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子公司折舊攤銷怎麼計入合並報表

子公司折舊攤銷怎麼計入合並報表

發布時間:2021-01-30 04:20:29

A. 關於注會中長期股權投資,企業合並和合並財務報表怎麼才能更好的理解

合並報表是中級考試中的特大重點,也是學習的頭號難點,我告訴大家,學習的方法還是老招:搞懂原理,理清主線,逐點學習。

也許有些朋友還沒弄清楚什麼是合並報表,通俗的說,就是一個企業集團,有母公司和一個或幾個子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在年末都各自有自己的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附註,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其各自的報表叫個別報表,但是,站在集團的角度來說,母公司和子公司都是企業集團中的一分子,整個企業集團,對外只能有一份財務報表,用來反映這個集團的資產狀況,經營成果等等,這份財務報表裡,就囊括了母公司及所有子公司的財產、經營成果。
在整個集團的一年的經營當中,可能會出現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相互出售商品、固定資產、互負債務等等情況,而且,他們各自的財務也是單獨核算的,因此,在互相出售東西的時候,大多會按市場價出售,會產生利潤。因為集團對外只有一份財務報表,對於外面的人來說,你們集團內部互相交易,獨立核算賺了多少錢這沒問題,但是整個集團對外來說可是沒賺到一分錢,對外是不能產生利潤的。這也是准則當中不允許的,想一想,如果允許產生利潤,那麼,這個集團不用做生意了,成立幾個子公司,每天就搞內部交易,一年下來,也能搞上幾個億的利潤,這事,能行嗎?所以,在編制對外的集團合並報表的時候,就產生了抵銷內部交易利潤的辦法,這在會計上就叫編制抵銷分錄,抵銷內部交易未實現利潤。明白這一點以後,大家對學習合並報表應該在頭腦中就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了。
(註:1、以下所有內容皆是針對控股51%以上的企業控股合並以及雖然控股51%以下但實質上控制了企業這兩種情況來說,對於50%以下的其他合並方式,屬於長期股權投資內容。2、企業合並有三種:吸收合並、控股合並、新設合並。以下所述的是控股合並的分錄,並沒有說吸收合並和新設合並這兩種方式。3、以下所述的均為非同一控制下的合並報表的編制步驟,同一控制下的合並報表編制沒那麼多步驟)
那麼,合並報表的主線是什麼呢?小魚通過自己的學習經驗,總結出一個主線:
1、判斷合並類型(同一控制還是非同一控制)——2、編制合並日的合並報表——3、編制資產負債表日的合並報表
主線很簡單,目的就是要大家知道:在什麼時候需要編合並報表。
首先,大家看到題目的時候,一定要判斷合並的類型是同一控制下的合並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合並,這一點很關鍵,因為兩種情況下的入賬價值不同,合並報表的抵銷分錄也不同。
判斷合並的類型是很容易的,一般題目中就會告訴。
然後,大家就要進入主線的第2點,編制合並日的合並報表了,注意,在合並的當日,是一定要編合並報表的,但是,具體題目中大家也要看清楚題目有沒有要求做合並日的報表。
合並報表的編制步驟:
第一步:子公司調整階段(按公允價值調整子公司資產)
第二步:母公司調整階段(按權益法調整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價值)
第三步:在工作底稿中編制抵銷分錄。
第四步:編制合並報表
簡單吧,就四步搞定。大家首先要牢牢記住這四個步驟,大腦中清晰的知道這四個步驟以後,編合並報表就不是難事了。那麼,這四個步驟的詳細做法我在下面敘述。

我要先解釋一下上面括弧內的意思,1、按公允價值調整子公司的資產,指的是子公司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不一致時,要按公允價值調整。(前已述及,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合並,所以要按公允價值);2、按權益法調整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價值,指的是要在工作底稿中用權益法將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重新調整,在工作底稿中寫出用權益法調整的分錄(企業對所控制的企業或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是要按成本法核算的,但是編合並報表的時候,必須轉換成權益法,這是典型的調表不調賬,意思就是說不會調整賬本,只寫在報表中)。
好了,下面開始詳細敘述這四步的分錄,這是我整理出來的,這只是分錄的總結,光看分錄不一定能看懂,我會在後面用幾個例題幫助大家理解。現在建議大家將這個分錄的總結抄在你的筆記本上或是抄在一張紙上粘貼在你的教材當中。然後對比教材和網校老師的講課,看看是否有需要補充的。(自己再整理一次,思考一次,記憶會更深刻)

