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會計無形資產問題:出售的價值比帳面價值大,怎麼做憑證
你好!
出售價值高於帳面價值的部分.記入"營業外收入"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⑵ 新會計制度下,以前購買的軟體由固定資產科目變為無形資產科目,後面固定資產的編碼要不要改變
不是這樣的
如果你使用財務軟體
有固定資產模塊
編碼按類別設置 類別再到明細
比如設備 可以設成SB0001 SB0002
而無形資產一般企業不是很多 直接設置二級科目即可
⑶ 舊會計制度中無形資產是凈值,在新會計制度中如何做賬
新會計抄制度下,無形資產的填列更像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科目填寫原值,累計攤銷填寫無形資產累計攤銷的金額,在沒有減值的情況下,無形資產-累計攤銷=無形資產凈值,如果有減值,則再減去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現在攤銷的時候
借 費用成本科目
貸 累計攤銷
累計攤銷科目余額除該資產處置之外不需要結轉。
⑷ 無形資產未攤銷算是違反了企業會計制度么
小應設置「累計攤銷」科目,核算小對無形資產計提的累計攤銷。該科目應按照無形版資產項目進行明細核算權。
小按月採用年限平均法計提的無形資產攤銷,應當按照無形資產的受益對象,借記「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累計攤銷」科目,處置無形資產時還應同時結轉累計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令第 512號)
第六十七條 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作為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⑸ 「舊會計制度里」的「無形資產」對應新准則里的什麼科目包括開發支出和商譽嗎
研發支出來在新准則的一級科自目中是有的,在「成本類」科目下,順序號「120」,科目編號「5301」。
原准則的無形資產對應新准則的「研發支出」、「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
研發支出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正在進行無形資產研究開發項目滿足資本化條件的支出。
對於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原准則計入無形資產,新准則計入「投資性房地產」。
新准則中的「無形資產」,不包括商譽,商譽單列。
其餘無形資產,依然在新准則的「無形資產」科目下反映。
⑹ 無形資產會計處理的表述有哪些
關於「接受投資者投入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問題
要對無形資產進行合理的會計核算,首先要對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無形資產是指那些由特定主體控制的不具有獨立實體,而對生產經營長期持續發揮作用並能帶來經濟效益的經濟資源;無形資產擁有非實體性、壟斷性、收益性和不確定性等特點。
其次,無形資產既屬「資產」范疇就與其他資產一樣,按照一定的計量標准計價並且予以入賬。《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以下簡稱《制度》和《准則》)分別對企業通過購入、非貨幣性交易換入、債務重組、接受捐贈,以及自行開發並依法早請等方式取得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作了恰當的規定,並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對「接受投資者投入無形資產」入賬價值問題,《制度》和《准則》規定:「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以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入賬價值,但企業為首次發行股票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以該無形資產在投資方的賬面價值作為入賬價值。」《准則》的「指南」指出:「對於企業為首次發行股票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由於發行當時股票沒有明確的市價,因而應以該無形資產在對方(即投資方)的賬面價值入賬。這也說明,如果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在投資者賬上沒有記錄,那麼首資發行股票的企業在接受這項無形資產時不應將其入賬。」而《制度》在介紹「無形資產」會計科目的使用說明中還規定了「企業用無形資產向外投資,比照非貨幣性交易的規定處理。」
這里會有三種情況:
第一,投資方已經將投出的無形資產在自己的賬面上進行了記錄,而且賬面價值正好或者大於發行給投資方的股票面值。這種情況下,從投資方來看實際上是進行了一次非貨幣性交易,而從接受投資方來看完全可以理解為企業是按照股票面值或者溢價發行股票。
第二,投資方也已經將投出的無形資產在自己的賬面上進行了記錄,但是賬面價值小於發行給投資方的股票面值。這種情況下,接受投資方再按《制度》和《准則》的要求進行賬務處理的話,就等於允許我國的企業可以折價發行股票,這與其他有關的法律法規相違背。
第三,投資方由於某些原因而沒有將投出的無形資產在自己的賬面上進行記錄,這種情況在會計實務中確實存在。但是仍要執行《制度》和《准則》的規定,企業就無法進行賬務處理了。
二、關於「出售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問題
企業所擁用的無形資產可以依法轉讓,其它式有兩種,轉讓無形資產的所有權或者是轉讓無形資產的使用權。這里提到的轉讓無形資產所有權就是通常所說的出售無形資產。企業在出售無形資產時,主要是進行「注銷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取得轉讓收入」以及「反映各種與轉讓無形資產有關的費有支出」等方面的賬務處理。
如何進行「出售無形資產」的會計核算,《制度》和《准則》規定,「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時,應將所得價款與該項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准則》的「指南」解釋,「出售無形資產所得不符合《企業會計准則——收入》中的收入定義,因此,出售無形資產所得應以凈額核算和反映;」「《制度》在解釋有關的會計科目使用時規定為,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按實際取得的轉讓收入,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該薦無形資產已計提的減值准備,
