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優酷土豆購買熱門電視劇版權年限有多長財務報表上是如何攤銷的
您好!優抄酷上播放熱門電視劇需要獲得版權授權,具體年限在版權保護期內由當事人雙方協商決定。
《著作權法》第二十四條使用他人作品應當同著作權人訂立許可使用合同,本法規定可以不經許可的除外。
許可使用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許可使用的權利種類;
(二)許可使用的權利是專有使用權或者非專有使用權;
(三)許可使用的地域范圍、期間;
(四)付酬標准和辦法;
(五)違約責任;
(六)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內容。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2. 稅法規定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是多少軟體作為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又是多少是五年還是十年
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低於十年;財務軟體的攤銷年限:不低於兩年回。
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答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七條規定: 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 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 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2、「企事業單位購進軟體,凡符合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進行核算,經主管稅務機關核准,其折舊或攤銷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2年。」所以 ,企業在經過主管稅務機關的核准,財務軟體攤銷年限可為2年。
(2)購買的影視版權財務攤銷擴展閱讀
軟體費用可以不分攤,如果你這個服務費金額不大,建議一次性直接計入收到發票的當期費用。金額大小要結合你們公司的情況,或者說主觀判斷。
一般來說,不過一般這種你這應該付的是一年的費用,一般不通過長期待攤費用(現在已經取消了待攤費用科目),而應該計入預付賬款科目,這樣不用以後每期攤銷,同時金額不大對你的賬面影響也很小。
參考資料
網路-無形資產攤銷
3. 我公司是開電影院的,購買了電影銀幕是否入固定資產,攤幾年購買了票紙如何做會計分錄
去chinaacc論壇會計實務版塊問問
4. 新稅法規定財務軟體的攤銷年限為多少年
最短期限為2年。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號)文件規定,企事業單位購進軟體,凡符合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進行核算,經主管稅務機關核准,其折舊或攤銷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2年。
財務軟體為無形資產,購買攤銷會計分錄如下。
1、購入財務軟體,分錄為:
借:無形資產-財務軟體
貸:銀行存款/現金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2、無形資產當月增加當月開始攤銷: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
(4)購買的影視版權財務攤銷擴展閱讀:
1、企業攤銷無形資產,應當自無形資產可供使用時起,至不再作為無形資產確認時止。
2、企業選擇的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應當反映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無法可靠確定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採用直線法攤銷。
3、無形資產的攤銷金額一般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成本等)。某項無形資產所包含的經濟利益通過所生產的產品或其他資產實現的,其攤銷金額應當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
4、企業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進行復核。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與以前估計不同的,應當改變攤銷期限和攤銷方法。
5. 企業購入的財務軟體如何攤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回512號 )文件第六十七答條的規定:「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又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27號)文件的規定:「企業外購的軟體,凡符合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進行核算,其折舊或攤銷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2年(含)。」
6. 公司買了財務軟體,怎麼做無形資產攤銷
好像不能自動攤銷,可以自己計算好攤銷的金額
做個表,清楚一些,做個常用憑證,回每月調出,核對答數字或改變數字即可。
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為其成本扣除預計殘值後的金額。已計提減值准備的無形資產,還應扣除已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累計金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殘值應當視為零,但下列情況除外: (1)有第三方承諾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購買該無形資產; (2)可以根據活躍市場得到預計殘值信息,並且該市場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很可能存在。
7. 公司購買電視機的會計處理~(財務報表)
新准則取消了固定資產的價格限制,只要是使用期限一年以上,同時能夠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流入的都可計入固定資產。
是應計入資產負債表的固定資產嗎?
是的,計入固定資產後,資產負債表上在「固定資產」欄目列示。
影響利潤表相應科目嗎?
不影響。固定資產是通過折舊科目逐漸將成本轉移,所以本月不影響,下月影響。第二個月開始計提折舊,折舊計入成本或費用,沖減當期利潤。
什麼情況下需要攤銷?
