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製造費用怎麼攤銷到成本
一、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成本。企業應當根據製造費用的性質,合理地選擇製造費用分配方法。
1、生產車間發生的機物料消耗,借記本科目,貸記「原材料」 等科目。
2、發生的生產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等職工薪酬,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
3、生產車間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借記本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
4、生產車間支付的辦公費、水電費等,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5、發生季節性的停工損失,借記本科目,貸記「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銀行存款」等科目。
6、將製造費用分配計入有關的成本核算對象,借記「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勞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
7、季節性生產企業製造費用全年實際發生數與分配數的差額,除其中屬於為下一年開工生產作準備的可留待下一年分配外,其餘部分實際發生額大於分配額的差額,借記「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科目,貸記本科目;實際發生額小於分配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二、製造費用,包括生產車間領用的輔助材料、輔助車間的工資、輔助材料的消耗、電力的消耗,等等。
發生的時候
借:製造費用—輔料消耗(或者工資、電力等)
貸:原材料(或者應付職工薪酬等)
結轉的時候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1)製造費用本月要攤銷嗎擴展閱讀:
對企業各個生產單位如生產車間和分廠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及其固定資產使用費和維修費等進行的分配。
各生產車間和分廠為產品生產而發生的間接計入成本按單位分別歸集後,月終就需按照一定的標准在各該生產單位所生產的產品或勞務成本間進行分配。確定製造費用的分配標准。
分配特性
(1)共有性,即各應承擔製造費用的對象都具有該分配標準的資料;
(2)比例性,即分配標准與製造費用之間存在客觀的因果比例關系,分配標准總量的變化對製造費用總額的多少有較密切的依存關系;
(3)易得性,即各受益對象所耗用分配標準的資料較為容易地取得;
(4)可計量性,即各受益對象所耗用標準的數量可以客觀地進行計量;
(5)穩定性,即使用的分配標准相對穩定,不宜經常變動,便於各期間的成本比較分配。
2. 當月產值較小 製造費用可以留待以後月份分攤嗎
根據相關規定,一般不做分攤,可視具體情況而定。
製造費用屬於回生產成本項目的歸集科答目,期末要按一定的方法分配到生產成本的各產品當中去,因此,製造費用期末沒有餘額。季節性生產企業製造費用全年實際發生額與分配額的差額,除其中屬於為下一年開工生產做准備的可留待下一年分配外,其餘部分實際發生額大於分配額的差額,借記「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實際發生額小於分配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3. 製造費用攤銷方法
在有來ERP的情況下,通常的做法是這樣源的:
1. 月末計算產成品和在產品
2. 製造費用在產成品和在產品中分攤
3. 拆分歸屬於產成品的製造費用,未銷售的追加存貨成本,已銷售的追加主營業務成本。
由於第3步沒有信息系統的情況下計算較為困難,企業通常採取簡易處理的方式,將產成品的製造費用全部計入存貨成本。當生產連續且穩定的時候,這樣計算的誤差也不大。因為當期完工且銷售的產品,會結轉走上期的製造費用。
4. 製造費用攤銷的步驟
製造費用抄包括產品生產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費以外的生產成本。當它發生時,一般無法判定它所歸屬的成本計算對象,因而不能直接計入所產成品的成本,而要按照費用發生的地點先歸集,月終在採用一定的方法再各成本計算對象之間進行分配,最終計入產品成本。你公司的A產品耗材能明確確定成本計算對象,所以你可以在費用發生時直接借記:生產成本---A產品,貸記:原材料-XX材料。根據你的實際,已經記到了製造費用科目,所以你應該先把製造費用轉到生產成本,再轉到A產品成本中。1、借:生產成本--A產品 貸:製造費用 2、借:庫存商品---A產品 貸:生產成本---A產品。
