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所得稅年報中的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明細表怎麼填
第2欄本年折舊、攤銷數 應填固定資產折舊本年計提數 就是累計折舊本年貸方發生額
第3欄累計折舊、攤銷額為累計折舊賬戶的期末余額
稅收金額:
第4欄資產計稅基礎 如無特殊情況與第一欄一致,如果該固定資產是用以前你報備的政府項目補助資金購買並且你已經在稅局做非稅收入備案 那麼按稅法規定該固定資產所提折舊是不能稅前扣除的,所以遇此情況該欄應剔除此原值數;
第5欄 如無上述情形與第二欄一致
第6欄 加速折舊 本來按稅法規定電腦使用年限不少了三年 你按5年計提沒毛病 所以你不存在加速問題,該欄填零
第7欄 與所填A105081表對應數值一致 沒有就不填
第8欄 如無特殊情形與第三欄一致
第9欄 為第2-5-6欄 納稅調整數
⑵ 年報 上的資產折舊與攤銷 怎麼計算的
年報上的資產折舊與攤銷是用資產原值減去殘值除以折舊攤銷年限得出。
⑶ 年報 上的資產折舊與攤銷 怎麼計算的
1.固定資產是用折舊的:折舊的方法和年限可以參照稅務方面的規定,也可以版按公司的實際情況定。當然按照權稅務方面的要求的話,可以避免產生賬務折舊額與稅務折舊額不一致而產生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2.無形資產可以確定使用年限的可以做攤銷,攤銷要求同上。不可確定年限的無形資產,不做攤銷,但是要每年底做減值測試。
⑷ 企業所得稅年報附表9資產折舊,攤銷調整表的填報問題
建議你不要再補提了,補提後不僅要調整以前年度損益,還牽涉以前專年度的所得稅,非常麻煩,屬再說這些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就3——5年,留待以後年度提取也來得及。這樣你填表就把會計和稅務欄的提取折舊數都按本年實際提取數填寫就行了。
⑸ 年報——資產折舊、攤銷明細表
一、上年底資產原價或攤余價值——不填
二、上年資產折舊或攤銷額——不填版
三、本年增加資產
(1)原價——權21萬;
(2)折舊或攤銷——17500(累計折舊數)
四、本年減少的資產本年增加資產
(1)原價——不填;
(2)折舊或攤銷——不填
五、本年資產折舊或攤銷——17500
......
六、計入管理費用的折舊或攤銷額——17500
七、允許稅前扣除的折舊或攤銷 ——13300
另:
因為六-七(17500-13300)=4200元,所以你得在《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中「納稅調整增加額--折舊、攤銷支出納稅調整額」中填寫4200
納稅調整原因:
1..因你公司是在8月份成立時購入一小車21萬。按照會計制度和稅法規定: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於次月開始提折舊。(你公司多提1個月的折舊)
2.你公司固定資產提折舊時未留凈殘值,(也就是未確定殘值率),按照稅收法規新規定:2003年6月以後購入的固定資產,殘值率統一定為5%。
這樣。2004年你公司稅前准予列支的折舊費為:210000*(1-5%)/5/12*4=13300。
⑹ 年報中附表九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明細表怎麼填
核定徵收企業年報瞎弄弄的
又不是查賬徵收企業
1列
2列
填的一樣
填年末數453297
3列
4列:填的一樣
5年
5列
6列:填的一樣
86126.43
(去年計入成本費用那塊)
7列:0
⑺ 如何填寫07年報資產折舊攤銷明細表拜託大家了
你好。
對於題中購買的「辦公室」未按規定提取折舊,首先應當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制度)的有關規定,補提相關折舊費用。之後,如果會計折舊政策與稅務規定一致的話,則,不存在「時間性差異」,無需進行納稅調整。
由於題中信息有限,單就題中信息,不能完全保證解答數據的正確性。還是提供國家稅務總局的相關填表說明,供你對照編制申報表附表。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填報說明》的規定:
附表十三《資產折舊、攤銷明細表》填報說明
一、本表適用於各類納稅人填報。
二、本表填報納稅人本年度計提折舊或攤銷的有關情況、按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折舊或攤銷額、應作納稅調整額及以前年度確認折舊或攤銷的時間性差異等。本表第11列第17行為正數時,填入附表四《納稅調整增加項目明細表》第3列第8行,為負數時填入附表五《納稅調整減少項目明細表》第18行;第15列第17行填入附表五第18行或第19行。
三、有關項目填報說明
1、第1列:按會計核算口徑填報。
2、第1列第2行:金額等於(計提折舊的房屋、建築物年初原值余額+本年1至11月末原值余額)÷12。
3、第1列第3行(第4行):金額等於[計提折舊的機器設備(電子設備運輸工具)年初原值余額+本年末原值余額]÷12。如果納稅人當年經營期或折舊期不足一年,應按實際經營期或折舊期計算。
4、第2列=第3+4+5+6列。
5、第3至6列:按會計核算口徑的實際計提、攤銷數分配填列。
6、第7列「應予調整的資產平均價值」:填報除國家統一規定的清產核資外的企業資產重估增值、接受捐贈資產價值(2003年以前受贈)、外購商譽和其計提折舊、攤銷額以及資產會計計價與稅收計價差異的調整額。金額為負數時以「—」表示。
7、第8列「本期資產計稅成本」:金額等於第1+7列或1-7列(7列為負數時)。