固定資產的備抵科目是「累計折舊」,不用攤銷的科目。
本題的會計分錄
購買時
借:固定資產
貸:銀行存款
計提折舊(第二個月開始)
借:管理費用—折舊
貸:累計折舊
8. 購買影視版權需要多少錢
不同電影版權等價格不一樣,數字無法確定,具體還得看你和版權擁有者商議而定了。
9. 企業購買的軟體(比如財務軟體)攤銷期限是多少
購買的財復務軟體攤銷最短制為2年。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下放管理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審批項目後續管理工作的通知》:
二、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方法
(一)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方法不允許採用縮短折舊年限法,對符合上述加速折舊條件的固定資產,應採用余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
(二)下列資產折舊或攤銷年限最短為2年。
1.證券公司電子類設備;
2.外購的達到固定資產標准或構成無形資產的軟體。
(三)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的生產性設備最短折舊年限為3年。
也就是攤銷年限最短為兩年,這屬於加速折舊,是要履行備案手續。
但這是涉稅規定,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攤銷年限,對於和稅務規定的差異進行所得稅納稅調整即可。
10. 拍攝電影期間發生的費用可以一次性入賬嗎,後期該怎麼攤銷,請教高手們,急急急!!!
不能,一.電影產業鏈電影產業鏈是電影製作、電影發行、電影院線、和影院的整體鏈條的統稱,它反映的是電影產業單位公司之間的經濟生態系統。下面分別介紹產業鏈中的這幾個節點的意義。1.電影製作完成電影的投資、拍攝和後期製作的環節。電影製作公司擁有電影的版權,將電影的版權出售給發行公司。2.電影發行發行公司從製作公司手中購買電影版權,然後以票房分賬的方式與院線公司合作,將電影在合作院線的電影院放映。很多時候,電影的製作和發行都由同一家公司操作。3.電影院線一條院線下面會有若干個電影院,由院線公司統一管理,統一排片,以票房分賬的方式拿到影片拷貝。院線一般會安排大片的放映,而一些中小成本電影的發行方則要努力爭取院線。4.影院電影產業鏈的終端。在中國一般說來,電影院可以分到一部電影票房收入的50%。二.影片設置的五種主要模式1.聯合攝制,指企業與其他投資方共同出資(含現金、勞務、實物或以廣告時段作價等),並按各自出資比例或按合同約定分享利益及分擔風險的攝制業務。2.受託攝制,指企業接受其他單位的全額出資,代為製作影片的攝制業務。3.委託攝制,指企業全額出資,委託其他製片單位代為製作影片的攝制業務。4.協作攝制,指由其他製片單位全額出資,企業僅以提供設備、器材、場地、勞務等方式給予協助的攝制業務。(註:企業在受託或協作攝制業務中,如雙方在合同中約定按該片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充抵受託或協作價款的,應視同聯合攝制方式進行核算。)5.自主攝制,指由企業全額出資,自主承擔全部風險和收益。三.電影行業會計核算中涉及的幾個重要會計科目1.生產成本①本科目核算企業在影片製片、譯制、洗印等生產過程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②企業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應按成本核算對象的名稱和成本項目進行歸集與核算。本科目按成本項目應當設置的明細科目為:<1>故事片的成本項目:「劇本費及酬金」--用於歸集攝制組所用文學劇本的成本,以及分鏡頭劇本等所發生的有關費用和酬金。「基本人員工資及勞務」--用於歸集攝制組支付給導演、翻譯、攝影、製片、劇(場)務、錄音、照明、置景、道具、服裝、美術、化妝、煙火、剪接、會計(核算)等人員的工資、勞務費和酬金。「演員勞務及酬金」--用於歸集攝制組支付給主、配角演員,以及其他臨時、群眾、特技、替身、武打、舞蹈、配音等演員的工資、勞務費和酬金。「臨時協助人員費」--用於歸集攝制組臨時聘用的輔助工,以及向社會管理部門、場景提供單位臨時外請協助人員所支付的各種津貼、報酬等。「食宿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在拍片期間,為演職人員提供的伙食,或者按規定辦法和標准發放伙食費補貼、津貼和防暑防寒所需飲料,以及住宿等費用。「差旅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在拍片期間,演職人員因采景、體驗生活、拍攝、送審等發生的各種交通、住宿、補貼等費用。「膠片」--用於歸集攝制組拍片耗用的彩色與黑白底片、正片、聲片等各類膠片費用。「磁片及磁帶」--用於歸集攝制組拍片及製作中耗用的各類磁片、磁帶等費用。「化妝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直接購買或領用所消耗的化妝用材料、用品、工器具,以及造型作業等發生的費用。「服裝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拍片所需服裝進行設計、加工、購置、租賃、損耗等發生的費用。「道具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拍片所需,進行道具設計、製作、加工、維修、購置、租賃、損耗等所發生的費用。