形成存貨時,應當在合並銷售收入項目中抵銷內部銷售收入的數額,在存貨項目中抵銷內部銷售商品中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數額,在合並銷售成本項目中抵銷內部銷售商品的成本數額。在合並工作底稿中編制抵銷分錄時,借記「主營業務收入」項目,貸記「存貨」項目(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中抵銷)和「主營業務成本」項目。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根據銷售商品公司的銷售毛利率乘以內部銷售收入的數額確定,其中: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一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在內部銷售商品部分售出的情況下,應當分別已實現內部銷售的數額和未實現內部銷售的數額進行處理:
對於上一財務期間存貨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處理。上一財務期間抵銷末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內部銷售形成的存貨,在本期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應當視為本期銷售實現處理,其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在本期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視為本期實現利潤處理。在合並工作底稿中編制抵銷分錄時,應當根據上期編制合並財務報表存貨中抵銷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數額,借記「年初未分配利潤」項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項目;上期結轉存貨應當視同本期購進的存貨處理,並以此分別按照上述情況,抵銷內部銷售收人、內部銷售成本和末實現內部銷售利潤。
(2)內部固定資產交易所產生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抵銷。
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固定資產交易是指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一方銷售自身的產品,另一方購買對方產品作為固定資產使用的固定資產購售活動。
對於不計提折舊固定資產,其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抵銷如下:將內部銷售收入與該內部銷售成本和固定資產原價項目中所包含的末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相互抵銷,即在合並銷售收入項目中抵銷該產品銷售收入的數額;在合並銷售成本項目中抵銷該產品的銷售成本的數額;在合並固定資產原價項目中抵銷末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數額。編制抵銷分錄時,借記「營業收入」項目,貸記「營業成本」和「固定資產原價」項目。在該固定資產的使用期間內,每期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都必須將該固定資產原價中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抵銷,直至該固定資產退出企業集團止。在合並工作底稿中編制抵銷分錄時,應當借記「年初未分配利潤」項目,貸記「固定資產原價」項目,其數額為上一財務期間該固定資產原值中抵銷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數額。
對於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其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抵銷如下:在發生該固定資產交易的財務期間,應當進行如下抵銷處理:在發生固定資產交易的當期,應當將內部銷售收人與該內部銷售成本和固定資產原價中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相互抵銷,即在合並銷售收入項目中抵銷該固定資產交易的銷售收入的數額;在合並銷售成本項目中抵銷該固定資產交易的銷售成本的數額;在合並固定資產原價項目中抵銷該固定資產原價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數額。編制抵銷分錄時,借記「營業收入」項目,貸記「營業成本」和「固定資產原價」項目。在計提折舊時,還應當將該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數額抵銷。抵銷數額為該固定資產當期計提的折舊額減去按照不包含有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折舊額的差額。在採用直線法時,即該固定資產原價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總額除以該固定資產的使用期間。在合並工作底稿中編制抵銷分錄時,借記「累計折舊」項目,貸記「管理費用」等項目。
在發生該固定資產交易以後的財務期間到該固定資產清理報廢時止,應當進行如下抵銷:將內部銷售固定資產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數額予以抵銷。在合並工作底稿中編制抵銷分錄時,借記「年初未分配利潤」項目,貸記「固定資產原價」項目。將內部購進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數額抵銷。其抵銷數額為該固定資產當期計提的折舊額減去按照不包含有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折舊額的差額。在合並工作底稿中編制抵銷分錄時,借記「累計折舊」項目,貸記「管理費用」等項目。將內部銷售固定資產原價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中以前財務期間已計人累計折舊的數額抵銷。在合並工作底稿中編制抵銷分錄時,借記「累計折舊」項目,貸記「年初未分配利潤」項目。