⑺ 2019年新會計制度下無形資產需要補提一個月的攤銷嗎
2019年新會計制度下無形資產不需要補提一個月的攤銷(當月理論)
因為固定資產是次月理論
⑻ 無形資產攤銷為什麼記入管理費用
無形資產攤銷計入管理費用是會計制度的規定,但無形資產攤銷未必全計入管理費用,需要根據發生業務的實際情況計入相關科目。
新會計制度規定:
無形資產的攤銷金額一般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成本等)。某項無形資產所包含的經濟利益通過所生產的產品或其他資產實現的,其攤銷金額應當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
企業自用的無形資產,其攤銷金額計入管理費用;
出租的無形資產,其攤銷金額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某項無形資產包含的經濟利益通過所生產的產品或其他資產實現的,其攤銷金額應當計入相關資產成本。
(8)銷售無形資產老會計制度擴展閱讀:
企業攤銷無形資產,應當自無形資產可供使用時起,至不再作為無形資產確認時止。
企業選擇的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應當反映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無法可靠確定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採用直線法攤銷。
無形資產的攤銷金額一般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成本等)。某項無形資產所包含的經濟利益通過所生產的產品或其他資產實現的,其攤銷金額應當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
企業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進行復核。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與以前估計不同的,應當改變攤銷期限和攤銷方法。
在此基礎上,對無形資產的攤銷作如下調整:
總的來說,可以分為攤銷與不攤銷兩種情況:
1、對期限型無形資產項目,在有效使用期限內分期攤銷,計入損益。其中又包括:
(1)對於土地使用權、商標權、專利權等預計使用年限確定,而且減值風險較低的,採用直線法攤銷;
(2)對非專利技術等有預計使用年限,但考慮技術進步等因素對其價值的影響呈加速變化的,可採用類似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的「加速攤銷」,以盡快收回投資,這也符合會計核算原則之謹慎原則。
2、對無期限型無形資產項目,如商譽,由於它以構入價格作為其入賬價值,但是在以後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很可能會逐漸增值,所以無需進行價值攤銷,甚至要增加其賬面價值。
這與《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期末如已計提減值准備的無形資產價值又得以恢復,應在計提減值准備的范圍內轉回」的本質是一致的,因為兩者的經濟內容是一致的。對於已計提減值准備的無形資產又得以恢復的,《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轉回時借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貸記營業外支出——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既然對已計提的減值准備要如此處理,那麼對未計提減值准備的無形資產項目在價值增加時也應有類似的會計處理:借記無形資產,貸記營業外收入。而且企業應該盡量頻繁地做這項工作。
應注意的是現行會計法裡面商譽不屬於無形資產。
⑼ 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無形資產攤銷會計分錄
新舊會計制度不同,你做的是老的,新的會計分錄為: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這樣無形資產原值是不變的,凈額就是原值-累計攤銷。
⑽ 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無形資產補攤銷要怎麼做分錄
年初按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建立新賬不需要做分錄。
現摘錄附件《新舊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有關銜接問題的處理規定》有關內容如下:
一、新舊制度銜接總要求
(一)自2013年1月1日起,事業單位應當嚴格按照新制度的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和編報財務報表。
(二)事業單位應當做好新舊制度的銜接。相關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根據原賬編制2012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額表。
2.按照新制度設立2013年1月1日的新賬。
3.將2012年12月31日原賬科目余額按照規定進行調整(包括新舊結轉調整和基建並賬調整),按調整後的科目余額編制科目余額表,作為新賬各會計科目的期初余額。
4.根據新賬各會計科目期初余額,按照新制度編制2013年1月1日期初資產負債表。
二、將原賬科目余額轉入新賬(新舊賬銜接)
其中:「事業基金」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事業基金」科目,但不再在該科目下設置「一般基金」、「投資基金」明細科目,其核算范圍也較原賬中「事業基金」科目發生變化,不再包括財政補助結轉和財政補助結余。轉賬時,應將原賬中「事業基金」科目所屬「投資基金」明細科目的余額分析轉入新賬中「非流動資產基金——長期投資」科目,並對所屬「一般基金」明細科目的余額(扣除轉入新賬中「非流動資產基金——無形資產」科目數額後的余額)進行分析:對屬於新制度下財政補助結轉的余額轉入新賬中「財政補助結轉」科目;對屬於新制度下財政補助結余的余額轉入新賬中「財政補助結余」科目;將剩餘余額,轉入新賬中「事業基金」科目。
三、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有關財政補助結轉和財政補助結余的概念:
1、財政撥款結轉資金是指當年支出預算已執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執行,下年需按原用途繼續使用的財政撥款資金。
2、財政撥款結余資金是指支出預算工作目標已完成,或由於受政策變化、計劃調整等因素影響工作終止,當年剩餘的財政撥款資金。
舊制度的「事業基金」中包含了這兩項,在建立新賬時要根據上述概念加以分析,將屬於這兩項的余額分離出來記入新賬的期初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