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售無形資產和轉讓無形資產有區別嗎,如果一樣,為什麼前者屬於營業外收入,後者屬於其他業務收入呢
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僅僅是將部分使用權讓渡給其他單位或個人,出讓回方仍保留對該項無形答資產的所有權,因而仍擁有使用、收益和處置的權利。
分錄:借:無形資產
貸:其他業務收入
借:其他業務支出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
企業出售無形資產,表明企業放棄該無形資產的所有權,應將所取得的價款與該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作為資產處置利得或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借記:銀行存款(出售無形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
累計攤銷 (按已計提的累計攤銷額)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原已減值減值准備 )
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按其差額)
貸記:應交稅費或者銀行存款(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及其他費用)
無形資產(按其賬面余額)
營業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按其差額)
2. 轉讓無形資產計入哪裡
企業轉讓無形資產有兩種:一是轉讓其所有權;二是轉讓其使用權,而兩者的會計處理有所區別:例如:某企業對外轉讓一項無形資產,收取價款20萬元,無形資產帳面攤余價值2萬元,將如何進行帳務處理?首先,按照營業稅暫行條例的規定,轉讓無形資產應按5%的稅率計算,繳納營業稅1萬元(20萬×5%)。(一)無形資產所有權轉讓時的會計處理:借:銀行存款 20萬元貸:無形資產 2萬元應交稅金(營業稅) 1萬元營業外收入——出售無形資產收益 17萬元(二)無形資產轉讓使用權的會計處理:借:銀行存款 20萬元貸:其他業務收入 20萬元借:其他業務支出 1萬元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無形資產所有權的轉讓按實際取得的轉讓收入,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該項無形資產已計提的減值准備,借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按無形資產的帳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貸記:「應交稅金」等科目;按其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支出)——無形資產損益」科目。無形資產使用權的轉讓僅僅是將部分使用權過渡給其他單位或個人,出讓方仍保留著對該項無形資產的所有權,因而仍擁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受讓方只能取得無形資產的使用權。在雙方合同規定的范圍內合理使用而無權轉讓,出讓方在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時,由於轉讓企業仍擁有無形資產的所有權,因此,不應注銷企業無形資產的帳面攤銷余額價值。
3. 哪些屬於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包括貨來幣資金、自金融資產、專利權、商標權、應收賬款、長期股權投資。
中國的企業會計准則規定:無形資產,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的非貨幣性資產。它一般具有以下一些特點:不存在實物形態;有償取得的;可以在許多會計期間為企業提供經濟效益;它們所能提供的未來經濟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無形資產,才能予以確認: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3)房屋轉讓屬於無形資產擴展閱讀
處置報廢:
企業租讓無形資產使用權形成的租金收入和發生的相關費用,分別確認為其他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成本。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應當將取得的價款與該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資產處置損益。
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應當將該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予以轉銷,其賬面價值轉作當期損益(營業外支出)。
4. 轉讓無形資產包括幾種形式
包括兩復種方式,一是轉讓無形資制產的使用權(也稱之為有限產權,就是說在一定期限內承租方可以擁有有限的產權,就是使用,很明顯的就是土地使用權),二是轉讓其所有權。我們平常理解的轉讓無形資產的使用權其實就是出租無形資產,而轉讓無形資產的所有權典型的表現形式就是銷售,另外還有抵償債務、換入非貨幣性資產,其實質也是銷售。
5. 什麼叫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
轉讓無形資產是指轉讓無形資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包括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商標權、轉讓專利權、轉讓非專利技術、出租電影拷貝、轉讓著作權和轉讓商譽。
1、轉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轉讓土地使用權的行為。
2、轉讓商標權是指轉讓商標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3、轉讓專利權是指轉讓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4、轉讓非專利技術是指轉讓非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5、轉讓著作權是指轉讓著作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6、轉讓商譽是指轉讓商譽的使用權的行為。
