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多攤銷費用怎麼沖回

多攤銷費用怎麼沖回

發布時間:2021-02-24 04:20:53

攤銷金額寫多了跨年度怎麼沖回去

跨年度不能沖費用,要通過「以前年度損益」科目進行調整,再將「以前年度損益」轉入「本年利潤。」

② 發現以前年度的待攤費用多攤銷啦該怎麼處理

如果攤銷的金額對公司利潤影響不大,今年少攤一些就可以了,也就是把攤銷的差錯版在今年消化掉。權

如果攤銷的金額對公司利潤影響比較大,那就做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潤
DR:待攤費用
CR: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無形資產攤銷上個月多攤了可以沖回嗎

跨月了,沒必要回沖,本月攤銷的時候,少攤銷上月的多餘部分即可,同時在憑證摘要欄註明原因。

④ 無形資產多攤銷了怎麼辦

無形資產的攤銷金額一般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成本等)。某項無形資產所包含的經濟利益通過所生產的產品或其他資產實現的,其攤銷金額應當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
企業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進行復核。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與以前估計不同的,應當改變攤銷期限和攤銷方法。
如果你單位執行了新會計准則,攤銷分錄: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
如果你單位還沒有執行新會計准則,攤銷分錄: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無形資產
總體上注意以下三點即可:
1.無形資產攤銷時間的規定
無形資產的攤銷期自其可供使用時開始至終止確認時止,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系統合理攤銷,處置無形資產的當月不再攤銷。即當月增加的無形資產,當月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的無形資產,當月不再攤銷。
2.攤銷所使用的方法
包括直線法、產量法等。企業選擇的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應當能夠反映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並一致地運用於不同會計期間;無法可靠確定其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採用直線法進行攤銷。
3.持有待售的無形資產不進行攤銷,按照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減去處理費用後的凈額孰低進行計量。

⑤ 無形資產攤銷多攤銷了怎麼辦,憑證該怎麼做

無形資產攤銷多攤銷了:直接把多攤銷的沖掉就可以了
比如:原攤銷金額是10000,多攤內銷3000
借:管理費容用-無形資產攤銷 10000
貸:無形資產 10000
調整分錄: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3000(紅字)
貸:無形資產 3000(紅字)

如果跨年度要沖銷做: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000(紅字)
貸:無形資產 3000(紅字)

⑥ 長期待攤費用多計提了怎麼沖減回來要怎麼做賬

用紅字憑證把多計提部分沖回,即可。
借:相關科目 (紅字)(摘要----沖X年X月專X日第幾屬號憑證多計提金額)
貸:長期待攤費用 (紅字)(摘要----沖X年X月X日第幾號憑證多計提金額)

⑦ 攤銷費用多攤了,用紅字沖回 請問借貸科目怎麼做

就是你原來攤銷時的分錄。

⑧ 長期待攤費用本年度內多攤銷,怎麼處理

長期待攤費用本年度內多計提了4個月,要怎麼處理啊?
什麼意思?既然是長攤,回那麼就是攤銷,怎麼又是答多計提了4個月;
如果是多攤銷了4個月,現在還在年度內,沖回多攤銷的就可以。
車間廠房等零星工程維修費進行長期費用攤銷時,計入製造費用還是管理費用?
計入製造費用就可以
希望能幫助到你!

⑨ 待攤費用多攤銷了一筆怎麼沖正求大神幫助

多攤銷的按照原樣寫一張憑證,只不過是用紅字,沖回,那財上就不會出現負數了。

⑩ 長期待攤如何沖回

13年4月發現時,應如何做分錄:

.借:長期待攤費用 -100000
貸:應付賬款 -100000

這個分錄錯在內付款時沒沖減應容付賬款,而是重復計算了長期待攤費用。這個與費用的攤銷無關。

正確的分錄贏還是 :
12年,1月,
.借:長期待攤費用 100000
貸:應付賬款 100000 按3年開始攤銷。
付款時,4月,2
借:應付賬款 10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0

閱讀全文

與多攤銷費用怎麼沖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疫情投訴 瀏覽:149
知識產權合作開發協議doc 瀏覽:932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