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凈利潤中是否扣去折舊和攤銷
折舊和攤銷在計提或攤銷時,已計入管理費用、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等成本、費用項目中,因此凈利潤中是扣去折舊和攤銷的
Ⅱ 折舊和攤銷為什麼可以用來還貸
簡單的說:利潤+折舊+攤銷相當於當期的現金結余
債權人考察還貸能力,首先要看的內是每期容是否有現金結余,也就是各期的現金凈流量。
折舊和攤銷,實在資本初始入賬時一次性的現金流出,後分期調節利潤(分期在利潤中收回),但不涉及現金的流動!就是說它影響利潤,但不影響現金的凈流量,所以可以看作償債的一種來源。
(2)利潤折舊攤銷費擴展閱讀
在貸款期限、金額和利率相同的情況下,在還款初期,等額本金還款方式每月歸還的金額要大於等額本息。但按照整個還款期計算,等額本金還款方式會節省貸款利息的支出。
總體來講,等額本金還款方式適合有一定經濟基礎,能承擔前期較大還款壓力,且有提前還款計劃的借款人。等額本息還款方式因每月歸還相同的款項,方便安排收支,適合經濟條件不允許前期還款投入過大,收入處於較穩定狀態的借款人。
Ⅲ 為什麼未分配利潤=本年應償還本金額-折舊費-攤銷費 說清楚為什麼才是關鍵啊
你可以嘗試著這么理解。
先用折舊+攤銷 償還本年應還本金(因為 折舊、攤銷是以前購專置的長期資產在本期分攤的費用,以前購置期間長期資產時已經流出現金。本金實際並沒有現金流出,但是折舊攤屬銷導致本金利潤減少,相當於留存了一部分利潤之外的現金,用於投資長期資產、償還貸款、利息等等。)
兩種情況:1、當這兩項夠償還本年應還本金時,即折舊加攤銷大於本年應還本金,就不需要用於還款利潤。
2、當這兩項不夠償還本年應還本金時, 就要用於還款利潤償還這個差值。
此時還有2種情況:1、用於還款利潤大於差值,不用臨時借款;2、用於還款利潤小於差值,需要臨時借款。
希望能啟發你的思路!!!
未分配利潤是應付投資者各方股利後剩餘的利潤,2017版造價案例第一章第七題解析很清楚的。
Ⅳ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的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為EBITDA=凈利潤+所得稅+利息+折舊+攤銷,或EBITDA=EBIT+折舊+攤銷。
EBITDA剔除攤銷和回折舊,則是因為攤銷中包含的是以答前會計期間取得無形資產時支付的成本,而並非投資人更關注的當期的現金支出。而折舊本身是對過去資本支出的間接度量,將折舊從利潤計算中剔除後,投資者能更方便的關注對於未來資本支出的估計,而非過去的沉沒成本。
Ⅳ 折舊和攤銷在利潤表中怎麼反映
折舊和攤銷在利潤表中是在附註中顯示的。
說明:
1、《企業會計准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附註中披露的內容:
(六)對已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列示的重要項目的進一步說明,包括終止經營稅後利潤的金額及其構成情況等。
2、《企業會計准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應用指南規定了一般企業報表附註的內容:
(六)報表重要項目的說明
企業對報表重要項目的說明,應當按照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及其項目列示的順序,採用文字和數字描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披露。報表重要項目的明細金額合計,應當與報表項目金額相銜接。
披露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的格式如下圖:
Ⅵ 折舊和攤銷屬於利潤還是費用請詳細說明謝謝!
折舊和攤銷怎麼會屬於利潤?
折舊和攤銷屬於費用,所謂折舊或者攤銷,是企業已經支出的但是不能全部在一個會計期間列支的費用,要在受益期內分期折舊或者攤銷,折舊或者攤銷的數額計入當期的費用當中。
Ⅶ 為什麼未分配利潤=本年應償還本金額-折舊費-攤銷費
為什麼未分配利潤=本年應償還本金額-折舊費-攤銷費?
這屬於項目內投資分析的內容容:
項目投產後剛產生的利潤沒有提取與分配,所有產生的現金流(稅後利潤、折舊、攤銷)都用來償還長期借款的本金,也就是稅後利潤就是未分配利潤。
當某年產生的現金流可以償還本金並有盈餘後,則首先必須償還本金,這部分用來償還本金的稅後利潤是不能提取與分配的,它實質就是當年的未分配利潤,這個未分配利潤=本年應償還本金額-折舊費-攤銷費,其餘部分(稅後利潤-未分配利潤)用來提取盈餘公積與分配股利。
這里的理解難點是:一般會計核算是先提取盈餘公積與分配股利,然後才確定當年未分配利潤。而這里卻是先確定未分配利潤,這主要是償還借款本金為先
Ⅷ 折舊和攤銷在利潤表中怎麼反映
計提折舊和發生攤銷後,計入所對應的是成本、費用類科目,如折舊計入管理費用、營業部門的房租攤銷到營業費用中,在利潤表中得以反映。