8、第9列「允許稅前扣除的折舊或攤銷額」:金額等於第8列各行(小計、合計欄除外)×稅收規定的年折舊率或年攤銷率。
9、第10列「本期納稅調整增加額或減少額」:金額等於第2-9列。本列第17行正數為納稅調增額,負數為納稅調減額。
10、第10列第17行「合計」:正數填入附表四《納稅調整增加項目明細表》第3列第8行;負數填入附表五《納稅調整減少項目明細表》第17行。
11、第11列「本期轉回以前年度確認的時間性差異」:填報納稅人按照會計制度規定應當於以後年度確認費用或損失,但按照稅收規定可以從當年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而形成的應納稅時間性差異在本期的納稅調增額。
12、第12列「本年結轉以後年度扣除的折舊或攤銷」:填報會計核算已列支的折舊或攤銷,但按照稅收規定不得在本期扣除的數額。
13、第13列「以前年度結轉額」:金額等於上年度本表第15列「累計結轉以後年度扣除或攤銷」。
14、第14列「本年稅前扣除額」:填報以前年度調增結轉的折舊或攤銷在本年的扣除額。本列第17行填入附表五「納稅調整減少項目明細表」第17行。
15、第15列「累計結轉以後年度扣除或攤銷額」:金額等於第12+13-14列。
⑻ 年報〈資產折舊、攤銷明細表〉的問題
不能一次攤銷,分三年攤銷,年底報表要調整出來。
⑼ 所得稅年報附表九」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表」裡面所說的固定資產原值是什麼意思
附表九《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表》填報說明
一、適用范圍
本表適用於實行查賬徵收的企業所得稅居民納稅人填報。
二、填報依據和內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以及企業會計制度、會計准則核算的資產折舊、攤銷,會計與稅收核算有差異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和長期待攤費用,並據以填報附表三《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第43行至第46行。
三、各項目填報說明
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按照會計准則、會計制度應提取折舊、攤銷的資產原值(或歷史成本)。
2.第2列「計稅基礎」,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收規定據以計算折舊、攤銷的資產價值。
3.第3列:填報納稅人按照會計制度、會計准則提取折舊、進行攤銷的年限。
4.第4列: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收規定提取折舊、進行攤銷的年限。
5.第5列:填報納稅人按照會計核算的資產賬面價值、資產折舊、攤銷年限及資產折舊、攤銷率計算的資產折舊、攤銷額。
6.第6列: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收規定的資產計稅基礎、資產折舊、攤銷年限及資產折舊、攤銷率計算的資產折舊、攤銷額。
7.第7列=第5-6列,正數為調增額,負數為調減額。
四、表間關系
1.第1行第7列為正數時:第1行第7列=附表三第43行第3列;
第1行第7列為負數時:第1行第7列負數的絕對值=附表三第43行第4列。
2.第7行第7列為正數時:第7行第7列=附表三第44行第3列;
第7行第7列為負數時:第7行第7列負數的絕對值=附表三第44行第4列。
3.第10行第7列為正數時:第10行第7列=附表三第45行第3列;
第10行第7列為負數時:第10行第7列負數的絕對值=附表三第45行第4列。
4.第15行第7列為正數時:第15行第7列=附表三第46行第3列;
第15行第7列為負數時:第15行第7列負數的絕對值=附表三第46行第4列。
5.第16行第7列為正數時:第16行第7列=附表三第48行第3列;
第16行第7列為負數時:第16行第7列負數的絕對值=附表三第48行第4列。
6.第17行第7列為正數時:第17行第7列=附表三第49行第3列;
第17行第7列為負數時:第17行第7列負數的絕對值=附表三第49行第4列。
⑽ 企業所得稅年報,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明細表如何填
1.第4列「資產計來稅基礎」:自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據以計算折舊、攤銷的資產原值(或歷史成本)的金額。-------一般 情況下是按資產原值來填。
2.按稅收計提的折舊:關於固定資產折價的最低年限,《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1)房屋、建築物,為20年;(2)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3)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4)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5)電子設備,為3年。以上是按稅務的折舊年限,如果你會計上不是按上述年限計提的折舊,要按照差額來進行調整。
3. 舉例:如電子設備稅法規定3年,你按2年折舊,那麼從稅法的角度就多提了折舊,就要調整。如按會計制度確定的5年,不短於稅收法規定年限,不需作納稅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