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材料成本差異的分攤
差異率=(-7000+3000)/(160000+240000)=-1% (負數--貸方金額,表示節約差)
發出材料負擔差異=195000*1%=1950
發出材料實際成本=195000-1950=193050
結存材料負擔差異=205000*1%=2050
結存材料實際成本=205000-2050=202950
② 低值易耗品攤銷採用計劃成本法存在材料成本差異如何做會計分錄
1、原則上與核算原材料的方式一樣。低值品入出庫時用計劃價,在一次性領用攤銷低值品時,對於差異部分,直接增加或沖減對應成本費用則可。
2、一般地,對於低值品是按照實際價進行核算的。
③ 低值易耗品採用計劃成本法,分次攤銷時,材料成本差異何時轉出
採用計劃成本核算的企業,月度終了,應結轉當月領用低值易耗品應分攤的成本內差異,通過「容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核算。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借記「生產成本」、「其他業務支出」、「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④ 有關計劃成本下,發出材料成本差異的計算
如果貨款已經支付,但是材料尚未入庫,那就暫時不做第二個了,只有第一個
計劃成本下的原材料按照計劃價格轉入原材料,期末只有計提減值准備和暫估入庫等,沒有這個結轉,至於節約或者超支則在發出材料是分攤
⑤ 材料成本差異的攤銷時限
每個月領用多少材料,按比例攤銷材料成本差異
領就攤,不領就不攤了
⑥ 如何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的分攤率
材料成本差異分抄攤率=(月初結存材料差襲異+本月收入材料差異)/(月初結存材料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計劃成本)×100%。
材料成本差異指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間的差額。實際成本大於計劃價格成本為超支;實際成本小於計劃價格成本為節約。外購材料的材料成本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購業務的工作的質量。
(6)計劃成本下材料成本差異的攤銷擴展閱讀:
計算公式
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計劃成本
差為正數,表示實際大了,叫「超支差」,差為負數,表示實際小了,叫「節約差」,在發出材料時,先結轉的是計劃成本,,然後再調整為實際成本。
公式變換為:
實際成本=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
⑦ 如何進行計劃成本核算可不可以用分錄實例告訴一下計劃成本核算和材料成本差異攤銷謝謝。
1、比如購來進材料100噸,單價630元,計源劃成本600元/噸。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 600*100
應交稅金-增值稅進項 63000*17%
材料成本差異 (630-600)*100
貸:銀行存款 630*100+63000*17%
2、生產領用該材料50噸,分錄如下:
借:生產成本 600*50
貸:原材料600*50
3、月末攤銷材料成本差異時,分錄如下:
借:生產成本 30*50
貸:材料成本差異30*50
⑧ 1 生產車間領用工具一批,計劃成本1000元,材料成本差異-1%,一次性攤銷。會計分錄怎麼做
一、「生產車間領用工具一批,計劃成本1000元,材料成本差異-1%,一次性攤銷。」會計分錄:
借:製造費用 990(實際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 10(節約差=計劃成本*成本差異)
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 1 000(計劃成本)
二、說明
1、工具屬於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是指不能作為固定資產核算的各種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勞動保護用品以及在經營過程中周轉使用的容器等。
2、為了反映和監督低值易耗品的增減變動及其結存情況,企業應當設置「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借方登記低值易耗品的增加,貸方登記低值易耗品的減少,期末余額在借方,通常反映企業期末結存低值易耗品的金額。
3、低值易耗品的日常收發及結存可以採用實際成本核算,也可以採用計劃成本核算。採用計劃成本核算時,
(1)「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賬戶反映低值易耗品收發及結存的計劃成本。
(2)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核算。「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反映企業已入庫各種存貨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借方登記超支差異及發出存貨應負擔的節約差異,貸方登記節約差異及發出存貨應負擔的超支差異。期未如為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即超支差異);如為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存貨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即節約差異)。
4、低值易耗品等企業的周轉材料符合存貨定義和條件的,按照使用次數分次計入成本費用。金額較小的,可在領用時一次計入成本費用,以簡化核算,但為加強實物管理,應當在備查簿上進行登記。
5、製造費用指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如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及提取的福利費、車間房屋建築物和機器設備的折舊費、租賃費、機物料消耗、水電費、辦公費以及停工損失、信息系統維護費等。不能根據原始憑證或原始憑證匯總表直接計入成本的費用,需要按一定標准分配計入成本核算對象。(車間領用工具應通過「製造費用」科目核算)
⑨ 關於計劃成本下材料成本差異
如果貨款已經支付,但是材料尚未入庫,那就暫時不做第二個了,只有第一個
計劃成本內下的原材容料按照計劃價格轉入原材料,期末只有計提減值准備和暫估入庫等,沒有這個結轉,至於節約或者超支則在發出材料是分攤
⑩ 簡述計劃成本法下月末如何分攤材料成本差異
在購入材料時:來
借:在途自物資(實際)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借:原材料(計劃)
材料成本差異(超支)
貸:在途物資(實際)
材料成本差異(節約)
月中領用時:
借:生產成本(計劃)
製造費用(計劃)
管理費用(計劃)
銷售費用(計劃)
貸:原材料(計劃)
月末:
如果購買時為節約
借:材料成本差異
貸: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
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如果購買時為超支
借: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
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貸:材料成本差異
月末要把「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等費用從計劃成本轉到實際成本,轉的金額就是購入時「材料成本差異」的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