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國企業為國內企業提供服務的所得稅稅率是多少
情況不一樣,稅抄率也不一樣。如果國外公司的提供咨詢勞務所得屬於「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按25%稅率自行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對於「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咨詢勞務所得,不需要代扣代繳企業所得稅。
『貳』 中國的四大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利潤分配表,和外國的四大財務報表有什麼區別
財報三大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
資產負債表主要是告回訴我們,在出報答表的那一時刻,這個公司資產負債情況如何,是窮還是富,窮的話,窮到什麼地步,富得話,富得是不是流油。
利潤表或損益表,這張報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一段時間里,這個公司損益情況如何。
現金流量表,這張報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一段時間里,這個公司收進了多少現金,付出去了多少現金,還餘下多少現金在銀行里。
『叄』 會計工作的特點是什麼
企業會計要素分為來六源大類,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其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項會計要素主要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收入、費用和利潤三項會計要素主要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
動態要素:
收入、費用、利潤
靜態要素: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事業單位會計要素分為五大類,即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轉讓的土地使用權和不動產以座落地為標准,來界定境內境外。轉讓的無形資產專(不含土地使用權)屬是否在境內使用作為境內轉讓無形資產的標准。所謂「使用」就是將該項無形資產用於生產經營活動,存儲或再轉讓是否在境內。
『伍』 本人急需2篇關於無形資產審計的國外文獻,請給予指點
英文還是中文的啊?
1 重視無形資產審計
在現行的審計工作中 ,對無形資產的審計 ,只是
在財務審計中有很少的內容。在知識經濟條件下 ,
由於無形資產在資產總額中的比重越來越大 ,所以
審計部門應重視對無形資產的審計。
首先 ,無形資產的重要性 ,需要重視無形資產審
計。無形資產是指一定主體擁有或者控制的、長期
使用但沒有實物形態的 ,並預期會帶來經濟效益、能
以貨幣計量的資產。對企業來說 ,無形資產是企業
發展的重要資源 ,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無形資
產是企業潛在的巨大財富 ,是提高知識經濟效益的
重要途徑;無形資產是企業綜合經濟實力的體現 ,是
強化知名度、擴張資本、轉化有形資產和提高市場競
爭力的重要手段;無形資產是企業文化的象徵 ,是精
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無形資產中 ,品牌是最
具有影響的一種無形資產。無形資產對企業的發展
是至關重要。無形資產對企業如此重要 ,相應審計
部門需要重視無形資產審計 ,審查企業是否充分發
揮無形資產的作用。
其次 ,無形資產管理不規范 ,需要重視無形資產
審計。在現實的企業中 ,對無形資產的管理很不規
范 ,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無形資產數量不清。
企業有多少無形資產數量不清 ,現在是按現行會計
制度規定的在會計賬簿上進行核算的無形資產《(企
業會計制度》規定: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權、
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等。) 而在規定之
外應屬於無形資產的經營秘密、商號、特許權和自創
商譽等還未進行價值和數量的核算 ,也未採用相應
的辦法進行數量的清理給予管理。(2) 無形資產管
理制度健全或未建全。國有大中型企業 ,一般按國
家財政部制定會計制度的規定 ,有無形資產會計核
算的制度 ,但一般都沒有建立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既
沒有無形資產管理機構 ,也沒有無形資產管理人員 ,
不明確哪個機構管理無形資產 ,誰來管理無形資產 ,
更沒有無形資產管理制度。對這種無形資產管理制
度不健全或未建立的情況 ,促進企業建立和健全無
形資產管理制度 ,規范無形資產管理。
第三 ,國有企業無形資產流失 ,需要重視無形資
產審計。目前 ,在企業普遍存在對無形資產缺乏正
確認識的情況下 ,國有企業資產流失。我國每年有
3 萬多項國家級重大科技成果 ,其中有 2 萬多項由
於知識產權觀念的淡薄未申請專利 ,十幾年裡 ,我國
將 11 萬余項發明無償地「奉獻」給了外國,這筆財富
白白地被流失。而在西方發達國家 85 %的專利申
請都來自企業 ,一家公司特別是跨國公司 ,一年中能
申請幾百件、上千件甚至上萬件的專利。面對我國
加入 WTO 的新形勢和國有企業無形資產的流失 ,
需要重視無形資產審計。
2 無形資產審計的構想或經驗 ,在此提出一個構想。
2.1 無形資產系統審計。對各種無形資產的價值
