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合並報表無形資產增值問題
解答
會一直存在資本公積上面。合並報表的資本公積余額只是對個別報表的匯總和抵消。
問這專樣的問題,屬最起碼你有兩點沒有弄明白。
1,資本公積賬戶的性質。
2,無形資產增值的會計分錄。
一、資本公積賬戶
資本公積貸方來源:資本(股本)溢價、其他資本公積、資產 資本公積、評估增值、捐贈資本和資本折算差額等
二,升值的無形資產如何做賬務處理
對於因資產評估而引起相關資產價值的增減變化,可以這樣做賬:
企業應在「資本公積」科目下,設置「清產核資評估增值」明細科目,核算企業按照國務院統一規定,進行清產核資時發生的資產評估凈增值。
借:無形資產或固定資產
貸:資本公積--清產核資評估增值
『貳』 為什麼產生於企業合並中的無形資產可以確認遞延所得稅
這是一種准則的規定,准則規定,除企業合並的情況下,在初始確認時資產或負版債產生的權暫時性差異既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也不影響會計利潤,那麼此時就不用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而在企業合並的情況下,出現的暫時性差異應計入到商譽或是營業外收入中。
『叄』 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並合並方以無形資產取得 無形資產歸誰
歸對方。你屬於投資
『肆』 企業合並產生的商譽是否確認為無形資產
商譽評估是在肯認商譽是企業的一項無形資產的前提下,正確認識商譽的涵義、性質的基礎上。對企業商譽的現時價值的公允評定和估計的行為。它是指由具有一定資質的特定機構和人員在評估企業有形、無形資產的時候,以真實、可靠的財務會計報表等數據資料為基礎,站在客觀公正、超脫於產權交易雙方利益的立場上,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商譽的價值進行計算、判定的過程。
商譽評估的主要特點有:
(1)獨立性由於商譽與企業的整體有關,不能單獨存在,不能與企業其它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分離開,不能單獨出售,因而商譽的評估這一行為必須與企業其它的整體資產的評估聯系起來進行。商譽評估結果也應一並匯入企業整體評估結果中去,形成企業整體資產總額中的一個部分。
(2)不可分列性影響企業商譽的因素多種多樣,難以用某種公式或方法對其形成的各項影響因素分別單獨確定其價值,只能把這些因素結合起來,作為依附於企業整體的一項無形的綜合經濟資源來看待,只能按照一個總額對商譽計價,不能按照形成商譽的每個因素分別估列數值。
(3)評估方法的單一性由於商譽形成的不可確指性,商譽存在判斷標準的唯一性,以及商譽的評估結果是對企業未來超額收益按現時價格的反映,商譽評估方法只能是收益現值法。
商譽評估有重大的意義,它可以正確評價企業的經營成果,反映經營者的業績大小,有利於企業資產投資者、股東加強對企業資產的經營管理,有利於維護產權交易雙方及企業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有利於企業遵循誠實勞動、遵守信用的原則,尤其是對企業經營者提高管理素質、增強經營效果有著鞭策的作用。
商譽的評估採用收益現值法。所謂收益現值法是指通過估算被評估資產的未來預期收益並折算成現值,藉以確定被評估資產價格的一種資產評估方法。它是按照動態的觀點。把企業預期收益現值化。運用收益現值法進行商譽評估時,在實踐中主要有直接計演算法和間接計演算法(也叫殘值法)兩種不同的方法。
『伍』 非同一控制下合並中確認的無形資產要獨立於商譽計算要怎麼理解
意思是指的無形資產需要單獨予以確認,不能與商譽混為一談。
『陸』 只能在合並時才能確認入賬的無形資產是
商譽
『柒』 無形資產作為合並對價所產生的無形資產轉讓收益計入哪個科目
按照第一個處理是合理的。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把握兩點:1、以賬面價值計價。對於被內合並方容和合並方在合並前的會計政策不同的,先行調整被合並方的賬面價值,按調整後的賬面價值入賬。2、合並差額的處理原則是不確認損益,不影響損益。調整「資本公積」
『捌』 因企業合並形成的商譽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對於這兩類資產,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
正確。
企業合並所來形成源的商譽,至少應當在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
會計制度要求企業定期對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如果賬面價值高於可收回金額,應當計提無形資產減值准備,計入當期的營業外支出;如果前期已計提減值准備的無形資產的價值得以恢復,07年新准則規定已計提減值准備也不能予以轉回。
『玖』 外購商譽即企業合並形成的商譽屬於無形資產嗎
無形資產是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但是可以辨認的非貨幣資產,並要同時符合貨幣計量的要求;而商譽是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夠為企業帶來未來超額經濟利益的,無法具體辨認的資源,由於它無法與企業自身分離,也就是說無法計量其單獨的價值,因而商譽要從無形資產中剔除。
其次,雖然商譽與一般的無形資產有許多共性,如無實物形態、價值可能會發生減損等。但商譽又有許多不同於一般無形資產的方面,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不可辨認性。人們往往認為,商譽的形成原因有:企業信譽良好,贏得了客戶的信任;經營管理人員能力超群;或因企業技術先進,掌握了生產的訣竅等等。除了這些原因,還有哪些原因?人們還沒有完全認識清楚。具體到某個企業,其商譽有哪些原因組成,往往很難確定。即使確定了哪幾種因素,各因素對商譽形成的貢獻分別是多少,想界定清楚也非易事。
