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無形資產的定義和范圍是怎樣的
舊准則規定的無形資產包括了可辯認無形資產和不可辯認無形資產。不可辯認內無形資產指商譽,但容不包括企業自創商譽,外購的商譽按照無形資產核算,要在一定年限內攤銷。
新准則與國際准則趨同,明確規定無形資產不包括商譽。新准則第3條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辯認非貨幣性資產。商譽不符合無形資產定義中的可辯認標准,即「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並能夠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於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
企業合並所形成的商譽,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第23條的規定,至少應當在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而不用按照一定的年限每年進行攤銷。
『貳』 資產負債表的無形資產怎樣計算
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總賬余額-「累計攤銷」總賬余額-「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總賬余額
附:資產負債表計算公式
⑴貨幣資金=(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總賬余額
⑵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明細賬借方余額+「預收賬款」明細賬借方余額-「壞賬准備」余額
⑶預收款項= 「預收賬款」明細賬貸方余額+「應收賬款」明細賬貸方余額
⑷應付賬款=「應付賬款」明細賬貸方余額+「預付賬款」明細賬貸方余額
⑸預付賬款= 「預付賬款」明細賬借方余額+「應付賬款」明細賬借方余額
⑹存貨=所有存貨類總賬余額合計+「生產成本」總賬余額-「存貨跌價准備」總賬余額
⑺固定資產=「固定資產」總賬余額-「累計折舊」總賬余額-「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總賬余額
⑻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總賬余額-「累計攤銷」總賬余額-「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總賬余額
⑼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總賬余額-「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總賬余額
⑽長期借款=「長期借款」總賬余額—明細賬中1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
⑾長期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總賬余額—明細賬中1年內「長期待攤費用」
⑿未分配利潤=(本年利潤+利潤分配)總賬余額
『叄』 專利權是否是無形資產 怎樣判斷
無形資產包括社會無形資產和自然無形資產 其中無形資產通常包括專利回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答權,土地使用權等;自然無形資產包括不具實體物質形態的天然氣等自然資源等 (1)專利權:是指國家專利主管機關依法授予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人對其發明創造在法定期限內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包括發明專利權,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 (2)非專利技術:也稱專有技術,是指不為外界所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採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護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的各種技術和訣竅。 (3)商標權:是指專門在某類指定的商品或產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稱或圖案的權利。 (4)著作權:製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權利。 (5)特許權:又稱經營特許權,專營權,指企業在某一地區經營或銷售某種特定商品的權利或是一家企業接受另一家企業使用其商標,商號,技術秘密等的權利。 (6)土地使用權:指國家准許某企業在一定期間內對國有土地享有開發,利用,經營的權利。
希望能幫到你!
『肆』 自行研究開發的無形資產怎樣進行賬務處理
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
內部研究開發支出的會計處理如下圖所示:
【提示】
(1)如果確實無法區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支出,應當在發生時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
(2)內部開發活動形成的無形資產,其成本由可直接歸屬於該資產的創造、生產並使該資產能夠以管理層預定的方式運作的所有必要支出組成。可直接歸屬於該資產的成本包括:開發該無形資產時耗費的材料、勞務成本、注冊費、在開發該無形資產過程中使用的其他專利權和特許權的攤銷、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7號—借款費用》的規定資本化的利息支出,以及為使該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前所發生的其他費用。
在開發無形資產過程中發生的除上述可直接歸屬於無形資產開發活動的其他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間接費用、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可辨認的無效和初始運作損失、為運行該無形資產發生的培訓支出等,不構成無形資產的開發成本。