與數量方面進行審計。在實際操作時 ,可以分為兩
部分進行:首先 ,對在會計賬簿有記錄的無形資產進
行價值與數量的審查 ,依據《企業會計准則》所規定
的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
土地使用權、商譽等,逐項檢查每種無形資產的價值
與數量是否真實、合法,核對資產負債表上的無形資
產與會計賬簿上的無形資產是否相符 , 會計賬簿上
的的無形資產與實際現有無形資產是否相符。其
次 ,檢查除在會計賬簿中記錄的無形資產外 ,是否還
有其他無形資產:如還有其他無形資產 ,檢查該項無
形資產的數量及其基本情況 ,是否真實、合法 ,尤其
是在無形資產的開發、形成和使用過程中是不是遵
紀守法。
2.2 無形資產戰略審計。對企業是否制定無形資
產戰略進行審計 ,在我國加入 WTO 的條件下 ,企業
要重視研究與制定無形資產發展戰略。無形資產戰
略是對無形資產的形成、利用、開發、效益和保護等
做出的決定全局的、重大的籌劃和對策。它包括專
利戰略、商標戰略、名牌戰略、土地使用權戰略和商
譽戰略等。為實現無形資產發展戰略要制定相應的
策略:(1)無形資產開發策略 ,無形資產的自創和引
進 ,既要組織創新研究 ,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專利權 ,
又要引進高新技術 ,促進經濟發展。(2)無形資產信
息策略 ,通過各種渠道 ,採用多種形式 ,搜集國際組
織的、主要發達國家的有關無形資產的信息,對這些
信息進行整理、分析、研究和利用。(3) 無形資產經
營策略 ,對擁有各種無形資產 ,面向國際大市場 ,利
用各種渠道和多種形式 ,進行有效的經營。(4)無形
資產進攻策略 ,根據各種無形資產的特點 ,主動、積
極地創造條件 ,參與國際大市場的競爭 ,在境外注冊
商標 ,爭創國際名牌 ,優化企業形象。(5) 無形資產
國際規范策略 ,學習、熟悉、掌握和運用國際組織、地
區和主要發達國家的有關無形資產的各種規范 ,以
建立和健全與國際無形資產的規范協調的中國無形
資產規范體系。
2.3 無形資產重點審計。對企業發展起重要作用
的無形資產進行審計。由於企業擁有無形資產的情
況不同 ,因而對企業單項無形資產的審計也不同 ,有
的企業是專利權 ,或是商標權 ,或是商譽 ,或是其他。
專利權審計是對專利的開發、申請、利用和保護的審
查;商標權審計是對商標的開發、申請、利用和保護
的審查;商譽審計是對商譽的培養、提高、利用和保
護等的審查。
2.4 無形資產效益審計。對企業經營無形資產的
效益的審查。企業擁有的無形資產要積極經營 ,經
營無形資產的目的是要獲取經濟效益。企業經營無
形資產 ,也能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其主要途徑是:
提高商譽 ,獲取額外利潤 ;爭創名牌 ,以市場優勢和
價優獲取更多的利潤 ;出售或轉讓專利權、非專利
權、商標權,開展技術貿易等以取得收益 ;以無形資
產投資取得投資收益等。企業經營無形資產 ,在我
國加入 WTO 後 ,還要面向國際市場經營無形資產 ;
其經營的方式主要是 :無形資產投資、無形資產籌
資、無形資產經濟合作和貿易等。
2.5 無形資產管理審計。對企業在無形資產的開
發、形成和使用過程中進行預測、決策、計劃、控制、
檢查、考核和分析的管理活動進行審查。隨著企業
從重視有形資產到越來越重視無形資產 ,或者說從
重視存貨到越來越重視知識 ,使企業的成功取決於
知識和創新能力。因而 ,要重視對無形資產的管理。
對無形資產的管理 ,要求企業確定無形資產管理部
門和人員 ,制定無形資產管理制度;無形資產管理部
門運用集體的智慧和發揮每個人知識的作用 ,提高
創新能力 ,提高進行預測、決策、計劃、控制、檢查、考
核和分析的管理水平 ,加強無形資產的籌資與投資
管理 ,以便提高無形資產的經濟效益 ,促進知識經濟
的不斷發展。
3 無形資產審計的評價
對企業無形資產審計 ,當審計結束時 ,要對企業
的無形資產進行評價。無形資產審計評價 ,是對企
業無形資產進行審計後 ,對其工作的成就、問題的評
定與建議。
3.1 開發無形資產。對無形資產進行管理 ,企業要
以戰略的眼光開發無形資產,擴大企業擁有的無形資
產。企業開發無形資產除引入無形資產外,主要是自
創無形資產。自創無形資產是指自行設計、申請或接
受授權等非轉讓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 ,它包括專利
權、非專利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等。
3.2 建立無形資產核算體系。對企業全部無形資產
建立核算體系 ,包括建立無形資產會計明細賬 ,對納
入會計核算內容的 ,根據會計憑證 ,核算無形資產的
種類、項目、數量、金額和保存或使用單位(人)等。
3.3 明確經濟責任。對無形資產的開發、形成、使
用、保護和保管的各環節,要明確有關單位和人員的
崗位經濟責任 ,確定責任要求、獎勵或處罰 ,離任進
行責任審計。
Abstract In order to compare and to interpret chemical
measurements, compliance with general rules of metrology
is compulsory. Such rules are the more important the more
the chemical measurements are applied under circum-
stances where material assets and goods or immaterial
values like health may be affected. Metrology of chemical
measurements attempts to define rules for achieving com-
parability and for guaranteeing quality of analytical data.