在固定資產報廢清理時,應當將該固定資產原價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總額減去報廢清理以前固定資產原價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中已計人以前各期折舊費用的數額(即已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數額)後的余額予以抵銷。在合並工作底稿中編制抵銷分錄時,借記「年初未分配利潤」項目,貸記「管理費用」項目和「營業外支出」(或「營業外收入」)項目。其中抵銷管理費用項目的數額為該因定資產當期計提的折舊額減去按照不包含有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折舊額的差額。
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固定資產交易發生不多,或其交易對企業集團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影響不大的,也可將其固定資產交易視為企業集團外交易,不按照上述規定進行抵銷處理。
(3)母公司與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間持有對方債券所發生的投資收益應當與其相對應的利息支出相互抵銷。在合並工作底稿中編制抵銷分錄時,借記「投資收益」項目,貸記「財務費用」等項目。
(4)母公司對子公司權益性資本投資收益應當予以抵銷。
(5)子公司「凈利潤」項目扣除母公司投資收益後的余額,即為少數股東本期損益。在合並工作和底稿中編制的抵銷分錄,參見本規定中合並利潤分配表的有關規定。
少數股東本期損益應當在合並損益表中單列「少數股東損益」項目,在「凈利潤」項目之前列示。
(6)全部損益減去少數股東所持有的損益後的余額為凈利潤。
3)合並利潤分配表抵銷項目編制
合並利潤分配表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利潤分配表的數據為基礎,通過抵銷子公司利潤分配表各項目的數額編制。
(1)對於全資子公司,應當將子公司利潤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潤項目,子公司資產負債表中實收資本項目、資本公積項目、盈餘公積項目和母公司損益表中投資收益項目,與母公司對子公司權益性資本投資項目,子公司利潤分配表中提取盈餘公積(或提取法定公積金、提取法定公益金、提取任意公積金、儲備基金和生產發展基金)項目、應付利潤(或已分配股利、應付股利、已分配優先股股利、已分配普通股股利)項目相互抵銷。在合並工作底稿中編制抵銷分錄時,借記「投資收益」、「年初未分配利潤」、「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項目,貸記「長期投資」、「提取盈餘公積」(或提取法定公積金、提取法定公益金、提取任意公積金、儲備基金和生產發展基金)、「應付利潤」(或已分配股利、應付股利、已分配優先股股利、已分配普通股股利)項目。合並會計報表上「提取盈餘公積」項目應列示的金額為以下兩項之和:母公司對不包括投資子公司收益在內的凈利潤部分應提取的盈餘公積(當這部分凈利潤為負數時,該項按零計算);子公司提取的盈餘公積中母公司擁有的部分及母公司對投資子公司收益所提取的盈餘公積較大者[34]。
在上述抵銷發生抵銷差額時,其差額應當作為合並價差處理。當上述抵銷分錄借方發生額大於貸方發生額時,應當貸記「合並價差」項目;當上述抵銷分錄借方發生額小於貸方發生額時,應當借記「合並價差」項目。
(2)對於非全資子公司,應當將子公司利潤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潤項目,子公司資產負債表中實收資本項目、資本公積項目、盈餘公積項目和母公司損益表中投資收益項目,少數股東損益項目,與母公司對子公司權益性資本投資項目,少數股東權益項目,子公司利潤分配表中提取盈餘公積(或提取法定公積金、提取法定公益金、提取任意公積金、儲備基金和生產發生基金)項目、應付利潤(或已分配股利、應付股利、已分配優先股股利、已分配普通股股利)項目相互抵銷。
在合並工作底稿中編制抵銷分錄時,借記「投資收益」、「少數股東損益」、「年初未分配利潤」、「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項目,貸記「長期投資」、「提取盈餘公積」(或提取法定公積金、提取法定公益金、提取任意公積金、儲備基金和生產發展基金)、應付利潤」(或已分配股利、應付股利、已分配優先股股利、已分配普通股股利)、「少數股東權益」項目。其中,少數股東權益的數額根據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數額減去母公司所持有的份額,計算確定。
在上述抵銷發生抵銷差額時,其差額應當作為合並價差處理。當上述抵銷分錄借方發生額大於貸方發生額時,應當貸記「合並價差」項目;當上述抵銷分錄借方發生額小於貸方發生額時,應當借記「合並價差」項目。
4)合並現金流量表的編制
合並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直接法,以合並資產負債表和合並損益表為基礎,採用與個別現金流量表相同的方法編制而成;另一種方法是間接法,以納入合並范圍的個別現金流量表為基礎,編制抵銷分錄,抵銷關聯交易,得出合並現金流量表。
(1)少數股東增加在子公司的權益性投資時,在合並現金流量表中「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之下的的「吸收投資所收到的現金」項目之後單列「其中:子公司吸收少數股東權益投資收到的現金」項目反映。
(2)子公司向少數股東支付現金股利,在合並現金流量表中「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之下的「分配股利、利潤和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項目之後單列「其中:子公司支付少數股東的股利」項目反映。