我整理得很詳細,所以看起來有點復雜,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它很簡單,你只要詳細看我整理的分錄和下面的說明,再看看我最後給的例題,就知道很簡單了)
第一步:子公司調整階段(按公允價值調整子公司資產)
借:固定資產
(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部分)
無形資產
(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部分)
存貨
(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部分)
貸:資本公積
(註:這個分錄每年都要做,而且每年做的時候,在工作底稿當中都是一模一樣的)
借:營業成本
(存貨售出時,按公允價值應補記的成本)
管理費用或製造費用
(按公允價值應補記的折舊、攤銷
貸: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存貨
(註:第一個分錄是按公允價值在合並報表當中增加了這些資產的價值,自然第二個分錄就按公允價值的金額來補記折舊、攤銷,這是屬於少記的)
如果是編制第二年的抵銷分錄,則先做第一個分錄,一模一樣,我說了,要年年做嘛。上面第二個分錄要做兩遍:第一遍稍有不同,是總體記錄以前年度補提折舊、攤銷的合計額: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以前年度營業成本、管理費用的合計數)
貸: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存貨
(註:實際上就是調整階段的第二個分錄,只不過用「未分配利潤--年初」來代替了「管理費用、營業成本」,且這個金額是以前所有年度的總和)
第二遍則一模一樣,是本年度應補計的折舊、攤銷。
借:營業成本
(存貨售出時,按公允價值應補記的成本)
管理費用或製造費用
(按公允價值應補記的折舊、攤銷)
貸: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存貨
(一模一樣)
註:這一塊我說得實在是太詳細了,所以看起來好復雜的樣子,本來我可以簡單的寫,其實它就是兩個分錄,只不過我說了兩年以上的做法,因為第二年的做法有一點點變動,如果不太明白,就再看一遍,然後通過我後面的例題就學明白了。
另:補充說明一下,為什麼分錄中的科目與我們做賬的科目不一樣?這是合並報表嘛,這些分錄都是寫在工作底稿上的,又沒做在賬本上,而且,在這個時候,擺在我們面前桌子上的是兩張表:一張母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一張子公司的財務報表,咱們是在這兩張表的基礎上編合並報表,我們在工作底稿中調整的,僅僅是報表上的數字,所以,當然科目就用的是報表上的科目,這可不是在做賬啊,這是在調報表。因此,大家應該理解了「調表不調賬」這個說法。
第二步:母公司調整階段(按權益法調整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價值)
大家在長期股權投資這一章中學習並記住了:母公司控制了的企業,以及控股佔51%以上的企業,是要納入合並報表的范圍的,而且,對這些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是用成本法核算的。然而,准則規定我們,合並報表中的長期股權投資的數字,是按權益法核算的數字,我們又不能改賬本,只能在工作底稿中用權益法調整,這個就類似於追溯調整了,也就是我反復告訴大家要學好並掌握的轉換的問題,用追溯調整的方法,在工作底稿中寫出調整分錄,這樣,就計算出了長期股權投資用權益法核算的價值。
在這里,大家要注意一個問題:要按公允價值調整子公司實現的凈利潤。這一點可不要忘記了。
我總結一下經常用到的調整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投資收益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註:1、沒有子目了,我們在調報表項目,不是做賬,所以不要寫子目。2、如果做第二年的,那涉及利潤的報表項目,如「投資收益」,要用「未分配利潤--年初」來代替)
第三步:在工作底稿中編制抵銷分錄。
上面第一步和第二步就完了,很簡單的,實際解題當中一般就是五分鍾就寫完,把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理和轉換掌握好了,頭腦里再清楚的知道合並報表的編制步驟,那麼,前面兩步簡直就是輕而易舉的就完成。現在開始寫抵銷分錄,抵銷分錄就五大模塊,大家背下來,再用適當的題目練習幾次就熟了,我現在把這五大模塊總結給大家:

1、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和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抵銷:
借:股本(或實收資本)
(子公司的)
資本公積
(子公司的)
盈餘公積
(子公司的)
未分配利潤
(子公司的)
商譽
(母公司按權益法算出來的商譽)
貸:長期股權投資
(母公司按權益法調整後的那個數字)
少數股東權益
(註:那些什麼年末、年初什麼的,能記就記,不能記就別記了,照我這樣做,也一樣會得分,但是,如果你非要寫上年初數,年末數,要是弄錯了,就肯定扣分)

