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樓說的對,預計使用壽命不定不攤銷,但是要進行減值測試;經營租入的不提
Ⅱ 是不是計入無形資產,如何攤銷
1.無形資產攤銷時間的規定
無形資產的攤銷期自其可供使用時開始至終止確認時內止,取得當月起在容預計使用年限內系統合理攤銷,處置無形資產的當月不再攤銷。即當月增加的無形資產,當月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的無形資產,當月不再攤銷。
2.攤銷所使用的方法
包括直線法、產量法等。企業選擇的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應當能夠反映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並一致地運用於不同會計期間;無法可靠確定其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採用直線法進行攤銷。
3.持有待售的無形資產不進行攤銷,按照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減去處理費用後的凈額孰低進行計量。
Ⅲ 新會計准則下怎麼計提無形資產攤銷
答:無形資產的攤銷統一採取直線法,會計上要求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年限內進行攤回銷;如果預計設用年限超答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收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應按照以下原則攤銷:
一是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但拿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受益年限;
二是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有效年限;
三是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兩者之中較短者;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
這樣無形資產原值是不變的,凈額就是原值-累計攤銷。
Ⅳ 什麼是持有待售固定資產,是否需要計提折舊
先簡單的說下持有待售固定資產確定的條件,作出決定、簽訂協議、短時內完成。
個人認為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已經不是非流動資產了,而是屬於流動資產了,資產負債表流動資產里有一欄劃分持有待售的資產就是為它准備的,其實從報表上讓人感覺已經不是固定資產了,再次最主要轉讓價格協議的存在,一開始就進行價格與賬面價值的比較並作出調整,所以持有待售即使不折舊也不會影響企業的利潤了。
舉個正常的固定資產處置例子,不考慮稅費:
①假設某固定資產原值1000,半年折舊為100,半年後出售價格為600。
本年折舊分錄:
借
成本費用科目
100
貸
累計折舊
100
借
固定資產清理
900
累計折舊
100
貸
固定資產
1000
借
銀行存款
600
貸
固定資產清理
600
借
固定資產清理300
貸
營業外支出
300
上面分錄我們得出,企業的整體損益=成本費用100+營業外支出300=400
再舉個同樣的例子:
②假設某固定資產原值1000,劃分為持有待售,簽訂協議價格為600半年後轉讓
,若半年正常折舊為100。
企業劃分持有待售時候,第一步做的就是做調整,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做比較,低於的做減值處理,那麼根據題目我們需要做400的減值損失。那麼賬面價值就是600了,賣出去也是600了,企業的整體損益跟上面一樣也是400。即使折舊,折舊額100,那麼半年後賬面價值為500,賣出600,企業的整體損益跟上面一樣還是400。
Ⅳ 攤銷管理用無形資產和計提攤銷是做一樣的會計分錄嗎
計提攤銷不能連在一起,攤銷是把已經支出的費用攤銷進成本,計提是還沒有支出的,先提出來,如計提折舊,計提利息。
Ⅵ 持有待售無形資產並且已經抵押貸款,是否需要進行攤銷
在出售以前一直按受益期攤銷,與抵押無任何關系
Ⅶ 無形資產的攤銷從什麼時候開始攤銷
根據現行的企業會計制度對無形資產攤銷的規定:無形資產應當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損益。
如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該無形資產按合同規定受益年限(法律未規定)或法律規定使用年限(合同未規定)或合同規定與法律規定(兩者均規定)受益年限中較短者作為其攤銷年限進行攤銷,再或者,合同、法律均未規定,則攤銷年限不應少於10年。
(7)持有待售的無形資產計提攤銷嗎擴展閱讀:
一、直線法:直線法又稱平均年限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均衡地分配於每一會計期間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無形資產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取得總額/使用年限
二、產量法:產量法是指按無形資產在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產量為基礎來計算應攤銷額的一種方法。它是以每單位產量耗費的無形資產價值相等為前提的。其計算公式如下:
每單位產量攤銷額=每期無期資產攤銷額=每單位產量攤銷額×該期實際完成產量
三、加速攤銷法:加速攤銷法是相對於每年攤銷額相等的勻速直線攤銷法而言的,是無形資產在使用的前期多計攤銷,後期少計攤銷,攤銷額逐年遞減的一種攤銷方法。採用加速攤銷法,目的是使無形資產成本在估計使用年限內加快得到補償。加速攤銷方法有餘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1、余額遞減法
余額遞減法是在前期不考慮無形資產預計殘值的前提下,根據每期期初無形資產的成本減去累計攤銷後的金額和若干倍的直線法攤銷率計算無形資產攤銷額的一種方法。下面以雙倍余額遞減法為例予以說明,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攤銷額=年初無形資產賬面凈值×年攤銷率
其中,無形資產賬面凈值=無形資產成本-累計攤銷額。
2、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成本減去預計殘值後的金額乘以逐年遞減的攤銷率計算每年攤銷額的一種方法。攤銷率的分子代表無形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總和。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攤銷率=無形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無形資產使用年數和×100%
或者表示為:年攤銷率=×100% 年攤銷額=(無形資產成本-預計殘值)×年攤銷率
Ⅷ 今年CPA會計《無形資產》增加了「持有待售無形資產不進行攤銷,
我給你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哦:(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原理都一樣)
現企業有一已經用了三年的舊固定資產,現在的賬面價值是5000元,如今跟另一企業簽訂了該舊固定資產的銷售合同於三個月後二手賣出去,合同價6000塊(假設這里賣方不負擔任何處置費用),此時由於簽了合同了,有保障了,將其劃為待售的固定資產,現在要做的就是「調整該項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使該項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能夠反映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金額,但不得超過符合持有待售條件時該項固定資產的原賬面價值,原賬面價值高於預計凈殘值的差額,應作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原賬面價值5000,而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金額為6000,所以賬面不動它保持5000,在三個月後賣的時候再確認營業外收入1000(實質就是以後確認收益);如果合同價是4000的話,此時就得調整了,將其預計凈殘值計為4000,虧的1000作為資產減值損失(實質上就是此時確認損失),從中可以看出准則本著謹慎性的原則不能高估利潤。
注意: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從劃歸為持有待售之日起停止計提折舊和減值測試。(現在劃分為持有待售了,賬面價值調整後,直到賣出去的這三個月就不用管它了,不提折舊不做減值測試,女兒已經定婚了不愁嫁不出去了所以不必操心折舊與減值!)
Ⅸ 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和持有待售的無形資產是一個會計科目嗎
首先,必需符合3個條件的固定資產才能劃歸為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
其次,你做的會計分錄是正確的;
最後,劃歸為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以後就不得計提折舊和減值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