(3)少數股東依法抽回在子公司的權益性投資時,在合並現金流量表中「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之下的「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之後單列「其中:子公司依法減資支付給少數股東的現金」項目反映。
2. 固定資產清理會計分錄
固定資產清理的會計分錄:
一、將要處置的固定資產轉入清理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二、發生清理費用時: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銀行存款、應繳稅費等
三、處置的收入
借:銀行存款等相關科目
貸:固定資產清理
四、清理凈損益
1、如果是凈收益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營業外收入
2、如果是凈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
貸:固定資產清理
(2)合並成本有關的資產攤銷方法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清理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因出售、轉讓、報廢和毀損、對外投資、融資租賃、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處置固定資產,按該項固定資產賬面凈額,借記本科目,
按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原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借記「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固定資產」科目。
(二)清理過程中發生的其他費用以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等科目。
收回出售固定資產的價款、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等,借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應由保險公司或過失人賠償的損失,借記「其他應收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固定資產清理完成後,本科目的借方余額,屬於籌建期間的,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屬於生產經營期間由於自然災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損失,借記「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
屬於生產經營期間正常處理損失的,借記「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
3. 合並報表內部交易中固定資產折舊的抵消問題。
本題中,母公司購進的固定資產,在其個別資產負債表中以支付的價款作為該固定資產的原價列示,因此首先就必須將該固定資產原價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予以抵銷。
其次,母公司是以該固定資產的取得成本作為原價計提折舊;取得成本中包含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在相同的使用壽命下,各期計提的折舊費要大於不包含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時計提的折舊費,因此還必須將當期多計提的折舊額從該固定資產當期計提的折舊費中予以抵銷。
其抵銷處理程序如下:
(1)將與內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資產相關的銷售收入、銷售成本以及原價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9000-7500)予以抵銷。
(2)將內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資產當期多計提的折舊費和累計折舊(或少計提的折舊費和累計折舊)予以抵銷。
合並報表需要抵消的是內部未實現損益,至於增值稅和安裝費用,系支付給集團外的實際發生成本,不需要抵消。
4. 如何減少公司開支費用
企業的固定費用包括固定資產折舊、人工費用、利息、管理費用等定期發回生的費用,如何減少削答減固定費用建議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確定,參考為:
在固定資產折舊方面,加強在用的資產的保養維修維護和正確操作,減少故障率,在減少固定資產的維修成本的同時,通過延長使用壽命降低折舊和攤銷費用。對於閑置或者利用率較低的固定資產,可以採取出售、出租、轉讓等方式進行處理。對於需要新增固定資產時,首選考慮到是否可以外部租賃、合作方式解決,不能解決時方可考慮購買。
在人工費用方面,可以通過職責精簡、合並等方式減少人員,通過培訓培養提高人員技能,通過將價值較低的工作外包等方式減少非重要崗位人員的需求,通過不斷內部淘汰和外部引進的方式優化員工整體技能和素質。
在貸款融資方面,可以採用貨比三家、尋求更優惠的貸款融資合作結構,減少利息支出;同時企業做好合理理財,增加利息收入。
在管理費用方面,可以對管理費用進行分類分析、分類控制,採取制定預算、限額等方式,建立各部門的管理費用目標值;在費用的日常管理方面,強化管理費用的使用前審批、使用中監控、使用後復盤等方式,減少費用的不合理開支和浪費。
5. 長期待攤費用的會計處理方法
發生費用時:抄
借:長期待攤費用
貸:銀行存款(等相關科目)
攤銷時:
借:管理費用
貸:長期待攤費用