2、調整後子公司利潤表與投資收益的抵銷:
借:投資收益
(母公司本年按權益法計算的投資收益)
少數股東損益
未分配利潤--年初
(子公司的)
貸:本年利潤分配---提取的盈餘公積
(子公司的)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子公司的)
未分配利潤--年末
(子公司的)
(註:這兒可是要寫上年初、年末了)
3、內部債權債務的抵銷:
借:應付賬款(或應付票據、應付股利、其他應付款、長期應付款等)
貸:應收賬款
借:應收賬款
(提取的壞賬准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如果壞賬准備涉及了遞延所得稅的,還要將遞延所得稅抵銷)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如果是債券:
借:應付債券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借:投資收益
貸:財務費用
借:應付利息
貸:應收利息
(註:如果編制第二年的,涉及損益的項目,就用「未分配利潤--年初」代替)

4、存貨中未實現利潤的抵銷:
借:營業收入
(銷售額)
貸:營業成本
(倒擠)
存貨
(未售出的存貨*銷售利潤率)
借:存貨跌價准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涉及遞延所得稅的: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編制第二年的時候,也用未分配利潤--年初代替涉及損益的項目
5、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交易中未實現利潤的抵銷:
借:營業收入
(售價)
(一方為商品出售,一方購入作固資用)
貸:固定資產--原價
(利潤)
營業成本
(倒擠)
或:借:營業外收入
(雙方都是固定資產)
貸:固定資產--原價
多提折舊、攤銷: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未實現利潤/尚可使用壽命)
貸:管理費用
註:
連續編制合並報表的時候,用未分配利潤--年初代替營業外收支
固定資產變賣或報廢後: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貸:營業外收入
(註:將分錄中「固定資產--原價」用營業外收入代替)
同時,做本期多提折舊的抵銷:
借:營業外收入
貸:管理費用
第四步:編制合並報表,(參見教材例題)
寫了一大堆,是不是看得雲里霧里的了?好了,別擔心,我現在給一個例題,希望大家從這個例題當中,理解我上面所說的四個步驟及分錄。然後,大家放手去做夢想成真的習題吧。
例:甲、已為非同一控制下企業,2008年7月1日,甲以庫存商品,定向發行股票取得乙公司80%股權,控制了已公司,庫存商品成本600萬,已提跌價准備100萬,公允價值400萬。股票面值1元,發行1200萬股,股票市價2000萬,股票發行費用30萬,為取得股權發生費用160萬。合並日,乙公司所有者權益結構為:股本1000萬,資本公積100萬,盈餘公積300萬,未分配利潤400萬,另,乙公司存貨帳面價值1000萬,公允價值1200萬,固定資產賬面價值1500萬,公允價值1600萬,無形資產5000萬,公允價值5300萬,其他的資產負債表項目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2400萬)。
其他相關資料:1、2008年12月31日,乙公司存貨售出了50%。2、合並日時,乙公司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尚可使用5年。3、2008年末,乙公司產生資本公積利得1000萬,實現凈利潤1500萬。提取盈餘公積10%,分配現金股利600萬(為08年利潤分配)。4、2009年末,乙公司實現凈利潤2000萬,提取10%盈餘公積,分配30%現金股利。產生資本公積利得500萬元。09年末存貨全部出售。
要求:1、編寫甲公司購買長期股權投資的分錄。

2、編寫合並日的抵銷分錄。
3、編制08年末的抵銷分錄。

4、編制09年末的抵銷分錄。
大家注意:這就是中級的最後一個綜合題的出題形式,我偷懶,只寫出題目中關鍵條件,然而,實際考試的試題當中,廢話一大堆,描述文字也是大篇大篇的,題目文字遠遠超出我所寫的這些。大家在解題過程當中,不要害怕那些長篇文字,要善於從資料當中挖出有用的條件。下面,我們開始解題,按題目要求一個一個來做:
(這會兒都凌晨三點了,我困了,我明天再做答案吧,如果有基礎的朋友,試著做一下答案,等我明天做出來,我們大家核對一下,這個題目中的數字都是我胡亂想的,沒有抄襲任何習題,另外,股權的發行費用從溢價中扣除,為取得股權發生的費用是計入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的,商品是作銷售處理的。大家注意一下。)
12月7日更新,答案如下:(看看你做對了嗎)
1、長期股權投資入賬價值:400*(1+17%)+2000+160=2628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
2648
貸:主營業務收入 4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68

