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租賃合同無效,房屋使用費如何計算
佔有利益為無形財產,承租人只能採用折價補償的方式返還,即支付房屋使用費。回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城答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條規定:「房屋租賃合同無效,當事人請求參照合同約定的租金標准支付房屋佔有使用費的,人民法院一般應予支持。」
因此,租賃合同無效,承租人應支付房屋使用費,房屋使用費可參照無效合同約定的租金標准計算。
B. 租賃土地的補償標準是什麼,安置補助費歸誰所有
租賃土地的補償抄標準是按照被襲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具體可以向當地市縣土地管理部門進行咨詢。
安置補助費歸被安置人員所有,在這里是租賃土地的原承包方,不是租賃方。
如果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六條規定,承包地被依法徵用、佔用的,承包方有權依法獲得相應的補償。
C. 租賃農村土地得征地補償費怎麼分配
租賃農村土地必然會產生土地徵用的補償費用,由於國家的經濟快速發展對於土地的徵用也越來越多。
一、青苗補償費和地上附著物補償費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歸青苗及地上附著物的所有者所有。青苗補償費是對被征地農戶財產損失的補償,歸屬的原則是誰種植歸誰所有。如承包方已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以轉包、出租等方式流轉給第三人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青苗補償費歸實際投入有所有。至於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只要征地協議簽訂以前就已存在的附著物,征地單位均應對地上附著物所有者給予一定的補償。
二、征地安置補助費
安置補助費是指用地單位對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後造成的多餘勞動力所需之費用而支付的補助金額。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 「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徵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及《最愛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三條規定「承包地被依法徵收,放棄統一安置的家庭承包方,請求發包方給付已經收到的安置補助費的,應予支持」。
三、土地補償費
土地補償費是指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佔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但是,二00四年十月二十日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明確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土地補償費主要用於被征地農戶的原則,制訂土地補償費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分配辦法。二00四年十一月三日國土資源部《關於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也明確「按照土地補償費主要用於被征地農戶的原則,土地補償費應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合理分配,具體分配辦法由省級人民政府制定」
D. 場地租賃補償費如何繳稅
這個問題就有稅收籌劃的問題。
租金收入當然屬於「服務業-租賃」依照5%的稅率計算繳納營回業稅,這個沒有稅收答籌劃的角度。
而「服務業-租賃」依照5%的稅率計算繳納營業稅。
場地租賃補償費就有稅收籌劃的角度了,如果把場地租賃補償費作為租賃業務的延伸一部分,那麼,應當按照「服務業-租賃」依照5%的稅率計算繳納營業稅,而把場地租賃補償費作為對場地的修繕工程支出,那麼就應當作為「建築業-修繕」依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營業稅。
因此,建議您把合同的場地租賃補償費規范為「場地修繕費」妥些,避免主管地稅局從高適用稅率。
E. 使用他人房屋,使用者承擔使用費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佔有利益為無形財產,承租人只能採用折價補償的方式返還,即支付房屋使用費內。
《最高人民法容院關於審理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條規定:「房屋租賃合同無效,當事人請求參照合同約定的租金標准支付房屋佔有使用費的,人民法院一般應予支持。」
因此,租賃合同無效,承租人應支付房屋使用費,房屋使用費可參照無效合同約定的租金標准計算。
F. 關於公司支付的租賃土地使用費和青苗補償費如何做賬
在通常情況下,像租賃土地使用費這種大筆支出,應按權責發生制的專原則來分攤到每個屬月。如果你一次性計入當月的話,必定使每個月的利潤波動很大,不具有客觀性。而且從會計收益原則來說,當月支付的款項,收益的卻是全年,計入當月也不合理。
故大部分人的觀點是正確的
建議分錄:借:預付賬款(長期待攤費用) 120
貸:銀行賬款 120
每個月:借:管理費用 10
貸:預付賬款(長期待攤費用) 10
註:一年以上支付租賃費,請用長期待攤費用
有不清楚的,請繼續追問~
我來自「立信」人~~
G. 租賃合同到期了,拆遷還賠償承租戶的營業損失費嗎
拆遷租賃房屋,抄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賃關系的,或者被拆遷人對房屋承租人進行安置的,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對解除租賃關系達不成協議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實行產權調換。產權調換的房屋由原承租人承租,被拆遷人應當與承租人重新訂立房屋租賃合同。該條規定的原則是既要對房屋所有人進行補償,同時又要兼顧房屋使用人的利益。
因為租賃方不是房屋所有權人,只能得到停產停業損失費、裝修費和搬遷費的補償。如租賃合同對拆遷時拆遷補償的分配進行了約定,從約定。
H. 租賃期滿承租人能否要求對裝修費進行補償
是否補償,關鍵是雙方事先有無約定。無特別約定的,不必補償。
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裝飾裝修,租賃期間屆滿時,承租人請求出租人補償附合裝飾裝修費用的,不予以支持。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該規定,是否對店面的裝飾裝修進行補償,判斷的關鍵是雙方事先有無約定,如無則不必補償。請特別注意,出租人同意承租人裝修,並不代表出租人同意事後補償,雙方必須有特別的書面約定。
二、法理依據分析:
1、法律適用的問題:根據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是於1988年通過並頒布實施的,是舊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是於2009年通過並頒布實施的,是新法。
根據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是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具體規定,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是專門對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進行的專門性的司法解釋,前者較於後者是普通法,後者較於前者是特別法。
因此,以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為宜。