例:企業自行對經營租入發電設備進行大修理,經核算共發生大修理支出33600元,修理間隔期為4年。分錄如下:
借:長期待攤費用──大修理支出 33600
貸:銀行存款 33600
上述大修理費用按修理間隔期4年平均攤銷,每月攤銷700元。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 700
貸:長期待攤費用──大修理支出 700
(5)合並成本有關的資產攤銷方法擴展閱讀
長期待攤費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已經發生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負擔的分攤期限在1 年以上的各項費用,如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等。
二、本科目應按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發生的長期待攤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攤銷長期待攤費用,借記"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攤銷完畢的長期待攤費用的攤余價值。
6. 合並報表中固定資產費用的抵銷分錄
C
內部交易需要抵消的是未實現的交易損益,在此題中未實現的內部交易損益為100-70=30,(如果安裝費不是A公司安裝的不用考慮安裝費的抵消)
08年應抵消多計提的折舊=(30/5)/12*10=5
7.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固定資產增值後如何計提折舊的問題
固定資產增值不來會產生商譽。但是源計算商譽的時候需要考慮固定資產的增值。
商譽=購買成本 - 被購買企業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
本題中,被購買企業可辨認凈資產=300,因固定資產增值50,所以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350。
所以商譽=購買成本350-被購買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350*80%=70。
(7)合並成本有關的資產攤銷方法擴展閱讀:
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固定資產帳面凈值和雙倍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年折舊率=2÷折舊年限*100%。
月折舊額=年折舊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12。
年折舊額=每年年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年折舊率。
最後2年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預計凈殘值)÷2。
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二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殘值後的凈額平均分攤。
8. 關於注會中長期股權投資,企業合並和合並財務報表怎麼才能更好的理解
合並報表是中級考試中的特大重點,也是學習的頭號難點,我告訴大家,學習的方法還是老招:搞懂原理,理清主線,逐點學習。
也許有些朋友還沒弄清楚什麼是合並報表,通俗的說,就是一個企業集團,有母公司和一個或幾個子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在年末都各自有自己的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附註,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其各自的報表叫個別報表,但是,站在集團的角度來說,母公司和子公司都是企業集團中的一分子,整個企業集團,對外只能有一份財務報表,用來反映這個集團的資產狀況,經營成果等等,這份財務報表裡,就囊括了母公司及所有子公司的財產、經營成果。
在整個集團的一年的經營當中,可能會出現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相互出售商品、固定資產、互負債務等等情況,而且,他們各自的財務也是單獨核算的,因此,在互相出售東西的時候,大多會按市場價出售,會產生利潤。因為集團對外只有一份財務報表,對於外面的人來說,你們集團內部互相交易,獨立核算賺了多少錢這沒問題,但是整個集團對外來說可是沒賺到一分錢,對外是不能產生利潤的。這也是准則當中不允許的,想一想,如果允許產生利潤,那麼,這個集團不用做生意了,成立幾個子公司,每天就搞內部交易,一年下來,也能搞上幾個億的利潤,這事,能行嗎?所以,在編制對外的集團合並報表的時候,就產生了抵銷內部交易利潤的辦法,這在會計上就叫編制抵銷分錄,抵銷內部交易未實現利潤。明白這一點以後,大家對學習合並報表應該在頭腦中就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了。
(註:1、以下所有內容皆是針對控股51%以上的企業控股合並以及雖然控股51%以下但實質上控制了企業這兩種情況來說,對於50%以下的其他合並方式,屬於長期股權投資內容。2、企業合並有三種:吸收合並、控股合並、新設合並。以下所述的是控股合並的分錄,並沒有說吸收合並和新設合並這兩種方式。3、以下所述的均為非同一控制下的合並報表的編制步驟,同一控制下的合並報表編制沒那麼多步驟)
那麼,合並報表的主線是什麼呢?小魚通過自己的學習經驗,總結出一個主線:
1、判斷合並類型(同一控制還是非同一控制)——2、編制合並日的合並報表——3、編制資產負債表日的合並報表
主線很簡單,目的就是要大家知道:在什麼時候需要編合並報表。
首先,大家看到題目的時候,一定要判斷合並的類型是同一控制下的合並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合並,這一點很關鍵,因為兩種情況下的入賬價值不同,合並報表的抵銷分錄也不同。