(3)內部開發無形資產的成本僅包括在滿足資本化條件的時點至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總額,對於同一項無形資產在開發過程中達到資本化條件之前已經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的支出不再進行調整。
(4)「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余額計入資產負債表中的「開發支出」項目。
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
『伍』 無形資產怎樣計提折舊
無形資產不計提折舊。無形資產通常是按實際成本計量,即以取得無形資產並使之達到預定用途而發生的全部支出,作為無形資產的成本。對於不同來源取得的無形資產,其初始成本構成也不盡相同。
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其成本包括自滿足無形資產確認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所發生的支出總額,但是對於以前期間已經費用化的支出不再調整。
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有限的,應當估計該使用壽命的年限或者構成使用壽命的產量等類似計量單位數量;無法預見無形資產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期限的,應當視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1)企業持有的無形資產,通常來源於合同性權利或是其他法定權利,而且合同或法律規定有明確的使用年限。
來源於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的無形資產,其使用壽命不應超過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的期限。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能夠在到期時因續約等延續,且有證據表明企業續約不需要付出大額成本的,續約期應當計入使用壽命。
(2)合同或法律沒有規定使用壽命的,企業應當綜合各方面因素判斷,以確定無形資產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期限。
經過上述方法仍無法合理確定無形資產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期限的,才能將其作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陸』 軟體著作權怎麼樣才能計入無形資產
要通過增資的形式入賬,直接申請的著作權是無法直接入賬。計算機軟體著作權是指軟體的開發者或者其他權利人依據有關著作權法律的規定,對於軟體作品所享有的各項專有權利。就權利的性質而言,它屬於一種民事權利,具備民事權利的共同特徵。
《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四條軟體著作權登記申請人應當是該軟體的著作權人以及通過繼承、受讓或者承受軟體著作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由此可見,我們常說的軟體著作權是屬於一種無形資產,在法律上也會得到應有的保護。
(6)怎麼樣才算無形資產形成了擴展閱讀:
無形資產是指用於生產商品或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用於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使用年限超過一年的非貨幣性資產。
通過這個定義可以看出,無論價格多少,手機放在無形資產其實是不合適的。無形資產一般包括專利權、商標權、非專利技術、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特許權、租賃權等。無形資產的突出特性在於沒有實物形態,它只表明公司擁有一種法定權利,或者是表明公司擁有獲得高於一般受益水平的能力。
幾十年來,發達國家的企業發展方向由資本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經濟轉變,無形資產在總資產中的比例,代表了企業科技化、現代化的程度。
A股公司無形資產佔比低。據Wind數據統計的2016年年報,滬深兩市剔除金融行業後,在3200多家上市公司中,僅有34家賬面沒有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總額從2007年的3014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23167億元,說明企業對無形資產越來越重視,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從占總資產比例來看,上市公司中無形資產占總資產平均比例為4.81%(不含金融行業)。而美國的企業,無形資產占總資產比例為20%左右。相比之下,中國企業的無形資產占總資產比例較低,代表著核心競爭力嚴重不足。
從無形資產佔比來看,楚天高速(600035.SH)、皖通高速(600012.SH)、四川成渝(601107.SH)等高速公路企業佔比最高,比例均超過60%,其中楚天高速的無形資產占總資產比例高達83.51%。
從無形資產總額來看,中國交建(601800.SH)、中國石化(600028.SH)、中國石油(601857.SH)等巨無霸金額最大。中國交建的無形資產為1483億元,「兩桶油」的也均超過700億元。
單純從數字看,這些坐擁巨額無形資產的企業,似乎具有更強的科技競爭力。但是,將年報中的無形資產拆解開來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柒』 研發支出與無形資產是怎樣的關系
研發支來出是無形資產的一級科目自,屬於無形資產的一種。
研發支出是指在研究與開發過程中所使用資產的折舊、消耗的原材料、直接參與開發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租金以及借款費用等。這些屬於研發支出的類別,必然屬於無形資產。而無形資產還包括貨幣資金、應收賬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