股本 12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800

銀行存款 160
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30
貸:銀行存款
30
借:主營業務成本 500
存貨跌價准備 100
貸:庫存商品
600
2、合並日抵銷分錄:
(1)調整乙公司個別報表:
借:固定資產 100
無形資產
300
存貨 200
貸:資本公積 600

(2)按權益法調整甲公司長期股權投資。
(由於成本法與權益法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核算是一樣的,故不用調整)
甲公司產生商譽:2628-2400*80%=708萬元
(3)抵銷分錄:
借:股本
1000
資本公積 700 (100+600)
盈餘公積
300
未分配利潤 400
商譽 708
(2628-2400*80%)
貸:長期股權投資 2628
少數股東權益
480
3、編制08年末的抵銷分錄:
(1)調整乙公司個別報表:
借:固定資產 100
無形資產
300
存貨 200
貸:資本公積 600
(此分錄年年做)
借:管理費用 40
營業成本 100
貸:固定資產
10 (100/5*6/12)(半年折舊)
無形資產 30 (300/5*6/12)(半年攤銷)

存貨 100 (售出一半)
(2)按權益法調整甲公司長期股權投資:

乙公司08年實現凈利潤1500萬:按公允價值調整凈利潤:1500-140=1360萬元。甲公司享有1360*80%=1088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1088
貸:投資收益 1088

(分析:成本法下,被投資企業實現凈利潤不作處理,而在權益法下要按所佔比例計算享有份額,故按權益法調時要增加上述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8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800
(分析:成本法下不確認資本公積增加,權益法要確認,故增加此分錄)

借:投資收益 480
貸:長期股權投資 480

(分析:成本法下,被投資企業分配現金股利,計入貸方「投資收益」,而權益法下,不確認投資收益,而是沖減長期股權投資
賬面價值,將這兩個分錄對比分析,故做上述分錄。成本法與權益法下分錄我做出如下:

成本法分錄:借:應收股利 480
貸:投資收益 480

權益法分錄:借:應收股利 480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480

對比上面兩個分錄,因此做出的調整分錄為: 借:投資收益 480

貸:長期股權投資 480 )
按權益法調整以後長期股權投資價值為:2628+1088+800-480=4036萬元。

(3)抵銷分錄:
借:股本 1000
資本公積 1700
(700+1000)
盈餘公積 450 (300+1500*10%)

未分配利潤 1010 (400+1500-140-1500*10%-600)
商譽 708

貸:長期股權投資 4036
少數股東權益 832

借:投資收益 1088
少數股東損益 272

未分配利潤--年初 400
貸:本年利潤分配--提取的盈餘公積 150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600
未分配利潤--年末
1010
4、編制09年末的抵銷分錄:
(1)調整乙公司個別報表:
借:固定資產 100

無形資產 300
存貨 200
貸:資本公積 600
(此分錄年年做)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140
貸:固定資產 10

無形資產 30
存貨 100
(此分錄是上年影響,本年還得做,只不過「管理費用和營業成本」用「未分配利潤」來代替了。
借:管理費用 80

營業成本 100
貸:固定資產 20 (100/5)(09年少提折舊)
無形資產
60 (300/5)(09年少計攤銷)
存貨 100 (售出另一半) (這是09年影響)

(2)按權益法調整甲公司長期股權投資:
在第二年調整的時候,還要把上一年的調整分錄再做一次,只是涉及損益的項目用未分配利潤代替。

借:長期股權投資 1088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1088

(分析:成本法下,被投資企業實現凈利潤不作處理,而在權益法下要按所佔比例計算享有份額,故按權益法調時要增加上述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8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800
(分析:成本法下不確認資本公積增加,權益法要確認,故增加此分錄)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480
貸:長期股權投資 480

然後再做09年的調整分錄:

09年乙公司實現凈利潤2000萬,按公允價值調整乙公司凈利潤為2000-180=1820萬元。甲公司享有份額1820*80%=1456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1456
貸:投資收益 1456
借:投資收益 480

貸:長期股權投資 480 (09年分配30%現金股利,甲公司分得2000*30%*80%=480萬)這個分錄的調整原理同上一年。

借:長期股權投資 400 (500*8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400
按權益法調整以後長期股權投資價值為:2628+1088+800-480+1456+400-480=5412萬元。

(3)抵銷分錄:
借:股本 1000
資本公積 2200
(700+1000+500)
盈餘公積 650 (300+1500*10%+2000*10%)