判斷合並的類型是很容易的,一般題目中就會告訴。
然後,大家就要進入主線的第2點,編制合並日的合並報表了,注意,在合並的當日,是一定要編合並報表的,但是,具體題目中大家也要看清楚題目有沒有要求做合並日的報表。
合並報表的編制步驟:
第一步:子公司調整階段(按公允價值調整子公司資產)
第二步:母公司調整階段(按權益法調整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價值)
第三步:在工作底稿中編制抵銷分錄。
第四步:編制合並報表
簡單吧,就四步搞定。大家首先要牢牢記住這四個步驟,大腦中清晰的知道這四個步驟以後,編合並報表就不是難事了。那麼,這四個步驟的詳細做法我在下面敘述。
我要先解釋一下上面括弧內的意思,1、按公允價值調整子公司的資產,指的是子公司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不一致時,要按公允價值調整。(前已述及,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合並,所以要按公允價值);2、按權益法調整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價值,指的是要在工作底稿中用權益法將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重新調整,在工作底稿中寫出用權益法調整的分錄(企業對所控制的企業或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是要按成本法核算的,但是編合並報表的時候,必須轉換成權益法,這是典型的調表不調賬,意思就是說不會調整賬本,只寫在報表中)。
好了,下面開始詳細敘述這四步的分錄,這是我整理出來的,這只是分錄的總結,光看分錄不一定能看懂,我會在後面用幾個例題幫助大家理解。現在建議大家將這個分錄的總結抄在你的筆記本上或是抄在一張紙上粘貼在你的教材當中。然後對比教材和網校老師的講課,看看是否有需要補充的。(自己再整理一次,思考一次,記憶會更深刻)
我整理得很詳細,所以看起來有點復雜,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它很簡單,你只要詳細看我整理的分錄和下面的說明,再看看我最後給的例題,就知道很簡單了)
第一步:子公司調整階段(按公允價值調整子公司資產)
借:固定資產
(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部分)
無形資產
(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部分)
存貨
(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部分)
貸:資本公積
(註:這個分錄每年都要做,而且每年做的時候,在工作底稿當中都是一模一樣的)
借:營業成本
(存貨售出時,按公允價值應補記的成本)
管理費用或製造費用
(按公允價值應補記的折舊、攤銷)
貸: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存貨
(註:第一個分錄是按公允價值在合並報表當中增加了這些資產的價值,自然第二個分錄就按公允價值的金額來補記折舊、攤銷,這是屬於少記的)
如果是編制第二年的抵銷分錄,則先做第一個分錄,一模一樣,我說了,要年年做嘛。上面第二個分錄要做兩遍:第一遍稍有不同,是總體記錄以前年度補提折舊、攤銷的合計額: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以前年度營業成本、管理費用的合計數)
貸: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存貨
(註:實際上就是調整階段的第二個分錄,只不過用「未分配利潤--年初」來代替了「管理費用、營業成本」,且這個金額是以前所有年度的總和)
第二遍則一模一樣,是本年度應補計的折舊、攤銷。
借:營業成本
(存貨售出時,按公允價值應補記的成本)
管理費用或製造費用
(按公允價值應補記的折舊、攤銷)
貸: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存貨
(一模一樣)
註:這一塊我說得實在是太詳細了,所以看起來好復雜的樣子,本來我可以簡單的寫,其實它就是兩個分錄,只不過我說了兩年以上的做法,因為第二年的做法有一點點變動,如果不太明白,就再看一遍,然後通過我後面的例題就學明白了。
另:補充說明一下,為什麼分錄中的科目與我們做賬的科目不一樣?這是合並報表嘛,這些分錄都是寫在工作底稿上的,又沒做在賬本上,而且,在這個時候,擺在我們面前桌子上的是兩張表:一張母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一張子公司的財務報表,咱們是在這兩張表的基礎上編合並報表,我們在工作底稿中調整的,僅僅是報表上的數字,所以,當然科目就用的是報表上的科目,這可不是在做賬啊,這是在調報表。因此,大家應該理解了「調表不調賬」這個說法。
第二步:母公司調整階段(按權益法調整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價值)
大家在長期股權投資這一章中學習並記住了:母公司控制了的企業,以及控股佔51%以上的企業,是要納入合並報表的范圍的,而且,對這些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是用成本法核算的。然而,准則規定我們,合並報表中的長期股權投資的數字,是按權益法核算的數字,我們又不能改賬本,只能在工作底稿中用權益法調整,這個就類似於追溯調整了,也就是我反復告訴大家要學好並掌握的轉換的問題,用追溯調整的方法,在工作底稿中寫出調整分錄,這樣,就計算出了長期股權投資用權益法核算的價值。
在這里,大家要注意一個問題:要按公允價值調整子公司實現的凈利潤。這一點可不要忘記了。
我總結一下經常用到的調整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投資收益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註:1、沒有子目了,我們在調報表項目,不是做賬,所以不要寫子目。2、如果做第二年的,那涉及利潤的報表項目,如「投資收益」,要用「未分配利潤--年初」來代替)
