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內部項目研究開發階段發生的支出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的定義——
特定的主體所控制的,不具有實物形態,對生產經營長期發發揮作內用且能帶容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即無形資產的特點是
⑴非實體性
決定了無形資產只存在無形損耗,不存在有形損耗。
⑵控制性
⑶效益性
研發階段的支出可以在使用成本法評估無形資產價值時計入,但不能確認為無形資產。
2. 會計准則規定的資產減值測試不適用成本法 怎麼理解
從基本的評估思路來說,成本法不適用減值測試目的的評估。
1.成本法的出發點專是重置價值,而准則屬要求的未來現金流或公允價值減處置費用都是從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角度來衡量公允價值.例如,企業花巨資研發的專有技術,成本高但收益不一定高.
2.成本法成立前提受限於資產的評估可以通過資產的未來運營得以全額回收。即使採用成本法計算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也必須同時採用收益法測算其未來的運營收益。
3.減值測試的資產組都是為了切合企業實際生產需要所配置的,資產組的個體性決定了無法以成本法來將其作為一個整體加以評估。
3. 簡述資產評估成本法的定義,優缺點和適用范圍
成本法定義:
就是在現實條件下重新購置或建造一個全新狀態的評估對象,所需的全部成本減去評估對象的實體性陳舊貶值、功能性陳舊貶值和經濟性陳舊貶值後的差額,以其作為評估對象現實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
成本法的優點:
成本法作為國際上公認的資產評估三大基本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特別是對於不存在無形陳舊貶值或貶值不大的資產來說,在進行計算的時候只需要確定重置成本和實體損耗貶值,從而確定兩個評估參數的資料,計算的依據又比較具體,並且很容易被搜集到,因此該方法在資產評估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特別適合使用在評估單項資產和沒有收益,市場上又難找到交易參照物的評估對象。
成本法的缺點:
由於成本法本身特殊的性質,市場上不易找到交易參照物的和沒有收益的單項資產,因此需要進行價值評估的並不多。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成本法在現實應用中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運用成本法評估資產時,往往容易將無形資產漏掉,為了防止評估結果的不實,還需要再使用收益法或市場法進行驗證,也增加了操作的復雜性。
成本法的適用范圍:
成本法適用於可復制、可再生、可重新建造和購買的,具有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特性的單項資產。比如說:各種房屋建築物、各種機器設備,以及具有陳舊貶值性的技術專利、版權等無形資產。另外,也適用於可重建、可購置的整體資產。例如:賓館、劇院、企業、車間等。但是,與整體資產相關的土地不能採用成本法評估。
成本法的評估程序:
第一步,被評估資產一經確定即應根據該資產實體特徵等基本情況,用現時(評估基準日)市價估算其重置全價。
第二步,確定被評估資產的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及總使用年限。
第三步,應用年限折舊法或其他方法估算資產的有形損耗和功能性損耗。
第四步,估算確認被評估資產的凈價。
參考鏈接:網路——成本法4. 使用成本法評估無形資產價值
採用重置成本法評估,假設在評估基準日重新組織人員進行無形資產版的開發所需的時間、人力、物權力,再加上合理的利潤,得出評估值。由於是重新開發同樣功能的無形資產,成新率為100%。當然,如果委估無形資產存在功能性貶值的話,應該考慮。
5. 無形資產在評估時哪些方法可以用、哪些方法不適用,理由是什麼
主要是成本法、市場法和收益法!
無形資產評估的方法
無形資產評估方法直接關繫到評估結果,我國無形資產評估實踐中,往往由於不能運用科學的方法,造成較大的誤差,要深入研究各類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綜合我國評估工作的具體實踐加以創新。現行的無形資產計算方法主要有市價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種。
1、市場價值法。該法根據市場交易確定無形資產的價值,適用於專利、商標和版權等,一般是根據交易雙方達成的協定以收入的百分比計算上述無形資產的許可使用費。該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由於大多數無形資產並不具有市場價格,有些無形資產是獨一無二的,難以確定交易價格,其次,無形資產一般都是與其他資產一起交易,很難單獨分離其價值。
2、收益法。此法是根據無形資產的經濟利益或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計算無形資產價值。諸如商譽、特許代理等。此法關鍵是如何確定適當的折現率或資本化率。這種方法同樣存在難以分離某種無形資產的經濟收益問題。此外,當某種技術尚處於早期開發階段時,其無形資產可能不存在經濟收益,因此不能應用此法進行計算。
3、成本法。該法是計算替代或重建某類無形資產所需的成本。適用於那些能被替代的無形資產的價值計算,也可估算因無形資產使生產成本下降,原材料消耗減少或價格降低,浪費減少和更有效利用設備等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從而評估出這部分無形資產的價值。但由於受某種無形資產能否獲得替代技術或開發替代技術的能力以及產品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響,使得無形資產的經濟收益很難確定,使得此法在應用上受到限制。