「布景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拍片所需,進行布景和場景設計、搭置、加工、維修等所發生的各種費用。「煙火槍械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拍片所需耗用的煙火材料與彈葯以及租賃、維修、賠償槍械等所發生的費用。「車輛運輸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在拍片期間,因運輸而發生的各種費用。「場租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拍片所需,租(借)用各種場所、場地所發生的各種費用。「攝影費」--用於歸集攝制組使用各類攝影專用的器材及消耗物品等所發生的各種費用。「錄音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在攝制期間使用的錄音場地和錄音用器材、設備、音頻工作站、材料消耗物品等所發生的費用。「剪接費」--用於歸集攝制組使用各類剪接器材、設備、材料、視頻工作站、膠轉磁設備和消耗物品等所發生的費用。「照明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在拍攝現場使用各類照明器材、設備、發電車、材料和消耗物品等所發生的費用。「常規特技費」--用於歸集攝制組拍攝常規特技(非電腦數碼製作)鏡頭而使用的有關攝影器材、設備、材料(不包括膠片、磁片和特技煙火材料)、場棚和消耗物品等所發生的費用。「數碼特技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委託電腦數碼製作單位加工影片數碼特技鏡頭所支付的各種費用。「音樂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影片作詞作曲、配製音樂、聘請樂隊、指揮、獨奏演員、歌唱演員,以及取得音樂作品使用權等所發生的費用。「放映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因觀摩學習和後期製作審查樣片、雙片、完成片放映所支付的放映費用。「劇照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拍片選景和製作劇照所耗用的照相器材、設備、膠卷,以及沖印、放擴照片所發生的費用。「字幕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所拍攝的影片加工、製作片頭和片中字幕所發生的費用。「洗印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為洗印彩色和黑白的底片、正片、聲片、中間片等發生的各種洗印加工費用。「軍事費」--用於歸集攝制組經申報批准,由軍隊、武警部隊提供人員、武器、彈葯、軍車(艦、機)、軍械、場地和器材設備等協助拍攝,按劇用軍事預算所支付的費用。「劇雜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在拍片期間,所發生的文具用品、資料列印和復印、郵電通訊、書報雜志、學習觀摩等各種費用。「賠償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因影片拍攝需要,導致所租用的場所、場地、設備、器材、服裝、道具、物品等發生毀損或失滅,經協商支付的各種賠(補)償費用。「其他費用」--用於歸集攝制組在拍片期間,所發生的不屬於以上各明細科目核算的其他費用。<2>譯製片、紀錄片、科教片、專題片的成本項目,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片種的譯、攝制業務特點,參照故事片成本項目選擇確定。<3>美術片的成本項目,企業除參照故事片成本項目進行選用外,可增加以下項目:「外加工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委託外單位或個人進行部分動畫片段、木偶等設計、繪制、製作、加工,按合同規定所支付的各種費用。「繪制費」--用於歸集動畫、描線、上色、木偶和剪紙等製作(含電腦製作)車間等,為攝制組提供的各種勞務費用。「輔助材料費」--用於歸集攝制組在美術片攝制中,為製作人物、服裝、道具、布景等,購入和耗用的紙張、顏料、布料、木料、五金零配件等所發生的各種費用。<4>影片洗印的成本項目:「工資及附加」--用於歸集支付給直接從事印製影片及其拷貝生產人員的工資、加班工資和津貼、職工福利費等工資性附加的各種費用。「膠片及磁帶」--用於歸集印製影片底片、正片、聲片、發行拷貝等所耗用的各種彩色、黑白膠片,以及磁片、磁帶等所發生的費用。「葯料」--用於歸集影片印製生產中,耗用的各種化學葯料所發生的費用(可採用分攤方法計入產品成本)。「燃料及動力」--用於歸集影片印製生產中,消耗的水、電和各種燃料、動力所發生的費用。「製造費用」--用於歸集影片印製生產中,消耗的清潔用具和物品、零配部件等各種輔助物料等,每月按規定分配方法計算後,轉入應由產品成本承擔的各種費用。③企業發生各項生產費用的核算:<1>製片企業,按發生的實際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工資」、「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製片備用金」、「影視劇本」等有關科目。<2>洗印企業,按發生的實際金額,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工資」、「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有關科目。