第三步:在工作底稿中編制抵銷分錄。
上面第一步和第二步就完了,很簡單的,實際解題當中一般就是五分鍾就寫完,把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理和轉換掌握好了,頭腦里再清楚的知道合並報表的編制步驟,那麼,前面兩步簡直就是輕而易舉的就完成。現在開始寫抵銷分錄,抵銷分錄就五大模塊,大家背下來,再用適當的題目練習幾次就熟了,我現在把這五大模塊總結給大家:
1、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和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抵銷:
借:股本(或實收資本)
(子公司的)
資本公積
(子公司的)
盈餘公積
(子公司的)
未分配利潤
(子公司的)
商譽
(母公司按權益法算出來的商譽)
貸:長期股權投資
(母公司按權益法調整後的那個數字)
少數股東權益
(註:那些什麼年末、年初什麼的,能記就記,不能記就別記了,照我這樣做,也一樣會得分,但是,如果你非要寫上年初數,年末數,要是弄錯了,就肯定扣分)
2、調整後子公司利潤表與投資收益的抵銷:
借:投資收益
(母公司本年按權益法計算的投資收益)
少數股東損益
未分配利潤--年初
(子公司的)
貸:本年利潤分配---提取的盈餘公積
(子公司的)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子公司的)
未分配利潤--年末
(子公司的)
(註:這兒可是要寫上年初、年末了)
3、內部債權債務的抵銷:
借:應付賬款(或應付票據、應付股利、其他應付款、長期應付款等)
貸:應收賬款
借:應收賬款
(提取的壞賬准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如果壞賬准備涉及了遞延所得稅的,還要將遞延所得稅抵銷)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如果是債券:
借:應付債券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借:投資收益
貸:財務費用
借:應付利息
貸:應收利息
(註:如果編制第二年的,涉及損益的項目,就用「未分配利潤--年初」代替)
4、存貨中未實現利潤的抵銷:
借:營業收入
(銷售額)
貸:營業成本
(倒擠)
存貨
(未售出的存貨*銷售利潤率)
借:存貨跌價准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涉及遞延所得稅的: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編制第二年的時候,也用未分配利潤--年初代替涉及損益的項目
5、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交易中未實現利潤的抵銷:
借:營業收入
(售價)
(一方為商品出售,一方購入作固資用)
貸:固定資產--原價
(利潤)
營業成本
(倒擠)
或:借:營業外收入
(雙方都是固定資產)
貸:固定資產--原價
多提折舊、攤銷: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未實現利潤/尚可使用壽命)
貸:管理費用
註:
連續編制合並報表的時候,用未分配利潤--年初代替營業外收支
固定資產變賣或報廢後: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貸:營業外收入
(註:將分錄中「固定資產--原價」用營業外收入代替)
同時,做本期多提折舊的抵銷:
借:營業外收入
貸:管理費用
第四步:編制合並報表,(參見教材例題)
寫了一大堆,是不是看得雲里霧里的了?好了,別擔心,我現在給一個例題,希望大家從這個例題當中,理解我上面所說的四個步驟及分錄。然後,大家放手去做夢想成真的習題吧。
例:甲、已為非同一控制下企業,2008年7月1日,甲以庫存商品,定向發行股票取得乙公司80%股權,控制了已公司,庫存商品成本600萬,已提跌價准備100萬,公允價值400萬。股票面值1元,發行1200萬股,股票市價2000萬,股票發行費用30萬,為取得股權發生費用160萬。合並日,乙公司所有者權益結構為:股本1000萬,資本公積100萬,盈餘公積300萬,未分配利潤400萬,另,乙公司存貨帳面價值1000萬,公允價值1200萬,固定資產賬面價值1500萬,公允價值1600萬,無形資產5000萬,公允價值5300萬,其他的資產負債表項目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2400萬)。
其他相關資料:1、2008年12月31日,乙公司存貨售出了50%。2、合並日時,乙公司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尚可使用5年。3、2008年末,乙公司產生資本公積利得1000萬,實現凈利潤1500萬。提取盈餘公積10%,分配現金股利600萬(為08年利潤分配)。4、2009年末,乙公司實現凈利潤2000萬,提取10%盈餘公積,分配30%現金股利。產生資本公積利得500萬元。09年末存貨全部出售。
要求:1、編寫甲公司購買長期股權投資的分錄。
2、編寫合並日的抵銷分錄。
3、編制08年末的抵銷分錄。
4、編制09年末的抵銷分錄。
大家注意:這就是中級的最後一個綜合題的出題形式,我偷懶,只寫出題目中關鍵條件,然而,實際考試的試題當中,廢話一大堆,描述文字也是大篇大篇的,題目文字遠遠超出我所寫的這些。大家在解題過程當中,不要害怕那些長篇文字,要善於從資料當中挖出有用的條件。下面,我們開始解題,按題目要求一個一個來做:
(這會兒都凌晨三點了,我困了,我明天再做答案吧,如果有基礎的朋友,試著做一下答案,等我明天做出來,我們大家核對一下,這個題目中的數字都是我胡亂想的,沒有抄襲任何習題,另外,股權的發行費用從溢價中扣除,為取得股權發生的費用是計入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的,商品是作銷售處理的。大家注意一下。)
12月7日更新,答案如下:(看看你做對了嗎)
1、長期股權投資入賬價值:400*(1+17%)+2000+160=2628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