在進行無形資產評估業務時,在實踐中通常根據評估目的、評估對象、價值類型、資料收集情況等相關條件,分析收益法、市場法和成本法三種資產評估基本方法的適用性,恰當選擇一種或者多種資產評估方法。
在無形資產評估業務中使用收益法評估時應當關注以下幾點:(一)在獲取的無形資產相關信息基礎上,根據被評估無形資產或者類似無形資產的歷史實施情況及未來應用前景,結合無形資產實施或者擬實施企業經營狀況,重點分析無形資產經濟收益的可預測性,恰當考慮收益法的適用性;(二)合理估算無形資產帶來的預期收益,合理區分無形資產與其他資產所獲得收益,分析與之有關的預期變動、收益期限,與收益有關的成本費用、配套資產、現金流量、風險因素;(三)保持預期收益口徑與折現率口徑一致;(四)根據無形資產實施過程中的風險因素及貨幣時間價值等因素合理估算折現率,無形資產折現率應當區別於企業或者其他資產折現率;(五)綜合分析無形資產的剩餘經濟壽命、法定壽命及其他相關因素,合理確定收益期限。
在無形資產評估業務中使用市場法時應當關注以下幾點:(一)考慮被評估無形資產或者類似無形資產是否存在活躍的市場,恰當考慮市場法的適用性;(二)收集類似無形資產交易案例的市場交易價格、交易時間及交易條件等交易信息;(三)選擇具有合理比較基礎的可比無形資產交易案例,考慮歷史交易情況,並重點分析被評估無形資產與已交易案例在資產特性、獲利能力、競爭能力、技術水平、成熟程度、風險狀況等方面是否具有可比性(四)收集評估對象以往的交易信息;(五)根據宏觀經濟發展、交易條件、交易時間、行業和市場因素、無形資產實施情況的變化,對可比交易案例和被評估無形資產以往交易信息進行必要調整。
在無形資產評估業務中使用成本法時應當關注以下幾點:(一)根據被評估無形資產形成的全部投入,充分考慮無形資產價值與成本的相關程度,恰當考慮成本法的適用性;(二)合理確定無形資產的重置成本,無形資產的重置成本包括合理的成本、利潤和相關稅費;(三)合理確定無形資產貶值。
在無形資產評估業務過程中對同一無形資產採用多種評估方法時,應當對所獲得各種初步價值結論進行分析,形成合理評估結論。
6. 成本法為啥適用於那些可被替代的無形資產的價值評估
可被替代是指市場中存在與委估無形資產相同或相近其他無形資產。
7. 第六章 無形資產成本計入和不計入內容的區別
計入無形資產成本的內容
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版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權出,其中,包括發生的專業服務費用、測試無形資產是否能夠正常發揮作用的費用等。
不計入無形資產成本的內容
不包括為引入新產品進行宣傳發生的廣告費(計入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及其他間接費用,也不包括在無形資產已經達到預定用途以後發生的費用。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後所發生的支出,不構成無形資產的成本。例如,在形成預定經濟規模之前發生的初始運作損失,在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之前發生的其他經營活動的支出,如果該經營活動並非是為使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必不可少的,有關經營活動的支出應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不構成無形資產的成本。
8. 資產評估中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成本法就是在現實條件下重新購置或建造一個全新狀態的評估對象,專所需的全部成本減去評估對屬象的實體性陳舊貶值、功能性陳舊貶值和經濟性陳舊貶值後的差額,以其作為評估對象現實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
成本法的優點:
成本法作為國際上公認的資產評估三大基本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特別是對於不存在無形陳舊貶值或貶值不大的資產來說,在進行計算的時候只需要確定重置成本和實體損耗貶值,從而確定兩個評估參數的資料,計算的依據又比較具體,並且很容易被搜集到,因此該方法在資產評估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特別適合使用在評估單項資產和沒有收益,市場上又難找到交易參照物的評估對象。
成本法的缺點:
由於成本法本身特殊的性質,市場上不易找到交易參照物的和沒有收益的單項資產,因此需要進行價值評估的並不多。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成本法在現實應用中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運用成本法評估資產時,往往容易將無形資產漏掉,為了防止評估結果的不實,還需要再使用收益法或市場法進行驗證,也增加了操作的復雜性。
9. 無形資產成本為什麼不包括研發支出
企業會計准則規定,有關研究開發支出區分為兩個階段,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費用版化計入當權期損益,而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條件以後發生的支出應當資本化作為無形資產的成本;稅法規定,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未形成無形資產的,是指研發支出全部都沒有形成無形資產那塊研發支出。它包括研究階段支出和費用化的開發階段支出。
未形成無形資產的,是按照50%加計扣除,所以未形成無形資產的,是按照150%加計扣除不對.
10. 為什麼無形資產的核算不採用類似固定資產的形式
1、兩者的存在形式不同
2、未來帶來的經濟收益不同
3、消耗的形式不同
其實兩者的核算有很大的相似性,我反倒認為它們本質上相同。
核算形式不同,最主要的原因是會計的謹慎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