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待攤費用當月攤銷嗎
這個不一定的,從待攤費用定義看是可以從本期開始攤的:
定義:內待攤費用是指已經支出但容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分別負擔的各項費用,如……等。
但從攤攤費用設置科目的目的,是為遵循權責發生制的目的,也就是說,應該是義務發生了就開始攤,所以應該是以受益期為准,比如你支付的半年租金,是包含當月的,那當然從當月開始攤,但如果支付的是從下月開始半年的,那就應該從下月開始攤,即按權責發生制原則處理就好。
最後,新會計准則和小企業會計准則均已經取消待攤費用科目,建議實務中可用其他應收款來進行處理。
B. 待攤費用應該怎麼進行攤銷
可以參考如下分錄
待攤費用如何攤?
支付一年的汽車保險費分錄如下:
借:待攤費版用
貸:銀行存款
當月攤權銷時:
借:管理費用-汽車保險費
貸:待攤費用(這個待攤費用需是有總額/12個月後的金額)
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的概念及特點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但應當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分別負擔的、分攤期在1年以內(含1年)的各項費用,如低值易耗品和出租出借包裝物的攤銷、預付財產保險費、預付經營租賃固定資產租金、預付報刊訂閱費、待攤固定資產修理費用、購買印花稅票和一次繳納稅額較多且需要分月攤銷的稅金等。
待攤費用的特點是支付在前,受益、攤銷在後。
C. 待攤費用如何攤銷
房租不應該計入開辦費,房租應作待攤費用的子目.
預交租金時作分錄:
借:待攤費用----房租
貸:現金(或銀回行存款)
分攤時按月答數分攤,作分錄:
借:管理費用----房租
貸:待攤費用----房租
D. 待攤費用可以提前攤銷嗎
如果當年可以,
如果跨年提前攤銷,需要調整應納稅所得額。
E. 審計長期待攤費用時,有提前攤銷的待攤費用需要調整嗎
1、這個就是會計差錯更正。有錯應改正,這是原則。
2、這個就是考驗注冊會計師的回職業判斷能力答了,這其實如何確定重要性水平的問題了。如果這個錯誤不至於影響會計報表的公允性,那麼你也不必非得將其改過來不可。這樣的小事可能傷會計人員感情,影響以後的合作。
3、做為實習人員不能自己擅做主張,請教項目經理後再處理為好。
F. 攤銷待攤費用的前提條件是什麼公司取得收入是否可以優先攤銷待攤費用
攤銷待攤費抄用的前提條件是什襲么?
待攤費用不是以有沒有盈利而決定是否攤銷的,應該自正式投產或經營,就開始攤銷。
個人從公司借款產生的利息收入是否計入營業外收入?
個人借款不屬於公司核算范疇,不計入公司會計賬。
如果是公司取得額的利息收入,計入財務費用
借:銀行存款
貸:財務費用—利息收入
營業外收入稅務查賬可以通過嗎?會涉及到交稅嗎?
營業外收入計入當期收入總額,減去成本費用等,如果有利潤要交所得稅,沒有利潤或虧損就不交所得稅。
這部分收入是否可以優先攤銷待攤費用?
可以這么理解吧,先攤銷,再計算利潤,或者說攤銷計入費用,可以沖減營業外收入等。
G. 請教長期待攤費用想提前攤銷應該怎樣處理
一、長期待抄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襲支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費用,包括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在1年以上的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股票發行費用等。應當在以後年度內分期攤銷。
二、每月的攤銷分錄是:
借:管理費用-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貸:長期待攤費用
H. 待攤費用當月攤銷嗎
這個不一定來的,從待攤費用定義看是源可以從本期開始攤的:
定義:待攤費用是指已經支出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分別負擔的各項費用,如……等。
但從攤攤費用設置科目的目的,是為遵循權責發生制的目的,也就是說,應該是義務發生了就開始攤,所以應該是以受益期為准,比如你支付的半年租金,是包含當月的,那當然從當月開始攤,但如果支付的是從下月開始半年的,那就應該從下月開始攤,即按權責發生制原則處理就好。
最後,新會計准則和小企業會計准則均已經取消待攤費用科目,建議實務中可用其他應收款來進行處理。
I. 長期待攤費用提前攤銷怎樣做賬
長期待攤費用提前攤銷做賬: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待攤費用版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權經支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費用。長期待攤費用具體包括開辦費、固定資產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及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攤費用(不再包括開辦費、固定資產修理支出)。長期待攤費用不能全部計入當年損益,應當在以後年度內分期攤銷,具體包括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及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攤費用。根據新會計准則規定,開辦費和修理費均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
J. 待攤費用如何攤銷
企業預付財產保險費、經營租賃固定資產租金、報刊訂閱費等,在預付和支付其他各項待攤費用時,借記“待攤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收益期限分期平均攤銷時,借記“製造費用”、“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待攤費用”科目。新會計准則已不再使用該科目。
待攤費用是指已經支出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分別負擔的各項費用,如低值易耗品攤銷、一次支出數額較大的財產保險費、排污費、技術轉讓費、廣告費、固定資產經常修理費、預付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等。企業單位在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以及在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項費用,應作為“長期待攤費用”。已經支付但不能作為當期費用的支出,流動資產項目之一。根據我國會計制度,低值易耗品也可列入待攤費用。待攤費用的概念基礎是權責發生制,也是配比原則的要求。
分錄
支付時
借:待攤費用-XX
貸:銀行存款(現金)
攤銷時
借:管理費用(營業費用)-電話費
貸:待攤費用-XX
新准則下至於什麼費用需要攤銷,那就看這費用是不是屬於本期發生(支付)的,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共同負擔的,攤銷期限在一年以內的各項費用,如低值易耗品攤銷、固定資產修理費等。掌握原則就是這費用是否能本期一次性進入成本或受益期限是不是比較長。
“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歷來都是體現權責發生制原則最主要的賬戶。財政部於2000年頒布的《企業會計制度》(以下簡稱“原制度”)中規定的“兩費”分別屬於資產類和負債類科目,其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均有專項列示。“新准則應用指南”附錄“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中刪除了“待攤費用”與“預提費用”科目,並在企業資產負債表中也相應取消了這兩個項目,但未對原制度規定的待攤、預提有關業務的賬務處理及報表列示作任何說明,也沒有任何一處地方明確表示允許待攤、預提。
這樣,就造成眾多執行新准則企業的會計人員對待攤費用、預提費用的會計處理產生了困惑。在相關部門沒有作出說明、學術界又各抒己見的情況下,許多企業便自行設法處理,其會計處理方法可謂五花八門。
如:有的企業仍保留“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科目,期末將其反映在新准則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流動資產”和“其他流動負債”項目;有的企業通過“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代替“待攤費用”科目,期末將其反映在新准則資產負債表中的“預付款項”或者“其他應收款”等項目;也有的通過“預收賬款”、“其他應付款”等科目代替“預提費用”科目,期末將其反映在新准則資產負債表中的“預收款項”或者“其他應付款”等項目。
但是,這些方法是否符合新准則的要求呢?“兩費”究竟應該如何處理呢?在此,我們就自己的理解,淺析新准則取消“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科目的原因及相關業務的會計處理。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待攤費用如何攤銷?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