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息調整借差攤銷與利息調整借差余額,解釋下什麼意思。
我也想問
2. 採用實際利率法進行一次還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利息調整攤銷時,各期()
B投資收益率保持不變
3. 計算攤余成本和寫會計分錄
取得債券時
借:持有到期投資——面值100000
持有到期投資——利息調整20000
貸:銀行存款——1200000
13年末版
借:應收利息—權—5000
利息調整——(120000*4.35%-100000*5%)220
貸:投資收益——5220
14年末
借:應收利息——5000
利息調整——229.57
貸:投資收益——5229.57
15年末
借:應收利息——5000
利息調整——239.57
貸:投資收益——5239.57
4. 採用實際利率法進行一次還本分期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利息調整借/貸差攤銷時,攤銷額( )
D
因為攤銷額是用票面利率計算的應收利息與用實際利率計算的投回資收益的差額,答前者是不變的,一直都是面值*票面利率,後者是變動的,是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如果是折價購買的,那麼攤余成本會越來越大,直到等於面值,這時算出來的投資收益越來越大,那麼差額越來越小,所以攤余額是逐期遞減;而如果是溢價購買,則相反,攤余額逐期遞增
5. 利息調整本期攤銷額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利息調整本期攤銷額與實際利率法相關。
實際利率法又稱「實際利息法」,是指每期專的利息費用按實際屬利率乘以期初債券賬面價值計算,按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與按票面利率計算的應計利息的差額,即為本期(攤銷的溢價或折價)。
計算方法:
假設不考慮本金的收回以及資產減值因素,
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累計利息調整攤銷額
也等於持有至到期投資「本金」借方余額+「利息調整」借方余額(貸方余額以「-」列示)+「應計利息」借方余額,即賬面價值,在持有期間將「利息調整」明細賬戶余額攤銷至零。
(5)到期一次付息的利息調整借差攤銷表擴展閱讀:
金融資產(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1、扣除已收回或償還的本金;
2、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3、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即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收回或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6. 攤余成本和利息調整借貸差攤銷的現實意義是什麼能舉一個例子嗎
你好,一點通網校回答你的問題
攤余成本就是債券的賬面價值,利息調整借貸差調整的目的就是發行債券真實成本與面值之間差額一次性計入投資收益不合理,因此分期進行攤銷。
7. 各位大神,債券利息調整借差(貸差)攤銷表原理(如下圖)
前面公式表示債券入賬金額,後面為隨著利息逐步收入時的賬面價值,也就是不同時期的持有價值。計算時採用攤余法。
8. 利息調整攤銷問題
2007年12月31日發行時:
借:銀行存款 9,000,000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1,000,000
貸:應付債券-本金 10,000,000
2008年12月31日計提利息:(到版期一次還本付息)權
借:財務費用 720,000 ( 9,000,000*8%)
貸: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600,000 (10,000,000*6%)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120,000 (倒擠)
2008年12月31日計提利息:(分期付息到期還本)
借:財務費用 720,000 ( 9,000,000*8%)
貸:應付利息 600,000 (10,000,000*6%)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120,000 (倒擠)
9. 關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利息攤銷表的問題!疑惑求解答!
第五年年末復攤余成本?
我都搞糊塗制了,你這個題目是溢價攤銷,初始的時候,利息調整在借方,以後各期對利息調整進行攤銷,由於數字計算的時候,四捨五入,有誤差,最後一年利息調整的金額是倒擠的。
利息調整的時候,每年都是在貸方,攤余成本逐年減少,第五年期初攤余成本加投資收益(也就是倒擠的沒有攤銷的利息調整)剛好等於第五年收回的本金和利息。
妥妥的!至於為什麼5年剛好攤銷完,你應該動手算一下實際利率。
10. 採用實際利率法進行一次還本分期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利息調整借差攤銷時,攤銷額怎麼變化
實際利率法主要是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實際利率就是折現率,入賬的其實是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不管是投資者還是債權人、債務人等,關注的都是實際得到的投資收益是多少,實際付出的費用是多少,所以要有一個折現率的概念來確定每期的實際收益或者實際費用支出。
一般情況下買入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時候,由於票面(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總是會存在差異,那麼購入時候的價格和面值總是會有出入,所以就會存在利息調整額,這部分差額填補了購買雙方心理的不平衡並在以後按照實際利率法攤銷,這就是利息調整的攤銷。
(10)到期一次付息的利息調整借差攤銷表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如果採用的折現率較低,則算出最低租賃付款現值會高,當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高於租入資產的原賬面價值時,按《准則》規定則採用租入資產原賬面價值為入賬價值,而舍棄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
2、必須採用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為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時,如果採用的折現率較低,則租入資產入賬價值較高而未確認融資費用較低,因此分期計入損益的融資費用較低而租入資產折舊費用較高,融資費用額與折舊費用額的反向變動會基本相抵。
3、折現率高而租入資產入賬價值低,應分期確認的融資費用高而折舊費用低,二者高低變動的金額也會基本抵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