未分配利潤 2030
商譽 708
貸:長期股權投資
5412
少數股東權益 1176
借:投資收益
1456
少數股東損益 364
未分配利潤--年初 1010

貸:本年利潤分配--提取的盈餘公積 200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600
未分配利潤--年末 2030

B. 合並財務報表有沒有簡單點,通俗易懂點的方法

如何輕松合並財務報表
1、做調整分錄
將子公司的賬面價值調整為公允價值(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即按照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調整購買日子公司的賬面價值。
借:存貨
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貸:資本公積(告訴什麼項目在購買日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不等,就調整哪些項目,差額倒擠到資本公積)
然後調整遞延所得稅和資本公積: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資本公積(差額倒擠)
調整相關資產的折舊和攤銷:
借:管理費用
貸: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所得稅費用(上述調整的管理費用金額×所得稅率)
2、將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調整為權益法
先將子公司實現凈利潤按照上述調整分錄影響的損益調整為以母公司視角的凈利潤:
借:長期股權投資(上述調整後的凈利潤×母公司持股比例)
貸:投資收益
借:投資收益(子公司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母公司持股比例)
貸:長期股權投資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其他綜合收益(子公司其他綜合收益變動金額×母公司持股比例)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資本公積(子公司其他權益變動中母公司享有的份額)
3、將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抵消
借:股本/實收資本(子公司年末數)
資本公積(子公司年初數+本年發生數+上述調整分錄中的借貸方代數和)
盈餘公積(子公司年初數+本年提取數)
未分配利潤——年末(子公司年初數+調整後凈利潤-提取盈餘公積數-分配現金股利數)
其他綜合收益(子公司期初數+本期發生數)
商譽(倒擠,也可以用合並成本減掉購買日享有的子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來驗算)

貸:長期股權投資(經過上述調整後的最終的長期股權投資金額)

少數股東權益(借方除商譽外的所有金額×少數股東持股比例)

4、將母子公司利潤分配過程抵消

借:投資收益(調整後的凈利潤×母公司持股比例)

少數股東損益(調整後的凈利潤×少數股東持股比例)

未分配利潤——年初(子公司未分配利潤期初數)

貸:提取盈餘公積(本年提取數)

向所有者(或股東)分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總額)

未分配利潤——年末(倒擠,可以和步驟三的演算是否一致)

5、抵消本期內部交易中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

(1)借:營業收入(全部存貨交易金額,不含增值稅)

貸:營業成本

借:營業成本

貸:存貨(期末未對外銷售部分中包含內部銷售毛利)

即對內部銷售利潤形成的存貨成本計提的跌價准備。

借:存貨——存貨跌價准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費用(上述抵消分錄中存貨的貸方金額×所得稅率)

借:少數股東權益(上述抵消分錄中涉及的損益金額×(1-所得稅率)×少數股東持股比例)

貸:少數股東損益

連續抵消時,只需將商譽利潤表項目換為「未分配利潤——年初」項目。

(2)針對內部交易固定資產抵消:

1)內部銷售方為存貨,購入方確認為固定資產

A、將與內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資產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予以抵消

借:營業收入【內部銷售企業的不含稅收入】

貸:營業成本【內部銷售企業的成本】

固定資產—原價【內部購進企業多計的原價】

同時逆流交易情況下,在固定資產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扣除所得稅影響)中,歸屬於少數股東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分攤金額在合並財務報表工作底稿中的抵銷分錄如下:

借:少數股東權益

貸:少數股東損益

B、將內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資產當期多計提的折舊予以抵消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貸:管理費用

同時逆流交易情況下,在固定資產折舊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扣除所得稅影響)中,歸屬於少數股東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分攤金額在合並財務報表工作底稿中的抵銷分錄如下:

借:少數股東損益

貸:少數股東權益

C、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費用

2)內部銷售方為固定資產,購入方也確認為固定資產

①將與內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資產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予以抵消

借:營業外收入【內部銷售企業的利得】

貸:固定資產—原價【內部購進企業多計的原價】

②將內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資產當期多計提的折舊費和累計折舊予以抵消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貸:管理費用

③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費用

第二年:

①將期初未分配利潤中包含的該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予以抵消,以調整期初未分配利潤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貸:固定資產—原價

②將內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資產上期多計提的折舊費和累計折舊予以抵消,以調整期初未分配利潤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③將內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資產當期多計提的折舊費和累計折舊予以抵消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貸:管理費用

④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所得稅費用【差額】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所得稅費用【差額】

