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土地使用權看企業的持有目的
1、建造自用項目(廠房、辦公內樓),建造自營項目(飯店、容購物中心)確認無形資產
2、建造對外出售項目(商品、公寓),確認存貨,開發成本科目
3、建造對外出租(商鋪、寫字樓)確認投資性房地產
投資性房地產主要包括:
1、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
2、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
3、已出租的建築物;
(1)如何判斷是否是無形資產擴展閱讀
下列各項不屬於投資性房地產
1、自用房地產,即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房地產;
2、作為存貨的房地產。 投資性房地產屬於正常經常性活動,形成的租金收入或轉讓增值收益確認為
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但對於大部分企業而言,是與經營性活動相關的其他經營活動。
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首先應當符合投資性房地產的概念,其次要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1、與該投資性房地產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該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3、該投資性房地產為可靠房產商提供。
無形資產包括社會無形資產和自然無形資產
社會無形資產通常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土地使用權等;
自然無形資產包括不具實體物質形態的天然氣等自然資源等
B. 如何確定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
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通常按照以下順序確定:
(1)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使用壽命通常回不應超過法律法答規規定期限。如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
(2)無法律法規規定的,看合同是否有規定年限;
(3)參照其他單位類似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或綜合各方面因素,合理確定;
(4)上述三種情況都無法確定的,則界定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對於使用壽命能夠合理確定的無形資產,應在其使用壽命內按照一定的方法合理攤銷。
對於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持有期間無需攤銷,但必須在每期期末進行減值測試。
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
應攤銷金額的確定:成本扣除預計凈殘值
無形資產的殘值一般為零,但下列情況除外:
1.有第三方承諾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購買該無形資產;
2.可以根據活躍市場得到預計殘值信息,並且該市場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可能存在。
殘值確定以後,在持有無形資產的期間內,至少應於每年年末進行復核,預計其殘值與原估計金額不同的,應按照會計估計變更進行處理。
C. 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如何確認
根據獲取無形資產的渠道不同,其入賬價值應該分別確定:
(1)購入的無形資產,按實際支付的價款作為實際成本。
(2)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際成本。但是,為首次發行股票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按該項無形資產在投資方的賬面價值作為實際成本。
(3)企業接受的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或以應收債權換入無形資產的,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涉及補價的,按以下規定確定受讓的無形資產的實際成本:
①收到補價的,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減去補價,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
②支付補價的,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
(4)以非貨幣性交易換入的無形資產,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涉及補價的,按以下規定確定換入無形資產的實際成本:
①收到補價的,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確認的收益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減去補價後的余額,作為實際成本;
②支付補價的,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和補價,作為實際成本。
(3)如何判斷是否是無形資產擴展閱讀:
企業合並中取得的無形資產
(1)同一控制下吸收合並,按照被合並企業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確認為取得時的初始成本;
(2)同一控制下控股合並,合並方在合並日編制合並報表時,應當按照被合並方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作為合並基礎;
(3)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中,購買方取得的無形資產應以其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計量。
D. 無形資產的確認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無形資產的確認,《企業會計准則》規定需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
1、與版該無形資產權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項目,必須具備其生產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這一條件。因為資產最基本的特徵是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很可能流入企業,如果某一項目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不能流入企業,就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在會計實務中,要確定無形資產所創造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需要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做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明確的證據支持。
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因其成本無法可靠計量,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根據
《企業會計准則》規定
第四條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一)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二)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E. 無形資產確認的時間如何判斷
如果每個無形抄資產的攤銷年限都不一樣,也不能加權平均。按照每個無形資產各自使用年限或者企業受益年限進行攤銷。 一般有合同的按照合同年限確定無形資產的攤銷時間,如果有法律規定的,按照法律規定,如果既無法律規定又沒有合同的,使用年限又不能確定的,按照不確定年限的無形資產不進行攤銷,但是每年年末要進行減值測試。
F. 如何確定自行研發無形資產成本
根據新會計准則,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的成本首先進入「研發支出」進行歸集,研發支出還要設二級明細科目「費用化支出」和「資本化支出」,費用化支出要結轉到期間費用,資本化支出作為無形資產的成本。研究期的費用都進入費用化支出,開發期中的符合資本化的進入資本化支出,不符合的進入費用化支出,具體的可以參看cpa或者會計准則的相關內容。
在進行歸集過程中,最好再製作無形資產開發計劃書和項目開發手冊來作為資本化的依據。
G. 無形資產進入開發階段的支出如何判斷是否符合資本化條件
開發無形資產時發生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是增加無形資產價值,還沒有進入成本和費用,所以不影響營業利潤,當無形資產開發完成後轉入使用,那麼就要進入攤銷,這時將影響營業利潤。
H. 無形資產的確認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無形資產來的確認,源《企業會計准則》規定需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
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項目,必須具備其生產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這一條件。因為資產最基本的特徵是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很可能流入企業,如果某一項目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不能流入企業,就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在會計實務中,要確定無形資產所創造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需要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做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明確的證據支持。
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因其成本無法可靠計量,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根據 《企業會計准則》規定
第四條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一)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二)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I. 加計扣除時,無形資產如何認定
加計扣除的對象是企業的某些具體支出項目,在這些項目上支出越多,得到的優惠越大內,因此加計扣除對容於鼓勵企業加大對某些項目的支出更有針對性。加計扣除往往是一項長期且適用企業范圍更廣的政策,故目前世界各國普遍採用加計扣除方式作為鼓勵企業加大某些方面投入的手段。
加計扣除指按照稅法規定在實際發生數額的基礎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數額的一種稅收優惠措施。例如,假定稅法規定研發費用可實行150%加計扣除政策,那麼如果企業當年開發新產品研發費用實際支出為100元,就可按150元(100×150%)數額在稅前進行扣除,以體現鼓勵研發政策。
J. 如何區別軟體是作為固定資產還是無形資產入賬
無形資產。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2006)》及應用指南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版擁有或權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
新增無形資產的計價原則如下:
(1)投資者將無形資產作為資本金或者合作條件投入的,按照評估確認或合同協議約定的金額計價。
(2)購入的無形資產,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款計價。
(3)企業自創並依法確認的無形資產,按開發過程中的實際支出計價。
(4)企業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按照發票憑證所載金額或者同類無形資產市場價作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