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規定,除非當事人雙方就補償附合裝飾裝修費用在合同中進行了約定,否則承租人請求出租人補償附合裝飾裝修費用得不到支持。
三、如果出租人出售時,承租人可以通過主張優先購買權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三十條規定,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同等條件優先購買的權利。
因此,出租人在出售時,負有出賣前通知承租人承租人的義務。《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規定,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未在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或者存在其他侵害承租人優先購買權情形,承租人請求出租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請求確認出租人與第三人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即如果出租人出賣前並未通知承租人,出租人構成違約,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故承租人可通過主張優先購買權要求出租人承擔賠償責任。
I. 關於房屋租賃賠償問題
由於拆遷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所以可以解除合同。這個是因為拆遷導致合同目的不專能實現。這個是法屬定解除事由,可以單方面行使解除權,只需要通知對方就行了。
可以向房東要求退還剩餘房租,並要求賠償損失,包括裝空調的花費、訂立合同的花費等等。你說的大概有誤工費、交通費、中介費、搬家費。
這個合同生效了,但是由於拆遷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成為了可解除合同。
他不同意的話可以起訴。起訴中可以多要些(多列項目,並不是無中生有),因為我也不知道能要多少。
如果他知道這地方要拆遷,比如有拆遷通知、公告什麼的,這個合同就是因為詐欺而訂立的,是無效合同。合同自始無效,他要負全責,包括退還所得(好像是全部,包括你們居住時的租金)、你們的損失的賠償等等。不同意或者不執行,可以起訴。
J. 《合同法》中對租賃戶拆遷補償的規定是什麼
租賃戶不是房屋產權人,沒有拆遷補償,補償是對產權人的。《合同法》有專門的租賃合同規定,沒有拆遷的規定。
《合同法》
第十三章 租賃合同
第二百一十二條 租賃合同是出租人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第二百一十三條 租賃合同的內容包括租賃物的名稱、數量、用途、租賃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賃物維修等條款。
第二百一十四條 租賃期限不得超過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租賃期間屆滿,當事人可以續訂租賃合同,但約定的租賃期限自續訂之日起不得超過二十年。
第二百一十五條 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的,視為不定期租賃。
第二百一十六條 出租人應當按照約定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並在租賃期間保持租賃物符合約定的用途
第二百一十七條 承租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方法使用租賃物。對租賃物的使用方法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應當按照租賃物的性質使用。
第二百一十八條 承租人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耗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二百一十九條 承租人未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並要求賠償損失。
第二百二十條 出租人應當履行租賃物的維修義務,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二百二十一條 承租人在租賃物需要維修時可以要求出租人在合理期限內維修。出租人未履行維修義務的,承租人可以自行維修,維修費用由出租人負擔。因維修租賃物影響承租人使用的,應當相應減少租金或者延長租期。
第二百二十二條 承租人應當妥善保管租賃物,因保管不善造成租賃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二百二十三條 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
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
第二百二十四條 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對租賃物造成損失的,承租人應當賠償損失。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二百二十五條 在租賃期間因佔有、使用租賃物獲得的收益,歸承租人所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二百二十六條 承租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支付租金。對支付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租賃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租賃期間屆滿時支付;租賃期間一年以上的,應當在每屆滿一年時支付,剩餘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租賃期間屆滿時支付。
第二百二十七條 承租人無正當理由未支付或者遲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二百二十八條 因第三人主張權利,致使承租人不能對租賃物使用、收益的,承租人可以要求減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
第三人主張權利的,承租人應當及時通知出租人。
第二百二十九條 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
第二百三十條 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購買的權利。
第二百三十一條 因不可歸責於承租人的事由,致使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的,承租人可以要求減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因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二百三十二條 當事人對租賃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視為不定期租賃。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
第二百三十三條 租賃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訂立合同時明知該租賃物質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隨時解除合同。
第二百三十四條 承租人在房屋租賃期間死亡的,與其生前共同居住的人可以按照原租賃合同租賃該房屋。
第二百三十五條 租賃期間屆滿,承租人應當返還租賃物。返還的租賃物應當符合按照約定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後的狀態。
第二百三十六條租賃期間屆滿,承租人繼續使用租賃物,出租人沒有提出異議的,原租賃合同繼續有效,但租賃期限為不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