(7)怎麼樣才算無形資產形成了擴展閱讀
研發支出的相關賬務處理有:
(一)企業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研發支出,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借記本科目(費用化支出),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借記本科目(資本化支出),貸記「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二)企業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進行中研究開發項目,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資本化支出),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以後發生的研發支出,應當比照上述(一)規定進行處理。
(三)研究開發項目達到預定用途形成無形資產的,應按本科目(資本化支出)的余額,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本科目(資本化支出)。
(四)期末,企業應將本科目歸集的費用化支出金額轉入「研發費用」科目,借記「研發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費用化支出)。
『捌』 怎樣的商標才算是個好無形資產
商標是一種無形財產,與有形財產一樣,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可根據商標權人的意志自由轉讓。但商標權的轉讓不同於有形財產權的轉讓,也不同於專利權和著作權的轉讓,它關繫到商品的來源和出處,涉及企業的信譽和聲譽,不同國家和地區對商標權的轉讓有不同的作法。
一是連同轉讓。要求商標須與原商品生產經營企業的營業一並轉移。也就是說,不能只轉讓商標而不轉讓該營業。世界上採取這種立法例的國家和地區主要有德國、美國、瑞典及我國台灣省。據台灣學者解釋:商標之機能,在保證來源及保證品質,為保護交易之安全及大眾之利益,自不應許可商標權與營業分離而移轉。
二是自由轉讓。提出商標權與其附屬的商品經營業務不具有連同關系,商標權人可以將商標和營業一起轉讓,也可以不連同轉讓,而只出讓商標權。立法採取此種辦法的有:日本、英國、法國、巴西、加拿大等國。為了保證受讓人使用該商標注冊的商品質量,法律上多有規定,轉讓行為不得造成欺騙性後果或造成公眾對不同來源的商品的混淆,如英國商標法第二十二條第四款規定,如果一個商標的權利轉讓將在或可能在市場上引起混淆,則專利商標局不批准其轉讓。《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採取折衷方案,該公約第六條第四款規定:依照某個成員國的法律,商標轉讓只有連同該商標所屬廠商或牌號同時轉讓方為有效時,則只需將該廠商或牌號在該國的部分連同帶有被轉讓商標的商品在該國製造或銷售的獨佔一起轉讓給受讓人,就足以承認其轉讓為有效,而無須將位於該國以外的那些企業或營業同時轉讓。但公約同時又指出,這種轉讓應以不使公眾對注有該商標的商品來源和品質發生誤解為條件。對此,我國商標法未作明確規定。根據我國的商標實踐,盡管連同轉讓原則對消費者識別商標、選購商品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在實際交易中,轉讓商標並非都與營業一起轉讓,許多向商標主管機關提交的營業轉讓證明不過是形式而已,執行並不嚴格。以前以商品來源為中心考慮商標轉讓,讓商標與營業保持密切關系,以此確保商品的同一性,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相同商品大量出現在市場上,消費者關注的重點轉向商品的質量和特性,而商品的生產者、銷售者降至次要地位。能否保證商品質量與商標是否與營業一起轉讓無必然聯系,主要取決於受讓人的努力。法律並不必然要求商標與營業一起轉讓。按照《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商標可以連同也可以不連同商標所屬的經營一起轉移。
『玖』 資產負債表的無形資產怎樣計算
無形資產的核算:
「無形資產」科目核算企業持有的無形資產成本
初級會計
『拾』 資產負債表的無形資產怎樣計算
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總賬余額-「累計攤銷」總賬余額-「無形資專產減值准備」總賬余額屬
附:資產負債表計算公式
⑴貨幣資金=(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總賬余額
⑵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明細賬借方余額+「預收賬款」明細賬借方余額-「壞賬准備」余額
⑶預收款項=
「預收賬款」明細賬貸方余額+「應收賬款」明細賬貸方余額
⑷應付賬款=「應付賬款」明細賬貸方余額+「預付賬款」明細賬貸方余額
⑸預付賬款=
「預付賬款」明細賬借方余額+「應付賬款」明細賬借方余額
⑹存貨=所有存貨類總賬余額合計+「生產成本」總賬余額-「存貨跌價准備」總賬余額
⑺固定資產=「固定資產」總賬余額-「累計折舊」總賬余額-「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總賬余額
⑻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總賬余額-「累計攤銷」總賬余額-「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總賬余額
⑼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總賬余額-「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總賬余額
⑽長期借款=「長期借款」總賬余額—明細賬中1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
⑾長期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總賬余額—明細賬中1年內「長期待攤費用」
⑿未分配利潤=(本年利潤+利潤分配)總賬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