②形成過程的復雜性。商譽的形成是建立在企業長期經營不斷累積的過程中,人們對企業的好感,並不是一下子獲得的,社會公眾對這種好感的認同有一個過程。即使是同一事件,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感受,這又更增加了商譽形成過程的復雜性。企業商譽的形成也絕非是一朝一夕所能夠形成的,它需要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慢慢培育。培育過程中,有各種各樣的因素對商譽的形成構成影響,有些是積極的,有些是消極的,只有當積極因素的影響超過了消極因素的影響,商譽的形成才有了量的積累。這其中的過程是極其復雜的,幾乎難以進行量化。
③不能單獨出售。商譽的存在,需要以企業作為載體,它不能脫離企業而單獨存在,這是商譽不同於企業其它無形資產的一個鮮明的特徵。因為商譽不能與企業分開而單獨出售,這也就決定了自創商譽不能確認,因為自創商譽沒有經過市場的檢驗。
④價值存在的不確定性。企業經營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有些因素發生正面影響,會有利於商譽的形成,有些因素起著負面的影響,則會使企業商譽受到減損。如企業信譽,若企業信譽良好,會增強企業的商譽,相反,若某段時期,企業信譽因某個偶然因素而受到損害,則社會公眾對企業的好感就會降低,這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產品的銷售,進而影響到財務狀況、企業價值等等,企業商譽就會下降。因而商譽價值的存在具有不穩定性,企業要想維持商譽的保值增值,必須在經營管理、產品的更新、企業創新上不斷努力,以維持或增強社會公眾對企業的期望。
⑤價值實現的隱蔽性。商譽價值雖然不易確定,企業自創商譽在會計上也不予以確認。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於商譽是顧客對企業的一種主觀上的認同,商譽的存在,無疑會提升產品的銷量和單位價格,從而使企業獲得超出一般企業的利潤水平,這便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商譽的超額收益。然而,人們在計算企業的利潤時,往往會忽略商譽的這種價值實現過程,而將這種超額收益歸於銷售人員的銷售能力、廣告的效應等等,當然廣告的投入會有助於商譽的形成,但這是另外一回事。雖然要將商譽在企業獲取超額收益中的份額大小確定下來比較困難,但我們不應因此而抹殺了商譽的功勞。
商譽的以上種種特性告訴我們,只有把"商譽"從"無形資產"科目中分離出來,更加符合現實的需要,才能更好的體現出商譽的獨特地位,從而更加符合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
『拾』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如何確認無形資產
關鍵是購銷渠道及人脈的價值能否確認,如果在合並時這項資產的價值可以區分並確認,是可以確認為無形資產的,否則確認為商譽為好,但就商譽內涵而言,這部分資產完全確認為商譽並不太合適。
公司應當綜合考慮並購業務與公司自身業務的性質,以及並購後對整體業務的影響,再此基礎上考慮自建該渠道所需資金等因素以確認其價值,這部分價值可以卻認為無形資產,剩餘再確認為商譽。
2006版的企業合並准則應用指南規定:「購買方應當按照以下規定確定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及或有負債的公允價值:……存貨,對其中的產成品和商品按其估計售價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相關稅費以及購買方出售類似產成品或商品估計可能實現的利潤確定。
在產品按完工產品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仍將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相關稅費以及基於同類或類似產成品的基礎上估計出售可能實現的利潤確定;原材料按現行重置成本確定」。這與公允價值計量准則下的處理原則大體上一致。
(10)合並產生的無形資產擴展閱讀
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5號 財會[2012]19號:
第一條: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中,購買方應如何確認取得的被購買方擁有的但在其財務報表中未確認的無形資產?
答: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中,購買方在對企業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資產進行初始確認時,應當對被購買方擁有的但在其財務報表中未確認的無形資產進行充分辨認和合理判斷,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一)源於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
(二)能夠從被購買方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並能單獨或與相關合同、資產和負債一起,用於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交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