2648
貸:主營業務收入 4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68
股本 12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800
銀行存款 160
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30
貸:銀行存款
30
借:主營業務成本 500
存貨跌價准備 100
貸:庫存商品
600
2、合並日抵銷分錄:
(1)調整乙公司個別報表:
借:固定資產 100
無形資產
300
存貨 200
貸:資本公積 600
(2)按權益法調整甲公司長期股權投資。
(由於成本法與權益法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核算是一樣的,故不用調整)
甲公司產生商譽:2628-2400*80%=708萬元
(3)抵銷分錄:
借:股本
1000
資本公積 700 (100+600)
盈餘公積
300
未分配利潤 400
商譽 708
(2628-2400*80%)
貸:長期股權投資 2628
少數股東權益
480
3、編制08年末的抵銷分錄:
(1)調整乙公司個別報表:
借:固定資產 100
無形資產
300
存貨 200
貸:資本公積 600
(此分錄年年做)
借:管理費用 40
營業成本 100
貸:固定資產
10 (100/5*6/12)(半年折舊)
無形資產 30 (300/5*6/12)(半年攤銷)
存貨 100 (售出一半)
(2)按權益法調整甲公司長期股權投資:
乙公司08年實現凈利潤1500萬:按公允價值調整凈利潤:1500-140=1360萬元。甲公司享有1360*80%=1088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1088
貸:投資收益 1088
(分析:成本法下,被投資企業實現凈利潤不作處理,而在權益法下要按所佔比例計算享有份額,故按權益法調時要增加上述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8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800
(分析:成本法下不確認資本公積增加,權益法要確認,故增加此分錄)
借:投資收益 480
貸:長期股權投資 480
(分析:成本法下,被投資企業分配現金股利,計入貸方「投資收益」,而權益法下,不確認投資收益,而是沖減長期股權投資
賬面價值,將這兩個分錄對比分析,故做上述分錄。成本法與權益法下分錄我做出如下:
成本法分錄:借:應收股利 480
貸:投資收益 480
權益法分錄:借:應收股利 480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480
對比上面兩個分錄,因此做出的調整分錄為: 借:投資收益 480
貸:長期股權投資 480 )
按權益法調整以後長期股權投資價值為:2628+1088+800-480=4036萬元。
(3)抵銷分錄:
借:股本 1000
資本公積 1700
(700+1000)
盈餘公積 450 (300+1500*10%)
未分配利潤 1010 (400+1500-140-1500*10%-600)
商譽 708
貸:長期股權投資 4036
少數股東權益 832
借:投資收益 1088
少數股東損益 272
未分配利潤--年初 400
貸:本年利潤分配--提取的盈餘公積 150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600
未分配利潤--年末
1010
4、編制09年末的抵銷分錄:
(1)調整乙公司個別報表:
借:固定資產 100
無形資產 300
存貨 200
貸:資本公積 600
(此分錄年年做)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140
貸:固定資產 10
無形資產 30
存貨 100
(此分錄是上年影響,本年還得做,只不過「管理費用和營業成本」用「未分配利潤」來代替了。
借:管理費用 80
營業成本 100
貸:固定資產 20 (100/5)(09年少提折舊)
無形資產
60 (300/5)(09年少計攤銷)
存貨 100 (售出另一半) (這是09年影響)
(2)按權益法調整甲公司長期股權投資:
在第二年調整的時候,還要把上一年的調整分錄再做一次,只是涉及損益的項目用未分配利潤代替。
借:長期股權投資 1088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1088
(分析:成本法下,被投資企業實現凈利潤不作處理,而在權益法下要按所佔比例計算享有份額,故按權益法調時要增加上述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8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800
(分析:成本法下不確認資本公積增加,權益法要確認,故增加此分錄)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480
貸:長期股權投資 480
然後再做09年的調整分錄:
09年乙公司實現凈利潤2000萬,按公允價值調整乙公司凈利潤為2000-180=1820萬元。甲公司享有份額1820*80%=1456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1456
貸:投資收益 1456
借:投資收益 480
貸:長期股權投資 480 (09年分配30%現金股利,甲公司分得2000*30%*80%=480萬)這個分錄的調整原理同上一年。
借:長期股權投資 400 (500*8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400
按權益法調整以後長期股權投資價值為:2628+1088+800-480+1456+400-480=5412萬元。
(3)抵銷分錄:
借:股本 1000
資本公積 2200
(700+1000+500)
盈餘公積 650 (300+1500*10%+2000*10%)
未分配利潤 2030
商譽 708
貸:長期股權投資
5412
少數股東權益 1176