Thermodynamic data are commonly derived from a set of
analytical measurements. Comparability among thermo-
dynamic data is an important issue especially for those
data to be applied in politically sensitive issues of envi-
ronmental prognosis, long-term safety assessment of nu-
clear waste repositories in deep geological formations and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echnical interven-
tion in the geosphere. Taking the data evaluation step in
the traceability chain of thermodynamic data as an exam-
ple, the existing thermodynamic data is shown to be af-
fected by deficiencies in comparability and quality that
may severely limit its dependability in environmental
prognosis. The need for a metrologically acceptable ap-
proach is demonstrated. Statistical concepts improving a
reliable assignment of meaningful measurement uncer-
tainty to a thermodynamic datum are presented. Unre-
solved issues, i.e.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of a pH mea-
surement, hampe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traceability
chain are outlined.
Introction
There are a series of thermodynamic databases of chemi-
cal reactions, collected and evaluated with the intention to
simulate technical processes and to predict environmental
chemical systems [1–5]. For processes under human con-
trol thermodynamic data may be considered as process
parameters, but true values for the respective thermody-
namic quantities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 necessary to
predict the likely development of a situation that is not
controlled (e.g. a contaminated site). True values are an
ideal and the quest for truth is a fundament of scientific
activity [6]. Human activity, however, is not able to per-
ceive an absolute truth – even if studying highly con-
trolled systems [7]. Nevertheless, the idea of absolute val-
ues known to nature, universally reprocible in time and
space, is the basis of science.
The major body of thermodynamic data for chemical
reactions has successfully served to elucidate and to clas-
sify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hemical elements. There
are, however, situations where thermodynamic data for
chemical reactions are applied for purposes where other
aspects – i.e. legal aspects – become more relevant [8, 9].
Accuracy will be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precision as
soon as these data are applied to uncontrolled systems.
Important applications of major public concern are safety
assessment of nuclear waste repositories in geological for-
mations or evolvement of contaminated sites in the bio-
sphere. In those situations, environmental prognosis by
geochemical modelling is mandatory [9]. There are, how-
ever, reasons to conclude that the overwhelming amount
of thermodynamic data for environmental prognosis is not
sufficiently accurate to allow a dependable prediction be-
cause no action is taken to ensure comparability – either
e to ignorance of metrological concepts or e to un-
sufficiently specified measurement processes of funda-
mental chemical quantities like pH.
Environmental prognosis and metrology
Geochemical transport models are tools for environmental
prognosis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se tools are
widely used by government agencies, instry and acade-
mic institutions in attempts to predict the likely develop-
G. Meinrath
Comparability of thermodynamic data – a metrological point of view
Fresenius J Anal Chem (2000) 368:574–584 ? Springer-Verlag 2000
Received: 31 May 2000 / Revised: 18 July 2000 / Accepted: 19 July 2000
ORIGINAL PAPER
G. Meinrath
RER Consultants, Schie?stattweg 3a, 94032 Passau, Germany
and
G. Meinrath
TU Bergakademie Freiberg, Institut für Geologie,
Gustav-Zeuner-Str. 12, 09596 Freiberg, Germany
『陸』 國外購入的無形資產需要繳交營業稅嗎
無形資產營業稅是看使用地,即使是國外購入的,只要在中國境內使用都屬於營業稅征稅范圍。固定資產是看資產所在地,即使是從外國機構,個人購入,只要不動產在中國境內,也要交
『柒』 從外國購買無形資產支付的稅費是否計入無形資產原值
與原來這筆抄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相比,稅費金額不大的話,可以一次性攤銷。
借: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
如果稅費金額佔比較大,需要調整無形資產入賬原值和累計攤銷,跨年度的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
借:無形資產
貸:累計攤銷
銀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