為影片洗印提供環保處理、水電動力、機械維修,以及化學葯品、膠片供應等輔助生產車間或部門發生的直接費用,應當在本科目「輔助生產成本」明細科目核算後,再轉入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明細科目。各輔助生產車間或部門,為基本生產車間、企業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提供的物品和勞務等,月度終了,按照一定的分配標准分配給各受益對象時,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支出」、「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本科目(輔助生產成本)。<3>企業在影片拷貝(載體)銷售過程中,所需的片箱、片盒、片夾、片軸、塑料(紙)袋等包裝物,不應計入影片的生產成本中。隨同影視片拷貝(載體)銷售且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按實際成本,借記「營業費用」科目,貸記「包裝物」科目。企業單獨計價出售的包裝物,則應按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科目。同時,按出售包裝物的實際成本,借記「其他業務支出」科目,貸記「包裝物」科目。<4>企業在影片創作生產或影片拷貝洗印過程中,已經耗用和計入生產成本的膠片,以及從電影洗印廢水(定影液)中電解而提取的白銀等,其出售處理所回收的款項,可以採用直接或分攤方法沖減生產成本,借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或本科目(輔助生產成本)。④企業攝制完成並已取得許可證的影片,按實際成本結轉入庫。結轉時,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本科目。⑤製片企業在影片投產開拍後,中途因故停拍且以後不再續拍,以及影片已經攝制完成,經審查後未通過的,須將該影片作報廢處理。經核准報廢時,按其賬面價值,借記「營業外支出--影視片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⑥本科目所補充的明細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完成影片的各種成本。2.庫存商品①本科目補充設置「庫存影視片」、「音像製品」、「影片後產品製品」等明細科目,並按影片的片名、各種產品的名稱等進行歸集和核算。「庫存影視片」--核算企業以買斷結算方式購入的影片的實際成本。採用發行權交易結算方式所支付給供片方的影片節目發行權費,應當與企業定製的電影拷貝(或其他載體)的成本合並後計入本科目。「音像製品」--核算企業購入影片的錄像帶、CD、VCD、DVD等可供播映的音像製品,所支付給製作方或供貨方的實際成本。「影片後產品製品」--核算企業在電影促銷業務中,定製或購入的各種電影形象產品等的實際成本。②企業購入的影片或商品到達驗收入庫後,按供片或供貨方開具的發票,並經倉庫管理人員驗收、核準的實際支付(進價)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科目。③企業在結轉影片發行、放映或銷售商品等業務活動的實際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④企業購入的影片在合同、協議約定的發行放映期限內未實現銷售,應在期滿之日作資產損失處理。在處理時,按購入影片的實際成本,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⑤如果影片被禁止發行或放(播)映,企業應當將該影片作報廢處理。在處理時,按該影片實際庫存的賬面價值,借記「營業外支出--影視片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3.主營業務成本①本科目補充設置「電影發行成本」、「電影放映成本」、「音像製品成本」、「影片後產品成本」等明細科目,並按影片的片名、各種產品的名稱等,進行歸集和核算。「電影發行成本」--核算企業發行影片而應結轉的庫存影片等的實際成本。「電影放映成本」--核算放映企業放映影片而應結轉的庫存影片等的實際成本。「音像製品成本」--核算企業因銷售各種音像製品而發生的實際成本。「影片後產品成本」--核算企業銷售除音像製品外,與影片相關的電影形象產品等發生的實際成本。②月度終了,企業應當根據本月電影發行、放映業務取得的主營業務收入,按照本辦法有關結轉銷售成本的規定和辦法,計算和結轉主營業務成本。結轉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待結算業務支出」等科目。其他商品主營業務成本的結轉,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執行。③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4.主營業務收入①本科目補充設置「電影發行收入」、「電影放映收入」、「音像製品收入」、「影片後產品收入」等明細科目,並按影片的片名、產品的名稱等進行歸集和核算。「電影發行收入」--核算發行企業在發行影片業務中取得的各種歸屬於企業的營業收入,包括分賬收入、賣斷收入、片租收入、播映權轉讓收入、網路傳播權轉讓收入、後電影開發權轉讓收入、影片代理收入等。