3)固定資產清理時可能出現三種情況:提前清理;期滿清理;超期清理。

無論是哪種情況,清理當期的抵銷處理都相同。清理期末,賬面已經不存在內部固定資產,而其包含的未實現利潤已經轉入營業外收支(固定資產處置損益),因此,抵銷分錄比照使用期間,用營業外收支替代固定資產(含累計折舊)項目即可。處置收益用營業外收入,處置損失用營業外支出,無需考慮方向,處置損益的金額也沒有任何影響。

①抵銷內部固定資產原價中的未實現利潤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貸:營業外收入

②抵銷以前期間多計提的折舊費用

借:營業外收入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③抵銷本期多計提的折舊費用

借:營業外收入

貸:管理費用

註:假如該固定資產清理為凈損失,則上述分錄中的「營業外收入」科目應換成「營業外支出」科目。

(3)無形資產原價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抵消:比照固定資產原價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抵消的處理方法。

(4)內部債權債務的抵消

A.應收賬款與應付賬款的抵消

第一年

內部應收賬款抵消時

借:應付賬款【含稅金額】

貸:應收賬款

內部應收賬款計提的壞賬准備抵消時

借:應收賬款—壞賬准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內部計提壞賬准備涉及遞延所得稅資產抵消時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第二年

內部應收賬款抵消時

借:應付賬款

貸:應收賬款

內部應收賬款計提的壞賬准備抵消時

借:應收賬款—壞賬准備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借(或貸):應收賬款—壞賬准備

貸(或借):資產減值損失

內部計提壞賬准備涉及遞延所得稅資產抵銷時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借(或貸):所得稅費用

貸:(或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B.內部持有至到期投資與應付債券的抵銷

借:應付債券(發行方賬面價值)

投資收益(差額,倒擠,若是貸方差額則貸記財務費用)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投資方賬面價值)

同時,還應抵銷附帶的利息收入與利息支出:

借:投資收益

貸:財務費用

借:應付利息

貸:應收利息

應收票據與應付票據;預付賬款與預收賬款;應收股利與應付股利;應收利息與應付利息;其他應收款與其他應付款都是相關項目直接抵消,即借記債務(負債),貸記債權(資產)。注意預收賬款和預付賬款的抵消項目是預收款項和預付款項。

C. 權益法順流交易(固定資產)中投資企業在合並報表中多提折舊的抵消

最後這個分錄應該反過來。既然知道固定資產的未實現內部損益是通過折舊逐步實現的,既然實現了就應該做:

借:長期股權投資 17.1

貸:投資收益 17.1

借:投資收益 228

貸:長期股權投資 228

合起來就是

借:投資收益 210.9

貸:長期股權投資 210.9

對於合並報表上的抵消分錄,首先抵消營業外收入228是沒有疑問的,因為是內部交易這部分不應該有。關鍵就是為何要恢復投資收益228。

折舊17.1已經實現了應該恢復,那剩餘的210.9影響丁的凈利潤了嗎?針對這項固定資產除了折舊以外丁公司並沒有涉及到損益的賬,丁公司的凈利潤就不該被調減,所以要再恢復210.9,所以228是這兩部分加起來的。

(3)子公司折舊攤銷怎麼計入合並報表擴展閱讀: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業投出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種股權性質的投資,包括購入的股票和其他股權投資等。

二、小企業對外進行長期股權投資,應當視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程度,分別採用成本法或權益法核算。

小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無共同控制且無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成本法核算;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

通常情況下,小企業對其他單位的投資占該單位有表決權資本;總額的20%或20%以上,或雖投資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響的,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

企業對其他單位的投資占該單位有表決權資本的20%以下,或對其他單位的投資雖占該單位有表決權資本總額的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響的,應當採用成本法核算。

三、長期股權投資在取得時,應按實際成本作為投資成本。

(一)以現金購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按實際支付的全部價款(包括支付的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作為投資成本。

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應按實際支付的價款減去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後的差額,作為投資的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金額,借記「應收股利」科目,按實際支付的價款,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應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實收資本」等科目。

D. 合並報表補提的折舊攤銷確認遞延所得稅嗎

需要,因為計提折舊攤銷後資產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之間的暫時性差異發生了變化。

E. 合並報表內部交易中固定資產折舊的抵消問題如何處理

一、合並報表內部交易中固定資產折舊的抵消處理如下:

首先,將與內部交易形成固定資產相關的銷售收入、銷售成本以及原價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予以抵銷。