借:投資收益
1456
少數股東損益 364
未分配利潤--年初 1010
貸:本年利潤分配--提取的盈餘公積 200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600
未分配利潤--年末 2030
9. 權益法順流交易(固定資產)中投資企業在合並報表中多提折舊的抵消
最後這個分錄應該反過來。既然知道固定資產的未實現內部損益是通過折舊逐步實現的,既然實現了就應該做:
借:長期股權投資 17.1
貸:投資收益 17.1
借:投資收益 228
貸:長期股權投資 228
合起來就是
借:投資收益 210.9
貸:長期股權投資 210.9
對於合並報表上的抵消分錄,首先抵消營業外收入228是沒有疑問的,因為是內部交易這部分不應該有。關鍵就是為何要恢復投資收益228。
折舊17.1已經實現了應該恢復,那剩餘的210.9影響丁的凈利潤了嗎?針對這項固定資產除了折舊以外丁公司並沒有涉及到損益的賬,丁公司的凈利潤就不該被調減,所以要再恢復210.9,所以228是這兩部分加起來的。
(9)合並成本有關的資產攤銷方法擴展閱讀: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業投出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種股權性質的投資,包括購入的股票和其他股權投資等。
二、小企業對外進行長期股權投資,應當視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程度,分別採用成本法或權益法核算。
小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無共同控制且無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成本法核算;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
通常情況下,小企業對其他單位的投資占該單位有表決權資本;總額的20%或20%以上,或雖投資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響的,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
企業對其他單位的投資占該單位有表決權資本的20%以下,或對其他單位的投資雖占該單位有表決權資本總額的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響的,應當採用成本法核算。
三、長期股權投資在取得時,應按實際成本作為投資成本。
(一)以現金購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按實際支付的全部價款(包括支付的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作為投資成本。
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應按實際支付的價款減去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後的差額,作為投資的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金額,借記「應收股利」科目,按實際支付的價款,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應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實收資本」等科目。
10. 合並報表內部交易中固定資產折舊的抵消問題如何處理
一、合並報表內部交易中固定資產折舊的抵消處理如下:
首先,將與內部交易形成固定資產相關的銷售收入、銷售成本以及原價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予以抵銷。
其次,將內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資產當期多計提的折舊費和累計折舊予以抵銷。按當期多計提的折舊額,借記「固定資產——累計折舊」項目,貸記「管理費用」等項目。
二、其抵銷處理程序如下:
(1)將與內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資產相關的銷售收入、銷售成本以及原價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9000-7500)予以抵銷。
(2)將內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資產當期多計提的折舊費和累計折舊(或少計提的折舊費和累計折舊)予以抵銷。
合並報表需要抵消的是內部未實現損益,至於增值稅和安裝費用,系支付給集團外的實際發生成本,不需要抵消。
(10)合並成本有關的資產攤銷方法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是用來生產產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價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計入到產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攤銷。這就是固定資產為什麼要計提折舊的原因。
但是,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他的成本攤銷的期限不應該僅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計每個期限要攤銷的成本,這就是每年的折舊額和攤銷額。如果在購買時直接全部攤銷,則當年費用很高,利潤減少,而以後年度利潤高估。這都是會計所不允許的。
固定資產的一個主要特徵是能夠連續在若干個生產周期內發揮作用並保持其原有的實物形態,而其價值則是隨著固定資產的磨損逐漸地轉移到所生產的產品中去,這部分轉移到產品中的固定資產價值,就是固定資產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