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收到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一百萬,增值稅六萬,怎麼做會計分錄
你好! 僅供參考 , 祝事事順利 , 望採納不勝感激!
借:無形資產 100
應交內稅費-應交增值稅(待認證進容項)6
貸:實收資本(或股本)106
經稅務機關認證後,轉入「進項稅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交稅費——待認證進項稅額
⑵ 無形資產開發階段費用化時取得了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話,增值稅計入應交稅費還是與開發成本一起費用化
如果是一般納稅人,無形資產開發階段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增值稅部分計回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答稅(進項稅額)」,企業按發票上的不含稅金額計入研發支出。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則按照增值稅發票上的含稅金額計入研發支出。
⑶ 無形資產的購入中,產生的增值稅應該計入哪個賬戶
無形資產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不得抵扣,應計入無形資產成本
⑷ 無形資產增值稅,計入入賬價值嗎
無形資產的核算不屬於《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一般納稅人不得抵版扣進項稅額的,任權何一種不能抵扣進項稅的情形,因而只要一般納稅人在購進時取得了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就可以進行抵扣。既然可以抵扣,所以增值稅的部分就不能作為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
轉讓無形資產,是屬於營業稅的范圍,如果是交納營業稅的話,因為不能抵扣,所以應該計入成本。
⑸ 舉例說明投資者投入無形資產增值稅如何做賬
J:無形資產
應交稅費_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D:實收資本(股本)
⑹ 無形資產入賬價值是否需要計入增值稅的問題
無形資產的核算不屬於《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一般納稅版人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權任何一種不能抵扣進項稅的情形,因而只要一般納稅人在購進時取得了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就可以進行抵扣。既然可以抵扣,所以增值稅的部分就不能作為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
轉讓無形資產,是屬於營業稅的范圍,如果是交納營業稅的話,因為不能抵扣,所以應該計入成本。
⑺ 答案為什麼是c,無形資產增值稅不是應該計入成本嗎
答案來C:500+5=505萬
增值稅是價外稅,一般納稅源人在取得抵扣憑證並稅法允許抵扣的情況下,增值稅額計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而不會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
企業取得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如:專業服務費、測試費、注冊費等)。不包含為引入新產品進行宣傳發生的廣告費、管理費用及其他間接費用,也不包括在無形資產已經達到預訂用途以後發生的費用。前述相關稅費不包含可抵扣的增值稅。
該類題目第一句話就明確了會計主體的一般納稅人身份,意味著其有權利及意願取得增值稅抵扣憑證並,並依法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所以該增值稅額不應計入無形資產的取得成本中。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⑻ 出售無形資產的增值稅借方計入什麼科目
出售無形資產,取得的增值稅,借方應當是銀行存款。
借:銀行存款
……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
⑼ 換出無形資產支付的增值稅計入到換入資產的成本中是對還是錯
此句關於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關於增值稅的表述不正確吧。
增值稅是價外稅,非專貨幣性資產交換中交換雙方分屬別作進項稅和銷項稅處理,不影響換入或換出資產的如賬成本。
增值稅一般是在計算補價時要考慮交換雙方的稅差。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方法一: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不含稅公允價值+支付的不含稅的補價(-收到的不含稅補價)+應支付的相關稅費
【提醒問題】(一般情況下):不含稅補價=換入與換出資產的不含稅公允價值的差額
方法二: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含稅公允價值+支付的銀行存款(-收到的銀行存款)-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應支付的相關稅費
【提醒問題1】(一般情況下):支付或收到的銀行存款(含稅補價)=換入與換出資產的含稅公允價值的差額
【提醒問題2】:如果題目中,沒有給對方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則用「方法二」公式計算換入資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