其次,將內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資產當期多計提的折舊費和累計折舊予以抵銷。按當期多計提的折舊額,借記「固定資產——累計折舊」項目,貸記「管理費用」等項目。

二、其抵銷處理程序如下:

(1)將與內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資產相關的銷售收入、銷售成本以及原價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9000-7500)予以抵銷。

(2)將內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資產當期多計提的折舊費和累計折舊(或少計提的折舊費和累計折舊)予以抵銷。

合並報表需要抵消的是內部未實現損益,至於增值稅和安裝費用,系支付給集團外的實際發生成本,不需要抵消。

(5)子公司折舊攤銷怎麼計入合並報表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是用來生產產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價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計入到產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攤銷。這就是固定資產為什麼要計提折舊的原因。

但是,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他的成本攤銷的期限不應該僅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計每個期限要攤銷的成本,這就是每年的折舊額和攤銷額。如果在購買時直接全部攤銷,則當年費用很高,利潤減少,而以後年度利潤高估。這都是會計所不允許的。

固定資產的一個主要特徵是能夠連續在若干個生產周期內發揮作用並保持其原有的實物形態,而其價值則是隨著固定資產的磨損逐漸地轉移到所生產的產品中去,這部分轉移到產品中的固定資產價值,就是固定資產折舊。

F. 合並報表固定資產的折舊和無形資產的攤銷抵銷分錄

如果一方是生產固定資產的(不考慮所得稅差異):
借:營專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
固定資產—屬—原值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貸:管理費用

第二年或往後的使用期內: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貸:固定資產——原值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貸:管理費用
未分配利潤——年初

提前報廢: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貸:營業外收入
(相反則是營業外支出,下同)

延後報廢——不用編了

直接購入無形資產/固定資產:
借:營業外收入
貸: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原值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無形資產——累計攤銷
貸:管理費用

第二年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貸: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原值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無形資產——累計攤銷
貸:管理費用
未分配利潤——年初

處置的和前面的相同,不再贅述

G. 合並報表內部交易中固定資產折舊的抵消問題。

本題中,母公司購進的固定資產,在其個別資產負債表中以支付的價款作為該固定資產的原價列示,因此首先就必須將該固定資產原價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予以抵銷。

其次,母公司是以該固定資產的取得成本作為原價計提折舊;取得成本中包含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在相同的使用壽命下,各期計提的折舊費要大於不包含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時計提的折舊費,因此還必須將當期多計提的折舊額從該固定資產當期計提的折舊費中予以抵銷。
其抵銷處理程序如下:
(1)將與內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資產相關的銷售收入、銷售成本以及原價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9000-7500)予以抵銷。
(2)將內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資產當期多計提的折舊費和累計折舊(或少計提的折舊費和累計折舊)予以抵銷。

合並報表需要抵消的是內部未實現損益,至於增值稅和安裝費用,系支付給集團外的實際發生成本,不需要抵消。

H. 合並報表調整子公司凈利潤時,為什麼將母公司銷售給子公司的內部利潤及母公司當期多計提的折舊額進行調整

沒有注會書 不好意思

不過個人理解是 母公司銷售給子公司的利潤 自然要調減 公司內部利潤轉移 不造成真正意義上的 利得 需要被抵消。。

累計折舊的話 自然啦 稅務上需要被調整 多計提不是避稅了么?