「電影放映收入」--核算放映企業通過放映影片取得的各種歸屬於企業的營業收入,包括分賬收入、片租收入、包場放映費收入、出租場地加映影片收入等。「音像製品收入」--核算企業銷售錄像帶、CD、VCD、DVD等音像製品所取得的各種收入。「影片後產品收入」--核算企業銷售除音像製品外,與影片相關的電影形象產品等取得的收入。②企業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按實際收到或應收的金額入賬。<1>企業採用分賬結算、片租結算、代理結算方式取得的影片,企業按合同、協議約定與供片方結算後的收入,結轉時,借記「待結算業務收入」科目,貸記本科目。<2>企業以買斷結算方式取得的影片,在發行中取得的各種無需與供片方分享的收入,可直接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3>放映企業發售的可兌換卡券,在兌換電影票時,借記「預收賬款」科目,貸記本科目。③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五.電影票房收入的利潤分配1.影片片款結算(1).與提供影片的製作方、發行權方及其他權利方(統稱「供片方」)進行影片片款的結算方式:(1)分賬結算,指企業按合同、協議約定的比例,將影片發行、放映業務中取得的收入和發生的費用進行分配,與供片方共同分享和分擔的結算方式。(2)片租結算,指企業按合同、協議約定的租價或定額,向供片方交付片款的結算方式。(3)買斷結算,指企業按合同、協議約定的價款,向供片方買取一定時期和范圍內的影片發行權、放映權,取得的收入無需與他人分享的結算方式。包括:①發行權交易結算,即企業僅買取影片的發行權、放映權,所需拷貝等載體由企業自行定製並承擔費用的結算方式。②單拷貝交易結算,即企業按包括發行權和放映權在內的單個電影拷貝計價,向供片方購買電影拷貝的結算方式。(4)代理結算,指企業僅收取固定代理費,影片的收益和費用均由供片方享有和承擔的結算方式。(2).企業以分賬、片租及代理結算方式取得的片款或發生的支出,按合同、協議約定需與供片方進行分配或分擔的,應先在「待結算業務收入」和「待結算業務支出」科目中歸集,然後再按合同、協議的約定,在本企業與供片方之間進行結算。發行企業應當依據放映企業提供的營業報表和每部影片結算單(簡稱「片結單」),或者依據接受供片的發行企業提供的影片發行收入結算表,辦理有關影片收入的結算。2.票房分賬①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②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營改增之後電影院增值稅臨時政策是收取3%,但是這部分稅率可抵扣),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91.7%(2014年之後是92%)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③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及院線提留57%,中影數字提留1-3%的發行代理費。剩餘的40-42%歸於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④影片的發行方會收取歸屬製片發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為發行代理費用,即為可分賬票房的2-6%作為發行代理費。⑤部分影片同檔期處於競爭劣勢,出於增加影片排映場次的目的,給影院及院線承諾票房返點;返點一般佔到可分賬票房的3-5%。⑥製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為:1*(1-0.033-0.05)*40%*(1-0.1)=0.33為一般情況下的製片方分賬。綜上,一部最終票房1億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為3300萬左右。同樣,一部成本為8000萬的電影票房需要達到2.4億才能回本五.其他利潤來源除了票房收入之外,中國電影的資金其它回收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1.版權收入:主要指電視放映權和互聯網播放版權銷售。這部分收入主要根據影片的題材、頻道打分制度、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決定。其中網路版權價格波動較大,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2.海外銷售:主要是海外其他國家包括港澳台地區的發行收入、版權收入。這部分收入目前較低,增長潛力大。3.商務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廣告、營銷合作、活動冠名等方式獲得的收入。4.授權及衍生品:主要是影片形象、片名、重要視覺元素等授權使用,以及版權衍生品的銷售收入。5.政府補貼:主要是政府主導的文化產業補貼、地方政府專項補貼等。6.行業補貼:主要是攝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達到一定數量後,享受專項的行業補貼。票房在5000萬到1億元之間,獎勵100萬元;票房在1億到3億元,獎勵200萬元;3億到5億元,獎勵500萬元;5億以上重獎1000萬元。(註:其中,大部分中國影片的資金回收依賴票房分賬,可佔到影片總收入的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