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許可證使用費是什麼意思
商標使用許可是指商標注冊人通過法定程序允許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的行為專。商標的使用既可以是屬商標所有人的自行使用,也可以是商標所有人以外的第三人的被許可使用。商標使用許可是商標所有權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權利,運用得當,可使企業獲益多多。獨占許可:可對抗商標所有人的獨家使用即在規定地域范圍內,被許可人對授權使用的注冊商標享有獨占使用權。許可人不得再將同一商標許可給第三人,許可人自己也不得在該地域內使用該商標。獨占許可的使用費比其他許可證要高得多,所以只有當被許可人從產品競爭的市場效果考慮,認為自己確有必要在一定區域內獨占使用該商標才會要求得到這種許可。被許可人的法律地位相當於「准商標權人」,當在規定地域內發現商標侵權行為時,被許可人可以「利害關系人」身份直接起訴侵權者。
⑵ 專業的許可使用費
1、答:依照該專利生產的產品在中國銷售,中國企業不需要向日本公司支付這件日本專專利的許可使用屬費。
這是因為,該日本公司未在中國申請該專利,不受中國專利法的保護,因此,依照該專利生產的產品在中國銷售,中國企業不需要向日本公司支付這件日本專利的許可使用費。
2、答:需要。
這是因為,這件專利已在日本獲得批准,因而受到日本專利法的保護,中國企業依照該專利生產的產品要在日本銷售,則需要向日本公司支付這件日本專利的許可使用費。
3、答:中國企業不需要向日本公司支付這件日本專利的許可使用費。
這是因為,該日本公司未在日本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申請專利並獲得批准,依照這件專利生產的產品在這些國家和地區銷售,得不到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專利保護,因此中國企業不需要向該日本公司支付這件專利的許可使用費。
4、答:該件專利有效期滿後,該項技術仍然可能具有使用價值。
這是因為,專利權的失效,意味著權利人的權利失去了法律保護和該項技術進入了公有領域,並不意味著該技術本身失效。依據其技術生產的產品只要市場需要,該項技術仍然具有使用價值,只是不需再支付專利許可使用費。
標准答案!
參考資料的思考提第三題.
⑶ 如何收取標准必要專利許可使用費
目前,各國專利法基本上都是規定專利權人依法享有專利許可的權利,但沒有規專定專利許可費的計屬算方式和支付方式。實踐中主要存在獨占許可、排他許可和普通許可3種方式,專利許可費也依據專利技術的含金量、許可方式等因素而不同。具體到某項專利技術的許可費的確定,通常由許可方和被許可方通過合同約定,一般來說,主要有一次總付、提成費支付和入門費加提成費支付3種支付方式。
通常來說,專利許可費的計算應充分考慮4個重要因素:
1、專利本身的因素,例如專利的創新高度和產業化成熟程度、所屬的技術領域、專利權類型、保護范圍的大小、權利的穩定性、技術規避的難易程度、有效期限等;
2、與許可內容相關的因素,例如許可期限、許可范圍、許可方式等;
3、被許可人相關因素,例如被許可人的技術需求程度、生產規模和專利實施能力等;
4、相關領域的技術發展趨勢對專利價值的潛在影響,因為新的發展趨勢可能會預示已有的專利技術即將發生貶值甚至被淘汰。
⑷ 專利使用費如何收取 怎樣精打細算你的專利許可使用費
在專利許可過程中,通常一方認為收取的專利許可費過高,一方則認為專利許可費公平、合理;一方希望專利許可合同透明,一方則稱涉及商業秘密,不願公開。那麼專利許可費,到底誰說了算?
目前各國專利法基本上都是規定專利權人依法享有專利許可的權利,但沒有規定專利許可費的計算方式和支付方式。
專利許可費的計算需要綜合考慮專利所屬的技術領域、法律狀態、權利期限、專利質量、市場需求等。此外,許可方和被許可方的市場地位也是影響專利許可費的重要因素,誰處於主動地位,誰就擁有話語權。也形成了一些約定俗成的專利許可收費方式
上面所說的例子是標准必要專利的許可,即標準的實施者為了使其產品符合標准並進入市場而必須實施標准中包含的專利。在標准必要專利的許可費用設定中,專利權人需按照「公平、合理、無歧視」原則(FRAND原則)對標准實施者給予許可。
技術標準的實施者應當為其中的必要專利支付多少專利許可費才是適當的?