5. 本月應計入製造費用的待攤費用1400元。
你的分錄應該是
借:製造費用 1400
貸:待攤費用 1400
你的分錄寫反了。
6. 低值易耗品做賬時要攤銷,請問製造費用要攤銷嗎
低值易耗品的叫攤銷(例如五五攤銷法--投入使用時攤銷50%,報廢時攤銷50%)
製造費用的叫分配或者分攤(例如按照產量分配/或分攤到各產品的生產成本裡面)
7. 製造費用怎麼攤銷
像那些房租費,房屋修理費,你直接在「製造費用」會計科目下設置二級會計科目,專如果是管理人員的話,屬進管理費用,若為車間管理人員的話進製造費用,不可亂記科目。現在已經取消了待攤費用。
1、製造費用是用來記錄那些不能確定用於哪種產品的材料消耗,等月末按一定的方法在不同的產品之間分攤
2、如果你確定耗用某種材料就是用於生產某一種產品的,領用這種材料投入生產時,你可以直接借:生產成本-XX產品,而不用通過製造費用再轉一下,因為就算記入了製造費用,到時還是需要再轉入生產成本的。
3、如果記到製造費用
借:製造費用 貸:原材料
借:生產成本-A產品 貸:製造費用
借:產成品-A產品XXX貸:生產成本-A產品XXX歸集生產某種產品投入的所有材料、人工、所需機器設備計提折舊等,然後再按完工率計算應轉入產成品的成本和在產品的成本。
待攤攤銷時:
借:待攤費用(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在攤銷時:
借:管理費用(或製造費用)
貸:待攤費用(預付賬款)
8. 會計月末為什麼要計算和分攤製造費用如何結轉
每期將製造費用按成本項目(產品名稱)分配轉入生產成本,期末將生產回成本應按完工產答品、未完工產品(在產品)之間進行計算分配,將已完工的產品部分的生產成本轉入庫存商品(產成品),並計算產品單位成本。帳務處理如下: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9. 製造費用怎麼分攤
一、生產工人工資比率法.這種方法比較簡單,工人工資比率可以很容易得到,但要求生產產品之間的勞動力交叉情況較少,或幾乎沒有勞資交叉情況.為了解決勞動力交叉的情況,有的公司往往實行勞資買賣關系,且勞資買賣可以通過考勤機來完成.操作方法如下:假定A產品工人是3個,每個人的工資為1200元,B產品工人是4個,每人的工資是1100元,每月以40小時計算,A產品滿勤為120小時,B產品為160小時.根據勞資買賣關系,A產品向B產品購買了70小時,B產品向A產品夠嗎了40小時.則計算A和B的工資比率.先計算出每個工人的工時工資,在進行買賣交換.然後重新匯總,就可計算出個各個產品的工資比率.
這種方法適用於中小公司,公司人力資源不是很豐富,生產產品不是很多,且公司沒有設置生產統計的企業用,還可以不用考慮產品價值.其核算成本很低.
二、生產工人工時比率法.該方法以生產工人所耗用的工時為基準,對製造費用進行分攤.這種辦法適用於生產統計完善(能准確統計工人生產該產品的工時)和生產產品的市場價值相差不大的情況.
例如某公司生產A、B兩種產品,公司有生產統計基礎良好,能准確統計工人生產產品的工時.A,B兩種產品在市場上的價格相差不大.則可以選用此法.
三、機器工時比率法.其條件和一差不多,都要求有人統計機器使用時間,這種方法適用於產品的製造幾乎只由機器完成,而人只是作為守候性質存在的企業,自動化程度高的企業可以採用此法.
四、直接成本比率法.這種方法是利用直接成本的比率來分攤製造費用.這種方法的科學性不是很好,一般不常用.
五、年度計劃分配法.這種方法適用於開展企業預算,能基本可靠的獲得產品市場價值的企業.通過市場價值與會計成本(扣除製造費用)之間的關系,利用產品成本=直接成本+製造費用*分配率的公式進行計算.該分配率按照產品的市場價值進行分攤.這種方法,將製造費用和產品價值結合,有利於反映產品的成本配比關系,高價值產品承擔高製造費用,低價值產品承擔低製造費用.這對於准求企業價值最大化有一定好處.如果某種產品,將其分攤的製造費用+直接產本都小於零,說明沒有任何市場價值可言,完全可以放棄生產這種產品.這種方法很值得使用,畢竟我們產品的成本最終是靠市場來補償,如果核算的成本連市場都無法彌補,哪不如散夥得了.
10. 製造費用是如何攤銷,分配到哪裡
其實關復於費用的分配重點抓制住受益對象就可以的領悟了。誰受益分給誰;受益多,分的多;不受益,不分配。例如企業生產A,B,C這三種產品,其中為A,B產品發生的間接費用(製造費用,例如A,B產品的倉儲費用(累計折舊))為製造費用1,為B,C發生的間接費用(製造費用)為製造費用2,為A,B,C三種產品共同發生的間接費用(製造費用,例如水電費),這個時候,應該在月末,將製造費用1,在A,B產品之間按照耗用原材料的比率,產量的為依據進行分配,計入A,B的成本。而為B,C產品而歸集的製造費用2,也應如上述方法進行分配,計入B,C產品成本。而將三種產品共同發生的製造費用3,按上述方法分配後計入A,B,C的成本。這樣解釋明白了吧。。呵呵,,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