I. 合並報表非貨幣性交易為什麼不抵銷

合並報表非貨幣性交易需要抵銷。

非貨幣性交易,是指交易雙方以非貨幣性資產進行的交換。這種交換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即補價)。而發生非貨幣性交易時,交易雙方相互交換的是非貨幣性資產,此時,通常意義上所講的收入確認和資產計價等原則往往並不完全適用。
非貨幣性交易是交易雙方以非貨幣性資產進行的交換,這種交換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即補價)。我國新《 企業 會計 制度》頒布已近2年,制度中明確了非貨幣性交易的主要形式和會計處理的一般原則。但是,在合並會計報表編制有關規定中卻沒有將企業集團內非貨幣性交易業務的合並抵銷 方法 加以明確,這種技術性的失真必然帶來合並會計報表合而不全,甚至出現集團公司利用制度的真空來造假。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非貨幣性交易業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不涉及補價情況下的非貨幣性交易;涉及補價的非貨幣性交易;一般納稅企業涉及存貨的非貨幣性交易;涉及多項資產的非貨幣性交易。關於非貨幣性交易的合並會計報表抵銷,其難點有三:一是要對非貨幣性交易的會計處理非常熟悉;二是要站在集團公司的角度 計算 因非貨幣性交易而虛增或少計的資產;三是要全面而切忌疏漏,即凡是未對集團公司外發生的會計事項都應作為合並會計報表抵銷事項。筆者認為有關方面在制定合並會計報表會計准則時,應對非貨幣性交易的合並會計報表抵銷盡快規范,使實務工作能有法可依。筆者結合這四種情況對集團非貨幣性交易業務的合並會計報表抵銷處理原則探討如下。
一、不涉及補價情況下的非貨幣性交易的合並報表抵銷
不涉及補價情況下的非貨幣性交易,主要解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 問題 。換入的資產應當按照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實際成本。
集團公司中的母子公司之間或子公司之間發生的這種非貨幣性交易,筆者認為在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的抵銷原則應為:(一)將集團公司內虛增的資產價值與少計的資產價值進行抵銷或補提。(二)將因多計資產價值導致多計提的折舊或減值准備於以抵銷;將少計的資產價值導致少計提的折舊或減值准備予以補計。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或「資產減值准備」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或有關科目。(三)以後年度連續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1.將集團公司上期多計(或少計)的折舊或減值准備對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潤的 影響 予以抵銷或補計。借記「累計折舊」科目;貸記「期初未分配利潤」科目。2.同時集團公司將上期多計和少計的資產價值予以批銷或補計。3.將該相應年度多計提的折舊予以抵銷。借記「累計折舊」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
例1:甲乙公司均為九鼎電力集團的子公司。2002年甲公司以其生產用的設備與乙公司的一項專利技術進行交換。甲公司換出設備的賬面原價為300萬元,已提折舊為40萬元,公允價值為220萬元。乙公司換出專利技術的賬面原價為290萬元,已經提取減值准備10萬元。該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為220萬元。假設乙公司換入的設備作為固定資產進行管理,此設備尚可使用年限為10年,按直線法折舊,不考慮殘值。
2002年本集團公司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抵銷分錄應為:
(1)借:無形資產——專利技術 200 000
貸:固定資產 200 000
(2)借:累計折舊 20 000
貸:管理費用 20 000
以後年度連續編制合並報表肘,仍需編制抵銷分錄:
(1)同2002年末第1筆分錄。
(2)借:累計折舊 20 000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 20 000
(3)同2002年末第2筆分錄。
二、涉及補價的非貨幣性交易的合並會計報表抵銷
涉及補價的非貨幣性交易,會計處理的重點在於收益的確認。應確認的收益=(1——換出資產賬面價值÷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補價。
集團公司中母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間發生涉及補價的非貨幣性交易,筆者認為,在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的抵銷原則應為:(一)涉及收到和支付的補價不做任何抵銷處理。(二)將集團公司內因非貨幣性交易而虛增的資產價值與少計的資產價值進行抵銷或補計。(三)將因多計資產價值導致多計提的折舊或減值准備予以抵銷;將少計的資產價值導致少計提的折舊或減值准備予以補提。(四)以後年度連續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將集團公司上期多計提(或少計提)的折舊或減值准備對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潤的影響予以抵銷或補提;將上期多計和少計的資產價值予以抵銷或補提;將該相應年度多計提的折舊予以抵銷,少計提的折舊予以補提。
例2:A公司是B公司的全資子公司。2002年A公司以其擁有的專利權與B公司的生產用車床交換。A公司專利權的賬面價值為500萬元,B公司生產用車床賬面原價為800萬元,已提折舊100萬元,已提減值准備為40萬元,公允價值為550萬元。A公司另外支付50萬元給B公司。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均按10年計提折舊和攤銷。
2002年末集團公司編制合並報表時,抵銷分錄應為:
1.借:固定資產 1 100 000
貸:無形資產——專利技術 1 000 000
營業外支出——非貨幣性交易損失 100 000
2.借:管理費用 110 000
貸:累計折舊 110 000
3.借:無形資產 100 000
貸:管理費用 100 000

J. 合並財務報表內部交易,會導致多提折舊和減值,那麼對子公司凈利潤調整有影響嗎

首先合並財務報表是來站源在集團角度進行內部交易利潤的調整,涉及損益的進行抵消處理,
以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把高估的利潤數據調整回來。

內部固定資產交易多計提的減值會影響企業的應納稅時間性差異,影響了損益也需要調整。
問也不問清楚

閱讀全文

與子公司折舊攤銷怎麼計入合並報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