最令人滿意的答案恐怕是總結出一套計算公式,然後再作數學運算就行了。但是,由於專利許可使用費問題本身的復雜性,研究出這樣的一套數學模型可能並不具有現實可行性。
因此,只能在研究國內外專利許可費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專利許可使用費計算的若干原則。
1.專利權人不能因其專利被納入標准而獲得額外收益。
專利權人當然可以依據其擁有的專利獨占權而獲益。但是如果該專利技術被納入技術標准,專利權人不能因此而獲得額外的收益。
這是因為技術標準是其他市場主體進入該市場時不能繞開而必須採用的技術,因此技術標准會增強專利的壟斷性,也增加了專利權人獲得更高收益的潛在可能性。
如果對這類收益不加以限制將會讓技術標准淪為加強壟斷的工具,不利於技術的應用發展,有損公眾利益,更有悖於標准專利設置的初衷。因此如果專利權人借標准專利設置不合理的許可使用費或者提高許可使用費則可能受到制裁。
2.密切注意技術標准中有效專利的數量。
引起技術標准中有效專利數量的主要因素是地域差異和時間差異。
地域差異:由於各國法律存在差異使得知識產權保護具有地域性,同時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技術發展水平也差異很大。即便是技術標准中的必要專利也並不是在全
3.限制總體最高專利許可費率。
雖然技術標准中只包括必要專利,但是總體數量仍然相當可觀。如果技術存在發展前景,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必要技術被納入進來。對於被許可方來說,即便一項專利的使用費佔比極低,但是積累起來也能刮盡所有的利潤。因此在簽訂許可合同的時候,約定總體最高專利許可費率可能會更加有力。
對於非必要標准專利來說,專利許可使用費只需要許可與被許可雙方達成合意即可。
根據現行數據統計,專利獨占許可和排他許可方式的收費通常為:
專利實施預期年收益總額的5—8倍;專利普通許可的收費通常為:專利實施預期年收益總額的0.5-1倍。
在上述區間內,影響專利許可費的因素包括:
(1)技術領域、專利權類型、保護范圍、權利穩定性、技術規避難易程度、有效期限、創新高度以及產業化成熟程度等
(2)許可期限、許可范圍、許可方式等;
(3)被許可人的技術需求程度、生產規模和專利實施能力等;
(4)開發專利技術的難易程度和費用大小
(5)實施專利後所能獲得的預期收益大小
(6)支付方式:一次性付款、提成支付還是入門費加提成
影響資產價值的因素非常多,要想把握每個要素來確定專利許可費非常困難。比較簡單易行的辦法是利用成本法來確定專利許可費。
成本法的原理在於,資產的價值無論如何變動都將低於其重置(重構)成本費用。先估測被評估資產的重置( 重構)成本,然後估測被評估資產業已存在的各種貶損因素,並將其從重置成本中予以扣除。
了解更多可咨詢撰撰網
⑸ 商標許可使用費
商標權是企復業對注冊商標享有的制財產權,但要使注冊商標成為一項工業產權,為企業創造現實或可得的利益,則必須通過使用。商標的使用首先是指商標直接附著於商品、商品包裝或者容器而行銷於市。此外,在商品交易文書上,或者為了商業目的將商標用於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業務活動,同樣構成使用。
商標的使用既可以是商標所有人的自行使用,也可以是商標所有人以外的第三人的被許可使用。商標使用許可是商標所有權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權利,運用得當,可使企業獲益多多。對此,企業應予重視。
⑹ 特許權使用費的使用費范圍
特別需要注意,國家稅務總局以通知的形式(國稅函[2009]507號),明確了下列四類使用費,不屬於特許權使用費:
一、是單純貨物貿易項下作為售後服務的報酬;
二、是產品保證期內賣方為買方提供服務所取得的報酬;
三、是專門從事工程、管理、咨詢等專業服務的機構或個人提供的相關服務所取得的款項;
四、是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類似報酬。
由此可見,特許權使用費在定義上,目前仍然基本局限於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各種許可所得。
(2)特許權適用情況
《協議》Article 8 (c)規定:「作為被估貨物的銷售條件,買方必須直接或間接支付與被估貨物有關的特許權利費,只要此特許權利費未包括在實付或應付價格中」,應計入完稅價格。
特許權使用費計入進口貨物完稅價格的條件:
1、與被估貨物有關:
確定一項特許費是否與被估貨物有關,主要取決於具體的支付對象,這是一件比較復雜的事情。我們在分析被估貨物(有形貨物)和權利、信息或服務等(無形貨物)的支付關系時,一般應把握一項基本的原則,進口商是否可以無需購買無形貨物就可得到有形貨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則可認定特許費與被估貨物無關,此時應盡可能將它們分開計價;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則可認定特許費與被估貨物有關。
進口貨物的復制權與被估貨物無關。
2、作為被估貨物銷售的一項條件
3、買方支付且尚未包含在實付應付價格之中
作為被估貨物銷售的一項條件:
特許費的支付必須是被估貨物的一項銷售條件,這是判斷該費用是否成為被估貨物完稅價格一部分的重要標准。這里所說的銷售是指輸入進口國的出口銷售,因此有關貨物進口後,進口商在進口國內轉售該貨物時所引起的特許費,即使成為轉售的一項條件,也不能成為完稅價格的一部分。
⑺ 什麼是專利許可使用費
專利權具有壟斷性質,使用別人的專利或給別人使用專利均應得到許可。許可費多少就看專利的價值及協商結果了。
⑻ 阿里旺旺 軟體許可使用費是什麼意思
就是這個軟體是需要花錢的。
⑼ 誰能解釋一下基金中的」指數許可使用費「。
指數許可使用費一般出現於公募基金,意思是說公募基金在使用一些市場當中的專機構編寫的屬各類指數的時候,向這些編寫機構所支付的相關費用,這個費用是由公募基金直接用基金的資產來支出。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有所有的份額持有人,就是買基金的老百姓來承擔的,這筆費用一般來講不會太多。是由公募基金公司直接從基金資產當中支付給這些指數編制公司。
⑽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與特許權費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我國個人收入調節稅的一項應稅收入。即指單位和個人因提供或轉讓各種專利權、專有技術、版權、商標權等給他人使用所取得的收入。
特許權費,可以理解為特許經營某種商品或服務收取的費用,例如奧運特許商品,收取特許權費,特許經營商按照銷售額的一定比例向奧組委支付特許權費。
2、特點不同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單位和個人所擁有的特許權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用以為自己服務謀取利益,只有當特許權所有者同意轉讓或允許使用,並在支付一定使用費後,才能使用。
特許權費:比例一般為商品零售價的5-15%。屬於提供設備和其他有形資產的特許權費,在交付資產或轉移資產所有權時確認收入;屬於提供初始及後續服務的特許權費,在提供服務時確認收入。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的確認:
1、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轉讓所有權,二是轉讓使用權。在財務上,無論是轉讓其所有權,還是轉讓其使用權,所取得的收入均應作為企業的銷售收入處理。
2、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的確認,應於特許權已經轉讓,同時收訖價款或取得收取價款的憑據時確認收入的實現。
(10)許可使用費做什麼用擴展閱讀:
1、會計規定
會計准則規定使用費收入應按有關合同協議規定的收費時間和方法確認。不同的使用費收入,收費時間和收費方法不同,有一次性收回一筆固定金額的情況,如一次收取若干年的場地使用費。
在協議規定的有效期內分期等額收回的情況,如合同規定在使用期內每期收取一筆固定的金額;還有分期不等額收回的情況,如合同規定按資產使用每期銷售額的百分比收取使用費等。
如果合同、協議規定使用費一次支付,且不提供後續服務的,應視同該項資產的銷售一次性完成,一次性確認收入;如果提供後續服務的,應在合同、協議規定的有效期內分期確認收入。
如果合同規定分期支付使用費的,應按照合同規定的收款時間和金額或合同規定的收費方法計算的金額分期確認收入。
2、稅法規定
《所得稅實施條例》第二十條規定,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人的實現。這也是權責發生制的例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