銷售不動產是指有償轉讓不動產所有權的行為。不動產是指不能移動,移動後會引起性質,形狀改變的財產。
6. 轉讓土地使用權屬於轉讓無形資產么
營業稅的征稅范圍可以概括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的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專產、銷售不屬動產。具體的來說呢,1、提供或者接受應稅勞務的單位或者個人;2、所轉讓的無形資產(不含土地使用權)的接受單位或個人;3、所轉讓或者出租土地使用權的土地;3、所銷售或出租的不動產。
所以,土地使用稅是與無形資產相分離的
7. 無形資產轉移和無形資產轉讓有什麼區別
關鍵在於轉移和轉讓的區別。
資產轉移是指資產在公司內部、控股子公司范內圍內發生的因調撥、容調劑、投資、買賣而發生的產權變更。資產轉讓,是指資產所有者為更有效地使用其資產而對部分資產進行調劑處理等經營管理活動。
簡答來說,無形資產轉移,並沒有跳出自己掌控范圍內,無論是公司內部還是子公司,都在自己控制范圍內。無形資產轉讓,有外人、外公司介入,並接收了你的無形資產。轉讓也分有償和無償兩種。
轉讓無形資產是指轉讓無形資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包括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商標權、轉讓專利權、轉讓非專利技術、出租電影拷貝、轉讓著作權和轉讓商譽。
8. 轉讓不動產和轉讓無形資產有什麼區別
應交營業稅 1.營業稅概述包括:交通運輸業、建築業、金融保險業、郵電通信業、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2.營業稅的核算營業稅額=營業額*適用稅率借:營業稅金及附加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重點:銷售不動產或轉讓無形資產1.銷售不動產: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核算,借方反映清理固定資產的凈值和清理的稅費,貸方反映清理的收入,借貸方差額計入清理損益,即營業外收支。2.轉讓無形資產:舉例:06年1月1日購買一項專利權,價款為10萬元,預計使用10年。07年1月1日又將其賣掉,以9.5萬元賣出,假設此項交易要交10%的營業稅。購買時借:無形資產 10貸:銀行存款 1006年年末攤銷借:管理費用 1貸:累計攤銷 1出售時借:銀行存款 9.5累計攤銷 1營業外支出 0.45貸:無形資產 10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0.95(四)其他應交稅費【這些小稅種跟經濟法基礎聯系緊密】1.應交資源稅對外銷售應稅產品的資源稅記入「營業稅金及附加」自產自用應稅產品的資源稅記入「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等2.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它是以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為計稅依據。企業應交的城建稅應記入「營業稅金及附加」3.應交教育費附加是以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為計稅依據。4.應交土地增值稅指在我國境內有償轉讓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產權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土地增值額徵收的一種稅。土地增值額是轉讓收入減去規定扣除項目金額後的余額。如果企業的土地使用權連同地上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一並在「固定資產」等科目中核算的,轉讓時應交的土地增值稅,應通過「固定資產清理」核算。如果土地使用權在「無形資產」科目中核算的,同營業稅核算。5.應交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和礦產資源補償費都是記入「管理費用」核算(印花稅也通過「管理費用」核算)6.應交個人所得稅借:應付職工薪酬貸: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六、應付利息短期借款、長期借款、企業債券等的利息都在此科目核算。計算利息時:借:財務費用貸:應付利息實際支付時:借:應付利息貸:銀行存款
9. 「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和「出售無形資產」的區別
我想你應該先搞明白兩者有何不同。
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轉讓的是什麼。內是使容用權。。
轉讓無形資產所有權,轉讓的是什麼。是所有權。。(出售無形資產)
雖然看著聽廢話,但是你真正明白了嗎?
我舉個例子。你擁有一套房子。你把它出租了,房子的所有權歸誰?歸你,房子的使用權歸誰,歸承租人。雖然他通過多種方式支付租金,但房本上仍然寫的是你的名字。
出售房屋,自然房本上的名字就不是你了,這房子也不是你的了。。
「其他業務收入是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以外的所有通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入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流入。」
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因為無形資產的所有權仍屬於你,這種情況屬於讓渡資產使用權,是日常活動產生的經濟利益流入。
營業外收入是指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的各種收入。」因為轉讓無形資產是與日常活動沒啥關系經濟利益流出(當然你的日常活動是專門倒買倒賣無形資產的,另談),所以屬於營業外收入。
另,讓渡資產使用權,不一定是指租出去。另外常見的還有加盟。以商標權收取加盟費。或者以無形資產交換等等……重點在於區別什麼是讓渡資產使用權——使用權讓出去,所有權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